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朝鲜战争的看法 |
送交者: 佚名 2002年11月03日14:42:13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
今年十月二十七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五十二周年。近来网上讨论抗美援朝或曰朝鲜战争或曰韩战的文章很多很热烈,众多论者的观点也颇为两极,有全盘肯定大声叫好的,也有全盘否定大声骂娘的,真是熙熙攘攘、众说纷纭。笔者小时候就爱看多卷本的《志愿军英雄传》,书中众多的英雄事迹曾颇令我荡气回肠。后来又有那部令人涕泪滂沱的电影《英雄儿女》,从此更对与“抗美援朝”有关的一切情有独踵,虽随年龄的增大、历经多次“信仰危机”仍不改初衷。我曾对“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它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进行了思考研究。近来又读了了网上许多论者关于“抗美援朝”的文章,觉得甚受启发,影响、改变了自己对“抗美援朝”的一些观点和看法,现在借志愿军赴朝参战五十二周年之际提出来与众网友切磋、讨论。
首先应该认识到: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历史上,远在隋、唐时就对当时的高丽国采取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但主要目的并非贪恋其国土(朝鲜半岛从来没有被正式并入中国版图),而在于隋、唐在对北方的游牧民族突厥的军事行动中,把朝鲜半岛牢牢控制在手中,以解除后顾之忧。 到了近、现代,情况依然如此。改变近代中国历史的中日“甲午战争”,就是起源于中日对朝鲜的控制和争夺。颟顸的满清政府尚且知道朝鲜对中国的重要性,毛泽东的“新中国”当然不可能不看到这一点。 如果把外蒙独立后现代中国的地图比作雄鸡,那东北就是“鸡头”,台湾则为“鸡脚”。 朝鲜战争爆发后的第三天,新生的中国还没有做出任何动作,美军第七舰队即进驻台湾,并封锁了台湾海峡,控制了“鸡脚”。这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为这中国人就有足够的理由跟美国人干一仗。如果美军占领了朝鲜北部、直逼鸭绿江,则不仅“鸡头”危矣,中国沿海北起辽宁丹东,南到福建厦门,整个雄鸡的“鸡胸”、“鸡腹”部(它们是整个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就完全暴露在美军一南一北的钳形包围中,况且当时这只“雄鸡”远不够雄壮,国内尚有百万匪患,边境还有几十万敌对的国民党军队,雄鸡被掐头抓脚后能有什么作为?还不是任人为所欲为?不要忘记,日本当年妄图吞并中国的战略就是南取台湾,北经朝鲜占领东北。毛泽东作为熟读历史的战略大师,不会看不到这一点。所谓履行国际主义义务,“看到别人有难不支持心里难过”(毛泽东语)、“毛泽东要争当国际共运的老二”等等,决不是毛当时出兵的主要因素,而是那些曾经被毛泽东太阳伤害、烤焦过的后人们的小鸡心肠。 我认为,离历史越久远,对历史事件的评论越应客观、公正、全面。我们不能把毛泽东后来发动反右、大跃进、文革的一系列错误与他当年决策“抗美援朝”一事混淆在一起。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对外国势力、外国军队过于靠近自己的国土或重要海外据点神经兮兮、格外敏感。 大约两年多前,美军撤出巴拿马运河区。后来,香港富商李嘉诚的和记黄埔/长江实业集团投得巴拿马运河两端出口处港口的建设、租赁权。美国政府和媒体立刻鼓噪说红色中国将控制美国的其中一条生命线。也曾有美国议员毫不掩饰地说:“如果俄国入侵墨西哥,美国国会经五分钟的讨论后就会毫不犹豫地决定出兵。”前一段时间,俄罗斯不断对“北约”东扩大声抗议,尽管“北约”一再声称它对俄罗斯没有敌视之意。美国人、俄国人这种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同样适用于中国。我想,即使毛泽东宣布建立一个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也不敢对与美军隔江相望掉以轻心,美国也不会像友好地对待资本主义的加拿大那样友好地对待新生的资本主义中国。毕竟,东西方文化、传统有著巨大的不同,国家安全不是儿戏。何况在当时,大国之间即使社会制度相同,也很难有共同利益,一次、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就是明证。 “抗美援朝”发生时,新中国诞生仅一年,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中共中央和军方的绝大多数高级领导人,包括百战常胜将军林彪,谁也没有把握和美国人交手会赢,而且是在别国的土地上替别人抛头颅、洒热血,更是觉得没有必要。关键的问题是如果出兵朝鲜打输了,引起美国人的报复,美国军队从北面入侵,国民党军队从南面和西面“反攻大陆”,百万匪患再从内部一齐破坏,新生的共产党政权很可能很快就垮台了。反映当时情况的不少电影和小说就曾真实反映了“国内敌对势力”听到美军介入朝鲜战争时如同打了强心针一样兴奋的情景。故林彪就曾当面向毛泽东拍胸脯保证:“如果美军侵入东北,我第一个报名上战场。”