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左派文人的反戰乎?反美乎?婊子的牌坊也(二)
送交者: 流星雨72 2003年03月10日02:00:41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中國左派文人的>反戰乎?反美乎?婊子的牌坊也(二)

驚聞韓德強們的《中國各界反對美國政府對伊拉克戰爭計劃的聲明》衝出國門,登陸到為拉登所衷情阿拉伯半島電視台而傳遍全世界了。

不要戰爭,要和平,是人類美好期望。筆者也差點在朋友發來的這份《反戰聲明》上簽了字。我是依據以下三點來反對戰爭的,其一,千百年來,戰爭一直是人類解決紛爭的主要手段,但二戰後,出於對戰爭的破壞性,殘酷性和反人道性的清醒認識,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負責任的國家建立了聯合國,為和平解決爭端提供了可能,所以要努力發揮聯合國的作用。其二,出於人道考慮,因為無論如何努力免傷無辜,無論使用何種高精度的武器,戰爭都有可能傷及無辜平民。其三,是出於人的天然本性而產生的對別人的不信任,也包括對於美國超強力量的不信任,美國人說“總統是靠不住的”,基於同樣的理由我們也可以說美國是靠不住的,也就是說美國需要制約。我相信絕大多數上街反戰的人們更多的是基於人道的立場,但當我認真地讀完這篇聲明後,心裡直慶幸自己沒有草率地簽下名字。因為它和起草者所聲稱的“正義”和“同情”沒有多少關係,而只是中國左派文人的一個反美秀而已。

首先,這篇聲明本質上根本不是和平反戰書,而是中國左派文人們所羅列的美國罪行錄和對以美國為首的國際正義力量的控訴書。這篇聲明顛倒黑白地說:“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襲擊民用防空洞和其他民用設施,大規模殺傷婦女和兒童;大規模屠殺放下武器的伊拉克士兵;戰後在美國和極少數國家堅持下的經濟制裁,造成近百萬伊拉克嬰兒非正常死亡”,還進一步而憑空想象道:“目前正在策劃中的對伊拉克戰爭,將以更殘忍凶暴、更滅絕人性的手段,對包括伊拉克婦女、兒童在內的手無寸鐵的平民施以空前的屠殺。”(續)

三,薩達姆是抗暴英雄,還是殃民禍星?

韓德強們的《中國各界反對美國政府對伊拉克戰爭計劃的聲明》竟公然稱薩達姆家族統治下的伊拉克是“敢於對美國橫蠻無理的暴行進行抗爭的而被最慘無人道打擊的國家”。還竟然反問道:“世界公理何在?!人類正義何在?”

“公理”和“正義”到了中國的左派文人的嘴裡就成了婊子的牌坊,實在令人悲哀。

薩達姆於1979年登上總統的寶座,1980年2月7日的晚上,他面對巴格達人民國際體育場內人山人海的伊拉克人,宣讀他的《民族宣言》。他莊嚴地念到:“禁止任何一個阿拉伯國家運用武力來反對其它阿拉伯國家,要通過和平的方式,遵照阿拉伯聯合行動和民族的利益來解決阿拉伯國家之間一切可能的衝突”。由此可見薩達姆的牌坊立得不可謂不高。

然而,薩達姆的話語才落下幾個月,伊拉克便於同年9月22日出動大批飛機轟炸另一個伊斯蘭國家------伊朗,翌日十幾個師的地面部隊全面推進,挑起了長達8年,死亡百萬的兩伊戰爭。

再回放至1990年8月,伊拉克不顧阿拉伯兄弟國家的勸說,也不看弱小的科威特苦苦哀求:只要不割地,欠款可以不要,賠款也可以給,而瞬間侵占併吞併了科威特。從這時起,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為和平地解決伊科爭端以從未有過的高頻率高密度高強度地斡旋了近半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一系列要求伊拉克撤軍的決議,卻遭到薩達姆的一次又一次的蔑視和嘲笑。這種無視人類和平理念和破壞國際秩序的罪犯到了這些左派文人的筆下竟然成了“抗暴英雄”。真不知道他們心裡的“公理”和“正義”是個什麼東西?

