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樱(日暮途穷看东瀛之八) |
送交者: 随园 2002年05月01日16:15:57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
日 蚀(之 八) 梅花香自苦寒来.但我发觉,樱花是没有香味的.它那淡红的花瓣,四处点缀着美国的春天,然而我却闻不到樱花身上绽放的春天的气息. 川端康成先生写过一篇<<厕中成佛>>的小说,很有意思.它很能凸现日本的民族性.先生写道,春天到了,乡野中满是看樱花的男男女女.主人公看到如厕生意很好,便盖了一筑精致的茅房,但因为要价高,所以光顾的人很少.于是主人公便跑到别人家的厕所,一蹲就是半天,这样便急的人只好上他的"御手洗".生意终于好了,但他却蹲死在茅坑中.在日本现代词汇中,把这种现象叫做"过劳死". 赏樱的优雅与蹲死茅坑的倔劲,便是日本人最深层的性格.以前读同乡冰心先生的<<樱花赋>>,觉得她关注的只是日本人赏樱的高姿态,然而却忽略了后者.冰心的父亲参加过甲午海战,是条汉子.女人的视角可能与我们这些爱管闲事的男人是不同的.照我看来,女人是一杯绿茶,男人则须是一杯烈酒.而日本的男人,饮少辄醉,据说这与他们体内缺少酶有关. 在对文化的过滤上,我深信日本人的大脑中也缺乏"酶". 从这点上看,道家对人生的态度是消极的,它把现世存在的意义归结为虚无.但是,道家又通过逃避现实,而贴近自然,规限了自己的价值观,并以此为目的去滤汰自己的思想境界,有时乃至报着"达则兼善天下"的侥幸心理,去迎合一些当权者.这无疑又是对生存持有的积极态度.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态构成了道家文化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中国诗文化的基础. 道家对生存的双重矛盾选择,体现了它的诗人气质.这种诗人气质正是贯穿中国文化中的一道重要血脉.你随便找出哪一首诗,都可以找到道家的韵味.道可道,非常道.李白与苏轼便是最好的例子.日本人是不懂诗的.在汉文化中,诗本身就是哲理与美学的凝结. 我认为,日本文化中对樱花的偏爱与迷恋发端于道家精神,主要指的就是它和道学思想在出世上的融汇贯通,而非道家精神中诗的气质.后来禅道渐入日本,更使道家精脉,丝丝缕缕地缠结于佛论之中.于是日本人的审美观与价值观,便不能不嵌进了道家思想的烙印,而他们在观赏樱花时,无论是自觉地还是不自觉地,都可能看到了生命的虚无,人生的残酷,代谢的无情.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发现了樱花的血性和凄美.人生固然如花,凋谢无常,但道家体验到的是花落无声如诗,空澹清虚,境界无穷.而日本禅学大师和俳句诗人感觉到的,可能恰恰只是樱花凋落这一让人心碎的瞬间.因为短暂的花朵飘落如烟,因此它是美丽的. 所以日本人认为,落樱象征着不灭的精魂.他们缺乏想象,但是却把道家思想推向了极致.他们不重视生命,视死如归,以死亡体现生存的坚韧不拔,这其实是反人类的. 同样面对落英,道家看到的只是生命的遁逝,无可奈何花落去.而日本禅士却悟到了精神的永生.这种审美的差异是多么的让人惊心动魄!虽然二者说起来其实都是幻觉,但后者无疑对整个日本民族的生存观念,产生了致命的影响.这种既勉强又非常逆乎常理的思维方式,对于汉民族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崔护写道: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花谢花开,但人生难再.我们是个注重哲学的民族,即便对生死也是如此.哲学并不是讲道理,而是对活着的解悟.大家在一起交流一些活着的滋味时,便产生了哲学.而日本人却注重面子.即使花谢了,也还要神仰一番,幻想着自己的灵魂,在来世获得永生,就像樱花在凋谢之后,来年必将重新绽放. 对樱花生态意境的发现,无疑给日本这个根底浅显的民族带来了文化的生机.从自然的变移中发现了自己生存的某些诗化的气质,实在让它惊喜不已. 但任何幻觉充其量都是不可靠的,尤其是到了当事人沉醉于其中的时候.樱花的凋谢暗示了,美丽的负面便是死亡.而这种凄艳的光环,又是附丽于无法挽救的死亡的阴影上的.揭开这一层皮毛,于是我们看到的日本文化的内在,竟是异常脆弱的.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