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不忍睹的英帕尔战役 |
送交者: 佚名 2007年06月25日11:11:07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
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首府英帕尔距离印缅边界约100公里,但两国边界处于那加丘陵上,阿拉坎山脉、尼他明山系形成天然屏障,在高山两侧,缅甸一边有宽阔喘急的亲敦江,印度一侧有曼尼普尔河。覆盖着这些山与江河的,是莽莽亚热带原始森林。为防止日寇进攻,英印军驻防英帕尔的是斯利姆中将指挥的第14集团军,而蒙巴顿指挥下的还有第15集团军、直属第33军团、第4军团、印度第3师团、锡兰陆军三个师作为协防。 日本方面占领缅甸的是“七七事变”的罪魁、第十五军司令牟田口廉也中将。1942年5月,牟田口召集属下第十五、三十一、三十三师团长讨论奇袭英帕尔,以图切断印缅公路,阻止盟国援华物资,迫使英国退出东亚战场。所有师团长连同他的参谋长都反对这个计划,认为这无异于送死。争论上交大本营后,日军总部认为,在完全没有空军支援且陆地地形险峻,后勤支援根本无法保障,也不同意蛮干。1944年初,新组建的日军缅甸方面军河边正三中将出任司令官,他也是“七七事变”的罪魁。这两个老搭档一拍即合,重新申报突袭英帕尔的计划。东条英机已处于四面楚歌之境地,极需强刺激来挽回败局,于是裁定进攻。 日军共计八万四千人,加上“印度国民军”第一师七千人,连同运输队的民夫共十二万人分北、中、南三路向英帕尔进发。牟田口命令,用三个星期时间在雨季到来之前拿下英帕尔。连同大本营特派参谋竹田在内,所有参谋长都反对这次战事。他们认为,一路数百公里几乎全是高山、激流、湿地、雨林、沼泽,大部为无人区,坦克、车辆、重武器均无法通过,且多处有传染性热带疾病,一旦染上,军队战斗力必将锐减。而英印军武器先进,补给充裕,有空军及装甲兵助战,且以逸待劳,此战凶多吉少。三个师团长也持相似意见。牟田口斥之为胆小鬼,狂妄地宣布:“英印军比中国军队还软弱,大部分是殖民地的应征士兵,我军一出现就都跑了。”“向空中开三枪他们就会立即投降。”“枪炮、子弹、粮草向敌人去要。” 1944年1月21日,牟田口命令开拔。十二万人每人带二十天粮食,每个士兵带240发子弹、6枚手榴弹,其余靠大象、牛、马担当运输任务。阿拉坎山脉到处是天险,英军飞机又频繁出现在日军行进路线上,日军只得昼伏夜出,行军变得极其缓慢。牟田口为了加快行军速度,赶在雨季之前结束战斗,又命令尽量减少重武器和并非极需的物资,以每人三十公斤为限。三路进军路线都极端艰难,驮物资的牛不断跌下山坡,作为食物驱赶的牛羊也爬不过一座又一座高山,英军飞机还不时来轰炸、扫射,这样,尚未进入印度,所有牛、羊都已损失殆尽,物资损失也极其严重。
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惨败的远征英帕尔战役,由于牟田口之狂妄轻率,报销了七万多官兵的生命。英军方面,战后统计,阵亡12000余人,战伤25000余人。但他们打了一个大胜仗,为反攻缅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06: | 南京保卫战败走麦城之内因 | |
2006: | 社会论与世界统一(1) | |
2004: | 六方会谈,中俄朝应该认真评估美国对日 | |
2004: | 对台湾民众应宽宏、大度——从取消张惠 | |
2003: | 美军依旧是不折不扣的纸老虎 | |
2003: | 中国的问题不是美国的问题 | |
2002: | 为什么信任自己的国家、信任自己的政府 | |
2002: | 中国必须打赢解放台湾这一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