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炮兵作战的发展趋势 |
送交者: 三把刀 2024年12月29日17:28:28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
现代炮兵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陆军火力支援的支柱,并在战争实践中赢得了“战争之神”的美誉。哪怕是在“空地一体联合作战”大行其道的当下,炮兵因其反应迅捷、持续作战能力强的特点,仍是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火力支援力量。正因为如此,旨在压制、摧毁敌方炮兵的反炮兵作战成为高烈度战争中一种重要的作战样式,深受各国重视。那么,自从这种作战样式出现以来,其经历了哪些变化,未来将呈现出怎样一种发展趋势呢? 声光侦测 最初的反炮兵作战,依靠炮兵侦察兵发现敌炮兵阵地所处方位,测定其精确坐标并将相关数据提供给己方炮兵。 炮兵侦察兵是炮兵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兵种。然而他们却并不像人们传统观念中的侦察兵那样,各种轻武器操作驾轻就熟,擒拿格斗样样精通。炮兵侦察兵的主要装备是方向盘、炮队镜、计算盘、测距机、指北针、军用地图、标杆、卷尺、指挥尺、量角器、坐标梯尺、电话单机、秒表等,配备的武器仅限于自卫。他们的主要训练科目有器材使用、识图用图、夜间捕捉目标、连测战斗队形、正运算、逆运算、按图行进、整理联测成果、目测距离、秒表测距、观察炸点、指示与接受目标等 战时,侦察兵首先在战区阵地前沿制高点上,选择视线良好、便于观察、便于疏散隐蔽、便于构工伪装、便于组织对敌坦克防御的位置,并避开独立明显的物体和透空地带,开设基本观察所。再根据地形,在基本观察所侧面300~500米处开设侧方观察所,以弥补基本观察所观察死角,并在基本观察所一旦被敌人发现、压制或摧毁后,接替基本观察所执行侦察任务。 开设观察所后,炮兵侦察兵需要架设方向盘,使其精确归北,再根据军用地图上的磁坐偏角修正方向盘,令方向盘测出的方位和军用地图一致,在方向盘上装定己方炮兵的基准射向,然后测量主观、侧观间的直线距离,并给侧观赋予反覘分划。此后,根据战区内能观察到的已知其精确坐标的方位物,采用交会测量法,确定基本观察所和侧方观察所的坐标与高程。同时利用地图定站立点方法,在地图上确定两个观察所的坐标与高程,并与交会测量法确定的数据进行比对。如果相符,相关准备工作即告完成。 此后,炮兵侦察兵们使用大倍率光学仪器观察战场。一旦发现敌火炮射击闪光和烟雾,两个观察所进行交会作业。此时,两个观察所和目标共同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在已知两个观察所之间直线距离的情况下,只要两个观察所分别测出其与目标连线和两个观察所直线间的夹角,就可以应用三角函数中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定理,算出两个观察所各自与目标的距离。这个数据被称为观目距离。此后,计算兵根据侦察兵报来的交会分划和观目距离,使用射击指挥仪、计算盘、诸元尺等工作,采用简易法、精密法、成果法、弹测法中的其中一种方法,快速计算出己方火炮的射击诸元,传递给己方负责反炮兵作战的炮兵部队。此后,侦察兵还要测出己方炮弹炸点与目标间的方向、距离偏差量,供己方炮兵修正射击诸元。 当夜间反炮兵作战时,在没有夜视观测器材的年代,炮兵侦察兵先根据敌火炮发射时的炮口焰确定其大致方位,用秒表光声测量法确定观察所与敌炮兵阵地间的距离,然后用方向盘测定敌炮方位。所谓秒表测距法,是炮兵侦察兵一种单观测距方法,主要用于夜晚能看到敌火炮发射炮口焰火光,听到敌炮声的条件下使用。具体操作方法是看到敌军火炮的炮口焰后,立即按下秒表,听到炮声后,停止秒表,秒表读数乘上声速,就能得出敌炮兵阵地至观察所的炮目距离。环境温度为0摄氏度时,声速为331米/秒。环境温度每上升1摄氏度,声速增加0.6米/秒。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炮兵侦察作战除了开设基本观察所和侧方观察所外,还出现了游动观察所和敌后观察所。战后,由于炮兵观测器材的改进,使炮兵观察所侦察的范围扩大,侦察作业的精度和速度都有较大提高。20世纪60年代炮兵装备夜视器材之后,夜间实施观察所侦察的效能明显增强,减少了能见度不良对侦察的影响。使用炮兵测距机单观测定目标位置受到重视,逐步成为主要作业方法。炮兵装甲侦察车开始被作为活动观察所使用,可以在机动中实施侦察。