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美軍重點發展的小型精確制導武器
送交者: ZTer 2006年09月04日16:54:36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在近四次主要局部戰爭中,美軍依靠大量使用精確制導武器,取得了良好的作戰效果。在四次戰爭中美軍所使用的精確制導武器數量所占比例分別為:1991年海灣戰爭7.6%;1999年科索沃戰爭35%;2001年阿富汗戰爭60%;2003年伊拉克戰爭68.3%。由此可以看出,精確制導武器的使用比例逐漸上升,從海灣戰爭到伊拉克戰爭增加了近9倍。按照這種增長速度預測,美軍在未來參與的戰爭中將可能全部使用精確制導導彈和炸彈進行空中打擊,而且據美國國防部消息,在未來的武器研製和生產中,美軍將不再為非制導武器提供經費支持。

另一方面,精確制導武器雖然取得了良好的戰績,但也暴露出了許多新問題。例如,如何在對目標實行精確打擊的同時,進一步減小附帶損傷,以減小輿論的壓力;如何讓作戰飛機攜帶更多的精確制導武器以打擊更多的目標,因為很多目標不需要太大重量的彈藥就可以摧毀,等等。因此,近年來美軍開始重視武器的小型化研究,尤其是對小型化精確制導武器的需求更加迫切。在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和美國空軍聯合制定的“獵鷹”(FALCON)計劃中,近期(2010年)目標是要實現通用航空飛行器(CAV)系統初步的作戰能力。CAV是一種無動力、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是美國近期實現全球瞬時精確打擊的主要途徑。在該計劃中,美國不準備為CAV研製新的彈藥,而是採用現有的和正在研製的下一代小型精確制導武器,主要包括小直徑炸彈(SDB)和低成本自主攻擊系統(LOCAAS)等。

聯合通用導彈(JCM)

聯合通用導彈是一種多軍種、多用途、多平台、發射後不管的精確制導導彈。它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和極高的打擊精確度,主要用於摧毀各種固定、可重定位及移動目標,包括坦克、導彈發射裝置、指揮、控制和通信車輛、掩體、戰術車輛和先進裝甲車輛等。

聯合通用導彈項目於2001年10月提出,系統研製於2003年9月開始。2003年2月通過了國防部新的互操作性標準審查,被參謀長聯席會議確定為首選武器。美陸軍在同年10月正式發出了聯合通用導彈招標通知,投標時間到2003年11月17日結束。參加競標的公司有雷神公司、波音/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小組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004年5月洛馬公司擊敗對手,成為聯合通用導彈未來四年系統設計和研製階段的主承包商。

聯合通用導彈將於2006年12月開始低速生產,2009年12月開始全速生產。美國陸軍和海軍計劃共採購77400枚,其中陸軍54400枚,海軍23000枚。目前計劃的研發費用為5.6392億美元(2003年財年,下同),總的採購成本為15.973億美元,項目總費用為21.612億美元。

聯合通用導彈將取代目前使用的海爾法和幼畜等導彈。該導彈以前被稱作“通用模塊導彈”或“簡單通用導彈”。與海爾法相比,其重量減輕了13.6千克,殺傷力更強,具有打擊4000米以外目標的能力。

聯合通用導彈將優先考慮空射型號,並且將首先裝備AH-64D攻擊直升機和F/A-18E/F固定翼戰鬥機,並且有可能裝備MH-60R海軍直升機以及美陸軍未來的“無人作戰機”(UCAV)。該彈的特點是帶有半主動激光器多種模式尋的頭,具有紅外和毫米波能力。它不同於海爾法的另一個特點是,不採用固體推進系統,而是採用一種凝膠體物質作為推進劑,既可增大導彈射程又可減小導彈發射特徵。

目前,聯合通用導彈的三項關鍵技術都還不完全成熟。這三項關鍵技術是:可以抗干擾的多模尋的頭技術、可以增大射程的持續推進技術和增強殺傷力的多功能彈頭技術。雖然組成這三項關鍵技術的分系統技術在其他導彈系統中已經獲得成功應用,但是這些技術還沒有完全集成在一起,而且不能替代,一旦替代,就會降低性能或增加成本。導彈各個分系統的設計評審和整個系統的完全整合到2004年7月已經完成。

小直徑炸彈(SDB)

小直徑炸彈是波音公司為和洛馬公司競爭美國113千克小直徑炸彈項目而研製的。它將是美國重點研製的下一代精確制導武器,計劃於2004年完成飛行試驗,2006年正式服役。

