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国庆游北朝鲜2
送交者: beer 2003年02月05日22:41:07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在朝鲜的第一个夜晚睡得很香,也许是因为太累了吧,但今天早晨醒来的时候才发现了真正的原因:这里是如此的安静,听不到熟悉的汽车噪音,也听不到早已习惯了的人群的喧哗,睁开眼睛听到的第一种声音是海鸥的欢叫。披上衣服,走到临海的阳台上,太阳刚刚露出一点点儿笑容,灿烂的朝霞映红天际,清新的海风迎面吹来,远处的群山笼罩在若有若无的晨雾中,多么美好的清晨啊。
  
  可是好心情保持了没多久,早餐时导游正式通知大家,由于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大都是与金日成有关的革命圣地,因此为了表示对朝鲜人民和金日成同志的尊敬,着装务必严肃,特别是不能穿牛仔裤前往,因为那乃是美国腐朽文化的象征。一番话听得我们啼笑皆非,牛仔裤不正是美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吗,怎么这么贴近普罗大众的东西反而不能穿?摇头归摇头,衣服还得老老实实去换,可怜我一共只带了一条牛仔裤,无奈只好找人借了条肥大的劳动裤穿着,虽然样子看起来有点儿滑稽,但总比到时被人拒之门外的好。

  早餐后再次出发,车子沿着昨晚经过的高速公路飞快地向平壤驶去。昨天黑灯瞎火的没有看清楚,今天才有机会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条尚未竣工的公路,应该说路面还是比较宽阔的,只是铺的沥青层似乎有点儿太薄了,当然在这方面我是外行,也许这是人家的先进技术也未可知呢。路边停着不少压路机之类的施工机械,工人们都穿着军服,这可能是他们的工程兵部队吧,很多人看起来都只有十几岁的样子。远处的山坡上,更多穿着平民服装的人正朝着插在山上的红旗走去,大概是去参加义务劳动的。朝方陪同白昌浩介绍说,这条公路将作为献礼,在10月10号劳动党大庆那天正式竣工,接着他又很自豪地说,整条公路没有使用太多的施工机械,是靠朝鲜人民的双手一寸一寸的修筑起来的,车厢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只是我总觉得这掌声的含义有点儿复杂。

  开了好一阵子,车子在一座桥头停下,这里有一个岗亭,持枪的哨兵在桥上游弋,桥头排了一长溜的老百姓,看样子是在接受军人的检查,气氛有些紧张。看来平壤不是那么好进的,不过我们毕竟是“外宾”,因此两位朝方陪同下去说了几句,连车也没下我们就顺顺当当的过关了。

  进入平壤的范围,路面明显好了不少,不一会儿又出现了立交桥,虽然桥上的车流并不大,但看起来还是蛮漂亮的。我们的车也开上了一座立交桥,往左一拐,平壤市区就出现在眼前了。

  昨晚第一次经过平壤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没能真切的看见平壤的样子。现在天已经亮了,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非常美丽而洁净的城市,街道很宽阔,行驶着的车辆大多是公共汽车,小轿车比较少见。街道与建筑物之间有大片的绿地作为过渡,更显得城市空间的开阔。许多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都是大尺度的,看起来很有气势,而且与国内不同,这里的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间距很大,所以在这儿不会有那种令人难受的压抑感。居民楼大多是高达十几层的塔楼,这倒是与北京没有什么两样,不过这里可是一扇防盗窗也没有。

在平壤看不到国内比比皆是的商业广告,取而代之的是大幅的宣传标语或是政治宣传画,其内容和形式和“文革”时期国内的同类东西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好像少一点儿“阶级斗争”你死我活的火药味。街上的行人不少,从穿着上看起来并不像想象中那样是“蓝海洋”或“黄海洋”,应该说还是比较丰富的,只是相对比较“土”一点而已。骑自行车的人也很多,这倒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因为来之前看过不少相关的游记和资料,上面介绍说“平壤是个没有自行车的城市,原因是劳动党怕滚滚车流会影响国家形象”,看来不是这位作者老兄压根儿就没来过平壤就是朝鲜这两年确实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也更让我坚定了“眼见为实”的观念。这里的自行车看起来款式挺眼熟的,据说大部分都是中国生产的,不过与国内不同,不管什么款式的车子,用的大都是国内只有在28载重自行车上才看得见的那种平底的撑脚,也许自行车在这儿有更多的机会用来载重吧。

