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科學客觀的論證—適當懲罰新加坡的必要性
送交者: u_boat 2003年05月22日20:42:1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標題:科學客觀的論證—適當懲罰新加坡的必要性

這段時間由吳作棟因肺典取消對華國事訪問,網上關於新加坡是否敵視中國,是否具體做出了反華的舉動,是否應當對中國感到愧疚,中國是否應當相應的制裁一下新加坡等等,引發了激烈的爭論。

其中不少網友文筆流暢,文采飛揚,有理有據,引無數潛水愛好者競折腰。小可也是潛水多年,今日突然發現,本人正在學習的研究生課程中正好有一些理論可以用在國際關係之中。當下獻醜了,歡迎大蝦排磚,更希望拋我這塊磚,以引一些有創見的潛水員上來冒幾個泡,吐幾塊玉。

在這裡,我將不使用任何數學公式。本文絕對通俗易懂!更不是書呆子文章。

我的專業是計算機,該領域有一個課題叫人工智能體(Multi Agent System), 是繼面向過程(80年代的Pascal,C),面向對象(90年代的C++, Java)之後的又一個里程碑。有學者預言,未來的人類將生活在人工智能體世界裡。小到一粒紐扣,一顆移植到大腦的芯片,大到機器人,航天飛機。

人工智能體可以有相對獨立的意志和思想,相對較小較簡單的人工智能體可以相互構成更大更複雜的人工智能體。在研究人工智能體相互間的交流互動時,社會學家,語言學家也加入到數學家,計算機工程師的行列之中,提出了很多概括性的,實用的社會學模型和理論,然後再由數學家,計算機工程師對其進行論證和優化。

其中有一個難題就是在兩個以上智能體間互動時,如何平衡各智能體的利益的問題。假設兩個智能體各為自己的公司服務,他們的指令都是在與對方交易或互動時謀求己方利益的最大化,矛盾就來了。(人與人,國與國其實同理,只是專家要機器人儘可能的實現人的智能,從而模仿人的思維模式而已)

如何在利益有可能衝突時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就成為一個研究目標了。這些理論由西方產生,在西方發展,自然西方得不得了。(而且,我發現西方國家處理國際關係時也極少背離這些準則)新加坡人不是自詡東方的生體,西方的頭腦嗎?那我們就以西方(純西方,純理性化)式的概念來討論一下我們的應對策略,西方化的新加坡應該能理解和接受吧!

回到我們的理性化理論,國際上有一個著名的互動假設“The Prisoner’s Dilemma”(我自己把它譯作“囚犯相關論法”,名字拗口,內容簡單),說的是:假設你拷問兩個嫌疑犯(他們是共犯,拷問時不讓他們見面,他們相互間一通氣,拷問就難了),如果兩個都招了,兩個都判3年;兩個都不招,兩個都不判刑(坦白從寬,牢底座穿。抗拒從嚴,回家過年。);兩個中的一個招了,兩個都判1到3年;你會發現嫌疑犯的嘴巴會很緊,不動用物理或化學上的方法他們不會招。因為他們會發現不管對方招或不招,自己只要不招,關的少或不關的可能性就大。

如果我們把假設的前提換一下,換成兩個都招,兩個都判3年;兩個都不招,兩個都判1年;一個招,一個不招,招的放回家,不招的判4年;你會發現兩個都搶着招了,(不考慮事後一個犯人對另一個打擊報復,或萬一一個是老大,一個是馬仔,等等,否則就沒底了)最後兩個都判3年,因為,人都是自私的,兩個中的任何一個囚犯都會認為不管對方招或不招,自己招了都占便宜。(對方不招,自己招了,回家!對方招了,自己也招,同坐三年牢,不虧!反過來,對方不招,自己也不招,還得坐一年牢,不值!對方招了,自己不招,我坐4年,他回家,????了我!)而事實是兩人同吃虧:兩人都不招,一共坐2年牢(每人一年);一人招一人不招,一共坐4年牢(0+4=4);結果一共坐了6年牢(3+3=6)。

兩人共同選擇了一個最不利的結果,只因人性的弱點—自私!

