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文化靠抄袭、科技靠拿来,阶层流通缺乏通道,导致子承父业,做事刻板,非外部强力不会主动改变,美其名曰“匠人”。具体到军舰,有一设计延续至今。
这是2023年触礁的电号驱逐舰画面,可见其舰尾右侧有一突出设备,左侧对应位置还有一个,这是什么装置,什么用途?其实,这是一个古老的设备,名为“螺旋桨保护器”,主要作用是防止缆绳作业时候,缆绳入水缠绕到轴系、螺旋桨上,导致动力故障与人身伤害,所以这个设备一度非常重要。
螺旋桨保护器诞生背景是舰艇推进螺旋桨化,当时舰艇多采用尖尾,导致大轴与螺旋桨上方无舰体遮挡,突出在舰尾两侧。如此,进行离码头或者靠码头作业时,缆绳缠绕概率较高。还有一个技术背景,是当时缆绳为棉麻质,沾到海水后会变重下沉。两种因素作用下,缆绳缠绕螺旋桨的概率很大,而且极其危险,导致缆绳断裂、人员被带入水。
解决方案倒是简单,在舰体两侧焊接一个大型钢架,位置在螺旋桨上方,将缆绳“支开”。显然,这个钢架尺寸越大,“支开”保护效果越好。实际上,早期螺旋桨保护器尺寸确实很大,尤其是对于4轴舰艇,这个设备不可缺少。可以看到,二战之前的战斗舰艇舰尾两侧,多有这样的螺旋桨保护器。
标注为36的螺旋桨保护器
就是这个设备
稍晚出现的现代实用潜艇,全部采用尖尾,轴系与螺旋桨突出舷外明显,两侧安装有大尺寸的螺旋桨保护器。
二战后,随着舰载机上舰,尖尾进化为方尾与圆尾。战斗舰多采用方尾,以布置飞行甲板、拖曳声呐等舰艇上不曾有的设备设施。这样,原本突出在舰体尾两侧的轴系与螺旋桨都被舰底遮盖,也就无需安装螺旋桨保护器。继续采用螺旋桨保护器的,主要是一些辅助舰船,例如远洋拖船、潜艇救生船等,这类舰船多采用圆尾,轴系有一定程度外露,需要进行保护。这个时候,螺旋桨保护器尺寸已大为缩水。
说回到日本军舰,从旧日本海军到海上自卫队,舰尾基本经历了此演变过程,并安装螺旋桨保护器。只是在演变后期,日本坚持在作战舰艇上继续安装螺旋桨保护器,例如90年代新造的村雨级通用驱逐舰、21世纪新造的爱宕级宙斯盾驱逐舰,继续安装此种设备,尺寸较小。至于实际效果如何、要不要继续保留,那是次要的,设计师照搬自然不会导致“失职行为”及可能的“内疚风险”。
终结,终于出现在最上级护卫舰上,这型舰放弃了日本舰艇全部的传统设计,例如荷兰坡、螺旋桨保护器、尾部副锚等,毕竟这次抄袭对象是濒海战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