  正看得眼花缭乱呢,我们的车子在一个广场停了下来,这里就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第一个景点:平壤凯旋门。据导游介绍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凯旋门,是1982年金日成70寿辰时修建的,比著名的巴黎凯旋门要高出整整10米,不过它看起来可没有巴黎凯旋门那么雄伟,也许是因为头上戴着一顶过于沉重的大“帽子”的缘故吧。对于这种纪念性的建筑我不是很感兴趣,因此匆匆看过几眼就离开了。

  广场的另一侧有不少中学生模样的人,在老师的带领下正在列队,看样子是要去参加什么集体活动。趁朝方陪同不注意,我一个人悄悄离开了大部队,朝那些学生的方向走去,我很想看看普通的朝鲜老百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对于我这样一个“老外”又会是什么样的态度呢?来之前听说了不少故事,在这些故
事里,朝鲜百姓是充满革命警惕性的,甚至到了令外人毛骨悚然的地步。不过既然已经来了,不去看看似乎有点可惜,大不了就是抽胶卷吧,反正我刚刚到达,
还没来得及拍几张照片呢。

  走到离这些中学生不远的地方,我观察了一下四周,取出已经换上长焦镜头的相机,小心翼翼的准备开始拍照,就在这时,忽然----他们一齐回过头,朝我这边望来,糟了,被发现了!顿时,听说过的各种各样的传说一下子浮现在脑海里,我仿佛已经看见自己被一大群激愤的革命群众包围在中间,一个威严的大兵哥拿着刚从我的相机里抽出来的胶卷,正在大声的呵斥。唉,没想到甫抵平壤,第一次与老百姓的亲密接触就以失败而告终。可是----且慢,他们的表情看起来好像不是那么的愤怒啊,而且好像也并没有要冲将过来将我擒拿归案的意思,倒是似乎正在向我微笑呢。我定了定神,仔细再看看,没错,他们确实在微笑,还有的人友好地朝我挥手,虽然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这无疑是个好兆头,至少我知道自己不会有事了。

  有惊无险地(其实是自己吓自己)拍完了想拍的东西,那边导游小姐已经在招呼大家上车了。回到车上,一边想着刚才的事情,一边继续开始走马观花。

  在朝鲜人眼里,锦绣山纪念堂是个非常神圣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别说外国游客,就是本国的普通老百姓都很少有机会一睹真容。幸运的是我们这次是以“在华朝侨探亲团”的名义来的,也许是朝方认为应该让我们这些“海外游子”接受一下革命再教育,因此我们才得到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不过,一开始我仍然是对这个行程安排不以为然的,毕竟我对金日成并无什么深厚的感情,何况这种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厚葬方式是我所很反感的。然而,后来的经历让我彻底改变了想法,这真是一次大开眼界的奇异之旅。

据说锦绣山纪念堂原先叫锦绣山议事堂,是金日成生前办公和居住的地方,类似于咱们的中南海。在金日成逝世后,朝鲜劳动党决定将其改造成纪念堂,以永久纪念金日成为朝鲜人民做出的丰功伟绩。这个举动让人吃惊,当年毛主席在中国那么崇高的地位,他死后也只是在天安门广场修了一座纪念堂,从来没有人想过要把整个中南海都变成毛主席纪念堂,但朝鲜人不但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

  我们的大巴在平壤干净宽阔的大路上开了好一会儿,又爬了一点儿坡,最后停在一个空旷的小广场上,广场的一边是一条长长的回廊,这就是进入纪念堂内部的通道了。下车前,导游再次强调了参观时的注意事项,并且让我们把身上所有的金属物品都留在车上,因为待会儿进去的时候要进行安检。另外,她还让团里的儿童也留在车上,小孩子是不让进入纪念堂的,也许是怕不懂事的孩子会在这个庄严的地方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来吧。回廊里已经有一批朝鲜军人在列队,准备进去瞻仰金日成遗容了。我们也跟在后面,排成三路纵队,这时我才注意到,团里许多真正的朝鲜族女团员已经换上了鲜艳的民族服装(她们和我们分乘两辆大客车),看来金日成在中国的朝鲜族同胞中还是有挺高威望的。

