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2002中外新兵器總覽
送交者: 唐超、昝越安 2003年01月07日17:47:27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2002年已經過去,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年裡,有很多經中國和外國的武器專家反覆設計研究而成的尖端武器裝備陸續走進人們的視線。現在就將這些誕生於2002年的新型武器裝備分類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陸軍兵器

在2002年出現的陸軍新兵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國。為順應世界輪式車輛的發展,122毫米輪式自行榴彈炮、KB1970輪式戰車、“新星”輪式裝甲車等一大批輪式車輛應運而生。

其中,122毫米輪式自行榴彈炮採用8×8全輪驅動,並配裝大功率增壓水冷發動機。該車戰鬥全重為24噸,輔助武器為一挺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帶彈480發。乘員為5人:車長、駕駛員、炮長和兩名裝填手,車體長7.8米,寬為3米,高1.5米。發動機為水冷渦輪增壓中冷四衝程柴油機,最大功率為340千瓦,公路最大速度達100千米/小時,公路最大行程800千米,爬坡能力為縱向30度,橫向17度,過垂直牆高0.6米,越壕寬2.1米。

122毫米輪式自行榴彈炮主要武器為一門122毫米火炮,可配裝最大射程為18千米的殺傷爆破彈,以及最大射程為22千米的遠程殺傷爆破彈,最小射程為5.5千米;最大射速6~8發/分;正前方的高低射界在-3度~+70度之間,可360度射擊;122毫米火炮裝有簡易火控和數字式瞄準裝置;有電擊發射和人工發射兩種發射方式,採取半自動任意角裝填方式。

由於新型底盤具有較大的承載空間,可滿足各種變型車的發展要求。它可裝載105毫米坦克炮、120毫米坦克炮等,作為各種壓制武器的運載發射平台;也可裝載4管25毫米高炮、雙管35毫米高炮、反坦克導彈或地空導彈系統及作為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發射平台;還可換裝30毫米機關炮,並配“紅箭”-73C反坦克導彈;利用其寬大的戰鬥室空間,可載員14人左右作為步兵戰車;同時通過車體的變型可作為裝甲加油車、指揮車、搶救搶修車等。新型底盤裝載105毫米坦克炮後,配用新型的脫殼穿甲彈,可在2000米距離上垂直擊穿460~500毫米均質鋼裝甲,破甲彈靜破甲厚度為480毫米,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可穿透1.5~2.0米厚的鋼筋混凝土工事。

BK1970輪式戰車也是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地2002年推出的一型新式陸軍裝備,該車採用6×6輪式底盤,戰鬥全重18.5噸。其主要武器是一門口徑為105毫米的高膛壓低後坐力火炮,配有穿甲彈、破甲彈和碎甲彈,攜彈量為40發。輔助武器有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和3挺7.62毫米機槍,分別備彈1500發和2000發。乘員4人。BK1970的車體長6.85米,寬2.85米,高1.36米。發動機為水冷渦輪增壓柴油機,最大功率為370馬力,單位功率達到20馬力/噸。行動裝置為獨立懸掛,最大動行程可達300毫米,再加上其輪胎採用中央氣壓調節裝置,可根據不同的路況調節充放氣,從而大大提高了戰車的越野能力。

BK1970還裝有螺旋槳式水上推進裝置,具有水上行駛能力。其公路最大行駛速度為85千米/小時,水上最大航速為10千米/小時,公路最大行程可達800千米。戰車的爬坡能力為縱向31度、橫向17度,越壕寬1.2米。

BK1970輪式戰車除了自身具有良好的越野機動能力外,它的戰役機動性也非常好,因為戰車的整車高度控制在2.4米以下,適合空中運輸。戰車還裝有CPS系統,可在多種地域作戰。

目前國外一些著名輪式戰車的主炮口徑均不超過105毫米,而BK1970的105毫米口徑火炮可以說是順應了世界潮流,滿足了戰場上的火力要求。火炮的俯仰角範圍為-7度~+18度。戰車裝有人工輔助裝彈機構,並可發展成半自動裝填,因而可使射速達到6~8發/分。戰車採用的隱像式火控系統提高了火炮的首發命中率,還具備行進間射擊運動目標的能力和夜戰能力。

2002年6月11日~6月14日,在北京舉辦的首屆中國警用裝備國際博覽會暨技術交流會上,“新星”2002型4×4輪式裝甲車引起了參會者的極大興趣。該車是陝西寶雞專用汽車有限公司根據市場需求,針對當前社會治安、反恐、平息騷亂、武裝警衛等多項任務特點,歷時兩年自行研製開發的新型多用途裝甲車輛。