當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將幾十萬大軍搬到海灣的時候,許多中國人都認為薩達姆會在最後一刻主動撤出科威特,讓美國等國再勞民傷財地將軍隊搬回去,然而薩達姆卻依然堅稱科威特是他的固有領土,還要讓聯合國部隊死無葬身之地,是否這種薩達姆式的豪言壯語就是這些左派文人們所稱的“英雄”的例證了?在“沙漠風暴”行動開始的當天薩達姆就宣稱已經消滅了消滅了聯合國部隊的3個裝甲師並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然而3天后的伊拉克就宣布無條件投降了,與此同時伊拉克軍隊卻開始了大搶劫,大破壞,不但金銀財寶要搶,連國家檔案政府文件和小孩的玩具-----洋娃娃也要槍,帶不走的就炸掉,燒掉,薩達姆的軍隊點燃了科威特境內950口油井中的800口, 熊熊大火終日燃燒不息,滾滾濃煙遮沒了海灣地區的天空。心底良知尚存的中國人看到這裡不免會想:是否50年前的“皇軍”再世了?如果薩達姆是英雄的話,也難怪有人會崇拜東條英機了。

當薩達姆的鐵騎橫蠻無理地踏入科威特,當薩達姆的共和國衛隊最慘無人道地蹂躪科威特人民的時候,當百萬的伊拉克人湧上街頭慶祝他們戰爭的勝利的時候,當科威特人哀鴻遍野的時候,這些中國左派文人們有沒有為弱者呼號過呢?當中國政府不支持用聯合國部隊趕走侵略者,解放科威特的時候,這些文人們有沒有向我們的政府發過聲明請過願呢?難道科威特就沒有主權了嗎?難道科威特就該遭侵略吞併了嗎?難道科威特人的命就不是命了嗎?你們的“公理”何在?!你們的“正義”何在?

韓德強還更無恥地吹捧這個民賊獨夫道:“薩達姆使得伊拉克變得富有”,在這篇>中更毫無根據地指責:“在美國和極少數國家堅持下的經濟制裁,造成近百萬伊拉克嬰兒非正常死亡“。下面就來看看薩達姆是如何地讓伊拉克富有,又是如何造成大量伊拉克人非正常死亡的。

前聯合國派駐伊拉克的人道主義事務觀察員劉克克(中國)對中央電視台記者說:薩達姆剛當總統的時候(80年),整個伊拉克的生活水平很高,窮人和富人在吃飯,穿着上已經區分不出來了,差別就是車和房子的多少和好壞,全民免費教育,免費醫療,人均收入在當時的世界上也屬前列。

然而薩達姆蓄意發動的兩伊戰爭使伊拉克欠下800億美元的外債,石油收入不及戰前的1/5,薩達姆,他不但不知悔改,反而變本加厲地於兩年後吞併弱小的科威特,這又使得伊拉克的外債高達1200億美元,平均每個伊拉克人負外債達5000美元。韓德強的“薩達姆使伊拉克富有”論不知從何說起。事實上,也只有薩達姆這樣的殃民禍星才會在二十世紀的九十年代裡,做十九世紀的侵略和掠奪的致富夢。

在1990年8月2日,伊拉克的坦克衝進科威特的當天,聯合國通過了要求伊拉克停止侵略無條件撤出的660號決議,又於4天后一致通過661號決議對伊拉克實行全面的制裁,1991年4月3日安理會又一致通過687號決議將解除制裁的條件設定為伊拉克全面地執行聯合國的所有決議。從這裡看來制裁伊拉克是有法理依據的,並非美國和極少數國家的“造孽”,如果這些左派文人有不滿的話,首先得去自家政府抗議才行。可是左一個聯合國,右一個安理會的左派文人們的比目魚眼睛此刻就瞎了,聯合國就成了美國和極少數國家了。

對於20世紀末還公然侵略吞併小國的犯罪行為難道不該被全面的制裁,難道反而應給予全面的援助?

有不少“憤青”在這些左派文人的誤導下以為,封鎖和制裁就是將伊拉克包圍封閉起來,餓了,不給吃的,病了,不給藥。而事實上,在1991年3月10日,海灣戰爭剛剛結束10天,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油田還燃燒着熊熊大火,聯合國副秘書長就帶領專家小組前往巴格達估量伊拉克人民的人道主義需求。 又10天后,作出了立刻向伊拉克提供大規模的糧食和醫藥援助的決定,在其後的五年間國際社會拿出了20多億美元(其中包括聯合國從緊張的經費中撥出的9億6千4百萬美元)向伊拉克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很有意思的是其中美國給的援助還是占了大頭,但就是不知道口口聲聲譴責美國,可憐伊拉克的韓德強,王小東們貢獻了多少? 反正十多年間沒見過他們為伊拉克人向自己的政府發過聲明,請過願,反正也沒見他們為可憐的伊拉克人募過捐。
  
