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中东特使外交之旅的背后 |
送交者: 胡奎 2002年11月26日15:32:03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
66岁的退休外交官王世杰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阿拉伯语,曾担任过中国驻巴林、约旦和伊朗大使,是北非和西亚问题专家。这些资历使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国首位中东特使。 王世杰在9月份就被任命,但他的中东六国之行直到11月6日才开始。这时恰逢中共十六大召开的前夕,中国刚刚当上联合国安理会的轮值主席国,而美国对伊战争正处于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际。特殊的时刻和复杂的国际背景,使中国特使的首次中东之行格外引人注目。 王世杰先后访问了埃及、黎巴嫩、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并同欧盟、美国、俄罗斯、联合国的中东特使进行了会晤。在王世杰出访前,中国外交部宣布说,王的此次中东之行主要是“带著耳朵去倾听各国的意见”。 分析家们都注意到,欧盟、俄罗斯和美国的中东特使都是在职官员,而中国的特使人选却是一位已退休的外交官,这正是一个“有限却合适的角色”。 一个令多数中国人感到不快的事实是,在美国主导的中东问题四方机制(美国、欧盟、俄罗斯、联合国)中,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却被排挤在一边。 中国社科院中东问题专家殷罡认为,就此事实而言,中国目前对于中东问题甚至还谈不上“参与”,更不是什么调解人,因为调解人最终都是要拿出具体解决方案并承担义务的,这不是目前中国的实力所可以承受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正在变得积极和活跃起来”。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认为,这一外交姿态与中共十六大所展现的创新主旨和进取精神是一致的,显示中国对国际事务日益增强的参与积极性。 不偏不倚,这是王世杰努力保持的一种姿态。他对各国政府说:“谈判要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巴勒斯坦人的权利和以色列的安全都应得到保障。”这种平衡公正的立场受到了各国的赞同。 王世杰表示,中国政府认为重开巴以和谈面临三项首要任务:巴勒斯坦人立即停止极端暴力行动;以色列必须撤军;采取切实行动,改善巴勒斯坦人民日益恶化的人道主义状况。 在分析家们看来,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以前在外交上奉行的是区域性和周边主义,总觉得中东离自己很远,无实质利益关系,因而缺乏真正的参与积极性。 但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现实正在改变中国的“超脱心态”。“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恐战争,使中国人从未感受到,中东离自己原来如此接近。”陈双庆说。以前中国人总觉得中国与中东之间隔著个阿富汗,在“9·11”之后,阿富汗和中亚落入到美国的控制,从而使敏感的中东与中国西部的战略圈子连为一体。 在陈双庆看来,以色列虽是小国,但其在中东独特的地位不可小视。中以在经济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合作近年来不断拓展,农业、医疗设备、软体开发、劳务乃至军事合作,使两国日益“互相需要”。 中国在中东还有著传统的政治利益。阿拉伯世界的20多个国家大都是中国的朋友,关系一直不错。中国派出中东特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响应阿拉伯国家的呼声。埃及的一位外交官说:“我们一直要求中国方面采取此类措施。” 最能触动中国人的中东视野的要数随时都可能爆发的美伊战争。因为中国自1996年以来已成为能源进口国,其近三分之一的进口能源大都来自中东或经过这里的运输线。有数位说,美伊战争一旦爆发,中国光石油进口一项每天将损失上千万美元。 在王世杰于11月中旬结束访问时,中国派往伊拉克的武器核查人员刚刚出发。此前,反映美国强硬立场的联合国1441号决议在中国的主持下获得安理会的全票透过,并在规定的时间里获得伊拉克方面的“无条件接受”。 阎学通认为,中国对于1441号决议的表决态度,显示中国外交与国际主流社会的一致性。在对伊问题上,法国和德国代表了西方世界的主流,广大阿拉伯国家则代表了第三世界的主流。作为主席国的中国顺其自然地迎合并代表了国际主流社会的“民意”。 陈双庆认为,中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做法与俄罗斯很接近。受实力的限制,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在中东问题上一直坚持“多说少做”。多年来,俄罗斯提出的建议并没有多大实质性内容,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跟著美国走,但积极的参与姿态使俄罗斯赢得了“应有的尊重”。 在阎学通看来,单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而言,中国特使此次出访时机并不是特别有利,一方面美国在紧锣密鼓忙著对伊动武,一方面巴以冲突胶著难分,无论谁出面,都不会有什么实质性成果,何况调解经验和外交技巧都还欠缺的中国。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