“新星”2002型裝甲車分警用裝甲防暴車(車身塗裝為白藍警用色)和裝甲輸送車(車身塗裝為三色迷彩)兩種。該車乘員8人,其中駕駛員1人,車長1人,搭載6人,戰鬥全重4.5噸,最高時速10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700千米,涉水深度0.7米,爬坡度不小於30度,車輛機動性和越野性較好。火力系統配置1挺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彈藥基數850發,另攜帶有7.62毫米步槍子彈1500發。車身兩側除各裝有3具煙幕彈/催淚彈發射器外,還各開有2個射擊孔,乘員可以用隨身攜帶的輕武器向車外射擊。在研製開發“新星”2002型裝甲車過程中,設計者充分考慮了車輛的機動性能、武器性能、裝甲防護性能及電台通信系統等四方面的實戰需要,設計嚴格周密。該車設有吊環,可用直升機吊掛空運。

“新星”裝甲輸送車採用陝西烽火通信集團公司設計的車載通信系統,該系統具有短波自適應、數字加密、數據傳輸及GPS定位功能。單兵下車作戰、搜索時,可使用超短波電台進入短波、市話網絡,可採用數字加密雙工通話,保密性能、語間清晰,通話質量高,並能實現圖文及數據傳輸功能。

除輪式裝甲車外,我國在單兵裝備方面也有了新的進展。在2002年第三屆北京國防電子展上,我們欣喜地發現,信息產業部電子第十五研究所展示了一種高水平的單兵計算機系統,集圖像數據的採集、處理、通信和GPS定位為一體,以先進的實時探測、快速的無線通信手段,將敵方區域內的地形、地貌和人員、裝備及其分布情況,拍攝成數字圖像信息,連同GPS定位/激光測距儀實測數據由無線調製解調器、超短波電台組成的通信鏈路傳至指揮中心。可以滿足偵察兵、空降兵、邊防部隊等特種部隊對數字化情報信息日益迫切的需求。

2002年,美陸軍轉型取得實質性進展。2002年4月21日,在阿拉斯加一所軍營里,美陸軍參謀長埃里克·辛斯基將軍在接收儀式上為第一輛“斯特瑞克”中型裝甲車(IAV)題字。這標誌新型裝甲車正式投入股役,也表明美陸軍轉型試驗部隊進入實際運作階段。美國陸軍自去年投資6170萬美元開始研製的“斯特瑞克”裝甲車將作為關鍵裝備配給未來10年組建的6個過渡旅級作戰部隊。計劃採購2000多輛,包括步兵輸送車、機動火炮系統、反坦克導彈車、偵察車、火力支援車、工程車、自行迫擊炮、指揮車、救護車和三防偵察車共10種車型,這將大大降低後勤負擔。其採用的新型陶瓷裝甲能抵禦14.5毫米和7.62毫米穿甲彈,重量也限制在可供C-130空運的17.5噸以下。

2002年俄羅斯在陸軍武器方面成就甚微,主要是對老舊型號進行改進。比如在T-72基礎上推出的T-72M1M坦克在2002年歐洲陸軍展上首次亮相。這種改型主要裝備了新型火控系統、動態多用途防護裝置和採用自動變速裝置的改進型動力組件,其它各種模塊化組件則根據用戶需要選裝,改進所用的系統多來自T-90坦克。再一個就是開始試驗BMP-3M步兵戰車。該車以BMP-3升級炮塔而成,如果批量生產會被命名為BMP-4。圖拉器械設計局提出了三套升級方案。第一套主要對彈藥升級,包括裝備新型炮射激光制導炮彈,殺傷破片彈,30毫米穿甲彈。第二套除上述彈藥部分的改進外,還包括火控系統的升級。第三套採用新炮塔,保留了原來的武器配備,但增加了高分辨率自動火控系統、新的彈藥艙和一個再填裝系統,加強了裝甲保護。

