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不久前在车臣的卡德罗夫曾向人们展示了一辆配备机枪的特斯拉卡车,并宣称要驾驶它为普京总统而战。然而,在他还未抵达战场之前,马斯克便远程锁定了这辆车。卡德罗夫对此感到非常不满,他质问马斯克为何要锁定他的礼物。马斯克则回应称,他怎么可能给一个军阀送礼物。
这起事件只是现代电子信息战的冰山一角。就在两天前,黎巴嫩发生了2800多起寻呼机同时爆炸的事件,造成大量伤亡。紧接着,对讲机也发生了爆炸,导致黎巴嫩人民现在对使用手机感到恐惧。这就是高科技战争,这些事件表明,高科技战争已经改变了战争的本质。
首先,现代战争已经成为高科技的较量。传统意义上的大规模坦克冲锋已不再有效,因为一旦坦克开始调动,无人机就会立即发现并引导精确制导导弹进行打击。因此,二战时期的传统大规模兵团作战已经成为历史。
回想起2019年,英国开始讨论不再生产和装备坦克。当时,许多人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英国是否过于贫困。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坦克还是未来的航母,如果没有先进的电子战保护,它们都将成为易于打击的目标,是战场上的靶子。
高科技作战的概念实际上始于上世纪90年代。在海湾战争中,英国和美国大量使用了精确制导导弹,并在战争开始前就摧毁了萨达姆的指挥系统。通过远程后门入侵,英美联军使对方的指挥系统陷入混乱,从而在战争中不费一兵一卒。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已经意识到高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过去,人们认为人是主导,高科技是辅助,但最近的俄乌冲突让我们认识到,未来的战争可能不再需要人类亲自上战场。大量无人机和其他侦察设备,配合远程精确制导导弹,可以在第一波攻击中就消灭对方大部分力量。人力的作用已经变得微不足道。
图为卡德罗夫的配车
第二点,我的一个感慨是,高科技领域的差距可以是决定性的。往往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战场上,即使是微小的技术差距也可能导致被动挨打的局面。电子战中,要么你干扰对方,要么对方干扰你,没有中间地带。俄乌冲突的30个月已经展示了西方武器和俄制武器在电子战方面的巨大差距。数量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并不重要,仅凭匹夫之勇攻只会导致更多的伤亡。
图为乌克兰无人机
第三点,我们认识到了技术差距背后的原因。有人说,高科技我搞不出来,我可以进口一点,进口不了,我就Copy一点。高科技背后是人才,而人才背后是教育。教育再加上市场化机制,如果没有市场化的支持,即使有人才,也无法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就像上世纪的芯片发展,苏联最初也能生产芯片,但没有这些配套只是坐在实验室里 你是不可能跟上的,前苏联专门组建了一个局,就是要学习美国的芯片。
结果拿过来改造完学完,自己能造出来的时候,对方早不用了。随着美国硅谷的资金和创业家的热情,以及市场化的推动,美国的技术迅速更新换代,而苏联则无法跟上这种快速的变化。
图为现代化精确制导武器
从卡德罗夫的特斯拉卡车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高科技是未来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在高科技领域,即使是微小的差距也可能导致巨大的失败,而这背后是人才、科技和市场体系的全面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