同樣的事每天都在世界上重演,(如:美蘇的核軍備競賽,國人擅長的內鬥),但西方的理論從來不迴避人性的自私(如基督教的原罪論,人生來就有無法克服的罪性),甚至鼓勵人或國家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從不強逼人以道德來規範自己的一切。(中世紀教廷和領主統治下的歐洲不算,中世紀其實有濃郁的東方味,而且被西方人稱為黑暗時代)只是系統的建立者被要求從系統上降低人犯罪的可能性。(從而有了法典,有了元老院和選舉,有了三權分立)而人在這樣的環境下會發現,最理智的行為準則一般而言還是是遵守道德的行為準則。

而國家間由於沒有這樣一個可以平衡利益衝突的體系,(聯合國純粹是對窮國小國的)在西方式的思維方式下,力量平衡就成了唯一的平衡機制,力量就成了唯一的根本性的國際語言。相比國人把友誼,血統掛在嘴邊,西方式的思維直截了當,毫無半點蒙昧。有可能的話,任何西方國家都會儘可能多占別人便宜,儘可能少被別人占便宜,國家越是民主,越能精確快速的在可以占便宜的時候占便宜,在可以不吃虧的時候不吃虧。

同時,西方式的盟友概念是建立在利益基礎上的。如同海盜團體實行搶劫,合作時(搶劫時)大多首先以“為合作團體實現最大化利益”為宗旨,等消滅完敵人搶到財寶後,再在分贓時火併,最大化自己個體的利益。很少像國人般長期性的,在任何時間階段,無休止的內鬥,甚至聯外製內,其結果是在最後分贓時發現,自己可得的利益少得可憐。

西方人也很少因為血統,祖宗而無償的給別人利益。(有的話也是因為該團體正處在打天下的階段,需要種族或文化優越感來使得個人意識強烈,地方意識強烈的西方人為了國家的利益,在侵略性的鬥爭中為大團體犧牲自己和小團體的利益。假設希特勒占領了全世界,南德人和北德人之間的矛盾會立即激化。)

所以,有網友認為,以西方化自詡的新加坡會因為同根同種而特別親近遷就中國,那是美麗的夢想。倭寇跟我們也同根同種呢!(想當年武大做得好事!)新加坡對中國的商務活動基本上是出於理智的權衡而非感情用事,是以利益為基礎的,如果賺不到錢就會破口大罵,你以為他們來扶貧嗎?如果波蘭和中國條件一樣好,德國會把錢投到中國嗎?如果墨西哥和中國條件一樣好,美國會把工廠從墨西哥搬到中國來嗎?接近的地緣環境和人文環境更能被資本家接受!但是,即使德國更想把錢投到波蘭,不代表德國“愛”波蘭,不會侵略波蘭。即使美國更想把工廠留在墨西哥,不代表美國“愛”墨西哥,不會欺負墨西哥。利益使然!今天有國人想去越南投資,想討北韓老婆,我看沒多少人“愛”越南,“愛”北韓。既然同樣不“愛”,那如果有坦桑尼亞,烏干達和越南,北韓競爭的話,如果條件相差不大,99%的國人還是會選擇越南和北韓,應為我們的文化背景使我們比較能適應越南的投資環境和北韓的老婆的面孔。但我們都知道這是出於理智的決定,基於利益的回報,沒有人想用自己的錢去越南扶貧。但什麼時候要是越南政府跟我們翻臉,北韓老婆跟我們分家,我們多少也會說幾句,看你們忘恩負義!

