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十战机今年能否亮相引起国际关注 |
送交者: 蔡伟 2002年04月10日17:42:57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
有关歼十的消息一直广泛流传在网络上,有关该机的假想图也层出不穷。最近有一张 无论如何,英国空军权威的情报技术分析人员已经证实,最近网上曝光的这张歼十战斗机照片是真实的。在第三届国际电子展上,国内某电子厂商的海报上赫然出现了一张战斗机图片,该图与《简氏防务周刊》和《空军月刊》刊出的所谓歼十图片外形几乎完全相同,甚至连机身的迷彩涂装都一模一样。当记者就此询问一位该厂商参展人员时,该厂另一位人士连忙表示不知情:“这张海报是广告公司做的,(上面出现的)这张照片并不表示飞机上有我们的设备。”为了强调一下,该人士指着另一张海报说:“我们的广告上还有美国机,难道它们也用了我们的设备?” 歼十战斗机多年来如此广受各国情报机构和媒体关注,在于它是中国试图向航空强国迈出的决定性一步。歼十是一种单引擎、单座多用途战斗机,《全球防卫》杂志在2001年4月号上刊出的一篇未署真名文章指出:“歼十是中国第一架真正摆脱了苏联第三代战斗机的代表作。”并指出该机采用了许多第四代战斗机科技。简氏此间引用一位“地区空军人士”提供的文件显示,歼十战斗机驾驶舱内采用的是西方风格的驾驶舱,包括一台平视显示器和三台大屏幕多功能显示器,驾驶杆采用手不离杆设计,这与先前在网上出现、后来在《简氏防务周刊》上出现的歼十座舱布置图十分相似。英国皇家空军人士对简氏编辑表示,此图中的驾驶舱对单引擎飞机而言设计得相当完善,“如果他们的计算机能力跟得上,这会是一架很出色的飞机。” 其实最早出现的可能是歼十的照片,是1991年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航空工业四十年》图文集,该书中有一张“1990年2月李鹏总理听取林宗棠部长关于新机的研制汇报”的照片,照片中在歼八II型原型机模型旁有一架采用带鸭翼的战斗机模型,被认为是歼十最早的构型。然而可能是由于在研制中遇到困难,歼十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作了过多修改以适应中国空军不断改变和提高了的战术需要。这无疑导致了歼十战斗机最后的外形与早期设计有脱胎换骨的变化,歼十也从最初设计的一种单纯的空中优势战斗机演变为一种多用途战斗机。西方军事人士一致认为,歼十的任务将配合中国空军其他的战斗机,如苏-30MKK、歼八II和飞豹等战斗轰炸机进行制空和对地攻击任务。 《空军月刊》指出,歼十战斗机初产型装备的火控雷达“应该是俄罗斯的‘祖克-10PD’,该雷达在中国的代号为‘珍珠’(Zhemchung)。”《空军月刊》指出,“珍珠”雷达的探测距离为160公里,可以跟踪十至十五个目标并同时攻击其中的四至六个。曾经有消息表明,以色列试图向中国推销埃尔塔公司生产的EL/M-2035型机载火控雷达,但由于此前发生的美国禁止以色列向中国出售预警机一事,无疑表明以色列生产的机载火控雷达不可能被这种为中国寄予厚望的战斗机所采用。简氏集团表示,他们从俄罗斯军工界获得消息说,去年10月中国派遣了一个12人的代表团访问俄罗斯,主要任务是验收“珍珠”雷达。简氏的消息指出,今年中国还将接受20套类似的雷达系统。 西方过去一直宣称,歼十采用了以色列幼狮战斗机的技术,但从经西方“证实”的图片看,二者在外形上几乎没有相似之处。据国外媒体猜测,从歼十上采用的几处关键设备来看,中国都已经成功独立研发。例如歼十上采用的全权限四余度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已经于1990年6月24日在歼八型战斗机上首飞成功。采用该系统的歼八II型战斗机称为F-8II ACT,意为“主动控制技术”(Active Control Technology)。 歼十另一个广受关注的是它可能使用中国自行研制的头盔瞄准具。最早由俄罗斯研制成功的头盔瞄准具使飞行员得以通过目视控制空对空导弹的制导和飞行,无需将飞机头部指向目标。西方观察家表示,如果配备了俄罗斯生产的R-77型先进空对空导弹,歼十无疑将会如虎添翼。 最近的美国《国防新闻周刊》报道称,中国空军业已恢复了歼十战斗机的飞行,并有可能在5年内正式启用此型战斗机。尽管如此,珠海航展上歼十能否如《简氏防务周刊》所言如期亮相目前并不明朗。1998年飞豹战斗轰炸机首次公开亮相时,该机已经在海军航空兵少量服役。而据《空军月刊》的报道,歼十目前尚未批量生产。“目前尚不清楚最终将有多少歼十进入中国空军服役。据信目前已制造了6到10架原型机。” 与此同时,国外军事媒体也纷纷猜测有关歼十的外销情况。《空军月刊》声称泰国的空军官员曾参观过歼十的研制过程,另有推测说歼十的潜在用户可能包括巴基斯坦和一些拉美、非洲国家。西方一位军事分析人士Michel Merluzeau告诉《国防新闻周刊》:“从美国的观点来看,这是令人担忧的发展,因为这代表中国已能发展并且大量生产先进战斗机。” 歼十的“内忧”与“外患” 《空军月刊》认为,一旦歼十战斗机研制成功,将成为西方国家在世界军火市场上的强劲对手。该刊文章指出,一旦中国自行生产的涡喷-15发动机定型,“歼十将没有什么受制于人的技术限制”。 在歼十为正式进入第三代战斗机俱乐部而努力之时,该俱乐部中已经有瑞典的JAS-39、法国的“阵风”、欧洲联合研制的EF2000、美国的F-16和俄罗斯的米格29、苏27等战斗机先后加入其中。面对这些或成熟或年轻的面孔,歼十并非没有一搏。西方军事观察家表示,歼十战斗机在机动性上与上述西方第三代战斗机旗鼓相当,或略占优势;而拜近十年电子工业发展之赐,在航空电子设备方面与俄罗斯战斗机相比又略占优势。然而歼十的劣势也非常明显:它服役的时间依然不甚明朗。由于时间上的落后,世界战斗机市场正逐渐饱和。“歼十唯有通过性价比这一优势才能取得一席之地。”《空军月刊》对此评价说,并指出它的价格“应该低于1000万美元”。 歼十的另一个竞争对手来自国内,如FC-1、歼七MG等战斗机。这些飞机虽然都是上一代产品,但对许多急待更换老旧机群的第三世界国家,这些飞机的价格也许更有诱惑力,况且,这些都是现货。 尽管即将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研制第三代战斗机的国家(其他分别是美、俄、法、瑞),歼十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由于经费限制,歼十不可能以一比一的数量替换中国海空军的歼七和歼六型战斗机。美国媒体估计歼十的最终产量可能达到500架,但简氏专家认为,由于采购国外的设备导致成本增加,即便这一数字也可能最终无法达到。面对其未来的主要对手,如F-16和米格29战斗机,歼十在价格和性能上都具有微弱的优势。如果它能够尽快面世的话,按西方军事分析家的观点:“中国提供‘友好价格’的习惯可能使得更多的客户获得这种多任务飞机。”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