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太神了! 馬克思早知道會有這場金融風暴
送交者: XWZJ 2008年10月12日13:16:4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太神了! 馬克思早知道會有這場金融風暴 -------------------------------------------------------------------------------- 網絡 作者: 佚名 2008-10-12 11:11:05 當我們為眼下的經濟危機和金融風暴不知所措時,重新學習馬恩的原著《資本論》,則一切都在意料中。只要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一生總會遇上幾次。在高漲階段要想到蕭條階段即將到來,為自己留條後路,沉着應對才是上策。不知道中國到底是屬於哪一類?下面的內容取自百度,很值得一讀。 經濟危機概述   經濟危機( Economic Crisis )指的是一個或多個國民經濟或整個世界經濟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內不斷收縮(負的經濟增長率)。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 。是經濟周期中的決定性階段。自 1825 年英國第一次爆發普遍的經濟危機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從未擺脫過經濟危機的衝擊。 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體制的必然結果。由於資本主義的特性,其爆發也是存在一定的規律。   經濟危機是指經濟系統沒有產生足夠的消費價值。也就是生產能力過剩的危機。有的學者把經濟危機分為被動型危機與主動型危機兩種類型。   所謂被動型經濟危機是指該國宏觀經濟管理當局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出現經濟的嚴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貨幣貶值從而引發金融危機進而演化為經濟危機的情況。如果危機的性質屬於這種被動型的,很難認為這種貨幣在危機之後還會回升,危機過程實際上是對該國貨幣價值重新尋求和確認的過程。   主動型危機是指宏觀經濟管理當局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採取的政策行為的結果。危機的產生完全在管理當局的預料之中,危機或經濟衰退可以視作為改革的機會成本。 產生經濟危機原因   經濟危機可能是:   ★經濟政策錯誤   ★原材料緊張,尤其是原油危機   ★自然災害   ★全球化的後果   ★金融政策錯誤 經濟危機的後果   經濟危機的後果可能是:   ★社會動亂   ★國民經濟調節和經濟恢復   ★政變   ★戰爭 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   經濟危機的現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和戰後有所不同。但共同點是:商品滯銷,利潤減少,導致生產(主要是工業生產)急劇下降,失業大量增加,企業開工不足並大批倒閉,生產力和產品遭到嚴重的破壞和損失,社會經濟陷入癱瘓、混亂和倒退狀態。   生產下降和失業激增,是戰前與戰後經濟危機的共同的主要標誌。戰前與戰後不同之處,主要是在貨幣、金融危機方面。在戰前的危機中,一般是通貨緊縮,物價下跌,銀根吃緊,利率上升,銀行擠兌並大批倒閉;而在戰後的危機中,由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採取膨脹政策以及其他原因,從 1957 ~ 1958 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開始,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危機期間都出現了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反常現象。   主要表現是:商品大量過剩,銷售停滯;生產大幅度下降,企業開工不足甚至倒閉,失業工人劇增;企業資金周轉不靈,銀根緊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嚴重破壞,銀行紛紛宣布破產等。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採取了通貨膨脹政策及其他措施,致使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危機中出現了生產停滯與通貨膨脹同時並存的現象。 經濟危機的特徵   經濟危機是生產過剩的危機。但是,經濟危機所表現出來的生產過剩,不是生產的絕對過剩,而是一種相對的過剩,即相對於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表現為過剩的經濟危機。因此,在經濟危機爆發時,一方面資本家的貨物堆積如山,賣不出去;另一方面,廣大勞動群眾卻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因購買力下降而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資料。 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源   經濟危機的爆發是由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決定的。   資本家在追逐高額利潤動機的驅使下,拼命擴大生產,加強對工人的剝削,結果是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後於社會生產的增長,市場上的商品找不到銷路,造成生產的相對過剩,引起經濟危機的爆發。   經濟危機的可能性,早在簡單商品生產中就已經存在,這是同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聯繫的。