當我們以東方式的方式和已經西方化的新加坡交流時,我們會發現我們的道德掛帥和感情用事正成為他們克制我們的致命弱點。從某種意義上說,西方式的理念是儒家思想的剋星。我們在九十年代末,那場東南亞經濟危機中的自我犧牲,只能在口頭上得到西方國家和西方化的新加坡的認可,其實他們背地裡會認為這是只有獨裁國家才做得出的舉動,一個民主國家的政府需要考慮國內各集團的利益。東南亞經濟危機時,國內的外貿出口集團也爭取過人民幣貶值,我國經濟也的確因人民幣不貶值受到一定的打擊。我國政府可以為亞洲乃至世界經濟犧牲本國利益,這在西方化的新加坡眼裡是不可思議的,他們只會覺得,“這個????頭腦發昏,讓我逃過一劫,真是天助我也!”要他們知恩圖報,以後也在中國有難時犧牲一下自己的利益,拉兄弟一把,是痴心妄想!他們會說他們是民主國家,政府的行為不能和國內任何利益集團的利益相衝突。看這一次,他們更本就不用犧牲自己的利益就可以幫中國,可是他們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還好好的給了中國一下。怨吧!他們說,你活該,我問心無愧,你還欠我哪!

領略到西方式思想的強大知處了吧!它可以讓你做強盜做得問心無愧。

回到人工智能體,人工智能體研究時把最懂得為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智能體稱為最理性化的智能體。而那些遲鈍的,懦弱的,大方的智能體被證明會被最終淘汰。讓我們簡單的論證一下。

假設我們把“The Prisoner’s Dilemma”(“囚犯相關論法”)稍微變異一下,成為英國電視裡也玩過的有獎娛樂遊戲,兩個參賽選手甲乙,他們共享一個秘密,遊戲時甲乙相互隔離,主持人試圖從他們嘴裡套出秘密。兩人都保密,每人得100磅;兩人都泄密,每人得10磅;甲泄密,乙保密,甲拿1000磅,乙空手而歸;反之亦然。結果是,一般的結果是,每人都泄密,都拿10磅。(老外比較直,是中國人的話可能會串通起來拿1000磅,出去了再分。)

但如果是同樣的選手依次玩好幾輪,而非一輪結束。我們會發現英國人在前幾輪會很有紳士風度,因為自己如果在前一輪泄密,對方在下一輪就會以同樣的方式懲罰自己,最後誰都得不償失。但到了最後一輪,大家又自私起來,希望對方做冤大頭,而自己獨吃1000磅。

讓他們保持紳士風度的到地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不告訴他們一共玩幾輪,大家永遠都有被懲罰的恐懼,就永遠只會把占別人便宜的念頭藏在心裡,而不是付諸行動。智能體間的交流其實也一樣。

現在我們假設一共有不止兩個智能體互動,而有成百上千個,他們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永遠都在行動上拆台,試圖占別人的便宜;有的先紳士一下,對方如果紳士,我也紳士,對方如果流氓,我也流氓。有的先流氓一下,再同樣的依着對方的德行而行事;有的永遠都紳士;有的一般都紳士,偶然的流氓一下。以“The Prisoner’s Dilemma”給他們積分。經過N輪互動後誰的積分最高呢?

有科學家以高能電腦模擬運行,得出一套“成功行為模式”,具有以下特性的智能體在模擬運行後積分最高,不會被淘汰:

1,“Be Nice don’t be Envious”不要以試圖侵犯別人的利益為開局,和氣生財。

2,“Retaliate appropriately”永遠對侵犯自己利益的舉動實行立即的,適當的報復,賞罰分明,不姑息養奸。理智的對手就會知道,試圖占我的便宜得不償失!但報復不能過量,否則空耗自己的資源的能量,會造成與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面。

3,“Don’t hold grudges”接受敵人的投降或求和,回到合作的局面。這也是避免空耗自己的資源。

其實國與國,人與人之間何嘗不是如此,只是做到很難。因為人是感情動物。這裡插一下,這個模式只在自己與對手力量相若的情況下成立。如果力量懸殊,一邊可以欺壓剝削另一邊而不用考慮另一邊的報復力量,該模式不成立。按照西方的邏輯,理性的思維是:如果本國或本人有機會欺壓剝削別國或別人而不怕報復或懲罰,最理智的行為是最大化的欺壓剝削別國或別人以最大化本國或本人的利益。

我覺得我們的文化和行為方式符合“成功行為模式”的第一和第三條,我們少的是第二條。我們常常在吃虧的時候忍了,忍了的結果是別人認為占你的便宜成本最低,效益最高。引無數流氓競占便宜。等忍無可忍時突然爆發,舊怨新仇,變本加厲。可國際上會說你報復過當,反而支持同情那個曾經一直欺負你的流氓。虧!