印度陸軍武器在2002年則出現了一顆新星。在新德里舉辦的2002年印度陸/海軍武器展中,印度展示了TankEX新型主戰坦克。該坦克有一個與“阿瓊”類似的炮塔,從遠處看很容易誤認為是“阿瓊”。然而它的負重輪只有6個,車前的大傾斜裝甲上的獨特的“V”形防浪板,與大名鼎鼎的T-72非常相似。TankEX是印度防衛研製發展組織(DR-DO)最新研製的主戰坦克,樣車於2001年中期下線,隨後在保密狀態下進行地面測試。TankEX仍然採用傳統布局,車體從前至後依次為駕駛艙、戰鬥艙和動力艙,乘員為4人。車長(炮向前)9.19米,車寬3.37米,車底距地高為0.47米。TankEX的主要武器是120毫米滑膛炮,與“阿瓊”坦克相同。火炮的俯仰角達到了-10度~+16.5度,採用人工裝填,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在2000米距離上可穿透560毫米的均質鋼裝甲。彈藥基數為32發,炮彈為分裝式,主要放在車體內,少數幾發放在炮塔尾艙。最大射速4發/分。TankEX火控系統的核心是一台印度自行生產的數字式彈道計算機,激光測距儀由英國生產、炮手主瞄準具等其它設備中也有不少舶來品。雖然零部件來自多個國家,但經過數年的研究和改進,TankEX火控系統的兼容性問題大部分都得到解決,並具有獵-殲能力。

英法德意等幾個歐洲強國總是吵嚷着要裝備新型武器,並且再強調走聯合研製的路子,但在2002年陸軍武器方面表現得頗令人失望,幾乎沒有一件像樣的東西拿出手。德國第1架“虎”式直升機的交付總算挽回了一點面子,但其市場前景受到“阿帕奇”的嚴重擠壓。為了更好地打開“勒克萊爾”的出口市場,法國推出了與配套的新型工程車。意大利陸軍則在2002年6月接收了第一輛“標槍”步兵戰車。該車戰鬥全重23噸,乘員3名,可搭載6名士兵,主要武器為厄利空KBA型25毫米機關炮,射速600發/分,炮塔內攜彈200發,炮塔上還裝有2艇7.62毫米機槍和1艇並列機槍,兩側各安裝了1具“陶”式反坦克導彈發射器和4具80毫米煙幕彈發射器。車體為鋁合金焊接結構,披掛附加裝甲板。該車外形低矮,至炮塔頂部高2.64米。

2002年已經過去,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年裡,有很多經中國和外國的武器專家反覆設計研究而成的尖端武器裝備陸續走進人們的視線。現在就將這些誕生於2002年的新型武器裝備分類展現在讀者的面前。

海軍兵器

在2002年的海軍兵器中,財大氣粗的美國走到了前列,除按部就班地接收“伯克”級驅逐艦外,研製多年的“超級大黃蜂”終於有所收穫。2002年7月24日波音公司生產的12架F/A-18E/F飛抵太平洋上的“林肯”號航母,加入第14艦載航空聯隊,首次進入美國海軍服役。除取代F-14和F/A-18C/D外,美海軍還打算從2003財年起用它取代S-3“北歐海盜”反潛機。另外,波音估計該型機的潛在出口市場有150架以上。

除此之外,美國海軍的“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登陸艦第2艘“新奧爾良”號(LPD18)於2002年10月14日在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鋪設龍骨,美國計劃2005年入役。2002年初,該船的模塊已開始建造。2002年4月19日,美國海軍還與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簽訂了13.7億美元的合同,開始建造第八艘“黃蜂”級LHD8兩棲攻擊艦。LHD8將用兩台35000馬力燃氣輪機代替蒸汽推進系統,這也是美軍艦迄今作用的最大功率的燃氣輪機。

德國在2002年海軍武器方面大有收穫,首先是3月底零瓦茲造船廠(HDW)把4艘212A級潛艇的第一艘命名為“U31”,接着又於8月16日,在HDW船廠舉行了德國海軍124型最新型護衛艦“漢堡”號(舷號F220)的命名儀式。212A是第一種採用燃料電池的潛艇,能潛航幾星期,遠遠超過傳統柴電潛艇。U31長56米,高11.5米,直徑7米,排水量約1450噸,艇員27名,計劃2004年3月20日服役。HD公司還在為希臘、韓國分別建造3艘212級潛艇。意大利海軍也將在本國建造2艘212級。“漢堡”號護衛艦於2000年9月1日開工建造,預計2004年12月入役。“漢堡”號是3艘124型護衛艦的第2艘。該級護衛艦由3家船廠共同建造,是北約海軍中最先進的項目之一。124型護衛艦長143米,寬16.7米,吃水5米,排水量5600噸。動力裝置採用2台柴油機和1台燃氣輪機,最高航速29節。