  列队完毕,在朝方陪同的带领下,我们开始沿着长长的回廊向纪念堂内部走去。回廊尽头是一道门,门的上方安装着大商场里常见的那种风帘,进到门里,一下子感觉凉爽了不少,看样子是安装了中央空调。门里边又是一条长长的过道,地面铺着光洁的大理石,两边是大扇的玻璃窗,采光很好。整个过道非常的干净和整洁,天花板也很高,可是不知为什么总给我一种很压抑的感觉。大家都不敢大声说话,只是静静地向前走。走不多远是一个类似于机场那样的安检口,通过之后有不短的一段两边都是黑色幕墙的通道,估计是X光之类的设备,也许幕墙背后的人正看着一个个“骷髅”从他面前走过呢。这样严格的安检措施我倒是第一次碰到,也平添了几分紧张和神秘的气氛。走过这段黑色通道,眼前的景象让我小小的吃了一惊:这里仍然是长长的通道,但比前边的要长得多,更大的意外是,这条通道上居然安装着机场才能见到的那种类似于传送带的人行电梯,而且还是对开的,也就是说两个方向一边一条。按说这本来没有什么,可别忘了这是在朝鲜,是在一个物资和电力同样匮乏的国度里啊,这简直可以说是奢华了。不过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这条“传送带”倒是安装得挺体贴的,帮我省了不少力气。

  传送带的尽头是一个大厅,这里是寄存随身物品的地方,有几个非常漂亮的身着民族服装的朝鲜姑娘在这儿服务。出了大厅,又是一条同样安装着传送带的通道,这里已经深入到建筑物的内部,所以不再有窗户,全靠灯光照明。站在传送带上,大家都沉默不语,眼前能看到的只有冰冷的墙壁,和不知通向何方的深深的通道。就在这时,对面的传送带带来了一大批刚刚瞻仰完毕的朝鲜群众,面对面的,慢慢向我们接近。这是我第一次在如此近的距离上看他们,这群人看起来像是从地方上来的群众,穿着比刚才在平壤街头看到的百姓要更土些,每个人的胸前都别着一枚领袖像章,男人大都穿着土黄色的类似于中山装的干部服(就是电视上金正日经常穿的那种),也有穿西装的,女人则大都身着藏蓝色的套裙。这些人普遍比较矮小,脸色也比较黄,一看就象是营养不良的样子。

更加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神情,我们观察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在注视着我们,我试图从他们的眼神中找出点什么来,但是,什么也没有,他们的眼神全都是那样的空洞,让你无法看出他们的真实想法,没有欢迎,也没有排斥,没有羡慕,也没有鄙视,甚至连好奇都没有。他们只是漠然地看着我们,没有人向我们致意,也没有人交头接耳地议论。两队人就这样没有表情地沉默着,面对面地擦肩而过,惨白的灯光下,一张张神情木然的脸孔从我眼前缓缓流过。这么多的人,这么拥挤的空间,竟没有一点点声音,让人窒息地死寂。我感到一股寒意从背后冒起,莫名的恐惧占据了我的心灵,这真是一种令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中国人终生难以忘怀的经历。直到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朝鲜的另一面,也许是更接近真实的一面,虽然这只是在美丽外表下面深深隐藏着的冰山一角。

  好容易走到了传送带的尽头,我们发现紧接着的又是一个电梯,不过这回是把我们送到地下的一层楼面去了,到了下面,走了几步路,拐过弯去,居然又踏上了一条同样漫长的传送带。也许是因为越来越深入的原因吧,越来越多的朝鲜人出现在对面的传送带上,有军人也有平民,许多人都穿着统一的服装,应该是被组织来瞻仰的。惊人相似的是那种同样麻木的表情,和同样令人压抑的死寂。在他们的眼里,我们自己也已经变成这样了吧?我暗暗地想。真的,在这样的环境里呆的时间长了,没有人能够逃避得了被同化的命运。死寂啊死寂,让人绝望的死寂,就在这样的死寂里,走向宿命。

