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开战,举世震惊。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就是俄军选择的开战节点。
俄军在2月23日出兵乌克兰,24日大规模开打。有什么秘密吗?如果只看日期本身是看不出来的。关键要结合必要的地理知识。
当年拿破仑入侵俄国,据说沙皇曾经有一个著名的谈话,说到他不仅有看得见的将军,还有两个看不见的,但很厉害的将军。一个是冬将军,一个是泥将军。
关于冬将军对军事行动的影响,已经有无数本书籍进行了描写、分析。从拿破仑到希特勒,东线战场的冬天,总是如此可怕。
但是,泥将军的重要性却常常遭到忽视。事实上,这个泥将军的战斗力,一点不亚于冬将军。
一支军队,如果做好足够的保暖措施,最冷的冬天也不会对大规模军事行动造成瘫痪性影响。你看二战就会发现,军事行动在冬天并没有绝迹。
但是,泥将军就不一样了。你看二战就会发现,每年度彻底终止双方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自然变化,不是冬天的寒冷,而是春季的泥泞。是因为解冻造成的春季泥泞,形成了大面积的交通瘫痪。让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无法展开。这个影响是决定性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德军第三次夺回哈尔科夫后,一路反击,却在打下别尔哥罗德之后,突然停止进攻。因为泥泞的季节来到了。
这个泥泞的季节,会从南向北,逐渐形成。所以,位于南方的乌克兰,就成了首先遭遇泥泞影响的战场。而这个泥泞季节到来的时间,一般是3月的中旬。
看到这儿,你也许会质疑,说从二战到现在,技术突飞猛进,还怕这点泥?答案恰恰是,技术进步有时候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有时候又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奇。对于大规模的军事部署而言,乌克兰的春季,依然是一个集体暂停的季节。对美军这种高度依赖后勤保障的军队,尤其严重。
一旦明白了这一点,你再看这次俄军的行动节点选择,就会发现,普京等于是精心选择了一个很窄的机会窗口,发动了一个抢攻。如果不出意外,俄军在三周内取胜的概率极高。关键已经不在于能不能赢,而在于能赢得多大、多快。
反过来,在场外的美国和北约军队,如果真要入场,那就必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役级地面部队集结。这个集结,和随后的后勤保障活动,怎么说也要三周以上。等于美国和他的小弟们刚准备好入场,场地就已经变成一堆烂泥了。
而俄军呢?已经在胜利中鸣金收兵了。
所以,从这个细节上,你就会发现,普京绝非鲁莽之辈。他虽然表面上让人觉得杀气腾腾,其实绣花针的功夫没少下。很多貌似不起眼的细节,都计算在了里面。
事实上,对俄乌冲突最大的影响,是战场之外的政治因素。而普京其实一直在努力将风险降到最低。
说到这儿,我再补充一个细节,这次俄军的火力攻击次序,先是传统的地面炮火的近距离攻击,接着是远程导弹的纵深打击,最后才是空中力量的全面出动。
正常情况下,地面炮火打击应该是在后面。但这次却先出现了。为什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对手摸不清真相。事实上,一开始传来炮击的信息时,几乎全世界的反应,都以为是一场交战范围有限的局部冲突。等到意识到俄军这次是要进行一次大规模战役级行动时,已经晚了。
所以,这次俄军的行动,绝不仅仅只是说规模大,这是一个从战略到战役到战术,从场外到场内,都精密设计的行动。充分体现了一个陆权大国,如何运用战役级军事行动,处理邻近性的疆域冲突。相比之下,2008年俄军对南奥塞梯的打击,则更像是一个纯军事的外科手术。所以,这次俄军的行动,无论最终,后人给他的道德评价和战略评价如何,在权力政治和战略思维这个层面,已经注定载入史册。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罕见的大手笔行动。值得所有存在邻近性陆地纠纷的陆权大国,深入分析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