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我识别一直是军事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古代战争中,巧妙地利用敌我识别的局限性成为设置计谋的一种手段。而进入现代战争后,随着武器威力的提升,稍有疏忽就可能给战友带来重创。因此,导弹、战舰、战机等武器平台上的敌我识别装置已成为标配。
在现代史上,美苏两国曾发生过潜艇被误伤的情况,幸运的是都未造成重大伤害。1988年11月,一艘“658旅馆”级导弹核潜艇K-178号与一艘“671维克多”级K-469号一同进行日常打靶训练。然而,由于靶场设置不慎,训练中K-469号发射的一枚教练鱼雷却误向K-178号冲去。虽然K-178号上的艇员未察觉到鱼雷的来袭,幸好这只是一枚不携带真实战斗部的教练雷。而且,苏式潜艇的双层壳体也挽救了K-178号一命,鱼雷只是击穿了外层壳体,未击中耐压壳,因此直到返港时水兵才发现了这一险情。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美国军队。“飞鱼”号潜艇是淡水鲤级常规潜艇,在1960年遭到“国王”号驱逐舰攻击,一发MK44型鱼雷击中,但幸运的是这条鱼雷并未爆炸,且击中位置正好是围壳上的非耐压部位。尽管“飞鱼”号插着一枚鱼雷返回港口,但未造成实质性危险。
敌我识别器在现代战场中显得尤为重要。战场态势千变万化,即使是日常实弹训练中也常出现问题。敌我识别装置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对战友的误伤概率。如今,便携式防空导弹、坦克、战机、战舰等都配备了这种系统。在开火时,若误瞄队友,系统会及时提醒或限制开火。
现实中,除了潜艇的鱼雷误伤外,海湾战争中英军“挑战者”主战坦克也因无法识别队友而遭受伤害。军队内部的误伤同样屡见不鲜。二战中美军鱼雷出现技术故障,击中自己;1964年,美军“猫鲨”级潜艇SS-365号被自己发射的MK-37型自导鱼雷击中。这些事例表明,先进的武器装备不仅需防范来自敌人的伤害,还需防范自己亲手发射出去的武器。
总体而言,敌我识别系统从二战开始至今已经发展出四代。尽管各自技术性能有所不同,但跨兵种之间的识别仍是一个技术难点。在尘土飞扬的战场上,敌我识别显得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