  电梯、传送带,传送带、电梯,上上下下的不知折腾了几回,建筑物的装饰越来越豪华,人也越来越多,不时还有穿着非常艳丽的民族服装的漂亮女服务员出现在眼前,可是压倒这一切的仍是死一般的寂静。走在长长的过道中,我忽然有一种走在坟墓中的感觉。不是吗?尽管灯火通明、人来人往,但这整整一座极尽奢华的宏大建筑,不正是一座巨大的陵墓吗?而建设和守卫这建筑的人们,甚至包括他们的国家,在某种意义上,都不过是这现代帝王陵的陪葬品罢了。这样的想法让我非常不舒服,因为我实在是无法将刚刚才得到的对于平壤的美好印象和这种感觉统一起来。

  不知走了多久,在下了又一个电梯之后,寂静终于被庄严的音乐声打破了。朝方陪同带着我们朝着乐声响起的地方走去,原来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大厅,大厅的尽头是一座巨大的金日成坐像,在粉红色的背景灯衬托下,金主席慈祥地俯瞰着他的子民们。持枪的卫兵威严地守卫在两旁,响彻整个大厅的就是刚才我们听到的庄严乐声,这音乐雄厚而略带悲壮,估计是专门为纪念金日成而谱写的,仅就音乐本身而言,应该说还是挺有感染力的。在我们之前,大厅里已经有不少朝鲜群众,他们正列队向金日成像鞠躬。虽然看不见他们的表情,但从动作来看,还是非常严肃的。朝方陪同让我们也4个一排的列好队,准备鞠躬。面对这样的场景,我说不上很感动,不过也并不反感,只是看到我们这些与金日成毫无关系的中国人也煞有介事的排着队,竟忍不住想笑。当然我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这样造次的事我还没胆量去做,何况前面一个朝鲜摄像师一直把镜头对准我们,这让我把哪怕是偷偷笑一下的念头也缩了回去。只能尽力绷着吧,我心里想,千万可别出问题。好容易轮到我们,赶紧走上前去,头也不敢抬地鞠了一大躬,逃也似的离开了大厅。走出门去,和同伴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眼神,心里不禁轻松了许多。

  门外是一个小的过渡厅,对面的墙壁上开了几个小门,走进小门,一股强劲的风从四面八方吹来,一时让我晕头转向,待得定下神来才发现,这里居然是一个很完备的消毒室,就像生产计算机芯片的车间里的那种,真是匪夷所思。被消过毒的我们走出另一侧的小门,眼前是一座豪华的楼梯,跟着刚才鞠躬的那些朝鲜群众走上楼梯,面前又是一个大厅,两名威武的人民军战士守护在门口,这里就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了,金日成的遗体就保存在这里。再次整理好队伍,在朝方人员的陪同或曰监视下,我们鱼贯而入,进入了这个神圣而神秘的地方。

  这是一个非常高旷的大厅,灯光比外边要幽暗得多,悲壮庄严的音乐回荡在大厅中,气氛非常凝重,正面的墙壁用墨绿色的幕布遮盖起来,中间悬挂着金日成的巨幅画像,下边站着持枪的战士。大厅的正中央,鲜花簇拥着一副水晶棺,金日成的遗体就静静地躺在里面。一束柔和的灯光照在他的脸上,营造出一种安详的效果。这就是那个曾经影响了、并且仍在深刻影响着整个朝鲜半岛命运的人,这就是那个在他的人民当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威望的人,这就是那个极尽传奇色彩、贯穿了整个东西方对抗史的人,这就是那个和我们的祖国有着难以言说的复杂联系的人,如今一切的轰轰烈烈已随着生命的逝去而随风飘去,只留下这副躯壳躺在这里供人们凭吊。前边的朝鲜群众按顺序一排排向金日成的遗体三鞠躬,大厅里的人个个神情庄重,举止严肃。这种气氛不知不觉中感染了我们,让我们也一下子严肃起来。轮到我们了,我和同伴走上前去,按照朝鲜人民的惯例,分别在水晶棺的前边、左边和右边各深深地鞠了一躬。无论人们怎样评价,眼前的这个人毕竟是一个曾经为自己的理想而战斗过的勇士,只此一点,他就有资格得到人们的尊重。