但是,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占統治地位以後,危機的可能性才變成了現實性。隨着簡單商品經濟的矛盾──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發展成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就使經濟危機的發生成為不可避免的了。   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商品生產占統治地位,每個資本主義企業都成為社會化大生產這個複雜體系中的一個環節。它在客觀上是服務於整個社會,滿足社會需要、應受社會調節的。但是,由於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統治,生產完全從屬於資本家的利益,生產成果都被他們所占有。而資本家生產的唯一目的,就是生產並占有剩餘價值,他們“生產的擴大或縮小,不是取決於生產和社會需要即社會地發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間的關係,而是取決於無酬勞動的占有以及這個無酬勞動和物化勞動之比 , 或者按照資本主義的說法 , 取決於利潤以及這個利潤和所使用的資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潤率。因此,當生產的擴大程度在另一個前提下還遠為不足的時候,對資本主義生產的限制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不是在需要的滿足要求停頓時停頓,而是在利潤的生產和實現要求停頓時停頓”(《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第 288 頁)。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單個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同整個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單個企業的生產,在資本家或其代理人的統一指揮下,是有組織、有計劃的;而整個社會生產卻基本上陷於無政府狀態。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比例關係的失調,特別是生產與需要之間的比例關係的失調,是資本主義私有制所造成的必然結果。私有制把社會生產割裂開來,資本家們各行其是。各生產部門比例的不協調,是資本主義生產運動中的經常現象,而按比例的發展,則是資本主義生產運動中的個別情況。嚴重比例失調是引起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另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資本主義生產能力的巨大增長同勞動群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即生產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或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在追逐高額利潤的驅使下,所有資本家都拼命發展生產,加強對工人的剝削,結果是勞動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落後於整個社會生產的增長,商品賣不出去,造成生產的相對過剩。這是引起經濟危機的最根本的原因。   生產與消費的矛盾以及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作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具體表現是彼此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正是它們的結合,才不可避免地使資本主義社會再生產周期地遭到破壞,引起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的周期性   資本主義無法消除產生經濟危機的根源,因而經濟危機周期地爆發。經濟危機的這種周期性使資本主義再生產也表現出周期性,這種周期包括四個階段 :危機、蕭條、復甦和高漲。   危機往往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繁榮時爆發,資本主義的各種矛盾這時達到最尖銳的程度。危機首先在商品流通的某一環節出現,然後迅速波及各個部門,最後導致整個社會經濟活動嚴重混亂。危機是經濟周期的決定性階段,是上一個經濟周期的終點,也是下一個經濟周期的起點。危機之後是蕭條階段。   在蕭條階段,商品供給超過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現象有所緩和,生產不再繼續下降,失業人數也不再增加 ,但過剩商品還未完全銷售出去,社會購買力仍然十分低下,社會經濟呈停滯狀態。   蕭條階段之後,市場情況有所好轉,生產開始逐步回升,經濟逐漸擺脫停滯局面,於是,蕭條階段過渡到復甦階段。   在復甦階段,由於市場的擴大,價格開始上升,利潤漸有回升,從而刺激着資本家增加投資、擴大生產。隨着生產的不斷擴大,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逐漸加快,社會生產超過危機前的最高點,進入經濟周期的高漲階段。   在高漲階段,整個資本主義經濟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但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繁榮只是暫時的,繁榮包含了新的危機的先兆。隨着社會生產的不斷擴大,資本主義經濟的各種矛盾發展到尖銳程度時,危機必將再次爆發。資本主義經濟進入了下一個周期。   