70年代,随着激光测距仪、夜视器材、电子计算机和数字传输通信技术应用于炮兵观察所侦察,使目标情报的接收、处理、传输实现了自动化,令反炮兵侦察能力明显提高。 雷达定位 不过,虽然有上述改进措施,但炮兵侦察兵面对敌军远程火炮的突然袭击,在方位判断上仍然要依靠经验,并且很难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判断和反应。于是,弥补这一致命弱点的炮兵侦察雷达便登上了战争舞台。 炮兵侦察雷达,又称炮位侦察雷达或炮位侦察校射雷达,其通过雷达波探测炮弹空中飞行轨迹,可精确计算出敌炮兵武器(如火箭炮、榴弹炮和迫击炮)的阵地位置以遂行反炮兵作战。对于军迷来说,一提起炮兵侦察雷达,很容易联想到在上世纪80年代曾在战场上大出风头的英制“辛伯林”雷达。 “辛伯林”雷达是由英国桑恩电子公司研制的,继“绿色射手”之后的第二代炮兵侦察雷达,系统重量从前者的1800千克降低到390千克。该雷达工作在X波段,系统功耗1200瓦,平均无故障时间200小时,可靠性较高,操作和维护简单。系统内不仅有自检设备,而且还备有训练用的机内目标模拟器。其对81毫米迫击炮的探测距离在10千米左右,对120毫米迫击炮的探测距离,可达14千米左右。对榴弹炮的探测距离最远可达20千米左右,系统反应时间12秒,定位精度±40米(侦察迫击炮炮位)。 “辛伯林”雷达刚刚列装,就赶上了第一场“大考”——英阿马岛战争。1982年5月中旬,登上马岛的英军皇家轻装甲营使用两部“辛伯林”炮兵侦察雷达和拥有8门81毫米迫击炮的炮兵连协同作战,准确地摧毁了阿军在达尔文港周边山头上的105毫米和155毫米榴弹炮的发射阵地,而且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发起攻击的。“辛伯林”雷达通过准确地锁定阿军榴弹炮发射的弹丸的飞行轨迹,反推出了阿军在港口外5千米处的炮兵阵地。英军的81毫米迫击炮群在夜暗中急速射只用了5分钟就结束了战斗。按理说,英军装备的81毫米迫击炮,无论口径、射程、威力都远远无法与阿军的105和155毫米榴弹炮相提并论,但在炮兵侦察雷达这个“战力倍增器”的支持下,英军却以小胜大,用口径较小的迫击炮击败了大口径的榴弹炮。 此后,在东亚与东南亚交界地带发生的一场历时10年之久的边境冲突中,“辛柏林”雷达的使用方将战区电子地形图存入与雷达联机的计算机中,只要雷达测出敌弹丸飞行轨迹的3个点位,结合战区风速,就能迅速解算出敌火炮弹道,继而在电子地形图上标出敌火炮阵地位置,定位精度可提升至±10米,甚至还能结合敌炮弹道和当地地形,推断出敌方火炮具体型号,从而确立了己方不可撼动的支援火力优势。 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美军炮兵的各种榴弹炮、火箭炮、迫击炮和反坦克导弹基本都是在自动化指挥系统支持下参战的。美军地面炮兵的指挥已经从自动化迈向了信息化。战争中,美军地面炮兵部队使用的“阿法兹”野战炮兵战术数据系统,和“塔克法”战术指挥系统,可直接接收炮兵侦察雷达、自动化气象台、目标定位指示仪以及无人机、校射机等提供的数字信息,自动完成目标情报处理、火力计划、射击指挥、射击分队状况及弹药统计等任务。其指挥所从接到火力呼叫到向火炮发送射击诸元不超过15秒。而且炮兵的战场信息获取能力也很强,其炮位侦察雷达作用距离达50千米,使用无人机时可达150千米。美军炮兵利用这一优势,不仅能在第一时间向地面突击部队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而且只要伊军炮兵“露头”,就能立即予以火力压制,使其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火力反击。此外,炮兵与指挥部之间必须要通过无线电台或有线通讯沟通联系。因此,通过无线电侦测定位,破译密码或侦察兵敌后监听,亦能发现敌隐蔽的炮兵阵地。 反制有术 冷战末期,苏军的反炮兵能力达到了巅峰状态。从著名的“西方-81”演习披露的数据看,苏军各种侦察手段发现敌炮兵阵地的比例分别是,炮兵侦察兵光电侦察手段占60%,炮位侦察雷达20%,航空侦察20%。苏军1个摩步师或坦克师充当集团军进攻“矛头”时,可得到17个炮兵营的火力支援。北约炮兵实施火力拦阻射击后,苏军反炮兵火力可在5分钟之内向开火的北约炮兵阵地倾泻600余发炮弹和火箭弹,覆盖400米×250米的区域。 面对如此凶狠的反炮兵火力,各国炮兵部队也相应摸索出不少提高自身战场生存能力的应对之道。对于牵引炮兵部队来说,因为其展开与撤收时间均在10分钟以上,一旦被敌方侦测到阵地确切位置,很难及时撤离,所以构筑阵地时特别注重伪装。其发射阵地与射击指挥中心之间,尽可能用有线电通讯。