我們也是沒辦法,因為力量上的差距,某些國家可以借台灣問題,借其強大的經濟力量,在一定的程度上敲打,訛詐我們而不用擔心我們的報復。但是他們很小心,他們知道超過了某個限度會引來中國的全面報復,最後得不償失。

對新加坡又不同了,我們其實可以做很多損新加坡而利己的事,以往我們是念及祖宗以誠相待。現在新加坡既然反覆申明不是我們的友邦,還有人急急地寫文章跟我們劃清界限,那我們也不用顧及太多了,早該用純理性化的方法處理中新關係。我們也不用在那裡婆婆媽媽了,政治本來就是很現實的東西。我們之與新加坡,就如同某國之與我國,盡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敲打他,損他利己。只要我們掌握好分寸,某國就不會為他出頭,他也不至於跟我們拼命。(主要是掌握某國的分寸,小新拼不拼命可以忽略不計)欺負弱小,多占便宜少吃虧在西方理論中是理智的代名詞,沒什麼丟臉的,相反,蠢才被別人看不起。君不見西方化的印度可謂這一模式的楷模,歐美強國沒一個得罪的,南亞小國沒一個不欺負的。中國沒看好的地它絕對是要順手牽羊占去的。雖然經過多年的擴軍備戰,軍力愈來愈強,但對國力愈來愈強的中國卻愈來愈友好。(當然如果有便宜仍然要占,中國什麼時候要一不濟,他會馬上對中國強硬起來。)怎麼看,怎麼不覺得這個國家居然發明過佛教。其實很簡單,在西方殖民統治時期,接受西方觀點和教育的人群的競爭力略高於完全本土化的人群。經過百來年的演化,西方化的印度人占領了國家的制高點,掌握了國家絕大多數的資源。本土化的人群要麼進化成西方化的,要麼被淘汰。(某人不下地獄,誰下地獄呼?)

新加坡其實一樣,也有西方殖民主義者帶來的遺傳突變。(類似的突變在香港人身上也能嗅得出,摸得到。所以,有人說我們學不了新加坡也大有其道理。)

以新加坡西方化,實用主義的處世理念。20年後,如果中國強大到把東南亞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他會借和中國同種同文的優勢,爭做中國在那裡的利益代言人,同時為自己多占些便宜。他們很實際,現在是現在,過去是過去,將來是將來。如果20年內打壓中國成功,中國一撅不振,美國獨領風騷。那麼他繼續是美國在亞洲的利益代言人,繼續幫着敲打中國,(反正中國反應遲鈍,即使反應了也只是耍耍嘴皮子,不痛不癢的,而且一般都沒反應,中國人的錢照賺,美國給的好處照收)日子過得也會很滋潤。未來是多麼美好啊!

中國周邊揣着這套如意算盤的國家可不止新加坡一個,應為反華的成本低廉,收益良好。這買賣!嘿!可他說他反共不反華,我這就搞不清了,遏制,搞亂中國的經濟到底是反共還是反華?他是想要我們的父老鄉親沒飯吃呀!他是想叫我破產失業呀!這到底是針對誰的戰爭!

言歸正題,在論證了報復的必要性之後,我們可以少許嘗試幾個低烈度報復手段,烈度低到可以不稱之為報復,作用恰當有分寸。

1, 在泰國的克拉地峽修運河。

克拉地峽最窄處60多公里,條件和蘇伊士,巴拿馬差不多,但是中軸線海拔比蘇伊士,巴拿馬要高。不過我們現在不缺錢,更不缺人。修運河泰國肯定高興。 一旦修成,中韓日都受益。馬來西亞又多了一個資源進入的渠道,降低了獲得資源的成本。這個龐大的工程也會加強我們在東南亞的存在,是下在關鍵位置的一顆棋子。整個工程可以有多方參與,除了新加坡,幾乎整個東亞和東南亞都是收益國家。如此積德又利己的事做又何妨?