在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經濟危機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機與危機之間的間隔表現了一定的規律性。自 1825 年英國第一次發生普遍的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以來,隨後發生危機的年份是 1836 年、 1847 年、 1857 年、 1866 年、 1873 年、 1882 年、 1890 年和 1900 年。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以及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過渡時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發生一次這樣的經濟危機。進入 20 世紀 , 在 1900 年危機之後 , 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 , 又發生了 1907 年、 1914 年、 1921 年、 1929 ~ 1933 年、 1937 ~ 1938 年的經濟危機,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發生一次危機。   從一次危機爆發到下次危機開始之間的這個期間,構成資本主義再生產的一個周期,或稱經濟周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每一個周期都包括危機、蕭條、復甦、高漲四個不同的階段。戰後的周期雖然發生了某些形態變化,但四個階段的交替仍然是周期的基礎。   關於經濟危機的周期性,有兩個問題需要研究。一個是周期性的原因,一個是周期長短的原因。   危機周期性的原因,要從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運動變化中去尋找。這一基本矛盾雖然貫穿於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始終,但並不是每時每刻都處於嚴重激化之中,而是有時尖銳,有時緩和,呈現出一種波浪式發展的狀態。經濟危機是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又反過來通過對生產力的破壞暫時強制地緩解這一矛盾。但危機並不能消除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一次危機過去後 , 隨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 其基本矛盾又會逐步重新激化起來,使另一次危機成為不可避免。正如恩格斯所說:“在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炸毀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決,所以它就成為周期性的了。資本主義生產產生了新的‘惡性循環’”(《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3 卷 , 第 315 頁)。   關於周期長短的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當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還沒有占統治地位的時候,主要是由固定資本更新的周期決定的。固定資本的更新是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物質基礎。固定資本的更新必然會引起對機器設備等生產資料的大量需求,從而促進生產資料生產的恢復和發展。這反過來又會增加就業,提高勞動群眾的購買能力,擴大消費資料市場,從而促進消費資料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因此,固定資本的更新為資本主義經濟走出危機準備了物質條件。同時,它又會引起新的一輪生產過剩,為下一次經濟危機提供物質基礎。在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階段,把物質磨損和精神磨損合起來看,大工業中最有決定意義的部門的固定資本,平均大約 10 年左右就需要實行更新,固定資本的這個平均的生命周期,是決定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一個重要因素,為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的間隔時間創造了物質基礎。   不但在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中,沒有周期性的經濟危機 , 就是在資本主義的早期 , 其經濟危機也是不規則的。當時,由於資本主義大工業還不夠發達,固定資本的再生產還沒有能夠成為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儘管當時的英國頻繁出現過 1788 年、 1793 年、 1797 年、 1803 年、 1810 年、 1815 年和 1819 年的經濟危機,但它們的出現和交替是沒有規則的,而且從整個社會來看,危機還是一種局部性的或地方性的。只有當大機器工業發展到對整個社會生產產生決定性影響的程度時,地方性的、局部性的危機才逐漸轉變為波及一切主要工業部門、震撼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周期性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1825 年首先在英國爆發的危機,就是最早一次這樣的危機。   固定資本的更新固然是經濟周期的物質基礎,對危機間隔時間的長短有重大影響,但也不能把這一點絕對化了。上述論斷,對於 1825 年以後的自由資本主義時期,以及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壟斷資本主義時期,是有效的。