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毛泽东时代的一个特点是不寂寞
送交者: [数学] 2003年04月28日20:49:49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这是我在毛泽东时代生活过后,再在市场经济时代生活过后,得出的切身体会。

当然,右派的观点可能不同,右派会编出这样一种恐怖景象:一些个人成天盯在
别人背后抓别人的漏洞,准备将别人打成反革命,于是人人自危。其实,人人自
危,当时的人人,是当官的,干我们老百姓什么事情?而且,如果刨去阶级斗争
这一块,那么,非阶级斗争的这一块,也还是一个不寂寞。

人是一种通信的动物,因此,总是需要经常和别人沟通的。不仅要听别人说话,
自己也要向别人说话。中国人尤其喜欢说话,所以一群人到一起总是要呱呱呱地
说个不停。

因此,一个社会寂寞和不寂寞的标准,是找到一个人说话的难易程度。如果新认
识一个人越容易,找到一个人说话越容易,这个社会就越不寂寞。而如果新认识
一个人越难,找到一个人说话越难,则这个社会就越寂寞。

现在的社会是寂寞的,一个是人都很忙。学生忙着复习功课考试,有了工作的人
害怕丢工作,或者急着挣大钱,也很忙。没有工作的人则急着找工作,当然也很
忙。因此,找出时间谈话的机会就不多。而老人倒是不忙,但是很难找到人说话
。为什么老人那么喜欢再婚?如果老人都容易找到人说话,也不一定就特别喜欢
再婚这件事情。

为什么宠物热?也是因为太寂寞了。毛泽东时代也有许多养宠物的事情,但仍然
不如现在这些人这么喜欢养,因为毛泽东时代的人不寂寞。下面讲一讲毛泽东时
代的人为什么不寂寞。

先说农村,当时是集体生产劳动。因此,无论是割草,还是挑稻谷,或者是锄地
,每一个活儿都是队长分配几个人去干的。则这几个人相互之间一边干活就一边
说话,休息的时候也可以相互啦呱,这就加强了人与人之间通信联系。比如说,
要干活总是有可能受点伤的。比如说镰刀割破了手,或者扭了脚,则同伴们发现
你出了点小事故,就会围上来关心一番,会向上报告,会想办法止血或者按摩什
么的,或者有人给你背回家去,然后还有更多的人听到这个消息来探望你。即使
医疗条件不好,但是你受了伤能够闹出许多动静这一点,就足以让你欣慰了。

但是个体劳动就不同。个体劳动就剩你和你老婆相互沟通了,或者加上你家里的
其它人沟通。在个体劳动中,更多的是一个人默默地去打柴,默默地去锄地,干
什么都是默默地,周围很寂静。如果出了点小事故,比如说扭伤了脚,自己挣扎
到家里去让老婆照料吧,没有别人会来看望你的,大家都很忙。

再说城里,当时实行高就业政策,就是几乎每个人都有工作,但就当时的生产力
水平,按经济增长的指数率的规律,既然每个人都有工作,这实质性的工作就一
定是不饱满的。这么一来大家休息的时间就多,这样聊天的时间也就多,相互的
通信沟通量足够。

当时的政治学习其实也加强了沟通。不要以为政治学习大家就一脸严肃。当然,
严肃的时候是有的,但很多的时候就是聊着聊着就不知道聊到哪里去了。

而工厂农村学校部队的一个大特点,就是还有其它的许多活动给人们以广泛的相
互认识的机会。所以当时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婚姻介绍所之类的东西,想要认识人
是非常容易的。不象现在,你在街上看到一个靓女,你和她有机会打招呼吗?门
也没有。现在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是无限大。

其中,一个非常广泛的活动就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其实就是文艺演出队。从大
单位到小单位都有。我上的中学的这个班里就有,如果演出得好就到校里到市里
组成更高级别的演出队。这都产生了大量的认识许多人的机会。

而去看演出看电影这件事情,许多单位,包括部队,都是集合去的,并不是分散
着一个人一个人去的,这么一集合去,演出之前就要啦歌,啦歌这活动也很好玩
,非常热闹,“某某某,来一个,一,二,快快!”,气氛非常热烈,没有寂寞
的感觉。

还有就是城里的单位每年都在不断地组织人下乡,不是去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就是去抗旱,或者去收割。每到出发时,大家都打着背包,提着行李,举着红旗
,也有步行行军去的,也有乘车去的,然后在乡下农村老乡家里住上几天。

而这个过程中,一是和自己单位的人的交往也会加强。这是因为组织形式不同了
。比如说平时如果你是甲车间的,很可能和乙车间的人,或者和食堂里的大师傅
,不是那么太认识。但是支农的时候,就有机会编在一起共事了,那么你就有机
会深入地认识另一个人了。当时的许多爱情都是这么产生的。

