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真的会超过中国吗? |
送交者: ranch 2002年06月05日18:03:06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
印度真的会超过中国吗? 头衔: 腾印度这个喜马拉雅山背后的亚洲大国,曾沦为他国的殖民地达几个世纪之久。1947年从英国人那里获得独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由于政局不断动荡,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呈数倍增长,贫困落后成了国际社会对它的基本印象。前进中的印度犹如中国身边醒来的睡狮,不仅在IT产业上超过了中国,而且在其他若干领域起劲地追赶中国。事实似乎在提醒中国人:不可轻视邻邦印度。 国际关注印度程度在增加 印度这个喜马拉雅山背后的亚洲大国,曾沦为他国的殖民地达几个世纪之久。1947年从英国人那里获得独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由于政局不断动荡.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呈数倍增长,贫困落后成了国际社会对它的基本印象。但是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神秘的印度人以前所未有的洞察力看到高科技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及未来巨大的市场前景.抓住机遇,致力于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科技产业,促使印度近五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平均7%的速度快速增长。 印度在电脑设备、软件、计算机芯片,无线电话。互联网技术等方面开发出许多享有自己专利的高等级产品和技术。全球500多家最大跨国公司中,有200多家采用印度生产的计算机软件。在得到世界权威软件组织——卡内基梅隆软件工程学会最高评价(即特五级)认证的环球1 9家计算机软件公司中,印度占据了14家。连美国几个空军基地作通讯技术升级改造,主要计算机软件系统都全由印度软件公司设计和提供软件。目前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软件开发市场上,印度已占据了20%左右的份额.成为仅次子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王国。以至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考察分析世界各地电脑生产状况后。发出了“未来世界软件的最大开发地,既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也不是欧洲或其他国家。而是印度”的感叹。 《远东经济评论》—也撰文指出:印度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今后的增长幅度还会持续上升,由此亚洲从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期可能发生这样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造就卓著的亚洲经济“四小龙”。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结出硕果使中国成为世人刮目相看的出口大国.21世纪的印度则有可能在起劲发展高科技产业中创造出亚洲新的经济神话。印度这个古老大国,忽如封存已久的明珠,正逐渐发出耀眼的光芒。国际上对印度的关注程度在大大增加。去年以来,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以色列。越南等国的首脑或政要人物纷纷踏上印度的国土访问。达成了一批合作协定.“印度热”前所未有。 印度软件比中国更精彩 人们说进入新世纪的高科技越来越社会化.软件产业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几乎所有的办公设备.所有的工业先进装备,所有的传统产业改造项目.所有的家用电器,所有现代化交通工具.所有的现代化军事装备,无不以软件的嵌入为先导。因此数字化的软件产业越来越成为反映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综合国力、军事实力、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要素。 如果说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和印度在软件开发研究上的资金投入。人才培养方面是大体相等的话.那么在1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软件产业已远落后于印度了。世界银行和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印度的软件出口规模、产品质量、技术服务水平、成本系数等都大好于中国而居环球佼佼者的地位。2000年印度的软件出口已达40多亿美元.而中国还不到4亿美元.只有印度的1/10。 按照目前中印两国软件产业实际水平的差异.到2008年印度的软件产值有可能达到1000亿美元左右.而中国则不会超过100亿美元。目前世界上已有29个国家主要依赖印度的计算机软件或技术服务,它们依次为美国、日本。西欧国家、加拿大、韩国等。印度软件出口已覆盖了美国的59%,西欧的22%.日本的5%.东亚的7%,中国难与之相比。 国际评论认为,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政府决策层对软件产业是否采取强有力的“扶植政策”是最根本的原因。