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時期,情況卻發生了變化。決定周期長短的因素,除了固定資本的更新以外,還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加強幹預經濟的政策和措施。這些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的範圍內可以延緩或加速經濟危機的爆發,情況是錯綜複雜的,在當代,不能只用固定資本更新這樣一個因素去解釋經濟周期的長短。 經濟危機與資本主義制度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加劇了資本主義社會各種矛盾的深化,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局限性和歷史過渡性。主要表現在:   ①經濟危機造成了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對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造成嚴重的破壞。   ②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③經濟危機進一步激化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矛盾。   ④經濟危機加劇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表明,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當代的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是從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中產生的,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危機就是不可避免的。從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看,自 1825 年英國開始出現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的生產過剩危機以來,每隔一定期間就要發生一次。除了上面談到的 19 世紀發生的幾次危機以外,進入 20 世紀 , 在 1900 年危機之後 , 又發生了 1907 年、 1914 年、 1921 年、 1929 ~ 1933 年和 1937 ~ 1938 年的經濟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又發生了次數不等的經濟危機。到目前為止,就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看,發生經濟危機的次數是:   美國 7 次( 1948 ~ 1949 、 1953 ~ 1954 、 1957 ~ 1958 、 1960 ~ 1961 、 1969 ~ 1970 、 1973 ~ 1975 、 1980 ~ 1982 )   日本 7 次( 1954 、 1957 ~ 1958 、 1962 、 1965 、 1970 ~ 1971 、 1973 ~ 1975 、 1981 )   聯邦德國 7 次( 1952 、 1958 、 1961 、 1966 ~ 1967 、 1971 、 1974 ~ 1975 、 1980 ~ 1982 )   法國 5 次( 1952 ~ 1953 、 1958 ~ 1959 、 1964 ~ 1965 、 1974 ~ 1975 、 1980 ~ 1982 )   英國 7 次( 1951 ~ 1952 、 1957 ~ 1958 、 1961 ~ 1962 、 1966 、 1971 ~ 1972 、 1973 ~ 1975 、 1979 ~ 1982 )   在戰後各國的歷次危機中,有的是屬於部分國家同期發生的,有的是普遍性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至於戰後究竟發生過幾次世界性經濟危機,但嚴格說來,屬於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只有三次,即 1957 ~ 1958 年, 1973 ~ 1975 年和 1980 ~ 1982 年的經濟危機,因為只有這三次危機表現了明顯的國際同期性。   在上述各次危機中 , 最嚴重的一次是戰前 1929 ~ 1933 年的大危機,這次危機震撼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波及所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被稱為“三十年代的大危機”。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後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各種矛盾激化的條件下發生的。危機長達 4 年之久 , 生產下降和失業增長都達到了空前猛烈的程度。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幾乎下降了 44 % , 比 1913 年的水平還低 16 % , 倒退到 1908 年至 1909 年的水平,失業人數達到 5000 萬人左右,一些國家的失業率竟高達 30 ~ 50 %。資本主義世界的對外貿易總額下降了 66 %,倒退到 1913 年的水平以下。就美國來說,工業生產下降了 56.6 % , 其中生鐵產量減少了 79.4 % , 鋼產量減少了 75.8 % , 汽車產量減少了 74.4 % , 整個加工工業工人人數減少 42.7 % , 支付工資總額降低 57.7 % , 全失業人數達 1200 多萬人。危機使資本主義世界的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 , 德、意、日三國法西斯乘機上台 , 它們相繼發動了侵略戰爭,直至 1939 年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 1929 ~ 1933 年的危機過去以後,轉入了一個長時間的“特種蕭條”階段。