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在国产航空发动机的项目研发进程上一直进展不顺,这一情况不止存在于国产军用航空发动机,即便是在民用发动机领域也存在着很大的难题。与俄罗斯进行的中俄联合CR929大型客机项目正是如此,发动机上的短板迫使我们中国不得不与俄罗斯这样的航发大国展开合作。但这样的合作也绝非是一帆风顺,来自俄罗斯的拒绝再一次让我们中国看清了一个事实:在国之重器的项目上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一切到头来还是得靠我们中国自己。
俄罗斯伊尔库特公司总经理拉维尔.哈基莫夫(Ravel Khakimov),日前在接受俄国内记者采访时,证实了外界之前有关中俄合作CR929大飞机项目的一些猜测说法。称CR929大飞机的真正交付时间可能会在2028年到2029年开始,这笔之前所预期的交付时间整整晚了3到4年。而至于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则在于俄罗斯在不愿转让技术、只想获得国外客机市场这一态度,所衍生出来的问题与矛盾。
国际客机市场长期以来一直被欧洲空客和美国波音各占半壁江山,俄罗斯的航空公司飞的是欧美的大客机,中国的航空公司飞的也是欧美的大客机。面对这一明白在眼前的现状,中俄两国都想要对此作出实际性的改变。恰好,中国有钱、俄罗斯有技术,一拍即合的强强联合看似非常美好,但实际上也存在着“亲兄弟明算账”的类似问题。
想要获得回报就得付出与之相匹配的价值,但对于什么样的价值才能和回报相匹配,俄罗斯显然有着自己的看法。不分享技术就能获得投资、造出现成的大飞机推向国际市场、进而完成技术向资产的转变获取巨额利润、给俄罗斯萎靡不前的经济发展增添一剂强劲的助力。从俄罗斯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这样的想法固然美好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但这是否有损作为合作方的中国利益?答案想必非常清楚。倘若按照的打算完成这一合作项目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就会变成俄罗斯获得投资、技术转化完毕、能把现成的CR929客机推向国际市场赚的盆满钵满。而中国这边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却仍未掌握所谓“国产大飞机”的核心技术:航空发动机技术,等于一个代工的飞机组装工厂、不存在无可替代意义。这样的合作是双方互相尊重的对等合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目前的情况是中俄双方仍在就这一问题展开后续谈判,寄希望于能找到一个双方都满意的折中办法。虽然合作并未就此彻底破裂终归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也算是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带来了警示。航空发动机这种国之重器上没有捷径可走,真正想要强大起来还是得依靠自身的发展才能有所成绩。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中国的国产航发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