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与中日竞争 |
送交者: 新网评论 2002年12月15日15:34:29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
最近上网,计算机再次遭到了“害客”的攻击,由于恰逢南京大屠杀国耻纪念日,不禁心生感慨,并从另一个角度去回想发生在65年前的那场灾难。 一个大国的首都,竟然在人类步入现代文明的二十世纪,被野蛮的对手,在屠城中整整屠杀了三十万人。这让人产生的感觉,真是无以名状。 日军的野蛮行径,甚至连以杀人而著称于世的德国纳粹也感到惊异。同日军的暴行相比,任何语言上的谴责都因其苍白无力而没有多少意义。与之比起来,更有意义的是去反思一下,当时的中国人,或者说,当时的中国政府和中国军队,在整个事件的发生上,起了什么作用。 在南京之役的前奏淞沪之战中,一开始日军并没有占到多大便宜。但在僵持一段时间后,中国军队的一些深层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甚至于发生了事先修好的防御工事因临时找不到钥匙而无法使用的怪事。最终结果是中方军队只得向南京方向败退。 照道理说,这样一只军队,是无法担负起保卫南京、保卫首都的职责的。在这种情况下,现实的做法是,放弃南京,将部队继续西撤,进行必要的休整后,在对己有利的地方再与日军决战。 但是,一些人不愿意这样做。因为,“南京保卫战”这一激动人心的字眼能使人体会到“民族英雄”的情感;而“不战而退”则意味着某种政治上的风险和责任。 当然,我们今天不应该仅仅从政治需要的角度去揣测“南京保卫战”的决策者和现场指挥者,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很难不使人去怀疑这一点。如果我们相信那些慷慨激昂的将领们在战前宣布的“与首都共存亡”的誓言确实是出于一个爱国者和一名军人的豪情的话,我们就有理由期望这支军队在保卫首都的战斗中给来犯之敌以重创,就象后来莫斯科保卫战重创德军一样。或者,如果实在做不到的话,能在保卫首都的战斗中为国捐躯以实践自己的诺言,也是一名军人的荣耀。 但是,实际发生的相去甚远。在稍作一番抵抗后,也许是敌人的攻势太猛,也许是认为效果已经达到,也许是两者兼而有之,总之,守城的部队放下了武器,甚至于脱下了军装,纷纷混迹于平民之中以求自保。于是,本来是要保护老百姓的军队,现在变成了企求于手无寸铁的平民的保护。 这就为日军的屠城提供了口实,也最大程度地刺激了日军屠城的行动。如果守城的部队全部战死,日军多少会受到震慑,也没有了后来一直抓住不放的借口。即使事态仍然完全失控,这一暴行也将以一种更简单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日军将不再有任何为自己辩解的借口。 但是,在事先慷慨激昂一番之后,守军采取了一种可耻的撤退方式。也许他们认为,既然政治目的已经达到,就没有必要再耗下去了。至于撤退的方式,就用不着多考虑了。但是,那种不择手段的逃跑方式,却导致了比不保卫南京更坏的结果。 近代以来,中日两国之间的较量,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两个民族的民族性格在现代化程度上的较量,而中国人的失利,也正在于在民族性格现代化上面的差异。甲午战争,北洋水师以更好的坚船利炮而最终全军覆没,抗日战争,面对民族的灭顶之灾而仍然内斗不已,都是这一问题的反映。 今天的爱国青年们,如果仅仅是在纪念日到来的时候才感到自己的愤怒,并把战胜对方的期望建立在几件用钱就可以买来的武器上,而平时从不在完善自我人格上作任何主动的努力,则所有那些出于愤怒的言论,就只是一些没有意义的空谈。 今天,在南京大屠杀65周年祭日,回望那些过去的历史,更能够感到,单纯的纪念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这个民族的多数人发展出一个健全的现代人格,并因此最终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现代化的民族性格,才是保卫这个民族的真正的钢铁长城,才能真正使“南京大屠杀”永不重演,也才是对三十万死难同胞们最好的告慰和纪念。 2002.12.15. 新网评论.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