以後在生產還沒有發展到明顯的新高漲的情況下 , 又爆發了 1937 ~ 1938 年的經濟危機 , 至 1939 年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打斷。 1929 ~ 1933 年的大危機是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還不夠發展、資本主義的所謂“自動調節”還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下發生的。它證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種矛盾已經尖銳化到這種程度,如果不由國家去進行調節和干預,則資本主義制度將岌岌可危。於是以這次大危機為轉折點,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獲得了重大發展。 由於 20 年代中期世界經濟的的發展包含着局限性和不穩固性,盲目擴大的生產同容量相對穩定的國際國內市場發生尖銳的矛盾,導致了 1929 年經濟危機的爆發。危機以美國紐約股票價格狂跌開始,很快波及全美國,並迅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危機發生後,各國統治者採取了以鄰為壑的短視政策,致命危機具有長期性、普遍性和空前的破壞性。危機對全世界影響巨大,並給世界經濟發展留下深刻的教訓。   經濟危機給資本主義世界以沉重打擊,使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一切矛盾空前激化,結束了 20 年代出現的資本主義相對穩定局面。危機給各國勞動者帶來了巨大災難,激起了勞動人民對資本主義制度的不滿,使反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情緒高漲。資本主義國家內罷工運動、群眾示威和農民運動重新高漲起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也掀起了反對帝國主義轉嫁危機的鬥爭,出現了新的反帝高潮。法西斯主義在一些國家內迅速蔓延,法西斯組織相繼出現。各國統治階級面臨內憂外患的困境,在經濟和政治上普遍加強了國家干預和專橫統治,日本開始實行武力擴張,德國則建立了法西斯統治。   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關稅戰、傾銷戰和貨幣戰導致資本主義世界的不斷分化,出現了各種貨幣集團和經濟集團。 1933 年 6 月, 66 個國家在倫敦召開世界經濟會議,試圖穩定貨幣,實行關稅休戰,結果不但沒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團之間的對立越來越尖銳。在資源戰日益激化的情況下,資源自給率較低、金融力量相對薄弱的德、日、意逐漸相互靠攏,形成了法西斯集團;而壟斷了國際市場、資源相對雄厚的英、美、法面臨着法西斯國家的爭奪,逐漸捐棄前嫌,於 1936 年秋分別簽證了《三國貨幣穩定協定》和《三國黃金協定》,一定程度上調節了三國之間的經濟矛盾。兩種不同類型的帝國主義國家在經濟上的分化對立和重新組合,為以後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的形成鋪墊了道路。   30 年代的大危機給世界造成的損失和帶來的影響發人深省,給當今的世界經濟發展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首先,它告訴人們,繁榮和危機總是密切相關、同時並存的。各國在發展經濟時,不僅要關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未來,要確保經濟的持續發展。要清醒看到經濟發展中可能存在的潛在危機,防患於未然至關重要。   其次,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各國政府、不同制度的國家要適應經濟的不斷發展,及時調整內部機制和政策,並不斷協調好國際關係,為經濟的持續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國內、國際環境。   第三,經濟和金融危機一旦發生,各國政府和各國組織應承擔起各自的國際責任和義務,從而有效地遏制危機,防止危機的惡化,擴展和延續。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要從根本上摒棄以鄰為壑的自保政策和轉嫁手段,在區域經濟集團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加強的當今世界,國際合作尤顯重要。   戰後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條件下,最突出的世界性經濟危機是 1973 ~ 1975 年的危機和 1980 ~ 1982 年的危機,這兩次危機都是在“停滯膨脹” 的背景下發生的。 80 年代初的危機更具有新的特色,這是一次同期性的經濟危機,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爆發危機的時間非常接近。 1979 年 7 月英國首先爆發危機 , 加拿大於同年 10 月工業生產出現下降,美國於 1980 年 2 月陷入危機,其他國家在 1980 年爆發危機的有比利時( 2 月)、日本( 3 月)、聯邦德國( 4 月)、荷蘭( 4 月)、法國( 5 月)、意大利( 5 月)、愛爾蘭( 6 月)。各國於 1982 年底開始走出危機,危機持續 3 年左右 , 是戰後時間最長的一次經濟危機。由於英國、加拿大於 1979 年就陷入了危機,所以有人稱之為 1979 ~ 1982 年的經濟危機。但在 7 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有 5 個國家 : 即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和意大利,是 1980 年爆發危機的,並且美國起主導作用。