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預警機事件與中以關係
送交者: 所羅門 2002年10月29日18:31:5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近來,一篇利用早已解決了的預警機事件來挑撥中以關係的文章在網上到處流傳,此文作者既不了解情況,也沒有基本的判斷能力。除了在中以之間挑撥是非,別無所能。現就這一事件,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就事件的結局看,中以雙方已議定,以色列就此事向中國賠償美元三點五億,此事早有報道,中以雙方也早已重新開始了軍事合作。而此文作者至今還不知道,說着什麼"而這筆錢,現在仍然安靜地躺在猶太富翁的保險柜裡,絲毫看不到歸還中國的跡象“之類的夢話。無知如此,還要高談闊論,實在可笑。

其次,就損失看,交易失敗,以色列的損失並不比中國小。除了那架飛機浪費了(原說要賣給印度,現在俄羅斯反對,而且美國也還沒表態)以外,以色列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的信譽損失是難以估量的。由於軍火出口是以色列經濟支柱之一,所以這件事情對以色列沒任何好處。所謂以色列以此撈取好處的說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事實上,整個事件中得利的只有美國一方。從策略上看,預警機事件確實是美國的一步高棋,達到了一箭數雕的作用。美國左手打擊了以色列軍火業在國際市場上與美國競爭的能力,右手攔斷了中國獲得高技術裝備的機會。

更為重要的是,預警機事件在中以之間打下一根楔子,讓雙方反目為仇,美國從此不必再擔心以色列向中國提供有威脅力的軍事技術。在此之前,美國曾多次調查所謂的以色列向中國轉讓包括“愛國者”導彈在內的美國軍事技術問題,但都沒抓到任何把柄。預警機事件則是美國的“釜底抽薪“之計。所以美國並沒有從一開始就反對這一交易,而是閃爍其辭,讓中以雙方摸不到美國的意圖。直到雙方領導人掉進美國的陷阱,簽署交易合同,中方已經付款的情況下,美國才亮出底牌,逼以色列就範。

預警機事件是中以關係發展過程中的一次挫折。以方對此責任較大,理應對此做出適當賠償。但鼓勵以色列繼續在美國的壓力下向中國提供軍事技術,保持並發展雙方已有的技術轉讓與合作關係,則是中國的長遠利益之所在。從這個意義上說,過多糾纏這一事件中的枝節問題,誇大以方的責任和錯誤,並由此影響兩國長遠關係,則正好掉進了美國的圈套。美國阻止中以間的技術往來是長遠策略,因此類似的預警機事件可能會不止一次地發生,中以兩國對此應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和應對措施。

以色列不可能真的得罪美國。畢竟中國不會像美國那樣對猶太復國主義事業給予無私的支持。

應該指出,儘管中國幾十年來一直扶持巴解,跟以色列作對,以色列仍然是繼蘇聯之後,第二個大規模向中國提供高新軍事技術的國家。僅就這一點而言,無論以色列出於什麼目的,這種關係都是值得珍惜的。當年中國支持阿拉伯世界那麼多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他們拿到的蘇聯先進武器,從未向中國透露過分毫。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