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上级护卫舰计划用于替换海自地方队通用驱逐舰(DD)和护航驱逐舰(DE),同时承担一部分原属扫海队的水雷战任务。为实现多功能,舰体外部有诸多大型开口或活动盖板,内侧对应布置不同用途设备。
目前,最上级主要开口(挡板)是左3右4尾2.左侧包括2开口1挡板,分别是鱼雷发射管、左侧收放式舷梯,其中收放式舷梯属于日本特色,在外界看来根本没有必要。1挡板位于烟囱左侧位置,内置有折叠吊车与快艇,使用过程比较繁琐。舷梯收放口后面有1个竖直开口,可容1人在吊放小艇时进行上下观察,后面导缆孔用于通过“慢速度放小艇”的牵引索。
最上级护卫舰右侧有4个大型开口,从前至后分别是鱼雷发射管、右侧收放式舷梯、液货补给站、无人扫雷器开口。其中,第4个开口尺寸稍大,用于OZZ-5型无人扫雷器收放,两侧都开有导缆孔与观察窗,用于使用牵引索。尾部有2个开口,分别是OQQ-25主被动拖曳声呐、水下及水面无人设备滑道开口。
总体上看,最上级主甲板两侧设有前后贯通的通道,分别用于收纳舷梯、扫雷器等专用设备,兼用作内部通道。这种设计,类似于朝日级的前部设计,其实占用了大量的内部空间,降低了舰艇结构强度,以至于不敢在左舷再设置一个补给站了。
最上级右舷的补给站,是最上级最大的开口。这种大尺寸开口,一般是用于舰上的大型快艇收放,最上级另辟蹊径设计为补给站。使用时,大型开口盖板向下放平,盖板直接充当作业平台,平台顶端带有固定式栏杆,细节考虑很匠人。开口内侧可观察到备用油管,但未观察到垂直布置的干货补给架。在舰艇开放场合,这里外接舷梯,用作民众登舰口。
干货补给架的主要门道,一是要提供一定的高度,以利于货物包接受。二是补给架内部设置有横摇补偿系统钢缆、滑轮等设备,需要一个长方体机构进行支撑与容纳。三是周边场地宽裕,用于转运货物包。总体而言,这是一个需要高度、面积的设备,通常是露天布置。日本舰艇的安装位置,多是位于小艇与反舰导弹之间。
公开图片显示,最上级前甲板出现了疑似干货补给架,位置位于主炮后、偏向左舷,且采用升降设计。综合判定,此为最上级干货补给架。理由有二,一是外观特征与日本现有设备类似,只是强化结构设计导致尺寸较大;二是右侧的液货补给站高度有限,无法容纳垂直补给架。类似的内置干货补给站设计,主要用于航空母舰,舱室满足高度要求。
总之,最终的解决方案可说是非常怪异,为了照顾总体外观设计,最上级只有1个液货补给站,干货补给站采用罕见的升降设计——谁说没有垂发。更为怪异的是,最上级干货补给站位于左侧,液货补给站位于右侧,这就导致无法同时进行干液货补给,补给时间得翻倍!
进行实际补给作业时,最上级一会跑到补给舰的左侧,一会跑到补给舰的右侧,真是匠人啊!不,讲究,细节决定成败嘛!一个事实上,舰艇补给时是舰艇防御最为薄弱的时候,这种怪异的补给站设计导致补给时长翻倍,纯粹是给对手创造机会!
更为致命的是,太多的开口损失了舰艇结构强度,要是被命中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