其实,毛泽东时代产生爱情并不困难,因为认识人容易。我就觉得当时认识的人
太多太多。

而支农当然也就有机会认识农村里的许多农民,这样城里人和农村人相互之间认
识的也就很多。农村人其实是喜欢不断地有城里人去他们农村的,这样村里也有
热闹的感觉,有新鲜感。每当城里的抗旱或者收割大军一到,村里都呈现一种喜
气洋洋的景象。不象现在,城里人是很少大队人马出发到农村去了,因此现在的
农村寂静得可怕。

其实,在一九八九年政治风波之后,上级有过一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让城里人
也是住到乡下去。一开始所有的城里人当时都非常右了,因此听到这个消息都气
得咬牙切齿。被轮上的人都非常不高兴。但是去了以后怎么样呢?我记得是导致
的结果是离婚率急剧增加。这是因为到乡下去住是另一种组织形式,有机会认识
许多新的人,这样一来各种新发生的爱情就把原来的婚姻给破坏了。而回来的人
则兴高采烈地讲各种各样的新鲜事。

而当时的许多单位之间相互交流也是广泛的。比如这个单位可能组织一个工作组
到那个单位去。工人有可能组织宣传队到学校去,而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工厂去
学习,这么组织来组织去的,许多人也都认识了。

其实,知青下乡也是非常新鲜的。许多城里的孩子有机会住到遥远的农村去体会
另一种生活。其实,说是说扎根一辈子,但是实际的政策是每个人也就那么两叁
年就回来了,谁还真的在那里呆一辈子?而正是因为不是呆一辈子,而是住上一
两年,这样的经历就非常难得,现在的人就是想这样也做不到了。

比如说现在一个富人想要住到农村去,他能够怎么办?只好自己一个人旅游来到
农村?随便敲开一个农户的门,说老乡,我要在你这里住上一阵,给你多少多少
钱何如?即使这样,也没了当年敲锣打鼓般的热闹。因此,想花大价钱“买”当
年的气氛都买不到。

毛泽东时代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党叫干啥就干啥,因此每个人
的工作经常要服从组织分配的。这听起来很专制,很吓人不是?许多右派知识分
子也就借着这一点说什么计划经济把人固定在一个地方一辈子这样残忍的事情。

但是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以为,服从命令听指挥,干什么事情干好一辈子当时也
就是个宣传。但实际情况则是每个人得到调动的机会要远大于现在的人换工的机
会。

比如说当兵,我的感觉就是部队并不让一个兵总干一件事情,炊事员也干一阵,
汽车兵也干一阵,技术兵种也干一阵。我一开始就是当公务兵,然后调到航通修
理所修理雷达。和我同去的几个战友楞呆在一个地方的也很少。而且从新兵连到
具体的单位,再加到这儿实习到那儿出差,认识的人也相当地多。

如果你们不信,将毛泽东时代工作的人的简历拿出来排一遍,那内容是相当丰富
的。一个人可能先是下乡,后来进城在某单位工作,后来又调到某单位工作,又
去另一个地方工作,等等。整个一辈子的生活是非常丰富非常精彩的。反而是现
在因为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才能够找到工作,反而找到工作就不敢轻易挪窝了。

我在上大学以后曾经和我妹妹一起到南方旅游,江浙和上海都转遍了,但是就是
从来没有住过旅店。为什么?这个城市里有一个人可能是我的战友,那个城市里
可能有一个人是我妹的同学,或者是当年的插友,我们都是直接住在人家的家里
,吃在人家家。因此旅费是非常便宜的。现在的拼命复习考上高中的大学生们,
能够认识这么多的人吗?

现在的人如果让他写简历,他能够写出什么简历吗?不用他写我都知道,从幼儿
园努力学电子琴或者钢琴,到小学努力地学习上重点中学,到中学努力复习考大
学,到大学混过四年后毕业非常头疼地到处找工作,然后就在这个工作上干啊干
啊干到现在,实在没劲透了。我以为一个人好不容易过一生,每个人的一生都是
一部小说,那么,这部小说当然是越精彩,经历越多,越复杂,越好。但是现在
的人生怎么能够复杂个法?我觉得现在非常简单,没有什么内容。

任何一个人拿自己的经历写一个故事,我就可以将我从小到大的经历写一个非常
精彩的故事,包括我当时住的南昌城里到处是枪声,这都是非常有趣的经历。我
这一辈子上中学经常到农村支农,搞军训,搞演出,到部队里当兵,退伍后到天
津石油化纤厂当工人,后来又上大学,经历太丰富了,我太满意了,再让我活一
遍我仍然喜欢这样。而现在的人能够有什么经历?如果让他写回忆录,无非是在
高中怎样复习功课这样的回忆。而复习的那些功课,按作家王朔的观点,那就是
毫无用处。

毛泽东时代由于每个人被组织调到这儿或者那儿,因此夫妻两地分居的非常多,
因为革命工作的性质不同。这也被右派大骂。而实际情况呢?就是社会给了这对
夫妻一个堂而皇之的分居的理由,反而是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一些人误以为夫
妻成天生活在一起好。美国倒是成天生活在一起,结果怎么样?离婚率百分之五
十!

