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伊拉克戰爭的軍事價值與啟示(四)
送交者: 鎮鐸 2003年08月16日17:40:55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2.重視信息戰的新發展,提高信息戰的能力。

正因為看到信息作為戰略資源的重要作用,在美國在20世紀末提出了“數字化戰場”的新構想。所謂“數字化戰場”,是指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信息環境為依託,用數字化設備將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電子對抗等網絡系統聯為一體,能實現各類信息資源的共享、作戰信息實時地交換,以支持指揮員、戰鬥員和保障人員信息活動的整個作戰多維信息空間。除我們前面提到的美軍的信息化建設情況外,各主要國家軍隊除普遍提高作戰部隊的信息化程度外,還組建專門的信息作戰部隊。如美空軍建立了專門負責信息網絡進攻的第8航空隊,英、德、澳等國軍隊均建立了計算機網絡防護專業分隊,一些國家的軍隊還建立了“黑客部隊”或“反黑客部隊”。雖然這些信息作戰部隊還處在“萌芽”狀態,規模較小,但卻是一種趨勢,將在未來作戰中日益顯現出巨大作用。

對中國而言,應從兩個方面提高我軍的信息化水平和能力,一是要提高自身作戰系統和指揮的信息化水平,面向“數字化戰場”,高標準嚴要求,集中力量取得突破,先行打造一隻示範意義的一個數字化部隊,總結裝備研製和指揮經驗,帶動全軍的信息化建設。二是有矛就有盾,要注意反信息戰能力的提高。此次戰爭中,美國的太空信息支援系統就曾受到過伊拉克方面衛星干擾裝置的有效干擾。應針對現代信息作戰系統的薄弱環節,研製相應“殺手鐧”,以干擾和癱瘓對方信息系統。限於我國綜合國力,當前在研製上述裝備方面,全面調動我國科研力量尤其必要,應在發揮好國防科研單位的作用的同時,更充分調動民用科研力量,以軍民兩用和寓軍於民的模式,調動所有可能的資源,形成合力,並儘快現實的戰鬥力。

在研製信息戰用裝備時,首要的問題是應堅持獨立自主的方針,必須在核心技術上擁有自己獨立的知識產權。應力求避免為追求表面的“戰鬥力”和規模而盲目求快,要腳踏實地,結合研製信息戰用裝備,推動我國基礎研究和工程應用學科的高水平發展,深化我國科研體制改革,形成新型的國防科研生產和採購模式。推動我軍信息化建設,應研製和改造相結合,充分利用好研製過程中產生的科研成果,在不斷補充新的裝備的同時,推動我軍各兵種傳統裝備的信息化升級。

3.在各軍兵種協調發展的前提下,着重發展空軍和海軍。在海軍和空軍建設中,優先發展其對抗作戰能力。這是制約美軍的一個關鍵。

首先要大幅壓縮技術含量較低的傳統機械化部隊,進一步裁減陸軍。大力發展海、空軍和陸軍航空兵、特種部隊、快速反應部隊等高技術常規作戰力量,儘快組建爭奪外層空間的戰略力量。當前,各國還十分重視軍事航天、信息作戰等新型力量的建設。俄軍於2001年將軍事航天和導彈空間防禦兩支互相獨立的力量編制在一起,組建了新的“航天兵”。美軍為了提高戰略攻防能力,於2002年10月將航天司令部與戰略司令部合併,航天力量與戰略力量進行了新的組合。

但在諸如重型機械化部隊、小型水面艦艇部隊、海岸防禦部隊和地面防空高炮部隊等的裁減問題上,我個人認為,我們不要不加分析地追隨世界潮流。任何一個國家的建軍思想,是由其軍事戰略甚至是國家發展戰略所決定的。美國裁減防禦性力量,增大進攻性力量,是出於其全球霸權戰略的需要,是其進攻型戰略的必然要求。而我國堅持的是積極防禦的國防戰略,這決定了我軍在進攻性力量和防禦性力量上和美軍的差異。

