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世界是物质的,坦克产能是变不出来的
送交者: 岚少爷 2024年06月25日12:41:24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世界是物质的,坦克产能是变不出来的

这一阵子各种让人哭笑不得而又莫名其妙的“强鳖新闻”那叫一个层出不穷,日产15万发炮弹才刚刚过去结果又搞出来一个年产两万多辆坦克出来。作为对军工生产多少有些了解的人,对这种水洗煤火箭式发言哭笑不得,但偏偏一些KOL又借此恰起流量来,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又是推波助澜。嗯,具体哪些KOL么就不点名了~上次点人名我还被人挂微博了呢~

大家熟悉的老朋友炮霸707自是看不下去跳出来对中国“年产两万坦克”这事进行驳斥,然后不出意料的遭到了围攻。只能说啊,这年头还真就是立场大于事实。

500

恰好有位曾经在军工系统里干过的朋友也是遭不住这所谓的“中国汽车工业如此强大,转产坦克一定没问题”的言论,写了个大篇进行驳斥。这里就替这位朋友发一下,以正视听。

————

这两天在微博上看到炮霸老爷舌战群菌猕,不由得感慨万千,很多网民在盲目吹捧我国军工产能多么庞大、或者潜在产能多么庞大,我在这里可以说,这说明他们要不然是没接受过工科高等教育、要不然是没真下过工厂、或者既没上过学又没下过厂

 稍有常识的都知道,随着现代技术进步,一个装备需要搭载的系统越来越多、装备工艺也是日益复杂,例如坦克,二战的坦克再怎么分解,几千个零件、普通钢板也就能攒出来了,但是现代主战坦克呢?先不考虑车体本身的特种钢材、复合装甲材料的生产和加工需要的必要时长,单就上面的电子设备的零件量都能赶上二战坦克全部的数量了,这么多电子元器件的生产、筛选、焊接、调试……这都是需要时间的,更不用说有些设备还涉及光学元器件这种加工要求更高、加工时长更长的零部件——这还是不考虑良品率的情况下。现代坦克不是你玩红警,造一个坦克厂自己就能呼呼呼出坦克,上下游的工时、子系统的产能和良品率、生产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不只是坦克,实际上包括现代化军机、现代战舰乃至导弹其实都是这样的,大凡涉及到子系统供应,这都意味着需要极为庞大的生产供应链条才能完成生产,这也是欧美国家如今很难恢复大规模军工产业的问题。

 而有些小朋友提出的,非常弱智的言论,所谓用中国民船年下水吨位来论证中国工业能力有多大,我只能说这真的太弱智了……稍有常识的都知道,年下水4000万吨不代表你就能一年生产4000艘万吨轮,因为无论是10万吨还是1万吨,同类型的船的工艺流程和配套系统数量基本上都是一致的,生产一艘民船的时间往往和吨位没有线性相关。以上海某船厂为例,他们一条14万吨级的VLCG现在从切钢板到交船需要15个月,一艘20万吨级的VLCG也是这个时间,但是他们真的做不到1个月能从切钢板到交船就完成一艘一万吨的船……毕竟工艺流程时长就在这里、船台、船坞和厂房周转是有物理空间的限制,而且最关键的是造船是最没有办法和其他装备生产业对比的,因为造船本质上是一个劳动密集类行业,更接近土木工程(这也是东亚造船业能灭杀欧美的重要原因,东亚人太能卷了)。民船的建造工艺难度和其他装备是没法比的、哪怕你只是初中毕业经过简单培训很快就能投入生产,但是到了军舰就截然不同了,军舰、特别是比如潜艇这类特种船舶的建造要求远比民船繁琐,而且技术难度也大,而一艘可靠的军舰当然不能按照民标生产,不然导弹发射和火炮射击时带来的震动都可能让船舶自身结构遭受不可逆损伤——你们也不想自己只能生产出来一次性的活靶子吧?这还只是船壳,再比如船机,全中国你猜有几家能做船用燃气轮机的?有几家能做军用蒸汽轮机的?有几家的大功率柴油机能应付军用舰船的高负荷海上工况的?一台船用燃气轮机你猜生产工时和良品率是多少?你觉得燃气轮机和航发这种真·工业明珠的产品靠敲键盘能动员出几套供应链?

