瑞典卡罗琳医学院5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日本及爱尔兰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呦呦有“青蒿素之母”的美誉,她一人将分得所受诺贝尔奖的一半奖金,另两人分享另一半。由此看出屠呦呦是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第一主角。
屠呦呦已年届85岁高龄,她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那时起就被认为是最接近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今天她获得诺贝尔奖终于成为现实,我们向她表达诚挚的祝贺和敬意。她在中国现代科学走向世界的路上树立了一块里程碑。
这一世界医学界最高荣誉奖给中国科学家,可谓实至名归。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对付疟疾,中国发动了国家级别的科研攻关。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对发现青蒿素以及对它的有效提纯做出先驱性贡献,回头看,正是这一了不起的成就挽救了非洲及东南亚等地至少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在祝贺屠呦呦并且为她骄傲的同时,这一喜讯在第一时间给人们留下了一连串强烈的印象。
一是屠呦呦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科学家,一直在中国的科研体系下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有新中国“没有培养出大师”的说法,舆论中对国家科研体系不自信、乃至质疑的氛围蛮强的。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对这样的看法形成了挑战。
第二,上述挑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人们普遍注意到,屠呦呦无博士学位,无留洋经历,而且既非两院院士,也没在中国国内得过什么著名的大奖。她虽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但她真正受到国内舆论关注是2011年获拉斯克奖之后。屠呦呦从在中国“默默无闻”到一举成为世界医学最高荣誉奖的获得者,这中间有明显的跨度。这至少说明中国的评价体系同外部的评价体系是有差别的,而这一差别值得思考。
第三,屠呦呦获奖的理由,在很多年前就已实际存在了。由于诺贝尔奖的授予理由大多需经过时间的沉淀来验证,这样的拖后是正常的。但它也告诉我们,今天的中国肯定业已存在一些其他诺奖级别的科学成就,它们有待“发现”、验证和确认。
第四,屠呦呦2011年获拉斯克奖后,中国相关领域就有争论。由于屠呦呦是在国家攻关项目中取得的成绩,其他人和小组同样功不可没。有人认为应当奖励集体而不是突出一个人。甚至关于谁对青蒿素的发现“贡献最大”,也有不同看法。这样的“集体主义荣辱观”与诺奖颁给屠呦呦个人也让人感到了差异。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和厘清,在中国许多领域恐怕不是很轻松的事。
无论如何,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一件大好事,它是诺贝尔奖大门对中国科学家的一次真正开启。中国正疾步走在现代化的路上,我们的经济、科技和思想积累都有了相当的厚度,未来一些年中国各个领域都可能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强者和大师,不寻常的机会向着中国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走来。
我们应不再妄自菲薄,同时充满理性地解决当下的各种问题。我们需要很清楚,一个13亿人大社会的崛起,必须经历创造性的时代,而我们今天就身处这个时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