所以一般仍稱之為 1980 ~ 1982 年的經濟危機。   最值得注意的,是 1980 ~ 1982 年的危機有很大的曲折性,這是資本主義危機史上所罕見的。在同一次危機中,有些國家出現下降—回升—再下降的 W 型,即 3 年內發生兩次下降,如美國、加拿大、聯邦德國和日本;有的國家,如法國和意大利,則發生數度下降,呈現鋸齒型。以美國為例 , 從 1980 年 2 月開始,工業生產連續下降了 6 個月,從 1980 年 8 月起 , 工業生產又逐漸回升 , 到 1981 年 7 月已超過 1980 年 1 月的水平;但從 1981 年 8 月起 , 美國的工業生產又急轉直下,到 1982 年 11 月,明顯地超過了 1980 年第一次下降的幅度。 80 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的發展過程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曲折,從根本上說,是由於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條件下,國家對經濟加強幹預的結果,或者說是採取反周期措施的結果,這種干預使危機的發展受到阻撓 , 但經過幾個回合的搏鬥 , 危機終於按照自己的規律繼續展開。 戰後經濟危機的新特點   同戰前比較,戰後資本主義的再生產周期和經濟危機產生了新的特點。危機的性質、主要特徵、基本原因等等,並沒有改變。但由於戰後資本主義經濟以及世界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從而使經濟周期的發展進程,經濟危機的表現形式等方面出現了以下一些特點: 同期性與非同期性經濟危機交錯發生   資本主義世界同期性的經濟危機與非同期性的經濟危機互相交錯,而進入 70 年代以後,則由非同期性穩定地轉向同期性。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經濟危機在各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裡趨向於同時爆發,具有比較明顯的同期性。自 1847 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以後, 1857 年、 1866 年、 1873 年、 1882 年、 1890 年、 1900 年、 1907 年、 1920 年、 1929 年、 1937 年爆發的經濟危機,歐美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一齊捲入,都是世界同期性的經濟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只有 1957 ~ 1958 年、 1973 ~ 1975 年、 1980 ~ 1982 年的危機是世界同期性的經濟危機,其他各次危機則是非同期性的或部分同期性的經濟危機。例如,美國爆發 1948 ~ 1949 年戰後第一次經濟危機時,西歐和日本正處於戰後恢復過程中,並未同時發生危機,而當西歐各國爆發 1951 ~ 1952 年和 1964 ~ 1966 年的經濟危機時,美國則由於先後發動侵朝戰爭和侵越戰爭,使危機分別推遲到 1953 ~ 1954 年和 1969 ~ 1970 年才爆發。 危機的非同期性或部分同期性,有以下幾個原因:   ①戰後初期,由於資本主義各國遭受戰爭破壞的程度不同,經濟恢復的時間不同,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進程也就很不一致。   ②局部戰爭,即 50 年代初的美國侵朝戰爭和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初的美國侵越戰爭,對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周期的進程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③戰後各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但各國採取的國家干預措施並不相同,所以抵制外國經濟危機影響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④由於某些地區和某些國家的經濟關係特別密切並有共同利害關係,戰後形成了一些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地區性聯盟,如歐洲經濟共同體等,因此,經濟危機有時在這些國家裡表現出較明顯的地區同期性,而不表現為世界的同期性。   然而,戰後國際經濟關係日益密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空前發展,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趨勢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以上這些因素終於阻止不了經濟危機向世界同期性發展。 70 年代以後,連續發生了 1973 ~ 1975 年和 1980 ~ 1982 年兩次戰後嚴重的同期性世界經濟危機。由非同期性向同期性轉變,這就是戰後經濟危機發展的歷史趨勢。這一轉變,反映了經濟危機嚴重程度的加深。在非同期性的經濟危機中,未發生危機的國家還可以吸收那些陷於危機中的國家的過剩商品和過剩資本,起一定的緩衝作用;而在同期性的世界經濟危機時,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陷於危機之中,誰也救不了誰,而且還互相轉嫁危機,加劇了相互之間的矛盾和鬥爭,並使危機的時間拖長。 危機頻繁、周期縮短   19 世紀 70 年代初,馬克思在修訂《資本論》法文版第一卷時曾說過 : “直到現在 , 這種周期的延續時間是十年或十一年,但絕不應該把這個數字看作是固定不變的。相反,根據我們以上闡述的資本主義生產的各個規律,必須得出這樣的結論:這個數字是可變的,而且周期的時間將逐漸縮短”(《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第 695 頁)。   