现在多少作丈夫的或者作妻子的,对方一出差了没有一种解放感?轻松感?成天
搅在一起,只能够使夫妻间的感情变得更坏,二人更寂寞。因此我建议所有的夫
妻都定期地分居一段时间,肯定觉得生活的质量要好得多,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而毛泽东时代的老人也不寂寞,因为也是不断地有活动。右派一提居委会也是大
骂。其实,老年人们就靠这个居委会解除寂寞呢。而现在呢?只好各人养条宠物
狗,到一起交流养狗的经验,那没钱的还养不起狗呢!我在文革期间就看到过居
委会组织一群老大爷老大妈出操,每天在操场上走一二一。虽然看起来笑。但是
现在呢?人家想到一起走一二一还没有机会呢?只好非常无聊地呆在家里,盼望
着子女常回家看看。但是子女们也都忙着挣大钱,哪有多少机会常回家看看?就
算回家看看那段时间热闹一下,以后不还是大把难熬的时间吗?为什么FL功会在
一段时间猖獗?不就是看到了这个空子吗?

现在香港和内地的明星们也是很寂寞的。张国荣为什么要自杀?有几亿元钱还要
自杀,我的看法就是他很寂寞。

而如果在毛泽东时代,我以为张国荣是不会寂寞的。为什么?先把他打成右派,
看上去很不好不是?听我往下说。打成右派以后送到一个农村改造。那么,如果
我是那个农村的农民,一方面知道来了一个资产阶级的名演员,当然我就会觉得
我身份高,他身份低,我可以教育他,这就矫枉过正了,而他又是一个“老九不
能走”,是一个可以改造好的坏人,因此我还是可以在帮助他的过程中和他交朋
友。这样一来,张国荣就会认识许多与平等的口气和他交往的农民,他就不会感
到寂寞。而在现在这个社会,张国荣当然靠着钱和名气也能够认识许多歌迷影迷
追星族,但这些人都象狗一样地跟在他后面点头哈腰地追着他,为得到一个签名
而热泪盈眶,这对他来讲其实是很没劲的事情。而另一方面又要对付虎视眈眈的
媒体,加上万分紧张的工作。那一来二去,还不如被打成右派在农村干一阵子更
有益于身体健康。

其实,什么是生活质量生活水平?当然钱是非常重要的。但有一些事情是钱买不
来的。比如这个能够很容易地认识一个人,和一个人交朋友的机会。当然,现在
的网络是一个好东西。但是网络和毛泽东时代还有一个差别。毛泽东时代的认识
人,是让你通过和某个人共事来认识一个人,不是一起支农,就是一起排练节目
,或者一起打球。只有在一起共事认识的人,才有亲密感。光是在这网络上谈谈
能够了解什么人?

但不管怎么说,资本主义使得通信的成本增高,每个人想认识一个新人的机会减
少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自杀率上升。这本来不合右派的解释,按说应当是文革期间
自杀的人更多才是,那么自杀率本来应当下降啊。其实,自杀率的上升,就是和
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机会少了很有关系的。比如说一些年轻人喜欢谈恋爱,成天就
那么两个人在一起粘在一起,这其实是非常寂寞的。但是不这样他们又能怎么办
?而毛泽东时代不急于谈恋爱,反而是一群年轻人在一起嘻嘻哈哈,不急于两个
人事先粘在一起,这样大家都有相互挑选的机会。而一些年轻人因为就两个人粘
在一起,一旦对方离开了,就再没有别的朋友了,一孤独就绝望,当然就容易想
着自杀。如果成天一群人在一起,怎么会自杀?

尤其是毛泽东时代开展的一帮一,一对红活动,毛主席的语录“开展谈心活动,
这个方法很好”也是广为流传的。就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和另一个人结成对子,由
另一个人负责自己,帮助自己,这样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团结友爱,就不寂寞
。而且这个对子是定期轮换的,这个主意相当不错。这实际上在相当程度上是人
与人之间的相互心理治疗的过程。

而现在呢?一说找对象就找婚姻介绍所,先交几百块钱介绍费,大家都直奔主题
而去,这就非常地没劲。不象毛泽东时代的活动并不明着说是搞爱情,但事实上
反而很容易产生爱情。

如果将毛泽东时代的人们的通信量也折成钱,那么也是可以将毛泽东时代的生活
水平计算得很高的。其实,由于那个时候人们相互之间聊天的时间非常地多,发
言的机会非常地多,象右派大骂的什么封锁消息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在那种聊
天的通信条件下,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不管有了任何消息,都象长了翅膀一样到
处飞。右派硬要说我们当时什么都不知道,其实我们当时什么消息都知道,包括
河南发大水一下子淹了一个城,到处是尸体都知道,什么地方发生了火车事故死
了一火车人也知道,因为聊天就能够传播消息。当时被封锁的是美帝国主义和反
革命,他们觉得很难获得的消息,我们都知道。无论国外的消息还是国内的消息
,统统知道。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风暴”式鱼雷的秘密
2002: 中国应该加入北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