美軍於1999年12月提出發展小直徑炸彈(SDB)計劃,其目標就是開發新一代微小型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2001年9月波音公司從美空軍獲得了4700萬美元的SDB部件預研階段合同經費,開始研製重量分別為227千克的GBU-38型和113千克的GBU-39型兩種微小型JDAM。GBU-39D的體積是GBU-38型的一半,可從戰鬥機、轟炸機或無人駕駛作戰飛機投射,射程10千米,能穿透1.22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目標。為便於載機攜帶和發射,波音公司還研製出了專用彈架,使B-2可以裝載80枚GBU-38型SDB。美軍在伊拉克戰爭中使用的捕食者RQ-1B攻擊無人機就已經掛載了6枚GBU-38型SDB。從2002年4月起,美軍F/A-18C/D和F-16戰機分別進行了多次掛彈分離飛行試驗。2003年初,美國空軍啟動了B-2隱形轟炸機使用GBU-38的系列飛行試驗,以驗證B-2在執行單次任務中攜帶大量SDB並同時攻擊多個目標的能力。

2003年8月,波音公司擊敗洛馬公司,從美國空軍獲得了小直徑炸彈的系統研製與演示階段的合同,價值1.88億美元。到目前為止,波音公司的小直徑炸彈在埃格林空軍基地由F-15E投放完成了第10次飛行試驗。該項目將在2006年9月以前把SDB系統集成到F-15E戰機上。該炸彈最終將可以從戰鬥機、轟炸機和無人機上發射。美國空軍計劃在未來10年裡採購2.4萬枚這種炸彈和2000件掛架,總開支將高達25億美元。

SDB項目最終將開發出兩種不同武器:第一階段將開發一種GPS制導炸彈,類似於小型化的JDAM,用於打擊固定目標;第二階段將開發一種用於打擊機動目標的炸彈,該彈具有先進的導引頭,可以搜尋到移動的坦克和其他車輛。用於攻擊固定目標的SDB預計於2006~2007年可投入使用,用於攻擊移動目標的SDB則有望於2009年交付部隊。

低成本自主攻擊系統(LOCAAS)

LOCASS是洛馬公司研製的一種小型巡航導彈,由微型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動,形狀就像一隻蒼蠅。它採用了激光雷達制導和多用途戰鬥部。按照設計要求,它在搜尋目標時可以飛行長達185千米,能夠以最低消耗盤旋於戰場上空,並自主搜索和摧毀目標。它可對100千米遠處的50平方千米區域進行搜索。LOCASS將使作戰人員具備搜索感興趣的區域、定位特殊目標、提供作戰識別並摧毀高價值目標的能力。

LOCAAS起初是一種滑翔彈,後來發展成帶130牛渦噴發動機的導彈。LOCAAS綜合了若干新技術:利用激光探測和測距傳感器(激光雷達)捕獲機動目標,並對它們進行分類;戰鬥部可按目標類型以不同的方式爆炸;可與其他LOCAAS進行通信,以避免攻擊其他LOCAAS已經瞄準的目標。

LOCAAS發展的難點在於:在保證具備足夠動力的情況下,使發動機的尺寸減小,能夠裝進 F-22的武器艙中。目前試驗中的TJ50發動機長900毫米,比能裝進F-22武器艙的最大尺寸長120毫米。這就要求LOCAAS像目前時興的舍賓健身一樣,進行局部減肥,同時保持正常的心肺功能。洛馬公司正準備用相同推力而尺寸符合要求的J45發動機取代TJ50發動機。

2002年10月,美國空軍和洛馬公司對真實的戰鬥部進行了試驗,鑑定戰鬥部的殺傷力和系統選擇爆炸方式的能力。LOCASS的戰鬥部可形成氣動穩定的彈丸以獲得最大作用距離,形成長杆穿透彈用於反裝甲,也可以形成碎片用來攻擊軟目標。2003年10月洛馬公司和空軍研究實驗室彈藥分部在埃格林空軍基地進行了有動力的LOCAAS飛行試驗。這次試驗演示驗證了LOCAAS從高空發射後在飛行中展開彈翼、啟動發動機的能力。此外,這次試驗還演示了激光搜索探測與測距(LADAR)導引頭對重新定位目標的探測和正確識別,以及制導模擬彈頭精確打擊目標的能力。

LOCAAS將於2005年開始進行系統研製與驗證,並在2008年進入低速初始生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中國《辭海》為什麼要這樣!
2005: 中國自研的神盾系統到底有多先進?
2003: 假如人民幣大幅升值
2003: 得林彪,得天下!
2002: 抗美援朝:長津湖之戰(ZT)
2002: 韓國人寫的朝鮮戰爭(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