在2002年的海軍兵器中,西班牙的F100護衛艦尤為引人注目。該級首艘艦“阿爾瓦羅·德·巴贊”號(F101)於2002年10月向西班牙海軍交付。該艦是歐洲第一艘裝有“宙斯盾”作戰系統的戰艦。F100型共建4艘,第2艘“胡安·德·博邦”號已於2002年2月下水,第3艘“布拉斯·德·萊佐”號計劃在2003年6月下水,第4艘“門德斯·努涅斯”號將於2003年6月鋪設龍骨。F100型護衛艦總長146.7米,水線長133.2米,寬18.6,滿載吃水4.84米,滿載排水量5800噸,最大航速28.5節,人員編制202人。

近年來日本海上自衛隊實力不斷增長,2002年8月8日,新建造的“高波”級驅逐艦第3艘“卷波”號(舷號112),在石川島播磨重工橫濱造船廠下水,預計2005年3月服役。該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建造的第100艘驅逐艦,長151米,寬17.4米,吃水5.3米,標準排水量4650噸,航速30節。該級驅逐艦裝備有新型反導系統,設有大型直升機甲板,3架直升機可同時起降,擁有較強的反潛能力和艦隊指揮能力,使其潛在戰鬥力不亞於一艘輕型航母。

南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海軍在2002年都有新型艦艇服役。其中,印度主要是接收俄制“克里瓦克”Ⅲ級導彈護衛艦,首艦於2002年10月加入印度海軍戰鬥艦艇序列,另外2艘也將以每6個月的間隔期交付使用。印度國內將該艦命名為“塔爾瓦爾”級,其排水量為4000噸,具有反潛、反艦和防空能力。

巴基斯坦自行建造的“阿戈斯塔”90B型“薩阿德”號(SAAAD)潛艇於2002年8月24日下水,在進行海試後擬於2003年1月入役。該艇由巴基斯坦卡拉奇船廠於1998年在法國海軍專家的幫助下開始建造,設計有4具艦艏魚雷發射管,裝有法制潛艇集成作戰系統。該艇原計劃在2001年下水,2002年2月入役。後因美國出兵阿富汗影響了該項目的進展。首艇“卡德德”號由法國建造,已在1999年9月入役。第3艘艇的建造工作在年底開始,並將首先安裝200千瓦的AIP裝置。“阿戈斯塔”90B型潛艇潛深300米,最高航速20節,可發射SM39“飛魚”導彈。巴海軍官員稱該導彈可攜帶核彈頭。

偏居一隅的南非海軍在2002年6月7日接收了一艘新艦,即“梅科”A200級輕型護衛艦“阿馬托拉”號,該艦於11月海試完畢,預計2004年8月服役。該艦是根據1999年簽訂的8.5億美元的合同,由德國和南非企業聯合組成的歐洲南非輕型護衛艦集團製造,武器系統、傳感器和作戰信息系統的設計和安裝由南非企業在本國完成,一共將建造4艘。“梅科”A200級長121米,排水量3500噸,裝備8枚MM40BlockⅡ型“飛魚”反艦導彈,一套帶16枚航空導彈的垂直發射系統,還能塔載一架“超山貓”直升機。

空軍兵器

在2002年的空軍新兵器中,美俄形成對殺局面。美國發揮其電子技術優勢,在機載電子設備方面大做文章,而且在無人機領域又有新進展;而俄羅斯則對其現有型號戰機繼續深挖,不斷推出新改型。

2002年7月11日,剛剛完成首飛的X-45A無人作戰飛機在加州公開亮相。該機由美國空軍與波音公司研製,翼展10.3米,高1.2米,能塔載導彈,自動選定攻擊目標,主要用於壓制敵方防空火力。2002年還試飛了另一架原型機。2010年將研製更大的X-45B,可搭載1.35噸彈藥。預計到2012年達到裝備12架的初始作戰能力。

俄羅斯米格公司2002年又出新品,為馬來西亞研製了米格-29M2戰鬥機,樣機目前正在進行飛行試驗。與基本型相比,米格-29M2增加了1700千克的機內燃油,換裝了現代化的RD-33系列3M型渦扇發動機(額定推力85.3千牛)。如果需要,還能實現推力矢量控制。新機體設計壽命從2500小時增加到6000小時,採用電傳操縱飛行控制系統。這種雙座戰鬥機可對地攻擊,8個翼下掛架可掛4.5噸對地攻擊武器。新的火控系統包括“甲蟲-M”(Zhuk-M)雷達、光電裝置、頭盔瞄準具和雷達尋的及預警接收機。雷達對F-16大小的飛機的探測距離達到120~130千米。機內航空電子設備是在蘇-30MK戰鬥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新座艙最大的特點是兩具6×8英寸的彩色液晶顯示器。