2, 通過緬甸的輸油管。

這是戰略工程,又可獲得較大的收益,節省了運輸費,發展了大西部,更關鍵的是我們的輸油線可以擺脫一段最危險的航路。加強了原油進口的多元性,從而提高了面對危機時的保險係數。

3, 嚴格管理,認證新加坡的學位。

本來留學正經的有兩大用途,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了解不同的人文社會環境。也有人抱着移民的目的,更有美眉抱着出來找幹部子弟,富商之後,然後再回國發展的念頭。(有創意吧!在國內碰不到,覓不着的在這裡漫山遍野,一不小心就踩到一個。)

就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而言,新加坡比歐美如何,比澳州如何?大家肚子裡清楚。反正新加坡最拿手的電子技術跟灣灣碰都玩完。比日韓如何,比北美如何?我校有一個博導,常參加各地研討會。私下閒聊中,他對我說,歐洲這一塊兒和北美的大陸學生還是能出點成績的,畢竟底子比當地人好不是一點。(我們的基礎知識學得比歐美人艱深紮實)但香港新加坡大學裡的大陸學生一般都把時間放在寄託上,(寄:GRE,托:托福)為將來赴歐美艱苦準備。(特別是美,新加坡已成為國內公認的赴美跳板)這樣的學術氣氛下要出成果不容易啊!

就了解不同的人文社會環境而言,主要是學習當地語言,文化習慣,乃至商業慣例,以便日後商務交易和政務交流。去新加坡學馬來語還是中文?如果學得一口搞笑的新加坡“Pacific English”,以後一張嘴就能“活躍”氣氛。我發現很多英國人在聽香港人或新加坡人說“Pacific English”時,都是張嘴,皺眉,閉眼做痛苦狀,雖然如此努力地聽,仍然會聽不明白,而要求述者複述幾遍。有英人跟我說印度英語,愛爾蘭英語乃至大陸人說的英語有時還更聽得更明白些。至於學習文化和習俗,對新加坡有必要嗎?

反正現在除了美國以外,去哪裡留學都不難,即使是去美國,也不是難在“留”上或“學”上,而是難在讓美領館裡的印度大媽給我們的小紅本本貼張紙。現在的中國留學生,讀書不差,經濟不錯,奉公守法,(我不知道日本的情況,不過對倭寇是不用客氣的)到哪裡都是塊寶,留學應該有疏導了,應該有所去,有所不去。這對減少國家和個人的經濟損失和無(低)效投資都有好處。

具體而言,我們可以找出重點的幾所大學,歸納出有建樹的幾個系予以承認,其它一概不承認。這樣就斷了利潤最豐厚的小留學生和在國內考不進大學,出來混張紙的那批人去新加坡的路。他們想出國有的是第二第三條選擇,誰對我們友好,我們就把這幫送錢的給誰。而新加坡名校的優良學系仍然可以接納非去新加坡不行的學人。(我懷疑這樣的人有幾個?)

文章到此差不多告一段落,最後提一下網上有一些國人為新加坡說好話。我發現一多半不是在新加坡工作的就是在新加坡留學的。如果我在中介公司,旅行社或貿易公司幹活,干的是中新之間倒人或倒貨的買賣,一聽網上有人建議要斷自己的財路,肯定也玩命的為新加坡說好話。如果我在新加坡留學,一聽網上有人建議要不承認自己的學歷,讓自己的投資泡湯,不挖空心思說新加坡人可愛又善良才怪。至於處於這種立場下寫的文章,客不客觀,理不理性。憑邏輯判斷就可以得出答案。至於說新加坡人岐不歧視,乃至於鄙不鄙視大陸人。欺不欺負大陸人,特別是對女學生。我這裡確認識幾個以新加坡為跳板,跳到我們學校和鄰近地區學校的學生。一說起新加坡人,臉都扭了,我就不在這裡添油加醋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中國軍事戰略與實力深度分析
2002: 台灣: 趁風韻猶存 想三通就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