另外,在可以預期的歷史時期內,我國國防防禦的基本態勢不會改變,我們像美國那樣極端發展海軍和空軍的遠程彈藥投放能力,是沒有價值的。我們應看到,美國在未來將是我國的主要戰略對手,從積極防禦的要求出發,我們制約美國的根本出路不在於去和美國競爭彈藥的投放能力,而在於要制約美國的彈藥投放能力。近十年來,美國在發動的所有局部戰爭中,都比較容易地得到了制海空權,這導致了美軍十分重視海空軍的遠程彈藥投放能力的提高,而不太重視海空部隊直接對抗能力的建設,美軍甚至開始裁減殲擊航空兵部隊。美國對空軍和海軍的直接格鬥能力的輕視為我們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即:我空軍和海軍應以提升空戰和海戰的對抗能力為主。應力爭在未來的戰爭中,使美國軍隊無法獲得制空權和制海權,而使其龐大的彈藥投放能力閒置。

4.人民戰爭仍然有其巨大的價值,應積極發展和充實人民戰爭理論。

正在進行中的伊拉克游擊戰爭表明,在現代戰爭條件下,以低制高、以弱勝強、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敵人仍是可能的。人民戰爭理論並未過時,相反,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雖然伊拉克正規國防力量迅速崩潰,在沒有正規國防力量的支撐情況下,伊拉克人民利用簡陋的裝備甚至是土製炸彈,給侵略者造成了很大麻煩。伊拉克戰爭表明,在高技術條件下弱國抗禦強國的戰爭中,弱國唯一正確的選擇就是人民戰爭。切實實行人民戰爭,就可以依靠武裝起來的人民,造成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

從伊拉克戰爭中,我們海看到,儘管美軍擁有先進的航天系統,很早就利用其間諜衛星偵察系統掌握了伊拉克的幾乎所有目標的詳細資料,但伊拉克戰爭爆發後,美國還是向伊拉克派遣了多支特種部隊分隊,其任務就是引領空中力量實施精確打擊。由於戰場是動態的,瞬息萬變,通過天基系統的偵察儘管可以細緻入微,但終究難以作到對可以移動的戰略目標的行蹤瞭如指掌。派遣特種部隊進行偵察和火力引領,在今後也將是先進信息支持系統的必須補充。這也是美軍遠程精確打擊作戰模式的一個致命瓶頸。如果排出的特種部隊都被對方抓獲,那麼精確打擊的實際效果就將大達折扣。而要乾淨徹底地消滅入侵的特種部隊的最好辦法就是發動人民群眾,群抓群捕,使其沒有藏身之地。

現代化戰爭中,任何入侵之敵,終究擺脫不了異國作戰、地形不熟,勞師遠征、補給困難等不利因素的制約。這為人民戰爭發揮其為了提供了可能。但伊拉克戰爭也告訴我們,即使和二戰相比,現代戰爭也是全新的戰爭。人民戰爭理論和具體戰法都有必要緊跟時代步伐,結合現代戰爭的特點,進行全方位的創新和發展。下面我談幾點不成熟的看法,以期能夠拋磚引玉。

現代戰爭是高技術武器系統唱主角的戰爭。而現代的裝備系統本身要麼就沒有自身防護能力,要麼就主要是針對“堂堂來襲”之敵,對從系統火力和信息視覺死角發出隨機襲擊,其防護能力是很弱的。此外,由於過度依賴裝備系統,現代軍隊的官兵離開裝備後的格鬥和自我保衛能力整體上是呈下降趨勢的,甚至都是一些弱不禁風的“文弱書生”。這些都是現代戰爭的薄弱環節,人民戰爭在這些方面大有可為。我們應以破壞敵方信息支持系統和殺傷其有生力量為重點,專門針對上述兩個目標研究和制定新的游擊戰法。現代戰爭的裝備系統是一個高度集成化的綜合系統,其中一些關鍵環節如果出了意外,整個系統都將受到很大影響甚至出現短時期癱瘓。而人在現代戰爭中有時實際上是一個沉重的包袱。尤其是對美軍而言,士兵傷亡的代價是最難以承受的。如果在這兩個方面持續給敵以破壞和打擊,將最終動搖其軍心和政治決心直至全面將其擊敗。