印度信息产业部长马哈詹说:印度信息技术产业之所以能达到如今这样的兴旺水平.建立起17个软件园,注册大小公司5000多家,关键是政府源源不断地支持和介入。由此他作了个形象的比喻:印度政府的一贯扶持政策是适宜的土壤,推行开放是软件业如日中天的大气候.软件人才的加速培养是优良的种子.致力提高软件开发质量是专业的田间管理。 早在1984年拉吉夫·甘地上台之时,就出台了“计算机软件开发、出口和人才培训政策”,拉吉夫被国人称为“计算机总理”。1991年拉奥任总理时.亲自主持制订了发展软件的长远战略计划,采取了在班加罗尔市建第一个软件园和为进出口软件免除双重关税等措施支持发展计算机产业.使印度经济不再一片阴云。 1998年瓦杰帕伊任政府总理后,更是起劲地扶持软件产业的发展。他上台不久就组织全国各路科技专家讨论国家经济优化的问题.高瞻远瞩地指出:全力支持发展与科技创新相关的产业,是印度抢占国际市场先机、培植整体经济素质和摆脱近乎刻板之传统工业困境的基本出路。印度国人无不钦佩国家首脑的这种眼光和智慧。他还支持软件人才的开放.包括走出去(出国留学办公司和办科研所)与放进来(国外来独资投资或合资办公司).来去自由.政府不加干涉。 印度人的英语较普及,在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交流上不存在语言障碍,容易获得新的科技信息,从而促使印度软件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兴旺起来。而中国政府对软件产业的支持.主要是“九五”期间投入2.5亿元人民币,支持网络中文化的软件技术开发;到2000年7月才出台了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无论在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时间节拍.或政策措施力度上.都比印度晚了10多年。 吸引侨资不亚于中国 多年来.中国许多官员在不同场合谈到中国对外开放招引外资获得巨大成功时.往往不忘谈及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的政策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海内外一致公认的事实。但是有些官员就由此推理出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中国的侨资优势可相比了。殊不知,印度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侨民很多,近几年吸收的侨民投资超过300亿美元。印度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印度在世界各地的侨民、移民超过1000万人。多数在政界。科技界、金融界。贸易界、教育界有一定的地位。 在美国,印度侨民超过100万人.他们在硅谷软件、华尔街银行、微型机械、汽车销售、金银珠宝、零售连锁店。建筑工程等方面居于实力地位.被美国移民局称为有影响力的外来移民.平均每个家庭的年收入超过1 8万美元。在英国,印度侨民有857人,伦敦《今日》杂志报道说:在目前英国20个首富家族群中,印裔占据相当的份量。英国的几万家零售商店中,50%左右是印度血统人开的。在沙特阿拉伯。印度侨民有60多万人.他们中多数从事石油开采和加工,部分从事商品销售,大多数印商是中上富裕阶层。在德国、法国、荷兰、瑞士、挪威,意大利、奥地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印度侨民在260万人以上,在商界、科技界、教育界、工程界都有相当地位。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香港.印侨人口只占当地人口总量的596至9%不等,但经营出口,金融保险、连锁商业、珠宝和手工艺品、海上运输的份额却占596至10%不等。在南非、加纳、肯尼亚、布隆迪、乌干达等非洲国家,也有“印度邦”在做他们纳生意。 在美国.印裔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最有作为的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多萨尼在国际经济学术讨论会上称:到2000年底.在硅谷从事高科技工作的印度移民多达30万人,比华人还多。这些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成为硅谷取之不尽的软件人才,1999年他们的财富总和已达600多亿美元。其中部分人已成为一批软件公司的老总,另一部分人已升到太阳微、思科、国际商用机器、英特尔.惠普,朗讯等大名鼎鼎的公司的技术主管。还有大批人在硅谷各大软件公司的实验室从事创新实验,研制软件新产品。他们出于报效祖国之心,常为印度国内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对印度国内软件产业的发展起了助推作用。再加近几年印度政府对发展软件产业有明确的优惠政策引导,许多在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挪威等国的侨民、移民怀着强烈的民族向心力,在国外发财后,纷纷回国投资。 信息产业部长马哈詹对媒体说:印度软件产业之所以能达到如今这样的新水平,从美国硅谷和欧洲回来的那一批侨民功不可没。 警惕印度的军备扩张 近5年,印度政府一直把振兴军备,加强军事实力作为它实现世界大国梦的基本国策。为此已制订通过了《20年国防建设新规划》,其基本内容是,积极发展以高新科技武器装备为核心.谋求海。陆、空三军武器现代化.全面提高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力争近期成为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一等军事强国”,2015年前进入“世界一流军事强国”。 