米格-29M2戰鬥機的正常起飛重量為18.5噸,最大起飛重量22.4噸,最大速度2200千米/小時,實用升限17500米。機內燃油航程1700千米,轉場航程2700千米。

在2002年的空軍新兵器中,韓國的T-50“金鷹”高級教練機顯得格外耀眼。該機獨特之處在於它是韓美合作的結晶,即由韓國航宇工業(KAI)公司研製,美國洛·馬公司提供技術支持,並負責研製航空電子系統、飛控系統和機翼,還與韓方共同將其推向國際市場。T-50的研製始於1997年,2001年9月首架樣機就已組裝完畢,並完成了包括發動機試車在內的一系列地面試驗。2002年6月首架樣機首飛成功。2002年3月另一架樣機完成靜力試驗。

彈藥

導彈領域中最惹眼的是美國的“戰術戰斧”,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它又將“戰斧”的技術向前推進了一步。8月23日,“戰術戰斧”進行了首次發射試驗,10月29日又開始進行水下發射試驗,飛行中採用全球定位系統(GPS)、地形匹配、數字景像匹配導航,並驗證了其GPS抗干擾能力,最後,“戰術戰斧”成功進行了末端俯衝機動,並按計劃撞擊目標。“戰術戰斧”,即“戰斧”Block IV,是美國海軍巡航導彈的最新型,其將成為美軍未來對陸攻擊的利器,預計2003年內服役。

除“戰術戰斧”之外,美國還有幾款導彈及彈藥值得一提,它們分別是AIM-9X和增程“陶”-2B。2002年5月31日,雷神公司向美國海軍交付了第一枚生產型AIM-9X“響尾蛇”空空導彈,在兩年的試驗中,AIM-9X一共進行了39次飛行試驗(37次成功)。2002年6月上旬,瑞士提出購買222枚AIM-9X導彈、8枚NATM-9X遙測導彈、45枚CATM-9X可回收訓練導彈。2002年2月,美國陸軍在紅石兵工廠成功完成了一次增程“陶”-2B導彈的發射試驗。以前,“陶”式系列導彈的最大射程一直沒有超過3.75千米。這次試驗中,它的射程達到4千米。

俄羅斯似乎已將S-300、S-400的改進餘地發揮到了極致,於是轉而推出機關報型單兵防空導彈“針”-S。該彈是“薩姆”-18“針”式單兵防空導彈的增程型,用於對付巡航導彈和無人機等小目標。其引信從“針”和“針”-1等早期型號的觸發引信改為近炸引信,彈頭破壞力、殺傷概率、可靠性和壽命也都有較大提高。據稱,其對付戰鬥機的效能是現有型號的兩倍,對付直升機的效能是其三倍,對付巡航導彈的效能是其五倍。尾追攻擊時的最大射程5200米提高到6000米,迎頭攻擊時的目標最大速度從360~400米/秒提高到400米/秒。

德國KEPD350“金牛座”巡航導彈在2002年取得了新進展。2002年7月獲得國會批准後,德國軍方與EADS公司簽訂了生產“金牛座”巡航導彈的合同,包括生產、後勤和培訓支持的費用在內,總價值5.76億美元。該導彈採用模塊化設計,可根據未來需求而改進,並能裝備P-3C等多種機型。4月25日,該導彈在南非奧弗伯格靶場完成試射,射程超過350千米。2004~2009年德國空軍將裝備600枚,用於“狂風”IDS和“颱風”戰鬥機,它也是瑞典空軍JAS-39戰鬥機的備選武器之一。

2002年夏天,由法國、意大利和德國三個國家共同開發的“獨眼巨人”試驗完成。德國海軍已經決定把“獨眼巨人”-S作為輕型反艦導彈裝備在其新型K130級輕型護衛艦上。“獨眼巨人”的射程約為60千米。

2002年裡出現的、在研的或服役新兵器還有很多,以上僅是些粗略的枝節。從總體上來看,2002年裡的新兵器缺少“大腕”,大多是改進改型,有些還是多年前便已實施的建造計劃,如今只不過是變成現實而已。世界新兵器的發展似乎已步入低谷,確切地說,應該是處於一個孕育時期,也許不久的將來,劃時代的革命性的新兵器便會降臨。/兵工科技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警惕西方國家的金融戰
2002: 如果歷史再給我們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