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關於新馬兩地華社的一點認識
送交者: 嗎拉 2003年05月09日17:54:2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李光耀(Harry Lee Kuan Yew)是靠馬來亞勞工黨和社盟支持發家的,這一點他在回憶錄里寫得很坦率。五十年代星馬兩地的華僑受大環境影響,反殖親華情緒相當強烈,多數傾向左派政黨。李利用了這一點大打民族牌才獲得基層華社的支持,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內,他才開始學習並在街頭演講中使用華語。1959年贏得自治邦大選前後,李意識到他對其左翼同盟的影響力有失去控制的危險,便聯合七十年代才撤離星加坡的英國人對左翼勢力進行全面打壓。作為一個從小到大受系統英文教育的海峽土生華人,與其說他的整個施政綱領是反共,毋寧說是因為恐懼馬來亞華人對中國的向心力而拒華來得更準確些。這種核心政策的具體表現,就是推廣英文,關閉華校,大力宣揚英式價值觀,切斷大陸和星加坡的人民往來等等,南洋華人胼手砥足建立起來的南洋大學(唯一全面使用華語授課的大學)也逃不過關閉的命運。經此打擊,星加坡失去了作為馬來亞左派政治力量堡壘的任何意義。

星加坡1965獨立時的高級公務員全部有萊佛士書院的教育經歷,多數受英國或海峽殖民地政府獎學金贊助在英國本土接受高等教育,相反華教精英大部分已遭逐離。經過這個強勢英文政府兩三代人的去中華化運作,星洲華人除了少部分傳統意識較強的以外,多數對中國的感覺只是比普通西方人多一點點好感少一點點好奇罷了。常常在星加坡出現的舞獅放鞭不過是華人的一些傳統風俗,早已失去其內在的民族認同感,好比華人和日本人都用筷子,思維方式卻有天淵之別一樣。因此,現在的星加坡只能說它是一個多數民族是華族的英語國家,將它歸類到大中華經濟文化圈是不恰當的。同樣,在東南亞地區根深蒂固的恐華排華情緒中,再加上香港上海的競爭,要星加坡香蕉政府作出靠近中國的決策,也是一種苛求和奢望。

星加坡與台灣的傳統邦誼,要從二戰開始說起。蔣介石先生的國民政府在戰爭中的頑強表現,贏得了南洋華僑的一致推崇。星加坡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是中國籌借南洋華僑人力物力的中心,幾乎全馬來亞的回國從軍華僑和捐款及僑匯都由星加坡中轉。這也導致了日本占領後的大檢證事件,大約有5~10萬華人男子被屠殺,華裔商人被逼勒交納巨額贖貢金。星加坡華社所受打擊,僅次南京。戰後殖民地政府針對馬共起義而施行的緊急法令使得有近五十萬馬來亞華僑陸續被驅逐回國,一般都受到國民政府的良好對待。國民政府遷往台北後,非常支持和理解星加坡的反左反共立場,對中共向南洋輸出革命起了相當大的抵抗作用。星加坡國土狹小,建國後又與馬來西亞齷齪不斷,其技術軍種缺乏訓練場地(前兩年還因星空軍飛越柔佛而差點動武)。只有台灣肯免費開放訓練基地,星加坡自然求之不得。近年來因大陸的經濟壓力,兩者走得更近,安全合作方面仍然保持一貫的強度。

馬來西亞從國名上看容易讓人誤解它和印尼類似,華人景況悽慘。事實上並不像想象的那樣壞。聯邦政府內有多位華人正副部長,馬華公會是執政黨聯盟中的第二大黨,國會上議院議長也是華人。馬國經濟也比印尼要強得多,最近開始和星加坡在海峽港口上競爭,成績頗為突出。

馬來西亞華人有600萬左右,約占總人口的25%。與星加坡華人不同的是,他們每天都必須面對國內多數民族馬來人的壓力。有趣的是,這種壓力反而化為難以想象的堅強動力,促使馬來西亞華人拼全力抓住民族根系。馬來西亞華人人口總量不及印尼,比例不及星加坡,卻比這兩地華人保留了更多的華人特性,其基礎在于堅持華教十年如一日,未嘗稍懈。族魂林連玉力捍華教不惜喪失公權,尚健在的沈慕羽先生為華教三繫於獄,1987年,為反對不諳華文的教師擔任華校高職,縱使以七十六歲高齡身陷囹圄也在所不惜。迄今為止,馬來西亞華社擁有國民型華文小學所,獨立華文中學60所,華語學院3所,即將招生的華語大學1所。多數馬來西亞華人能流利使用華語,網站報刊多使用簡體華文,各埠時常開辦大型華文書市。歷史悠久的南洋商報和星洲日報均在馬來西亞出版。馬來西亞是除兩岸外全球華文教育最普及的地方。

馬來西亞華人也有慘痛的回憶。三十年代為響應祖國號召,大批馬來亞華僑回國參軍從事司機等技術工作,由於戰況惡劣還者二無其一。隨後到來的日據時期強制獻金使大批華商傾家蕩產。因此,在馬來亞敢於挺身而出反抗侵略者的多是華人。他們大多加入了馬共,有些則參加了國民黨領導的抵抗運動。這兩種人都是受中國民族主義的激勵,而不是出於對馬來亞的忠誠,因而在戰爭時期他們是給日本人製造麻煩的根源,後來在戰後時期,也是給英國殖民官製造麻煩的根源。戰後英國回歸馬來亞,本已放下武器的馬共堅持自主獨立,1948年重新武裝開始游擊。殖民地政府藉機施行緊急法令,主要針對華人。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八十年代馬共向泰國軍隊投降為止,箇中血腥,少有記載。

馬來西亞的民族對立相當嚴重。由於華基政黨歷屆領導人的政策失誤,獨立以來華人地位有相當下降。特別是1969年五一三事件和內安法令頒行之後,華教和華社蒙受巨大損失,華語也失去了成為官方語言的最後可能。不能不說,馬來西亞華人政治圈裡,有着太多受英文教育的人,依靠他們怎能解決華社的問題呢。

以上僅僅是個人的一點想法,比較缺乏邏輯,請列位看官少罵,陪笑,陪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台灣確實沒有誤判情勢的本錢
2002: 理智與情感---我看台灣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