言外之意是不同意由自己带兵出征朝鲜。然而就是在这种窘迫情形下,毛泽东经深思熟虑后,依然决定出兵(据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做出的决定),“御敌于国门之外”,其高瞻远瞩、雄才大略,确无人可比。有人批评毛泽东此举是一味豪赌,死了这么多中国人只换来了金家王朝五十年不变的半壁残破江山,真不值得。但若著眼于中国人的整体民族利益的人应该承认,“抗美援朝”如同当时的口号那样,主旨是在“保家卫国”,副旨才是拯救北朝鲜。“抗美援朝”一战定乾坤,中国彻底解除了一百多年来由外部入侵造成的亡国灭种的深重威胁。半个多世纪来,除了局部短暂的中印、中苏、中越边境战争或冲突,在中国的土地上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外部入侵的战争。 “抗美援朝”后,西方列强,包括美国在内,都逐渐或最终能平等地与“新中国”正常交往,不再“狗眼看人低”,这不能不归功于志愿军在朝鲜打出的赫赫军威。这是毛泽东、彭德怀和百万包括三十九万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将士对中国的“安定团结”做出的真正贡献,无人能够否认,我们永远不应忘记他们。 此外,志愿军在朝鲜的胜利,也对台湾的“反攻大陆”具有足够的震撼,此后台湾方面再也没有组织大规模的“反攻大陆”军事行动。抛开国、共两党之间的主义、党怨之争,在中国的土地上长时间地持续同文同种的中国人之间的骨肉相残,毕竟不是普通中国人之福。 网上许多论者没有谈到“抗美援朝”对日本人的心理影响。日本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中国最凶恶最危险的敌人。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以来,日本对中国造成的深重灾难比所有其它列强的总和还多。中国人全民抗战整整八年,如果从九。一八算起则抗战十四年。如果不是小日本实在太狂妄,在诺门坎、张鼓峰惹毛了老毛子,又在珍珠港惹恼了山姆大叔,日本继而席卷了大半个东南亚,触角甚至伸向了遥远的广阔的南太平洋,极大地分散了其兵力、资源,单凭中国人一己之力,中日两国“单练”,这抗日战争还要再打它个十年八年的,别说让日本人投降了,中国最终不被日本亡国灭种就属万幸了。这不是长日本人的志气,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一盘散沙,又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不要忘记中国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是在美日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的大部分海空力量是被美国人消灭在太平洋上的,不可一世的七十万“关东军”是被老毛子干掉的。日本人是在本土被炸得满目疮痍,最后又挨了美国人的两颗原子弹轰炸后才无条件投降的。日本人之所以一直看不起中国人,对向中国人投降不服气,是因为他们只承认被美、苏打败,故只应向美、苏投降而已。可短短几年后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就与刚刚战胜日本人的美国人在枪林弹雨中打了个平手,证明了中国人可以比崇尚武士道的日本人更勇敢、更顽强、更不怕死、更有献身精神,一扫“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人的国际形象。日本人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鉴于日本人对朝鲜战争的研究是除美国外最积极、最详尽的,他们应该明白,“甲午战争”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反了,“大东亚共荣圈”将永远只能是过去式了。 在此还想谈谈对“英雄”的看法。虽然现在号称是一个已经“没有英雄的时代”,但对英雄的崇拜贯穿在人类的整个历史中,因为人类永远需要英雄。当年日本人残暴地割下抗日英雄杨靖宇的头颅到处示众,却称“中国英雄大大的有”,并以他的英雄行为作为日本军人的示范。 近在网上看到有日本人对中国人说,他很崇拜志愿军英雄邱少云,但中国的年轻人却不肖地回答:“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说出这样的话,中国人应该感到羞愧。和平年代的人不会理解战争年代的人,不会理解什么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侍候”,不会理解当亡国奴的滋味。当年若没有千千万万杨靖宇、邱少云似的人物,中国早亡了。中国若被“分成七块”,作为美国或日本的二等公民,中国人就再也无法扬眉吐气、“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即使台湾的李登辉之类的日本走狗嘲笑志愿军战士是“炮灰”,我们也没有过分愤怒的必要。鸡和鸭永远也讲不清,因为李登辉愿意作日本人的炮灰,李登辉的哥哥早已经作了日本人的炮灰,他不大放厥词一番反倒会成为新闻。志愿军战士们在朝鲜战场上的英雄行为是人类公认的英雄行为,连美国人、日本人这些当年的敌人都不否认甚至称赞、欣赏,他李登辉这样一个小丑的话又何必当真呢?
