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关于中国国民性格的帖子,感触良多,很多话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对于中国的国民性格,攻击者有之,维护者有之,但总的感觉是:大多数帖子的语言都很情绪化。
但对于中国的民族性这个问题,似乎大家都觉得中国人是一盘散沙,只会内斗。很多人都在怀念历史上古代中国,认为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已经变了。这是真的吗?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一下。
1、关于“汉奸”
“汉奸年年有,最近特别多”。这是真的吗。让我们回忆一下历史。
“秦皇汉武”,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鼎盛时期,也应该是汉民族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的两件事情很值得人们思考。
第一件事是:汉高祖征匈奴,被困白登,最后以和亲、开放马市、岁币作为条件始得解围。以现在的观点看,这样的条件几乎可以和清末的开放通商口岸,割地赔款媲美。
第二件事是:汉武帝首征匈奴,正值匈奴寇边。汉朝调集大批军队,欲从马邑出奇兵,活捉匈奴单于。但由于一个汉族官员收受匈奴贿赂泄露消息,致使功亏一篑,匈奴单于得以逃脱。
就第一个例子来看,现在历史的定论是:汉高祖的措施是不得已而为之,以这些条件换取时间,意图休养生息,再图恢复,而后才有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的赫赫武功。而清王朝的割地赔款则是卖国求荣的典型。
一样的措施,为什么结果却会如此不同?
细想想,其中区别在于:
在采取怀柔政策后,汉王朝确实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锐意进取,大力发展国力。而清廷则偏安一隅,“隔江优唱后庭花”:慈禧竟用建设海军的钱修造颐和园。凡此种种的不同,导致了结果的不同。
可试想想,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今天,国人会如何应对?我想会有两种人出现。一种是投降卖国,做外国人的狗腿子,帮助外国人欺压国人;一种是满腔悲愤,做鱼死网破之拼。平心而论,这两种人,中国都不需要,因为这两种人心理都太脆弱。中国真正需要的是第三种人:能够理性的思考,扶国家于危难之际的人。然而,这两种人现在似乎越来越多了。究其根本就在于,近几百年,中国屡遭异族侵略,民族文化衰落,民族自信心极度缺失造成的。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有体会。所以请大家分清什么是真正的卖国,什么是一时的战略行为。
而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积极发展综合国力,大力宣扬民族文化,重新拾起我们丢失的民族自信心。
对于第二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内奸叛徒,古已有之,不是现在的特有现象。而对它的讨论恰可以引起我们的第二个论题。
2、关于中国的内奸
“内奸处处有,中国特别多”。从上面的讨论看来,大家或许会认为我是在向大家说明中国人的劣根性。
“内奸现象”真是中国人的专利吗?当然不是。中外历史比较,外国人做的比之国人可谓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对于许多人推崇倍至的美国,“内奸现象”也是比比皆是。
你知道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有多少美国人为英军服务吗?你知道美国内战时期有多少人要分裂美国吗?你知道二战时期,当美国士兵在前线与德军浴血奋战的同时,有多少美国公司在为德国人制造枪炮吗?你知道普法战争与二战中有多少法国人充当德国人的帮凶吗?你知道二战后,日本人对西方的崇拜是如何疯狂吗?
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认为本国人是“一盘散沙”?因为毕竟内奸是少数,爱国的人大有人在。请不要再夸大中国人的“劣根性”。因为,这正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所最愿意看到的。
可能会有人说,中国人喜欢内斗,海峡两岸即是明证。可是事实是,目前的状况是外国强加给我们的,我们并不想这样。谁会愿意打仗呢?可是面对现在这样的情势,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我们不会就此接受国家的分裂,但我们也不会轻启战端。毕竟,打仗对谁都没有好处。但是,对于那些不知死活的人,我们别无选择。(说远了:)。可见,海峡两岸的分歧,只是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而不能由此判断中国人的国民性。
或许会有些在国外生活的朋友会说:在国外,中国人彼此拆台,相互倾轧已是不争的事实。确实如此。可是你知道你所在的国家,那些外国人之间是如何勾心斗角的吗?而之所以他们不会与你斗,是因为在那里,你压根就是个二等公民,他要从你身上获取利益,直接夺取就够了,何需劳心费神的与你斗智呢?
而中国人在国外本来就生存空间狭小,彼此争斗正是人类丑恶面与自私性的曝光,与中国人的国民性何干。你见过两个饿极了的人是如何为了争一个面包而争斗的吗?
可见,这样问题的出现,与中国人狭小的生存空间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从不缺乏有血性的爱国者,但几百年来,饱经苦难的中国人似乎丢失了对自己伟大文明的自信。中华文明固然有着他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但如果我们少一些不负责任的清谈,多一些实干精神,我想,中华的崛起是指日可待的。
(笔者从事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工作,平日喜欢看一些历史书籍与传记文学,观点可能有失偏颇,望诸位网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