幾個月後,1991年8月15日,安理會決定對伊拉克實施用出口石油換取基本的人道主義物資-食品和醫藥用品的計劃,然而伊拉克政府當天即宣布拒絕接受這一計劃(這樣的戰敗國還挺牛的呵,真的是頭一次見着)。 一邊將食品,藥品拒之門外,一邊又抱起孩子秀給人看:多可憐啊,都餓死,病死了。除了象薩達姆這些獨裁者,還有誰做得出來?就是這樣的“劊子手”,韓德強們還頻頻地為他唱讚歌。

然而直到1996年,經過漫長有艱苦的5年談判,在英美的壓力下,薩達姆政權終於在石油換食品協議上簽了字。一個經營着小鋪子的伊拉克人對人道主義事務觀察員劉克克說:“我們這幾年吃飯就跟狗吃的一樣的東西,根本不是人飯,你們這一來了,我們吃飯就解決了“。從這裡可以看到2200萬伊拉克人的吃飯問題並不難解決,從這裡誰都可以看出究竟是誰阻攔了對伊拉克平民百姓的人道援助的?是誰讓伊拉克人吃得豬狗不如的?韓德強,王小東們,你們請說說看,這5年當中,誰該為伊拉克平民百姓的苦難負責,是美國嗎?事實上,就是這個薩達姆,象韓德強們所希望的那樣,妄圖用伊拉克人民的災難去添加他們口中的美帝國主義的“罪孽”,哪還管平民百姓的死活。


聯合國根據教科文組織制定的人均生存保障線,規定伊拉克每6個月可以出口價值20億美元的石油,其中的14億美元用於進口食品和醫藥用品。按照1996年國際市場小麥價格,這筆錢如果用於小麥進口的話,可以進口780萬噸小麥,每個伊拉克人每月可以分得260斤小麥(據說朝鮮人的口糧定量是每月20斤)。這個數目不僅可以使伊拉克人吃飽,還將使伊拉克人的生活水平高於世界上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15 億人(包括6億以上的中國人),根本不至於如報道的那樣餓死,病死了幾百萬的兒童。

聯合國在1999年取消了伊拉克石油出口額的上限,又在2001年取消了絕大多數的進口物資的限制,今天,伊拉克人均每天食品消費量的營養標準達到了2225大卡,而聯合國規定的全世界成年人必需的營養標準是每天2100大卡。伊拉克普通民眾的糧食定量是薩達姆同意石油換食品前的三倍,配給的食品中包括了足夠的大米、麵粉、食糖、食鹽、食用油、奶粉和茶葉等,而且只是象徵性地收點錢(一個人口一個月的基本食品只收大約20元人民幣左右)。市場上的基本生活用品也不貴,比如一斤鮮牛奶賣5角人民幣,蘋果和桔子也約二角的樣子,其他,如生活能源就更便宜了,汽油,液化氣和生活用電一般都比中國要便宜20-30倍,而且價格穩定,供應充足(新華社圖片新聞)。

據伊拉克駐華大使說,伊拉克的石油生產成本極低,約6-7角美元一桶,而銷售價達20-40美元一桶,利潤率高達幾十倍,如此看來伊拉克出口石油就如同從地窖里往外搬黃金。只要有石油流出,就有美金流入,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食品和藥品流入,然而,就是這樣的利國福民的”石油換食品計劃“也幾乎每延長一期,薩達姆政權就拒絕並阻擾一次,而且每次都是在英美採取或威脅採取強硬措施後,在最後通牒的一刻被迫接受的(大家查查已往的新聞就可以知道)。

在薩達姆的眼裡,石油不是食品和藥品,而是武器。2000年10月,薩達姆以拒絕使用敵國貨幣(美國)為由頭獎出口結算由美元改為歐元,使得因兌換費和利息每年損失3億美元。2002年4月8日,伊拉克又宣布停止出口石油30天並作出不賣給美國石油的決策。又導致損失至少14億美元,14億美元對2200萬人口的伊拉克意味着什麼?那就是平均每個國民的200多斤麵粉,當然在薩達姆之類的眼中,臉皮是高於肚皮的,不過既然如此,就別再又假惺惺地拿癟肚皮去秀人了!

