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海湾战争的是与非
送交者: ,,, 2003年04月07日16:00:14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海湾伊拉克战火又起,给人们带来困惑和是非的纷争。
1、 合法还是非法------关于国际秩序的是与非
联合国在国际秩序中的作用有点象一根棍棒,用得着时便操起打人,用不着时便丢弃一边。假设,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美英对伊拉克进行打击的提案,法、俄、德三国没有与之为难,那么这场海湾战争就是合法的了。但事实是,法、德、俄三国在伊拉克都有自己的利益,它们不愿看到一个由美国独霸的、颐指气使的中东,美英的提案便遭到三国的强烈反对,在联合国不可能被通过,因此美英对伊拉克的战争便是非法的了,便成为“没有在联合国框架下的行动”。由此看来,在处理国际秩序的问题上,合法与不合法,取决于美、英、法、德、俄的利益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或者经过做工作,讨价还价,“取得了一致”了,任何行动都是合法的了,如果不一致,那就是非法的。国际秩序仍然是强权政治,是大国强国之间讨价还价的结果。这一次美英根本就抛开了联合国,不合法也干了,看你们怎么办!法、德、俄眼睁睁地看着也没有办法。反过来想,问题只有在出现后才可能提出解决的办法,因此,这或许是一件好事,为建立未来更趋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提供了一次机会。但也有人认为可能成为这样一个局面,美国会对被它认为是邪恶轴心国的其它国家再次进行战争。但愿不是如此吧,美国人民还会允许这样打下去吗?民主制度和独裁专制制度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政府是受到制约的,而后者是不受制约的。
2、 入侵还是解放------反恐行动的是与非
美英这次出兵伊拉克有两个理由:一是解除萨达姆的武装和推翻萨达姆政权。解除萨达姆的武装是因为萨达姆违背联合国决议,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虽然联合国派专家几番查找,周旋12年,原来清单上有的导弹和化学武器都去向不明,成为疑问。但毕竟没有找到证据,无法定罪。另一个理由是萨达姆政权是个独裁专制政权,它与邻国伊朗和科威特打了八年的仗,它支持国际恐怖主义,对中东、美国乃至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被布什称为“三个邪恶轴心国”之一。美国自去年“911”事件之后便动了除去萨达姆政权的意念,并着手从政治和军事上作准备。政治上首先确定伊拉克仍然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然后明确伊拉克人民要推翻萨达姆政权。但这两条都没有明确的结果。而军事准备却大大超前,陈兵2---30万于中东,撤是撤不回来了,逼上梁山,布什不干也不行了。美国政府便有了以下的宣传:不能等到萨达姆手中握有了原子弹再动手,不能等到再出现一次“911”再来解除其武装,应该先发制人,消灭祸源。于是美英联军打出了“解放伊拉克人民”的旗帜,出兵伊拉克。对国际恐怖活动确实应该打击在先,否则平民的生命财产无辜受损,难以弥补。但我们都知道恐怖主义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极端无奈状态下的复仇行为,这种行为如果再加上民族的或宗教的因素,便成为一种普遍的信仰和行为。阿拉伯民族就处于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下,他们对美国的仇恨源于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入侵,源于美国对犹太人的单边支持,因此阿拉伯青年心目中的英雄便是针对美国人和犹太人进行恐怖袭击的“人体炸弹”。而萨达姆则不同,他曾经依赖美国,后又反叛美国,并支持阿拉伯人对美国人和犹太人实施的恐怖行动,使美国人欲除之而后快。阿拉伯人也不喜欢萨达姆,这是一个十分专制残暴且又意图称霸阿拉伯世界的野心家,其周边邻国都十分忌惮他;伊拉克人民对他也未必十分拥护,虽然去年伊拉克举行大选,萨达姆以100%的票数当选总统,但曾经沧海的中国人都知道,所谓的100%当选那不过是一种专制体制下的必然结果。伊拉克人民自70年代独立以后,曾经有过相当安逸舒适的生活,那时人均年收入曾达到5000美元,靠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伊拉克人没有理由不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但是,萨达姆破坏了这一切,他不仅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频繁战事的灾难,而且还带来了专制统治的残暴和恐惧。从道理上讲,能够除掉他当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老布什和小布什可能都后悔上一次海湾战争没有乘胜追击,一举铲除这个祸根,以至今日小布什还要以政治生命来搏赌这场战争。萨达姆老奸巨滑,美国用尽各种手段都奈何不得他,而伊拉克反对派中又没有可以一呼百应、撑的起台面的人物。百般计较,战争便成为政治的最后手段。和平手段能解决问题吗?12年的反反复复着实让人怀疑;战争手段能解决问题吗?抗击侵略反而让阿拉伯人凝聚,民族反抗情绪使萨达姆成了阿拉伯青年人心目中的英雄,战争只能加深民族和宗教矛盾,只能种植仇恨的种子。战争能给伊拉克人民带来解放和民主吗?如果能,未来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则会是什么样的呢?如果不能,恐怖活动会不会愈演愈烈呢?