5.關於巷戰

伊拉克戰爭還表明,現代戰爭中,作為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的大中城市,將成為敵我雙方交戰的重要戰場。這就要求我們在加強城市防空的同時,還應着重加強巷戰能力。在伊拉克戰爭的主體戰爭階段,真正意義的巷戰並沒有出現。下面,我結合伊拉克戰爭的實際情況,談談我對現在戰爭條件下巷戰的認識。

伊拉克沒有以城市中心為核心梯次安排防禦線,而是將部隊分散成小股埋伏在各個街區。有報道說,在巴格達市區看不到大規模的防禦部署,伊拉克部隊都分散成小股藏在各個街區,這種部署是不行的。

完全分散部署的缺陷在於,由於伊拉克將部隊分散在了城市的各個街區,各個作戰單位的作戰力相當有限,加之巷戰本身對火力的限制,伊拉克軍隊事實上無法阻擋和自己規模相當甚至更大規模的美軍部隊前進。美軍先頭部隊以一個營甚至一個連的規模沿城市的主要街道推進時將不會有太大困難,這樣,美軍先頭部隊得以迅速撲向他們想去的地方,然後宣稱實現對巴格達的占領。在這之後,美軍的後續部隊將以同樣的方式源源不斷湧入巴格達,控制了巴格達城市的重要街道和象徵性建築,隨後,城市通信的阻隔,傳言四起,各自為陣的伊拉克部隊軍心開始動搖,並最終迅速瓦解。

分散部署是巷戰的必然要求,但其目的本質上是出於殺傷敵人,但前提是必須將城市街區這個堅持巷戰的一方依賴的游擊叢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守住城市並在街區上滯留敵人是得以殺傷敵人的前提和關鍵。這就要求:

(一)防禦整體上應該點面結合,分散部署與集中部署相結合。具體地講,在城市街區內實行分散部署,但對主要街道尤其是重要街口應依託周圍建築,並建立地下工事,重兵把守,防止被敵突破。在這種防禦體系下,進攻方在重要街口受到阻擊的同時,臨近街區的小股防守部隊可以從側翼和頭頂對沿街道擺開的進攻部隊予以打擊。所以,在重要街口布防重兵既可以阻擋進攻部隊快速推進,又可以將其滯留在自己小股部隊的火力網之下。

(二)應在重要街口和主要街道的特定地區間隔性大量埋設地雷,以阻殺傷進攻部隊並有效擋之,以實現將其滯留在自己的火力網下。地雷還可以在重要建築的入口、牆壁、樓梯、門窗等進攻部隊士兵必經之處鋪設。

(三)在儘量給各作戰單位以指揮自主權的同時,防守方應該將幾個相臨街區的作戰單位編為一個戰區,以加強守軍的協同和配合,確保主動撲向來犯敵軍並予以消滅。

(四)防守方應該建立多種通訊手段以保持聯絡,可以依託城市較高建築大量設置暗語性標誌(有點類似於“消息樹”)。以確保當電子通訊和人員步行聯絡受到限制的時候,各作戰單位不至於因流言崩潰。

(五)在進攻方進攻的初期,各作戰單位不要貪功,妄圖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殲滅來敵,尤其是來敵規模較大的時候,如果敵軍已經突破自己的防線,就將其交給下一個作戰單位,不要糾纏襲擊而喪失陣地。因為後面還有後續部隊需要阻擊和消滅。

(六)當進攻方主要部隊都已經進入城區後,各作戰單位應根據戰場態勢的變化,靈活調整自己的作戰位置,不再受防區的限制。這時的戰鬥方式也應改變,如果說在初期還應適當損毀進攻方車輛等裝備的話,那麼此時應全部集中到消滅進攻方士兵上來,可以鼓勵單兵靈活襲擊。

(未完待續) **************************************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江主席答CBS記者問
2002: 特稿:日本“深刻反省”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