出於人道主義考慮,"石油換食品"計劃已經能使伊拉克獲得每年100億美元的石油收入。這100億美元是什麼樣的概念?是人口比伊拉克還多40%的的重慶市地方財政收入的6倍多,也是人口不比伊拉克少多少的上海市的地方財政收入的2.5倍,也是上海每年吸收外資的3倍。滾滾的石油為伊拉克帶去了滾滾的美鈔,這也就是說2200萬的伊拉克人光靠石油收入就是人均500美元(4000人民幣了),一個四口之家就是近2000美元/年了,怎麼會有百萬伊拉克嬰兒被餓死呢?

原來在伊拉克在受到聯合國制裁的同時,薩達姆的皇宮增加了幾十座,薩達姆的家族和其復興黨員們靠走私石油發財了,靠變賣用石油換來的人道主義物資致富了,巴格達的薩東街,印度街等地,各類高檔商店,餐廳門庭若市,生意紅火,高級瑞士手錶,日本相機應有盡有。1997年薩達姆的女婿出逃時所攜帶的款項多達86億美元。這一切說明了什麼?石油本是伊拉克人民的財富,薩達姆們不但中飽了私囊,還濫用了它們,將它們換成軍火,再換回森森白骨,再換成薩達姆的大巴比倫白日之夢。

薩達姆經常對伊拉克人民說的一句話是“伊拉克是一個充滿了福利的地方”,可他治下的伊拉克人卻反問道:他說這是一個充滿福利的地方,我們現在有什麼呢?我以前掙的工資相當於幾千美元,現在相當於幾美元,如果這是一個充滿福利的國家,為什麼我的親戚朋友,凡是有海灣關係的都走了(新華社記者杜震)。也就是這個被薩達姆稱為“充滿福利”的伊拉克為世界貢獻了最多的難民。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估計,充斥着世界各地的伊拉克難民人數高達300萬,原來緊隨阿富汗之後排為老二,如今隨着近200萬的阿富汗難民返鄉後,就榮登“第一”的寶座了。去年,澳大利亞海域的難民危機的製造者大多是伊拉克人,去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的難民管理機構查一查也就會知道來自於伊拉克的難民申請也名列第一。

伊拉克是中東地區唯一富油,又富水的地方,是物產豐富的古巴比倫文明的誕生地。沒有野性擴張的薩達姆,那麼今天,伊拉克的年人均收入將是一萬美元以上的,開着車,住別墅和出國旅遊,伊拉克人有理由得到他們本該有的富足的生活,是薩達姆毀掉了這一切。

對伊拉克進行制裁是聯合國的一致通過的決議,解除制裁的條件也由聯合國通過的決議所定。1988年聯合國的決議表明伊拉克仍然藏有大量的違禁武器沒有銷毀。2002年聯合國的決議更載明伊拉克政權實質性地違反了聯合國在1990年到2002年間通過的16個決議。 一年又一年,一共12年,從老布什,到克林頓,再到小布什,薩達姆樂此不疲玩着“老鼠戲貓”的遊戲,在布什面前做老鼠又何妨?他怎麼說也是2200萬伊拉克人民面前的老虎,況且要是哪一天美國貓玩累了,那他薩達姆不就是中東“雄師”了嗎?薩達姆今年66歲,他有的是本錢,老子死了,還有兒子,朝鮮的金家王朝不就是這樣延續的嗎?

缺醫少吃的伊拉克平民是什麼?是薩達姆博取世人同情的道具,是和聯合國討價還價的籌碼。2002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官員視察薩達姆兒童中心教學醫院(the Saddam Central Teaching Hospital for Children)的時候,院長抱怨說他們申請的X-光機,腎透析儀和CT等儀器已經5年了還沒影子,可當官員去聯合國查閱伊拉克政府遞交進口申請表時,卻怎麼也找不到這項申請。伊拉克兒童的死亡是該美國負責的嗎?12年來的歷史表明,薩達姆要的不是食品和藥品,他想得到的是軍力和武器,是有朝一日的東山再起,事實證明,只有薩達姆下台的那一天才是伊拉克人民苦難結束的那一天。希望韓德強們睜開你們高貴的比目魚眼睛,看清這一切的一切。(待續三)

流星雨
xingyu_liu72@yahoo.com
2002年3月5日

自註:
1,閱讀本節時請參見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和中央黨校的>上的前中國駐伊拉克的外交官解傳廣的文章>以及畢業於伊斯蘭經學院的新華社穆斯林記者石岳文所著的新書《戰雲籠罩巴格達》。

