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说,美国摸着石头过河,中国摸着美国过河。但其实在中国战机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也一度是摸着苏联过河。起初中国受科技水平的限制,无法在技术积累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研发出国产先进战机,于是便先后从苏联引进了五款米格战机,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国产战机歼6、歼7由此而来。可以说,米格战机对于中国战机发展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米格战机在苏联的历史中也一度是空军部队的代表,在苏军打过的多场空战中米格战机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最终米格战机却把中国的市场输给了苏霍伊,为何中国之后不买米格战机改买苏霍伊的“苏”系列战机了?“米格”是怎么将一手好牌打烂的?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深感空军部队中缺少先进的三代机,全都是一些“老将”,在空战中缺乏战斗力,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于是便有了在国际上购买先进战机的打算。由于当时中美关系已经闹僵,所以中国便向苏联最大的继承国俄罗斯抛去了橄榄枝。
俄罗斯对于送上门来的生意自然不会拒绝,当即把米格29推荐给了中国,当时中国看中了米格29战斗力猛、机动性强的特点,决定下单。但是,在谈判中中国无意间得知了苏联的苏27更加先进。通过观察后,中国发现苏27具有超视距作战的能力,这无疑更加适合未来战争,相比之下只能进行传统的近距离作战的米格29便没有什么竞争力了。
由此,中国表示只打算购入苏27.这笔交易能达成最好,不能达成就算了。当时的俄罗斯经济问题严重到几乎是“等米下锅”,一咬牙、一跺脚就卖了,皆大欢喜。中国购入了心仪的战机,空军实力大幅度提升,俄罗斯也因为得到了一大笔资金缓过来一口气。
但是由于米格把中国的市场输给了苏霍伊,厂内得不到订单,只能开源节流——关闭部分生产线、裁减工人,日渐衰落,逐渐在市场的洪流中被淘汰,无奈之下只能被并入苏霍伊。
堂堂一家老牌设计局失去市场,最后居然落了个倒闭的下场,只能说是将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米格没有跟上发展潮流,战机的设计理念以及定位落后于其他战机,在追求远距离作战的时代依然没有解决自家战机的“短腿”问题,自然会被其他国家嫌弃、被市场抛弃。
所以说,在任何方面都要一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若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不懂得变通与革新,最后只能在时代的洪流中失去竞争力,惨遭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