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ZT:湖南人的精神
送交者: ahf 2002年10月18日16:06:0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湖南人應該展開“護牌行動”
態度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
湖南要在新世紀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必須打理思路,重整旗鼓。總結起來,振興湖南思路要強調六句話:
思路前瞻是強省之魂,不理清思路則湖南無有方向;
教育質量是立省之本,不提高質量則湖南難以立身;
科學研究是晉省之源,不潛心研究則學術無從提升;
廣聚人才為榮省之構,不愛才若渴則氛圍難成大氣;
科技產業為建省之輔,不發展產業則經費難以從容;
從嚴治官為治省之器,不從嚴管理則風氣難成方圓。
而這六點歸結起來又落實在人才二字上。湖南號稱人才首都,人才是湖南的招牌,也是湖南的核心競爭力,湖南興,要看人才,湖南衰,也將源於人才。
對於湖南的治政者來說,什麼時候都要愛惜“惟楚有材”的招牌,人才興則湖南興,人才衰則湖南衰。
人才的基礎又在於教育。湖南近代人才群落的崛起,與其說是風雲際會,不如說是教育領先的必然結果。
一部近代湖南的教育史可以作證:
嶽麓書院的千年學統造就了陶澍、魏源、曾國藩。
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集團的崛起造就了湖南的尚武傳統,為維新運動開了先河。
維新運動中湖南學會風起,南學會指點江山,時務學堂激揚文字,開創了湖南新學之風。
到20世紀初,湖南的教育水平已經領先全國,1902年,長沙設立省城大學堂,全省各地也相繼設立中小學堂,1903年湖南還在全國率先推行6~14歲兒童的“強制教育”,明德、周南、雅禮等私立學校和教會學校也陸續開辦。
1906年,長沙設立了中國最早的省級圖書館——湖南圖書館。到1907年,湖南全省已經有各類新學校700多所,入校學生數萬人,不少學校興起了外語教學。
與此同時,湖南開始了中國近代以來最大規模的留學風潮。數以千計的湖南青年東渡日本,黃興、宋教仁、陳天華、章士釗為代表的辛亥革命元勛集團由此誕生。
到辛亥革命時期,湖南已經成為中國內地最西化的地方之一,教育質量聞名全國,在一代名師楊昌濟和長沙教育大王徐特立的倡導下,湖南第一師範學校學生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成立了新民學會,成為了五四運動的中堅組織之一。
1920年,湖南文化書社開業,大量新思想湧入湖南,中國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主幹在新教育、新思想的薰陶下,開始凝聚。湖南人才終於邁入了鼎盛時代。
羅列了一大堆光榮歷史,並不是為了顯示湖南老祖宗的功業,而是意在鑑古知今。
“何敢自矜醫國手,藥方只販古時丹。”湖南的教育盛景,還有再現的可能性嗎?
馬克斯.韋伯在論述德意志民族的精神時說:什麼力量也不能改變也不許改變德意志民族莊嚴肅穆的悲愴精神。
我們兩位作者在艱難梳理湖湘文化的源流變異時,常常在深夜裡為這句話激動。
湖南人的精神,湖湘文化的精髓不就是這樣嗎?
永遠不屈服於悲劇性命運的安排,永遠不懼怕天地雷火的威壓,永遠堅持自己內心中的原則和尊嚴,這就是湖南精神。
讓我們感謝湖南人的精神導師屈原吧。
屈原是湖南人崇敬的偶像,可是屈子精神在世紀末也遭到了攻擊和侮辱。
現在有很多人認為屈原很傻:既然楚懷王不給用武之地,屈原盡可以投奔別處。即使不去他國,也盡可以落個渾身輕鬆,哪怕當個退休幹部,你屈原既會喝酒,又善於歌舞,詩寫得也那麼好,人長得也格外精神,女孩子追捧的肯定不少,你為什麼也死守着那個信念不放呢? 所以,這些人對屈原的評價是:屈原雖然聰明,卻並不精明,而是太傻太硬,是個典型的硬氣的大傻子,在市場經濟社會肯定吃不開。
然而,不幸的是,湖南人一開始就繼承了屈子這股精神:獨立不遷,寧折不彎,為國分憂,九死不悔。
屈原的悲劇就是湖南人的悲劇。
屈原的悲劇精神就是湖南人的悲劇精神。
這是湖南人無法逃避的宿命!
讓我們緬懷湖南的歷代先賢的功業和偉岸吧。
陳獨秀曾在《新青年》上發表過一篇文章《歡迎湖南人的精神》一文中說到:“湖南人這種奮鬥精神,並不是楊度說大話,而是可以拿歷史來作證明的。二百幾十年前王船山先生,是何等艱苦奮鬥的學者!幾十年前的曾國藩、羅澤南等一班人,是何等‘扎硬寨’、‘打死戰 ’的書生!黃克強(黃興)歷盡艱難,帶一旅湖南兵,在漢陽抵擋清軍大隊人馬;蔡松坡(蔡鍔)帶着病親領子彈不足的兩千雲南兵,和十萬袁軍打死戰;他們是何等堅毅不拔的軍人!……不能說王船山、曾國藩、羅澤南、黃克強、蔡松坡已經是完全死去的人,因為他們橋的生命都還存在。我們歡迎湖南人的精神,是歡迎他們的奮鬥精神,歡迎他們奮鬥造橋的精神,歡迎他們造的橋,比王船山、曽國藩、羅澤南、黃克強、蔡松坡所造的還要雄大精美得多。”
湖南人應該像陳獨秀先生希望的那樣,為湖南的振興造橋,為中華民族的復興造橋。
什麼力量也不能改變也不許改變湖南人莊嚴肅穆的悲愴精神。就像任何力量都不能改變中華民族如同黃河泰山的民族意志一樣。
對這個對湖南人生死攸關的問題,每個湖南人都應該手按胸膛,做出自己的回答。
鳳凰 ,浴火重生。是湖南先民的精神圖騰,也是湖南人命運的寫照。
所以,湖南人永遠應該是大寫的戰士。
1996年,湖南人黃永玉為湖南作家沈從文的陵園刻了一塊墓碑,題詞為: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
這就是湖南人精神的最生動的詮釋。
一個精神萎靡的民族無法實現現代化,一個精神侏儒的民族永遠不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湖南人,“為王前驅”,責無旁貸。
在千年紀元的轉折點上,我們只有企盼並相信:“家國荒矣,魂兮歸來”。“天下綏矣, 魂將歸來”。
湖南人,請記住,你是中華民族永遠的馬前卒!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