  离开大厅的时候,忍不住回头多看了几眼,和一个历史人物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让我不免生出许多感慨。走过一段通道,我们又被带到了另一个开阔的大厅,这里四面的墙壁上有不少铜质的浮雕,几位漂亮的朝鲜女解说员正在给前来瞻仰的人们讲解。朝方为我们也专门安排了一位讲解员,可惜她讲的朝语我一句也听不懂,但她讲话的那种语调倒是很有意思。以前看过不少朝鲜拍的电影或电视剧,里边的人物一提到金日成的时候,语调马上变得颤抖起来,非常激动的样子。本来以为这只是艺术作品中的夸张手法,现在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还真有这么说话的,眼前的这位漂亮姑娘就正在用这种声情并茂、几乎是带着哭腔的语调在为我们讲解,虽然我不明白她究竟在讲些什么,但看得出来是在表达对伟大领袖金日成的无比敬仰和怀念。听不明白,我只好自己看了,看着看着也算是看出了一点门道,这些浮雕表现的主要是朝鲜人民得知金日成逝世的消息后悲痛欲绝的情景,画面上来自不同战线的人们或立或坐,神色悲戚,追忆着金日成的伟大革命功绩。在其中一个人物手中拿着的缎带上,还能看见用汉字书写的“民族的太阳”几个大字。

在朝鲜,金日成常常被人民比喻为天上的太阳,他的生日也成为了朝鲜最隆重的节日——太阳节,如今太阳坠落了,难怪人们会如此地悲伤。在这组浮雕的最后几段,主人公已经变成了高鼻深目的白人同志和卷发厚唇的非洲兄弟,表情和神态是一样的悲痛万分,我猜想这可能是表示金日成的逝世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这种自恋自大的思维方式过去曾是我们那么熟悉的,如今在这儿又看到了,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也许是因为已经去过最要紧的地方了,朝方陪同对我们的“看管”松懈了不少,我们的队伍也越走越散,渐渐地我竟和大部队脱钩了。看看四周,几乎全都是陌生的面孔,想停留一下,又总是很快被工作人员用手势制止,无奈只好跟在一群朝鲜人后面向外走去。上楼、下楼,电梯、传送带,漫长的路程又被重复了一次,只是这次只剩下我们不多的几个人了。不知是有意无意,朝鲜人慢慢地和我们拉开了距离,站在传送带上,前面后面都空荡荡的,只有对面是越来越多面无表情的朝鲜群众。仍然没有人说话,仍然是木然的脸孔,仍然是死一般的寂静。回过头看看,一群同样神情麻木的军人远远地跟在后边。一瞬间我的神志有些恍惚,我这是在哪儿?这是梦境还是现实?为什么一切看起来是这样的不可理喻?我快要无法忍受这种让人疯狂的压抑感了,可是他们,那些朝鲜老百姓,还是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一张张没有任何表情的脸缓缓流过。

  当我终于完成这漫长的行程,重又看到天空的时候,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在朝鲜的第二天,是感触最深的一天,而锦绣山纪念堂,又是整个朝鲜之行中给我冲击最大的一个地方。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宏大气势,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极尽奢华,对我而言,最难以忘怀的是那些没有表情的面孔,那么多,一排排地向我眼前涌来。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木然的面孔,也从来没有感受过这样令人窒息的压抑感。我终于明白朝鲜的今天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样子了,当人们能够把自己的思想隐藏得或者说是压抑得这么深的时候,同时也就扼杀了创造力和前进的动力。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整个民族的悲剧也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然而,这种令人窒息的沉默的涵义恐怕并不只这么简单,要知道的是,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可是朝鲜给我的感觉又是多面的,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它美好的一面:美丽的城市,友好的人民,纯真的笑容,这让我越来越糊涂,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朝鲜呢?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中国海军力量作战配属详细数量 (转载)
2002: 台军港易遭致命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