2,求解一個小技術問題,人口2200萬的伊拉克(注意,比上海市多30%,比重慶市少40%),十年內有百萬的嬰兒死亡,但在最為困難的1995年(96年實施石油食品計劃)的人口增長率達到3.8%(同期世界的增長率為1.4/%,聯合國數據)。伊拉克網站上更說:巴格達婦產醫院每天出生的約30個嬰兒中有18-20個會很快死去(th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in Baghdad, about 30 babies are born every day, but 60-80 % of them would die. )

3,中國左派文人的>反戰乎?反美乎?婊子的牌坊也(上)刊出後,被廣泛轉載,不少讀者來信質疑,其中最集中的問題是不相信戰雲籠罩下的巴格達的平靜,這點在我的文章中是很重要的,因為它關繫到普通的伊拉克人對上次海灣戰爭的記憶和對美軍和美國以及這次倒薩戰爭看法和態度,對於揭露韓德強們的蓄意煽動也很要緊。不過說實話,原來在開寫文章之前,我雖然知道伊拉克人並不害怕美軍的轟炸,但也的確沒料到伊拉克平民百姓如此的泰然,所以寫的時候,查了不少資料。寫完的時候,國內官方媒體對這方面也有了不少披露,現將我看到的一些摘錄部分,以供參考(也繼續接受韓德強,王小東及其追隨者們的質疑和辯論):

(1),新華社記者王波梁有昶:儘管巴士拉是“前線城市”,可記者在這裡卻感覺不到一點緊張氣氛。與其它伊拉克的城市一樣,很安靜。

(2),新華社駐巴格達記者張蘭華口述:從市面上來看,目前還看不到任何戰前的混亂,如哄抬物價,搶購物資,市面上還看不到這樣的行為,大家也能夠平靜的工作和生活。街頭氣氛並不緊張, 巴格達的社會生活包括娛樂等等一切都正常,公共場所遊樂場所,節假日帶着孩子一家人玩啊,還是挺開心,當然畢竟還是有一份擔憂。在巴格達,無論是當地人也好,外國人也好,目前的生活,都沒有受到什麼明顯的影響,一切都很正常。

(3),新華社穆斯林記者石岳文:伊拉克的好多商店、超市到晚上12點還不關呢,冰淇淋店,即使是冬天那麼冷的時候,還有很多人吃冷飲,買冰淇淋,夏天就人滿為患了,他們是周四過周末,一到禮拜四,大街小巷,很多人開着車又唱又跳的,即使是現在也是這樣。青年人,每每到禮拜四的晚上就成雙成對的,談戀愛的在公園裡到處都是。表面上在巴格達內部看不出什麼戰爭的跡象。至於城市,伊拉克也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被制裁得)破舊不堪到什麼樣,巴格達這個城市現在依然是歌舞昇平的氣氛。戰爭嘛,就是這樣,可是老百姓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4),新華社記者駐巴格達杜震:在入侵科威特的時候,他們也是非常緊張的,準備防空洞和糧食,但(在美軍)第一天、第二天轟炸了以後,第三天晚上大傢伙就準備到陽台上看煙火(應該主要是伊方的防空炮火)了,轟炸對老百姓的威脅非常小,老百姓不怕軍事打擊,怕沒有飯吃、沒有水喝、沒有電,對伊拉克人來講,家裡有發電機有井是正常的事情。而且有一條迪特利斯河的水是非常充沛的,他們有一句話,大不了到那兒取水好了。

(5),新華社駐巴格達記者王波:他們不害怕美國轟炸伊拉克,他們相信美國的目標是薩達姆政權,而且他們的轟炸非常之准,主要是伊拉克的基礎設施,伊拉克的敏感部門,比如國防部。他們認為美國不會轟炸伊拉克的民居。他們擔心的是戰爭爆發後,伊拉克人會自己打起來。另外還會有趁火打劫的。巴格達的晚上非常熱鬧,像其他的大城市一樣。市民白天上班,下午兩點就下班。到晚上開始活動。夜生活非常豐富,尤其在巴格達大街上,車水馬龍,人們都在街上購物,非常正常、非常熱鬧,一點大戰前的感覺都沒有。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我也看朝鮮戰爭---勝利者究竟是誰?
2002: 對台作戰美國會插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