在万不得已必须使用无线电通讯时,也要尽可能使用低功率电台和定向天线,并且要将通讯时间压缩在25秒以内。以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假阵地、假电台或遥控电台迷惑对手,以达到隐真示假的目的。 在牵引火炮阵地构筑方面,则用不规则的疏散配置法取代了传统的一线放列法。同样一个6门制炮兵连,采用一线放列法展开时,阵地规模为100米×200米。根据测算,敌方反炮兵火力只需在5分钟内倾泻600发炮弹,就可造成30%的人员伤亡。而如果将6门制炮兵连一分为二,分别由一个射击指挥中心控制3门火炮,每个这样的射击单元占领200米×200米的阵地。而整个炮兵连阵地位于600米×600米的区域内,敌反炮兵火力要想达到同样的压制或摧毁效果,则需耗弹10400发。 在炮兵射击指挥手段实现现代化后,炮兵完全可以做到“配置分散,火力集中”。而且为提升敌方反炮兵作战难度,牵引炮兵应极力避免试射,直接实施效力射。在必须要进行试射的情况下,也应该指定基准炮在远离发射阵地的地方占领临时发射阵地实施试射,然后再根据临时发射阵地和基本发射阵地之间的距离与高程差修正射击诸元。必要时,还应抽调部分火炮在战场上实施机动,并在短停间实施扰乱射击,以迷惑敌炮兵侦察雷达。 早年间的自行火炮,本质上只是自行炮架。除了机动性能优于牵引火炮,展开撤收时间大为缩短外,其射击指挥方法和传统牵引火炮并无本质区别。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发展,自行火炮能随时精确测定自身位置和行进方向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只要炮兵射击指挥中心将目标信息通过加密数据链传送给自行火炮,每门炮均能自行计算射击诸元,自行进入阵地实施射击,然后不待敌炮火反击即快速转移。根据检验性演习和一些局部冲突中取得的战场经验看,1个自行火炮连在战场上的活动范围可达15平方千米左右,从而极大提高自身的安全性。 不过,随着精确制导炮弹装备比例的大幅度提升,反炮兵火力的射击效能亦水涨船高。自行火炮虽能防住炮弹破片,但遭遇近失弹时亦可能震坏其复杂精密的车载设备,从而令自行火炮丧失作战能力。就更别遑论遭遇精确制导炮弹直接命中后,直接将自行火炮炸回零件状态了。 有鉴于此,现代自行火炮在一个阵地上从首弹出膛到撤离阵地的时间,是根据对方的反炮兵作战能力来确定的。例如,根据2018年版的美国陆军教范中透露的信息,其配备的TPQ-37炮兵侦察雷达能在敌火炮开火后的10秒内测出其位置,并在45秒内完成坐标校正工作,接下来火力调度耗时35秒,执行反炮兵作战任务的火炮从接到信息再到首弹出膛需耗时30秒。也就是说,美军现阶段反炮兵作战理论最快反应时间为120秒左右。这就是为什么不少国家编制自行火炮作战规程时,将其在一个阵地上的作战时间严格限制在90秒左右的原因所在。 受此影响,撤收时间过长的传统牵引火炮已出现被车载炮取代的明显趋势。车载炮经过优化设计后,其造价可低于火炮和机动载具单价的总和,而且配备半自动装填机、自动数据传输系统、液晶显示终端、身管测温器后,其火力反应迅捷度及作战效能均远超传统牵引火炮。虽说其防护性能仍不能和自行火炮相提并论,但胜在造价相对低廉,效费比高,可大量装备。 非但如此,目前一些性能先进的远程火箭炮,不仅射击精度可达米级,而且发射后还能刻意压低初始弹道,待离轨相当距离后才急剧爬升,进入传统的抛物线弹道。而炮兵侦察雷达即便配备在两军对峙前沿,也只能捕获这类远程火箭弹的中段甚至末段弹道数据,藉此解算出的炮位信息与实际天差地别。反炮兵火力按这个假炮位信息打过去,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另辟蹊径 随着兵工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炮兵战法的改进,传统的反炮兵作战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个中关键在于炮兵可根据敌反炮兵作战反应时间来压缩己方作战时间,从而始终抢先一步摆脱反炮兵火力威胁。至于其他伪装与欺骗手段,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那么,是否可以进一步缩短反炮兵作战反应时间,从而迫使敌炮兵作战时间缩短致使射击效能大减,对己方威胁程度大幅降低的程度呢?如果逐个环节审视反炮兵作战流程,可以发现因为炮兵侦察雷达的技术水平已近极限,其反应时间已再难有压缩的空间。而己方担负反炮兵作战任务的火炮准备时间亦再难有潜力可挖。从炮弹出膛、火箭弹离轨,到命中敌方炮兵阵地所需耗费的时间,也是不可能再缩减的。