3、 顾忌与不顾忌------战略战术的是与非
美英联军这次对伊战争的战略战术确实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原本人们都是以前次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为蓝本来设想这次战争的模式,美军强大的现代武器可以在不接触的状态下迅速摧毁伊军的有生力量,轻而易举的接管萨达姆政权。战争还未开始,速战论已经先入为主,成为人们的固定思维。结果却相反,美英没有以狂轰滥炸开始战争,反而是地面部队先行进入,开始了一场以精确计量为特征的常规战争。就连“斩首行动”的轰炸也是在获知伊方首脑活动的动向后临时采取的措施。这样就有了许多说法,一是说,美英对巴士拉“什叶派”教徒可能会起义反抗萨达姆政权、对巴士拉守军可能会反水等信息寄以很大的希望,因为在上一次海湾战争中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但是这次没有发生,美英联军的希望落空了。二是美英这次战争的目的是接管伊拉克政权,因此不能完全摧毁伊拉克的经济文化,必须保护油田、工厂和重要的文化古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以便战后重建时能够迅速恢复经济,并且不至于和伊拉克人民产生更深的民族对立情绪。但这种种顾忌给战略战术带来的麻烦就是束缚了美英联军行动的手脚,给萨达姆政权以极大的方便。首先,战争就会死人,美英士兵的每一条生命都会被媒体严重关注,都会给决策人带来压力;而巷战的短兵相接必然会出现更多的死亡。萨达姆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把部队都收缩进入城市,期待着通过巷战来困住入侵者。其次,战争对无辜平民的伤害也是不可避免的,美英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使用了精确制导的战术原则,目标主要是与战争有关的政权机关、军事设施等等。但是还是伤害了许多无辜的平民,双方媒体在这方面的宣传和反宣传特别多,伊方说,在某次轰炸中有多少平民被打死打伤,并播出了伤亡者的电视画面;而美英方面则通过图像来说明打击是多么的精确,偶尔也对出现的误伤表示遗憾和道歉,并且指责伊方把军事设施设置在距离民居很近的地方,把武器藏匿在民用设施里。战争的无情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难以癒合的疮伤,对平民的伤害更加激起了世界各地(包括美英本土)反战的热潮。再次,让人奇怪的是这次战争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难民潮,约旦在约伊边境设置了可容纳万人以上的难民营,但只有数十名难民逃来。是什么原因使伊拉克人民没有背井离乡,而是留了下来承受战争的苦难?无非有两个原因,要不是人民自愿留下,要不就是被某种力量强制留下。如果是前者,美英联军在推翻萨达姆政权后,将面临更大的麻烦,那就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象在越南那样,男女老幼都会拿起武器来打击入侵者;而美英联军则无法分清哪些是军事人员哪些是非军事人员,处于十分被动挨打的局面。现在许多阿拉伯国家的青年纷纷涌入伊拉克,都是想以身殉道,用“人体炸弹”来打击美英侵略者。这是一个信号。如果是后者,一旦萨达姆政权倒台,新的由伊拉克人自己组成的政府成立,伊拉克就会新生。战略战术的不同是战争目的不同的表现,顾忌过多会影响战略战术的实施;独裁政权不顾及民众利益的,因而他们在实施战略战术时往往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极端的残暴。
4、 保密与监督------战时新闻管制的是与非