为了实现这一大目标,印度的总兵力已从10多年前的80多万人,增加到目前的114-5万多。兵力总规模是南亚七国兵力总和的两倍,总国防实力居世界第四位。还有预备军70万人.可随时招来配合正规部队作战,印度今年的国防预算为,36.2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2%,是历年来增加最多的。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印度一方面在今年1月26日古吉拉特邦发生特大地震后多次在外寻找经济援助.另一方面却又四处出击慷慨大购军火。印度今年自己开出的购买军火支票有:向法国购买10架幻影战斗机,支出3.3亿美元;向俄罗斯购买300多辆主战坦克,支出7亿美元;向俄罗斯购买60架米格战斗机,支出12亿美元;改装俄罗斯转让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支出6亿美元;2007年前向俄罗斯购买三艘新潜艇,支出,1亿美元;改装英国转让的“维拉特”号航母.支出5000万美元;还有向以色列和捷克购买新型飞机和雷达电子抗干扰设备等,支出数亿美元。 印度这种种军备膨胀动作说明什么?原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去年3月印度之行时称:“印度有潜力帮助美国维护印度洋及南亚周边地区的安全”,“印度可以抗衡中国”,“是美国理想的伙伴”。惟其如此,印度那位因军火丑闻下台不久的前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才敢于屡屡对中国大放厥词,点起“中国威胁论”之火,渲染”中国危及印度安全”。 不久前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也在公众集会上说:“印度需要和平与发展,但印度在领土问题上寸土不让”,“如果有人要染指印度主权.我们将被迫作核反击”。当地舆论认为此番讲话让人想到中印两国的领土纠纷。目前两国边境有争议的地段共八块,约12万5000平方公里,均在中、东地段。瓦的这番不同寻常的讲话,还有近年印度海军在南中国海多次同越南。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搞联合军事演习,是不是对中国发出的强硬信号,值得中国关注。 中国是否足够关注印度 正是由于印度大力推行靠发展高新科技经济吃饭的战略取得进步,国际社会开始重新评价印度。美国驻印度大使理查德·西莱斯特对媒体说:这几年印度在科技进步、软件人才的培养、军民两用计算机的创新制造上,称得上是连中国也难比的亚洲后起之星,印度迈向亚洲经济大国的脚步声正轻轻地走来.印度综合国力上一个新台阶已指日可待。 然而就中国而言.是否将印度这个邻邦大国列为自己重要的竞争对手?对印度在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上的不断进步有没有予以足够关注?对印度在推行以商品、资本.人才自由流动为特点的对外开放上所取得的可喜成绩有没有全面认识?对印度以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为核心加强军事实力的新动向有没有予以足够的估计?这些似乎是值得商讨的问题。 犹如现代中国茶圣吴觉农先生所经历的那样:解放前他到印度推销茶叶。边设摊摆样宣传,边泡好上等龙井茶叫人品尝,尽管浓浓的清香使一群群好奇的印度人围过来观看.但没有一个敢品尝和购买。几个警察过来干预,说“不准在此卖鸦片”!可是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中国发现印度茶叶占领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2000年达到88万吨.逼近中国而成为世界第二大茶叶出口大国,成为中国的强劲竞争对手。 今年2月,中国高层官员刚宣布本国粮食生产自给不成问题。海外媒体也同时报道:印度的“绿色科技革命”已实现粮食自给有余而使印度成为环球第三大粮食出口大国;印度的“白色科技革命”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牛奶生产国;印度的服装制造业频频与中国展开占领国际市场的竞争而令中国同行始料不及。今年3月,中国人代会上宣布南水北调的三条线路中先建设东、中两条管线.而把西线(拟建中的靠近印度的塑天运河)推迟到以后建设时,印度却在不声不响中与日本、韩国谈判合作,准备耗资近300亿美元,在靠近中国西藏地带建造一座总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的特大型水电站,建成后将使中国人曾引以为自豪的长江三峡水电站工程逊色三分。 还给中国人以很大震撼的是,在中国媒体宣称中国人将在五年内实现载人飞船上蓝天的新目标时,印度官方也宣布:印度已开始研制小型航天飞机并在2008年发射载人宇宙飞船。这桩桩件件的事实,似乎在向中国人敲响警钟:中国人不可轻视邻邦印度.要牢记中国人自己常说的那句俗语:“山外青山楼外楼”,创业者务必提防新的竞争对手。 由于这几年印度在亚洲的地位上升,故有位有远见的华裔学者告诫北京:印度领导人的观念在变,经济在变。国防力量在变,中国不可轻视喜马拉雅山背后的印度。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不能沉湎于目前胜利的光环之中。中国虽然在改革开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印度相比也有一些欠缺和值得警惕的事。中国仍处于21世纪的复兴时期,也就是依然处于“卧薪尝胆”时期,而不是摆宴席吃庆功酒的时候。只有到中国成为世界上“知识经济最兴旺的民族”、“国防居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之时,全国人民同来吃庆功酒才会兴高采烈!(镜报月刊)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