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22即将结束使用
2023年,网络上开始出现国产运-20换装涡扇-20发动机,真正发挥设计潜力,将最大载重提高到66吨的运-20B资料。这也是几十年来,国内空军第一次装备运力达60吨级,真正能运输主战坦克,进行战略机动的空中平台。与之对应的是,俄罗斯空天军打算在今年退役其剩余安-22机队,这款最大运力60吨的运输机,曾是安东诺夫设计局的荣耀,也是国内未能染指苏联大型运输机技术遗产的遗憾代表。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乌克兰作为两个分到军事技术遗产最多的国家,开始在国际上大肆出口军事技术和装备。其中乌克兰虽然有大量军工产业,但严重缺乏配套制造能力,所以主要是对外出口技术和苏联遗留半成品。相比之下,俄罗斯工业体系更完善,主要通过出口完整装备获得长期收益。国内当时同时和俄乌合作,获得了苏-27/30、“现代”、“基洛”、米-171、S-300、“瓦良格”号航母、QC-280燃气轮机等好东西。后续消化吸收的收益,直接促进国产装备大爆发。但当时国内资源有限,只能集中在最关键的几个领域投入资源,大型运输机并不在其列。
▲歼-16是国内一再改进“侧卫”的成果
在90年代,国内通过修补运-8、引进10余架伊尔-76的方式,打造了全新的运输体系。后续发展运-9时,也曾效仿歼-10、直-10项目,与安东诺夫设计局合作,由后者外包完成了部分设计。但由于空警-200那次严重事故,运-9平台安全性被质疑,实际发展延误了好多年。2009年之后,国产运输机、直升机发展才真正受重视,获得的资源也充沛到以前无法想象,最终推动直-20和运-20的问世。从技术上来说,这两款战机水平都很不错,但和直-20一经问世就大获成功,后续生产、改进也非常顺利不同。运-20早期交付后使用不畅,空军不得不继续以伊尔-76为核心,甚至还从俄罗斯购入二手伊尔-76作为过渡。
▲伊尔-76长期是国内空军运输核心
搭载俄制D-30-KP2的运-20A,不仅意味着产能、产量数据实际上暴露在外人面前,也使得其性能长期不饱和,很多应用都受到限制。比较典型的,就是运油-20直到这两年才真正成熟,严重落后于海空军发展计划。而运-20早期的这么多不如意,可以简单到只用一句话概括——重视不够导致积累严重不足。平心而论,运-20是非常出色的设计,西飞能在之前没有相关经验的情况下,推出这种型号,已经是堪称奇迹的伟业,但国内原本是有机会做到更好的。
▲运-20原本有机会发展得更好
在冷战时期苏联航空工业以后发制人著称,也就是说,等到美国同行完成相应技术后,苏联再利用自己资源集中的优势实现追赶,苏制战斗机、轰炸机都有这种痕迹,但运输机是个例外。安东诺夫设计局不仅性格高傲,水平也是真的强,70年代推出的载重60吨安-22,后来150吨的安-124,乃至如今已经毁于战火的安-225,都诠释了什么叫“从不屑于抄袭,我就是世界第一”。苏联解体后,大量安-22因为缺乏维护而停飞,当时国内想买几架回来完全是轻而易举。当然,螺旋桨重型运输机并不是值得深研的技术,安-22也仅仅是一个代表而不是实质。
▲安-124的地位至今无法动摇
以当时安东诺夫的困局,和乌克兰低价甩卖先进技术的架势,国内哪怕投入少量资源,都足以在大型运输机设计、大推力发动机领域获得巨大进步。像购入“瓦良格”那样一夜拥有航母可能很难,但运-20的发展势必不会那么艰难,最起码不至于到2024年,还没有成建制地完全体版运-20B出现。至于前几年的马达西奇收购案,怎么说呢,技术吸收消化也是需要时间的,在运-20都首飞多年,开始装备的情况下,不可能再指望引进外来技术促进自身。毕竟乌克兰长期不在这个领域投入,所谓先进技术水平早就不够看,最核心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在那种情况下也不可能真的买到手。国产大型运输机在90年代,曾有一个飞跃的机会,可惜并没有把握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