美国是民主国家,“言论自由”是其建国的基础,是“五项人权”之一。自“911”后,为了防止和打击恐怖活动,安全部门被授予了更大的权力,使人权受到了更多的限止,这能够为人们所理解。在这次对伊战争中,虽然美国国防部首次允许记者随军采访,但又出台了新闻管制“六大守则”和“三不准”,使记者无法得到或发布有价值的新闻,有线新闻电视网前主持人伯纳德·肖很清楚战争的特殊性,在战前他就曾做过判断:“美国观众永远无法看到美伊战争全面而真实的情景。”前次海湾战争如此,此次伊拉克战争也会如此。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中的保密是不容置疑的,更何况战争中不可能规矩老实,“兵不厌诈”是人所共知的兵法原则。在今天利用宣传媒介散布真真假假的信息以涣散敌军军心、鼓午自己的士气,迷乱信息、干扰敌军部署是战时常用的战术行为,战时双方确实都在充分利用这种宣传来为自己创造战机和赢得舆论的支持。在这次战争中伊方用的更为有利,一则因为美英出师无名,先输一招;而伊方为弱者和被入侵者,所以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同情;二则伊方通过媒体大肆宣传被美英轰炸造成平民伤亡的影像,使美英的国际地位更为孤立。新闻要求真实客观性和时效性,这就与战时的新闻管制产生了矛盾,这在伊拉克这样的独裁国家是不存在问题的,它的新闻管制本来就存在。但在美英这样的民主国度就引起新闻媒体与军方的冲突,面对美国媒体日益升级的对伊拉克战争计划和进程批评,五角大楼的高官们在4月1日的新闻吹风会上称媒体对战争的评论是“不负责任、虚假的和不友好的”。美英两国政府开始对新闻媒体进行干预,特别是在“半岛”电视台播出美军士兵的尸体和俘虏镜头后,英国防部就告诫媒体不要转播这段录像,以免“成为伊拉克的宣传工具”。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专门到英国记者协会做了政治动员般的长篇讲话,反复强调了战时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这些要求对于战时新闻管制都是必须的,是没有违背“新闻自由“的原则的,这和和平时期的新闻自由原则是有所区别的,谁也不应该有意或无意的损害自己的利益来进行战时宣传。如美国两位著名的战地记者先后被封杀(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著名记者彼德-阿内特因接受伊拉克国家电视台的采访并发表了对美英联军不利的言论而被解雇;美国洛杉矶时报的资深摄影记者沃尔斯基因伪造战争照片而被解雇)就是例子,事后,彼德-阿内特因向美国人民道歉是对的,因为他的行为确实损害了美国人民的利益。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战时报道也受到了公开的批评,英国工党主席里德指责BBC的报道就像在为阿拉伯做宣传。在巴格达市场爆炸现场做报道的BBC记者奥马尔,被指责像“巴格达的朋友”。但如果政府的行为有损本国民众的利益,那种暴露性报道将是另外一回事。新闻自由是为民众主权设立的民主原则,是民众用以监督政府的重要工具,也是民众了解社会,主持政权的主要渠道;民众不会允许新闻自由来损害自己的利益。相反,独裁专制政权是不会容忍新闻自由的,因为这样不利于独裁者的统治。战时的新闻自由也应该遵循服从民众利益的原则,如果不能理解这一点,要么就是太书生气太迂腐,要不就是另有企图。即使这样,在民主国度里,战时政府的政策在战后也要接受民众的检查和质询。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布什试探放弃一个中国政策
2002: 中国的强大与外蒙,台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