馬克思關於周期將逐漸縮短的論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是否仍然有效 , 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由戰後只發生過三次同期性的世界經濟危機來看,從 1957 ~ 1958 年的危機起到 1980 ~ 1982 年的危機爆發止, 23 年間發生三次危機,每一個周期略長於 11 年;而 20 世紀初從 1900 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的 1937 年 ,37 年間共發生 6 次危機 , 每一個周期略長於 7 年。兩相比較,戰後的經濟周期是延長了。但如果把非同期的經濟危機也計算在內,以美國為代表 , 從 1948 年到 1980 年 ,32 年發生 7 次危機 , 每一個周期約為 5 年零 4 個月,顯然又比戰前大大縮短了。還要看到, 1973 ~ 1975 年的危機以後 , 只相隔 4 年多一點就爆發了 1980 ~ 1982 年的危機,這是周期縮短的最近證明。 危機頻繁、周期縮短的首要原因,是由於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政府普遍加強了對於經濟活動的干預。每當經濟危機爆發時或將要爆發時,各國政府就在財政上和貨幣金融上實行膨脹政策,如增加預算開支,大搞公共工程,增加貨幣發行量等等,同時還用減免稅收、降低貼現率、放寬房屋抵押貸款條件等措施去刺激私人投資和私人消費。這些措施人為地激發起新的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暫時地緩和了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生產與市場之間的矛盾,使危機不能充分展開。這些措施,從短期來看,有時固然能夠延緩危機的到來或減輕危機的嚴重程度;但從長期來看,卻進一步擴大了生產能力,加劇了生產與市場之間的矛盾,為下一輪危機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危機頻繁、周期縮短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由於技術的迅速進步,固定資本更新的周期大為縮短。各國政府為了保證壟斷資本獲得高額利潤,還採取加速折舊等措施以刺激私人投資,這也促進了固定資本更新周期的縮短。   危機頻繁、周期縮短 , 表明資本主義矛盾的激化 , 在國家的多方干預下,戰後雖然沒有發生象 30 年代那樣的大危機,但多次危機合起來,對於資本主義的打擊仍然是嚴重的。 周期變形   從一次危機到另一次危機算是一個經濟周期。危機是經濟周期的起點和終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整個周期分為四個階段,這是周期運動的傳統形式。當時整個周期是在國家不干預或干預較少的情況下自行運轉的。   戰後,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占統治地位的條件下,由於資產階級政府加強對經濟的干預,採取一系列的反周期措施,包括在危機和蕭條階段的膨脹性政策以及在復甦和高漲階段的緊縮性政策,使周期發生了變形:危機的來勢沒有過去那樣兇猛,蕭條和復甦兩個階段,界限不清;高漲階段經濟增長乏力,有時還發生曲折和波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蕭條和復甦兩個階段混淆在一起 , 不易劃分 , 從表現形式看,整個周期是由危機、“回升”和高漲三個階段組成的,而不象過去那樣由四個階段組成。蕭條階段和復甦階段混淆不清,不僅 50 年代和 60 年代如此, 70 年代、 80 年代初期大體上也如此。   如前所述,在 1980 ~ 1982 年的危機中,由於政府加強反危機措施,竟出現了下降—回升—再下降的 W 型或幾次下降與回升互相交錯的鋸齒型。這種周期形態變化的新現象,是由周期運動受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嚴重干擾所造成的,是資本主義矛盾激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經濟周期的形態變化,並不是否定過去四個階段的劃分,危機、蕭條、復甦、高漲四個階段仍然是周期變化的基礎和前提,資本主義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中,周期的形態也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   經濟危機的衝力相對減弱 戰後雖然周期縮短,危機頻繁 , 但在各次危機中 , 工業生產下降幅度都沒有戰前那樣大。 1973 ~ 1975 年的危機,是戰後一次嚴重的經濟危機 , 它使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 15.3 % , 英國下降 11.2 %,法國下降 16.3 %;而戰前比較嚴重的 1920 ~ 1921 年的危機,卻使這些國家的工業生產分別下降了 32 %、 55 %和 24 %。至於 1929 ~ 1933 年那次世界經濟大危機,各國工業生產下降的幅度就更大了。當時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 56.6 %,英國下降 32.3 %,法國下降 35.7 %。   戰後危機衝擊力較小的原因,總的來說,是由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反危機措施阻礙了危機的展開。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原因:   ①固定資本投資幅度下降不大。過去危機爆發時 , 企業一般都中止擴大再生產的投資 , 甚至暫停固定資本的更新。但戰後由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政府實行減免稅收,加速折舊,以及其他各種優惠待遇,去鼓勵投資,再加上科技革命不斷開展,要求固定資本加速更新。所有這些,即使是在危機期間,也使固定資本投資的下降幅度不大,從而緩和了危機的惡化。   ②個人消費需求下降幅度較小。過去在危機期間,由於失業工人大量增加,勞動人民的收入減少,使消費品的生產過剩更加嚴重,轉而又加劇了生產資料的生產過剩,推動經濟危機進一步發展。但戰後由於消費信貸的擴大,社會保險制度的改進,以及工人組織程度提高,抵抗資本家降低工資的力量增強,使消費的下降遇到了阻力,從而減輕了危機的嚴重程度。   ③以通貨緊縮、銀根吃緊、銀行擠兌和大批倒閉為主要形式的貨幣信用危機有所改變。這樣的貨幣信用危機,是戰前經濟危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大大加劇了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戰後由於金融資本力量增強,政府採取膨脹性的貨幣金融政策,加強了對金融機構的控制和管理,增強了貨幣信用體系抵抗經濟危機衝擊的能力,從而減輕了經濟危機的嚴重程度。   ④由物價暴跌轉為物價上漲。戰前的危機是通貨緊縮,物價暴跌 , 人心惶惶 , 造成嚴重的緊張局勢。戰後由於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貨幣金融上和財政上實行膨脹政策,在危機期間,物價不僅不下跌,反而大幅度上漲,儘管留下後患,卻暫時緩和了危機的衝擊力量。   由於以上各種原因,戰後的經濟危機不能充分展開,生產下降幅度不大。這本身就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可以使危機的衝擊力減弱;但另一方面,又為危機頻繁、周期縮短播下了種子,同時還為 70 年代以來的停滯膨脹準備了條件。 危機期間物價上漲   如前所述,伴隨着戰前危機的,是通貨緊縮,物價暴跌。當時的一般情況是:危機階段,物價暴跌;蕭條階段,物價在低水平上徘徊;復甦階段 , 物價回升;高漲階段 , 物價迅速上漲;危機再爆發時 , 物價又大幅度下降。如此循環反覆,起伏波動。支配這種起伏波動的是市場供求關係的周期變化和貨幣供應量的周期變化,而這是在國家干預較少的條件下自發運行的。戰後由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 情況發生了變化 , 在危機期間物價不但不跌落,反而持續上漲。以美國為例 , 從戰後到 80 年代初 , 它爆發了 7 次經濟危機,僅前兩次危機期間物價有輕微下降,其餘的危機期間物價一律上漲。 1948 ~ 1949 年的危機時 , 消費物價下降了 3.1 %; 1953 ~ 1954 年的危機時消費物價下降了 0.75 %,從 1957 ~ 1958 年的危機開始,以後在各次危機中,消費物價都在上漲,而且上漲幅度有增大的趨勢。 1957 ~ 1958 年的危機中物價上漲了 4.2 %; 1960 ~ 1961 年的危機中上漲了 4.7 %; 1969 ~ 1970 年的危機中上漲了 6.18 %; 1973 ~ 1975 年的危機中上漲了 14.5 %; 1980 ~ 1982 年的危機中, 1980 年上漲了 13.5 %, 1981 年上漲了 10.7 %。 危機期間物價上漲的原因是:   ①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國家在戰後大力推行赤字財政政策和擴大信用的政策。每當經濟危機爆發時,它們就增加政府開支,降低貼現率和存款準備率,結果使貨幣供應量不斷增加,釀成嚴重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改變了貨幣供應量的周期波動,使之不再象戰前那樣在危機期間大量收縮,而是繼續增長,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推動物價上漲的力量。   ②私人壟斷的大大加強也是引起危機期間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戰後隨着生產和資本的不斷集中 , 跨部門的壟斷組織──康采恩進一步興起 , 主要經濟部門逐漸被壟斷公司集團所控制。這些大壟斷公司在制定商品價格時,實行所謂“領價制”,即由最大的“領頭公司”按照產品的生產費和根據“目標利潤”所確定的利潤量來規定產品的價格,其他公司也按這種價格去出售商品。因此 , 壟斷價格對整個物價的影響 , 比戰前大為加強。大壟斷公司在危機爆發時,用降低開工率的辦法去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動,不但不降低商品價格,反而提高價格以彌補損失。   ③戰後各種阻礙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下降的其他因素,也是引起物價在危機期間上漲的重要因素。
0%(0)
0%(0)
    低速發展或低水平重複,就會被競爭對手擊敗.恐龍就是如此!  /無內容 - 萬尊 10/12/08 (141)
    資本主義周而復始,永不滅亡!你們就別再作夢了!  /無內容 - kkm 10/12/08 (144)
        沒有美國,英國和法國早蘇聯或德國消滅了. - 萬尊 10/12/08 (79)
    反正馬克思比你這隻知道汪汪的人面犬高明得多!  /無內容 - FADAASD 10/12/08 (160)
      只有你這種井底之蛙的土鱉流氓,才把馬克思的垃圾當寶貝  /無內容 - 5000 10/12/08 (164)
        你真無知。馬克思的著作作為一個學說,在西方是很受尊重的。  /無內容 - 好同學 10/12/08 (154)
          你才無知,比馬克思更受尊重的學者多了,土鱉井底之蛙  /無內容 - 5000 10/12/08 (163)
          那隻從蔣介石的梅毒雜交出來的人面犬壓根不知啥叫尊重  /無內容 - FADAASD 10/12/08 (107)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以色列的“核面紗”是怎樣被揭開的
2006: 異曲同工的陳水扁與金正日
2005: 太空探測競爭時代已經開啟
2005: 世界注視着“神六”注視着“中國追趕”
2004: 誠信還是伎倆---評陳水扁的雙十講話
2004: 中巴伊阿應馬上構成聯合反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