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隐身和反隐身--生死时速的较量
送交者: 雨.天 2002年07月05日17:34:11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隐身和反隐身--生死时速的较量
2002-07-05 13:05:58 三九网

  
  隐身技术的出现,使美国空中力量获得了一种压倒性的优势,那就是美国能够以极小的代价发动空中打击。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F117确实可以胜任在高风险地区执行攻击任务。但是,随着雷达及其他探测技术的进步,单纯采用隐身技术的F117将面临威胁,这在塞尔维亚上空暴露无疑,在这种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之前,美军已认识到提升隐身战斗机生存能力的必要。

  隐身的价值在于使防御方采用以主动雷达探测技术组成的防空网失效;由于雷达对隐身目标的发现.跟踪距离减小,原本环环相扣.衔接无误的的防御体系出现盲区。突防的战机将沿着这些安全走廊杀入战区,或者使用防区外空射武器摧毁防御方的防空体系,将这个系统的漏洞扩大直至摧毁。但是在一系列被动探测技术投入使用,结合机动部署的主动雷达探测,防御方有可能将众多不完整的信息汇集起来,由计算机分析出突防飞机的航迹从而给其致命一击。

  反隐身技术的发展:首先是中国“被动相干定位系统”(圈内叫“塔康雷达”),雷达频谱中,飞机很难在2GHZ以下的雷达波中隐身,但是这一频段分配有大量民用通信.导航.电视信号。被动相干定位技术是将此频段的干扰信号变为积极信号,它利用多个调频或连续波载波频率(50-900MHZ)实现对目标探测。这一技术实用化的关键是算法和计算能力的提高。通过比对信号的到达角.时间延迟和多普勒频移确定目标位置;利用动目标反射信号的多普勒频移计算其速度,并筛选固定目标。由于我国计算机硬件水平的滞后,我们将建立战区统一电子战系统,利用频率管制和增建调频辐射源来简化计算,提高精度和系统反应速度。

  其二是双/多基地雷达和雷达组网技术。我们知道,只有均匀球体的RCS特性无方向性,除此之外任何目标的RCS都具有方向性。隐身目标采用控制高频散射技术就是通过飞行体的外形设计(即整形)使不可避免的电磁波散射集中到对目标构成威胁较小的几个方向上去,以躲过单基地雷达系统的探测。通过雷达接收机和发射机的分置或将现有雷达网获得的数据综合分析预测并跟踪隐身目标。这一技术的困难在于,雷达(网)获得隐身目标的数据率极低;目标的高速和大机动(大机动是相对雷达数据刷新而言)足以使所有现行跟踪方法的有效性下降,以至无效;警戒雷达低测量精度直接导致目标分辨力下降。解决的关键仍可归结于算法优化创新和计算能力的提高。

  其三是无源探测技术的进步。随着红外搜索跟踪(IRST)的发展,配合激光测距或激光雷达,系统可以实现大空域搜索.目标自动截获.多目标精确跟踪以至目标识别。例如F14D装备了AAS-42,并与AN/APG71和TCS交联,其探测距离在晴好天候下达到185km,并且可以探测处于助推段的TBM。

  其四是多频谱传感器数据融合。典型工作过程:使用现有在特高频(SHF).L波段的雷达和列装不久的高频(HF)OTH-R和极高频(VHF)雷达探测远距离隐身目标,并将数据传递给高频雷达(称为接力)进行精确测量;然后将雷达数据和IRST数据综合,构成多频谱系统;最后利用强大计算能力和可以搜索分析大量数据的新算法进行数据融合,识别跟踪隐身目标。美国在E2C上装备了SIRST,并与E2C主处理器交联,从而提高了探测系统的可靠性,并实现了对TBM助推段的探测(搜索跟踪距离93-278Km)。

  可以预见反隐身技术将走向大系统,多频谱探测、主被动手段结合,拦截隐身目标的核心在于系统分析判断的时间:当你化了10分钟给定了隐身机5分钟后的数据,显然拦截毫无意义。当探测系统解算出隐身目标的诸元,防空火力系统(包括地空弹。截击机等等)的反应速度将决定拦截的成败。面对这样的威胁,美军转而求助于速度是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开发超音速技术对于执行攻击任务的必要之处。飞机的隐身和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有机结合,将会使F22&JSF暴露在防空武器火力范围的时间缩短,实现作战的突然性,在防御方来不及作出反应之前飞越火力圈。这里战术突然性的理解演化为即使对手掌握攻击方的攻击意图和决心,面对隐身机的突击仍无法作出相应反击,表面上是时间差,背后却是技术的隔代差距。

  这真是一场生死时速的较量。

  ★你有我有全都有,强中自有强中手。

  很长时间里,美国空中力量的概念、使用等等,都成为其他国家的范本(连苏联也概莫能外,由于它缺乏强大的科学试验手段和雄厚的工业基础,苏联一直采用跟踪发展。后发制人的研发装备体制);美国人的超前一步,使F22面对27时,优势非常明显。

  中国和过去苏联的跟踪发展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被迫跟随发展模式。当B2、F22这一代隐身空中力量出现时,苏联、中国和其他国家以B52、B1、F15E等等为对象的空防体系面临失效的危险,这种危险还表现在原有战术战法的淘汰。人们通常认为跟踪发展是比较廉价。适合技术相对落后国家采用的发展模式,然而当隐身概念提出之后,苏联。中国将因此被迫淘汰并重新研发对应手段的代价,要远远超出对手。这是跟随发展的陷阱:当弱势力量跟踪新技术的代价极其高昂,超出了它的体制和物质基础所能提供的限度,而它仍然坚持和对手竞赛,结果就是在它可供使用的力量上更加落后。(这是中国空军以至解放军今天主战装备落后的一个原因。)


  实际上苏联发展Su27的过程,经历了由跟随到超越的观念更新;(这一时期,苏军总参谋长奥尔加科夫元帅面对技术进步洞若观火,率先提出“军事技术革命”;可惜保守庞大的体制容不得异端;奥尔加科夫被赶出总参谋部,成了西部战区司令。这是先驱者的悲哀,也敲响了暮气沉沉的苏军的丧钟;今日俄军车臣的惨痛代价岂非早已注定?)。而中国在10号尚未定型批量生产的阶段,却将研发主力转移到第4第5代战机的方向;也正是认识到被迫跟随发展的危险而试图一举跨越这一陷阱的必然反应。(至于决定引进30或者37的计划则是安全形势的需要,避免在力量跨越时出现真空;同时实现空中力量规模和质量的重组。后文有补充)

  作为领先一步的美国空中力量将面对后起的挑战:当隐身机对非隐身机时,其优势异常明显;然而随着中。俄新一代隐身战机出现在天空,战机间的均势将恢复,甚至逆转。隐身和速度的有机结合使得这一代战机间的相互发现。跟踪。交战距离变小(如果探测技术没有革命性飞跃);所以俄罗斯研发射程30Km-40Km的R73;法国人独树一帜研发了MICA,兼有近距中距的作战能力,因为他们认识到隐身和超音速巡航技术对传统超视距空战带来的影响,堪称先知先觉。(不过MICA采用的是两种导引头,只可以说是折中之作。)继续发展的方向在那里?这将是领先者和超越者的艰难抉择。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