中国人容易”人眼看人低“,顺带就对当初支持这些“扶不起的高丽棒子”嗤之以鼻。 又有人说,后来老金把北面搞成这样,又把天下传给了儿子小金,中国更是当了冤大头。问题是当初连老金自己都不会想到国家会搞成这样,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会把天下传给儿子(确定小金继位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事),那中国人当时又如何知道?朝鲜又没有中国那样的“推背图”。 至于北面的老金、小金一直竭力贬低甚至诬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重大作用,这倒是中国人应该重视、绝不能当作小事的。俗话说“人活一口气”,是中国人的鲜血和生命保住了他“金家王朝”五十年不坠。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对这些忘恩负义的“高丽棒子”实在是太客气了,老是念叨什么“国际主义”是妇人之仁,只会使这些愚蠢狡猾的“高丽棒子”自以为狗肉也可撑大席面,卖大价钱。
“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敢于同世界最强国交锋,把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畔赶回‘三八线’附近,显示了一个崛起中的国家的强劲势头。。。。重建了民族自尊和赢得了国际尊重,。。。使中华民族找回了自信,成为伟大的民族复兴的重要心理支撑点。” 又有网友写道:“二十世纪之初的1900年,在八国联军北京阅兵的礼炮声中,中国人迎来了二十世纪。二十世纪之末的1999年,在万众欢呼澳门回归的锣鼓声中,中国人送走了二十世纪。1950年,这个特殊的年头中分其间,结束了前者,开拓了后者,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中点,也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支点。一代中华儿女,正是在这时,担起了国难,托起了国运,撑起了二十世纪的中国。” “这就是二十世纪的中国----一头担著沉重的国难,一头系著蓬勃的国运。”虽然在二十一世纪时,这话听起来布尔什维克和“三讲”的味道浓了些,虽然其后中国的国运并不总是蓬勃昌盛的,更走过了一大段黑暗时期,但它基本道出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走向和脉络。
朝鲜战争后,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长期围堵,中国长久走不出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的困境,进不了联合国、无法与西方主要工业国建立全面的政治、经济关系,更得不到西方的任何经济援助。虽然中国因朝鲜战争中“立场坚定”、向苏联 “一边倒”而获得了东欧集团的大规模经济援助,但“中苏蜜月”仅持续十年即恶言相向,前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停止了大规模经济援助,两国最终还大打出手。中国长期处于被围堵封闭的状态,反过来深深影响了毛泽东的治国心态,促使他用 “阶级斗争”、铁幕高悬的极端手段巩固政权,用“大跃进”式的急进方式从事经济建设,造成了毛泽东时代中国大陆的一连串灾难。毛泽东更试图发动一场“世界革命”去打破“帝修反”的封锁,去传播“社会主义革命”的理念,“红祸”波及到了亚、非、拉的许多国家。 “抗美援朝”使毛泽东失去了寄予厚望的长子毛岸英,使彭德怀的威望和地位大幅上升。一九五九年的“庐山会议”彭德怀上“万言书”时,毛泽东对彭德怀的威望和地位大幅上升的疑忌,毛因彭的“疏忽”照顾而痛失长子的悲痛(毛在庐山批判彭德怀时曾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在在影响了毛泽东对“彭德怀反党集团”这一政治冤案的判断和处理。但几年前曾有人在网上撰文,谓如果毛岸英还安然活在世上,江青决不可能像“文革”时那样风光(很可能连“出山”的机会也没有,包括林彪在内----笔者注),很可能“文革”时中国的学生们从课本上学到的革命史将不再是林彪军团长与毛委员在井岗山会师,而是毛师长或毛政委在上甘岭亲自给小战士端水喝。笔者认为,如果毛岸英还活著,在“文革”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就算毛岸英再正派再无权力欲,也将身不由己地被毛泽东和众人高高地推上封建时代的“东宫太子”、社会主义时代的“革命接班人”的位置,成为中国的“毛正日”。看看“文革”后期的毛远新就知此言不虚。就像玛丽莲。梦露的生命戛然终止于其演艺生涯最辉煌的时刻一样,毛岸英的生命戛然终止于绽放出最绚丽多姿色彩的那一刻,并长眠异国他乡,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悲壮完美的印象,或许是他本人、他父亲和许许多多中国人之福。 总的来说,与“抗美援朝”的正面意义相比,“抗美援朝”的后遗症有好有坏。好的少,坏的多。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