位于这两个首、尾环节之中的其他各环节,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进一步压缩反应时间的潜力也是极其有限的。即便动用空中遮断战机对敌炮兵实施空中打击,以目前各军种之间的沟通协调程序之繁复,亦难以实质性提升反炮兵火力反应速度。 不过,如果跳出传统思维,直接省却中间各环节呢?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可谓革命性变化。而能令反炮兵作战发现这样革命性变化的技术手段已经出现了,这就是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 目前先进的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巡航高度可达万米以上,滞空时间多达数天之久,所能携带的小型对地精确打击弹药数量高达10余枚。如果按每架这样的无人机负责盯控20千米半径的区域,那么其控制范围超过1200平方千米。 众所周知,飞行高度越高,能对其构成威胁的防空兵器种类和数量就越小,防空火力密度就越稀疏。而无人机省却了飞行员生命保障系统,亦不要求具备高机动性,因此气动构型及制造材料均可尽力向隐身化设计要求倾斜,加之到达指定控制阵位后,并不要求这类无人机具备很高的巡航速度,所以这类雷达反射截面积小、雷达回波强度弱,在高空移动速度慢的目标,亦很难被旨在对抗中高空、中远程高速来袭目标的防空导弹配套雷达抓住,因此其具备较高的战场生存性能。就算有所损失,也无损失飞行员的顾虑,可迅速增派无人机补位,并顺道消灭因开火而暴露了自身位置的防空导弹阵地。 以当下的光电探测仪器的水平看,地面炮兵开火时产生的烟尘和火光,是逃不脱万米高空那双“天眼”的。即便不开炮,自行火炮、卡车炮及牵引车辆在行驶时,发动机的红外特征也很明显。由于省却了坐标校正、火力调度的流程,只要发现目标即可发射小型对地精确打击弹药,因此地面炮兵对于这种第一时间即“从天而降”的反炮兵火力束手无策,至少现阶段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战术层面,均难以找到破解之策。而目前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挂弹数量之多,已足以全歼1个炮兵连,或基本歼灭1个炮兵营。应该说,地面炮兵已迎来了真正的“克星”。 不过,具有足够大载弹量的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价格不菲,并不是任何一支军队都能轻松装备成百上千架的。于是,目前又出现了更为廉价,但也更加防不胜防的反炮兵作战手段——巡飞弹。和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不同的是,巡飞弹因为是一次性使用,所以不但省却了回收系统,而且在材料、配件选择方面的要求可以更加宽松,只要能满足基本需要即可。近期局部战争实践表明,即便大量采用民品攒出巡飞弹,其性能仍不容小觑,而且其性价比反而更高。战时只要将大量巡飞弹射入在固定阵地上长时间不移动并持续发射的战法在日益强大的反炮兵作战能力面前迅速过时了敌前沿后方,甚至可以省却目标确认程序,只要发现拥有红外辐射源的地面移动目标就一头扎下去“玉石俱焚”。这不仅仅可以令敌炮兵部队无所适从,而且将极大改变战争形态,令现代作战体系中的每个组成部分都不得寻求如何应对这种“乱拳打死老师傅”般的“不讲理”战法。 当然,新概念武器也好,新作战理念也罢,本质上都是在战争双方体系对抗过程中的阶段性产物。矛与盾的水准皆在对抗中呈螺旋状上升。因此既不存在永远不可能被戳破的盾,也不存在永远无坚不催的矛。所以,保不齐目前地面炮兵存在的生存困难会在未来迎刃而解。届时,反炮兵作战又该“因敌而变”,继续寻求更有效的技术与战术了。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3: | 一战,二战,不可能不爆 | |
2023: | 域外国家有权内政其外交政策而无关邓党 | |
2022: | 4021 血壮山河之兰封会战 围歼猛兽 1 | |
2022: | 看看帝国第五纵队派驻中国的特遣队员秦 | |
2021: | 哈哈哈,严重伤害了希腊人民的感情,我 | |
2021: | 元宇宙系统与政务互动 | |
2020: | 印度经济至少衰退10%,从优等生沦落为 | |
2020: | 国产航母或配2款隐身战机 还有1款机型 | |
2019: | 中国收购乌动力沙皇能获哪些航发?其中 | |
2019: | 杜特尔特怒斩霸权之手!菲律宾:总统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