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中国加入WTO带来的负面作用的管理策略
送交者: 老田 2002年05月26日19:34:33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谈谈对中国加入WTO带来的负面作用的管理策略

"高考一战定乾坤"的看法是不对的,因为还是有许多其他的出路存在。"入世定乾坤"也是不对的,因为这只不过是许许多多个角力回合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而已。正如中国不能指望在加入WTO以后,一次性解决中国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一样;西方同样也不能指望通过此一途径达成他们的"所有目标"。

加入世贸以后,中国一定还有许多调整政策的机会,即使在理论上没有机会,美国那些白人民兵也一定会奉送无数次政策调整机会的。对于这一点我个人怀着无比的信心。从加入世贸的协议看,对中国而言确实不是一个"平等"乃至"双赢"的安排,但是美国和西方能够抓住多少机会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和所有的"言必称西方"的学者专家不同,笔者对西方人的办事能力持有深刻的疑问。中国企业和西方企业竞争力的差别,并不反映基本面的差别,而是社会政策环境方面(特别是金融支持方面)的东西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只要政权还掌握在中国人手里,WTO的负面作用就不一定不能避免。反过来只要是买办当家,不加入世贸一样不能保护民族利益。中国有机会调整政策和承诺,而且不会对国际信誉造成不良影响,请务必相信那些奴隶贩子和鸦片贩子的后代,一定会不断地给中国制造政策调整的机会,他们能够而且必然会不停地破坏信誉和承诺的,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不停地演出这样的悲喜剧,他们还将继续表演。

1、 加入世贸对中国经济的正面意义

个人认为,加入世贸对中国经济没有宏观方面的促进意义,仅仅具有中观层面的意义,能对外贸行业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政策法律环境,能够让中国在西方的反倾销反补贴官司赢面上升,如此而已。

但是笔者基于西方人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意愿,实施他们在世贸协议所捞到的优势;而且鉴于以后还肯定有政策调整的机会,笔者在宏观和战略层面仍然支持以现在的条件加入世贸。

2、 中国加入世贸的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

中国人口规模巨大,走根据四小龙经验总结出来的"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很有点"大象进浴缸"的味道,而且很快就一头撞上了"西墙"。中国产品在西方近二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公正的反倾销壁垒,和中国加入世贸的艰难曲折的历程,就是这种发展思路的谬误的自我暴露。在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必须走西方所从未经历过的艰难之路,毛泽东时代的有益探索,使我们今天能够大致看到这一道路的大致轮廓。

特别是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围堵的目标这一事实,与中国外贸依存度太高的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和不协调。中国必须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更多地适应国内的市场和需要,为中国人民服务。在这样的调整过程中,若遭遇制裁或者是禁运,会导致"硬着陆"的苦痛,加入世贸有助于减低这一风险,"软着陆"的概率增大。

3、 WTO是最重要的国际舞台

如果说冷战是以东西方对抗为特点的话,今天的国际政治确实是已经走出了冷战,现在国际政治的基调是南北关系。中美的冲突早已不是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美国要遏制中国的经济成长。单极化和全球化的荒谬和不理性的地方,并不是军事政治领域,而是西方企图把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不合理的南北关系,加以固定化和扩大化;现在的南北关系主要特点是:发达国家联合起来依托技术优势对发展中国家执行垄断价格,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只能以竞争性价格出售自己的产品。

如果中国不加入世贸,而仅仅是一个体制外的批评者,就难以达到最好的效力,中国应该加入其中与第三世界国家一道,团结协作为改变不合理的南北关系而努力。单极化和全球化的内涵是极为不合理的金字塔结构,与世界上4/5的人口的根本利益是不协调的,中国必将能够团结而且也一定能够团结第三世界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全人类的公平和平等作出贡献。否则中国仅仅凭借自身的力量,在体制外与美国和西方的经济技术优势抗衡,是没有希望的,中国应该而且必须争取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共同奋斗。

所以从长远利益和战略利益方面考谅,中国也不能放弃WTO这个舞台。和那些少林铁拳派要造航母的人相比,这是武当绵掌工夫。

4、 中国的外资政策需要调整

按照微观观点来看待中国经济,和西方富裕地区进行直观比较,中国最大的差别是工厂太少而且规模也不够大,在工厂里上班的工人比例也太低,所以中国显得落后贫穷。这其实就是邓小平改革思路的全部依据,实际上直到今天,中国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还是以这样的观点来指导决策工作的,正是这样的思路导致了外资政策的偏差,以为中国的问题仅仅是因为工厂不多不大,建工厂最缺乏的就是资金和技术,所以招商引资工作在各地都是政府非常重视的工作。对外资的让步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早已超过政策许可的范围,一些地区还往往打出这样的口号如:只要来衡阳,一切好商量。

实际上技术和资金问题早已不是制约中国经济的瓶颈,在八十年代就发生过120条彩电生产线和上百条汽车生产线的大手笔引进事件,在九十年代发生的通货紧缩和整体市场供过于求的现实,更是能够让人头脑清醒。目前的外资政策,只能说是邓小平所激起的地方主义和眼前利益主义,所带来的地方利己主义潮流的惯性运动。这早已经远离了中国经济的现实。

直到今天,人们终于认识到市场才是最宝贵的发展资源,而且在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下,今天的中国市场容量是中国民众50年的艰苦奋斗的成果。而作为一个公开的秘密,外资之进入中国市场,并非邓小平极其后任的政治经济政策具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只要看一看在日内瓦人权会议上的争执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而是中国市场容量带来的利润前景的吸引力。在精英主义发展路向的指引之下,中国的市场容量成长正在受到威胁,产品在质量和档次上"与国际接轨",最终导致价格也一路攀高,已经把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排斥在消费群体之外。

这在另一方面也能够很好理解为什么我们的正规厂家,其产品终于失去农村市场,而大量的乡镇企业产品却通过多种渠道行销中华大地。正如武汉汉正街的老板们所宣称的那样,我们的产品在"性能价格比"上优于大商场的货物。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国家的法律技术监督体系并没有同步延伸到新兴的乡镇企业,客观上给职业制造"假冒伪劣"者以"低风险和高收益"的机会。脱离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去盲目追求高指标,并不能真正带来普遍的进步,反而给居心不良者以可趁之机。

对中国的发展而言,最重要的恰恰不是竞争力问题,而是适用技术和产品推广问题。不是少数人超英赶美问题,而是多数人应该能够享受到基本技术所带来的便利。技术引进应该适合中国的国情,而不是贪大求洋。总而言之,中国的发展应该回归到以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为目标,而不是为"适应国际市场"而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笔者主张对中国的外资政策进行调整,首先要取消各种优惠;其次要进行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引导;在出让市场的同时,必须而且应该考虑一个外资企业本身,能够给中国和中国人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利益和技术进步,否则就应该坚决予以限制。这实际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问题,WTO无论其规定了何种条款,都不可能予以限制和取消。实际上WTO连单纯的贸易问题都难以解决,如发达国家搞的那个不得人心的《多种纤维协定》,就是采用了各种壁垒措施中最不得人心的数量限制手段,而发展中国家并非必然不能利用这一点。

二○○○年十二月四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