 至于所谓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机床提升军用装备的产能更搞笑了,你当啥玩意儿都跟汽车一样哪?现代化战车、现代战斗机哪个系统复杂程度和结构异型不爆汽车十条街,先不说上面提到的子系统供应,你去全世界看看谁有自动化精密大系统总装能力的?设备工装不是你拼乐高玩具插上就完了,还得布线、还得调试设备、成百上千的线头接口不能插错一个,你拼高达模型还得打磨去水口呢……更不用说很多零部件和系统焊接的精度要求是现有阶段机器根本无法达到的(这在航空、电子和导弹领域比较普遍),必须高度依赖有十几、乃至数十年的工匠师傅才能可靠生产——还是要复读,先进制造业从来不等于自动化,以人类当前技术水平维系的自动化设备也满足不了大型先进制造业的需求——特别是非大批量(你就算意淫坦克一年20000辆、飞机600架,那相对绝大多数民用工业品也一样是小批量)但项目管理高度复杂且系统规模宏大、领域相互交叉的先进制造业,如果想要可持续发展,还是要长期培养和维持大量的高素质、稳定的专业技术工人。更不用说,今天我们哪家军工厂不依赖白道黑道获得的外国工业机器人和先进机床呢?这些东西现在连国产替代都很难实现,更不用说扩张另外的线了。

 强如美国,一年生产150架F-35也是靠人来完成大部分工装,更不用说他们生产客机与导弹也依然高度依赖人工作业,很多特种异型件制造、子系统装配、特种焊接、装配检测,机器与工具无论是效能还是效率都远不如有经验的工人,甚至很多关键的步骤仅有人才能做到,那么这些人你怎么可能靠快速动员培养呢?最近炒的比较火的所谓“美国登月造假”,其中一个论点就是为什么美国半个多世纪之前能把人给送到月球去,但是半个多世纪后反而不行了,其实在诸多因素中,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美国人虽然手里还有土星五号火箭的图纸,但是当年其强大的F-1发动机几乎是靠各种焊接与铸造仙人以近乎纯手工的方式一台台搓出来的。学过系统工程和机械工程概论的就知道,越复杂系统出错率就越大,而当年美国最辉煌时代的工人们都是用自己毕生积累的丰富经验去应对巨系统工程中的各类突发事故和条件约束,这些是几乎没有应急判断与综合分析能力的现代机器人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包括国内知名地面装备主机厂,伴随着生产线和生产工艺的更新换代,看起来使得产量得到提升、车间更加整洁时尚,但是使得配套老生产设备的陈旧工艺伴随老工人的退休和流失也就此失传了。当生产新产品的时候,大家猛然发现如果老工艺还在,便能够在保持产品性能的同时,还能大大降低产品的重量、提升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然而此时已经很难挽回了。而另外一个案例,就是很多航空工业的同志提到的如果歌星厂当年能够像隔壁一样想尽办法保护职工、而不是简单用“壮士断腕”裁员70%(主要是老技术工人),我国航发事业在995工程启动后不至于发展得如此一波三折。

在很多领导和网民眼中,“自动化=先进”“人工=落后”似乎已经成了定式,好像只要更多普及“自动化”一切都会机械飞升、好起来的,但是有一说一,这些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维护,那靠的不也还是人吗……至于所谓“AI飞升”,请问今天的AI能修复游戏bug了吗?其实所谓动员扩线也是一样的,世界是物质的,不是敲键就能改变的,脚踏实地总是要好的。

 另:作为曾经的CASIC工程师,真诚推荐关心中国军工的网民们不要手比脑子快就开喷,可以先和我一样考个工科学校(比如我母校公办马家沟轮船修造专科学校为代表的工科大学毕业后进所进厂,或者大专、职高、中专毕业后直接进厂),亲身感受过这个行业有多么不容易,进而去理解中国军工人的伟大——一代代人前赴后继、流血流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现在正迈向从优到强,靠的是实实在在的磨砺与奉献,以及对祖国、人民与事业的责任感,真不是敲键盘意淫打鸡血。

500

当然看到这肯定会有人跳出来对这位朋友抬杠,先写在前面好了,这位朋友三代军工报国,他自己就不消多说现在奋战在国防军工第一线、他父亲是我军某型现役主战装备的总师、他爷爷是参加抗美援朝、西北剿匪的老革命,可谓一家忠烈~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3: 21世纪新政21st Century New Deal(n
2023: 伍子胥自杀一案恐不像书上说的那样。应
2021: 俄国万人军演抗美日 威胁直炸英舰
2021: 中澳关系紧张 美媒建议澳最好部署B-2轰
2019: 认真准备战争是避免战争的不二法则
2019: 雅尔塔会议与蒋介石的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