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着枭龙肉,品出新歼味(解读<兵工科技>FC-1专辑,管窥新歼)
嚼着枭龙肉,品出新歼味(解读<兵工科技>FC-1专辑,管窥新歼)
最近网上最热闹的就是FC-1首飞成功,媒体对其介绍的也很详细。<兵工科技>为超七首飞,专门出了本专辑,翻了翻很好,但我更关注的是里面处处透露出来关于新歼的信息,从里面我至少看到了三种型号的新歼。确实很猛。
在介绍中航第一集团的资料片中提到“某型三代机的生产车间”“有关专家正在研究讨论一具外形像F-22的飞机模型”,由此可以看出文中的三代机生产车间不是超七,毕竟刚首飞还没有进入生产线,而中航的三代机,很可能就是歼十,而且已经小批量生产。更为重要的一条信息是我国的四代机很有可能类似于美国的F-22的形态,这对外界中俄合作生产四代机的传闻可能有点出入,毕竟俄国的四代机从形态上看与F-22 是大不相同的。
文中写到“22岁的杨伟背着书包走进成飞,并被安排到为了国家某重点型号飞机而刚刚成立的研究室”至“2001年元月37岁的杨伟被任命为国家某重点型号双座型设计师”也就是说歼十立项不迟于1986年,很有可能在2001年就完成定型,并投入小批量生产,不然不可能再去设计“某重点型号双座型”。事实上书中也有伏笔“首飞成功后,杨伟在主持型号飞机的试飞,设计,定型,和小批量生产的同时”时间是2001年9月。
文中透露杨伟的研究室“直接对应的是四大关键技术之一的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的研制”,新歼是“凝聚了航空人十几年智慧和心血结晶”“首飞就直接采用静不稳定技术”经过“紧张而漫长的21分钟分钟飞行”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新歼在起点上就瞄准几项三代机的关键技术,在首飞时就直接 采用静不稳定技术,表明我们的科研人员对自己的飞机是完全有信心的,而这种信心是建立在我们可靠的技术保障上的。可谓10年磨一机,从时间上推测我觉得歼十很有可能在98年左右就完成首飞。
文中提到2001年9月到2003年7月,作为总设计的杨伟,有两个型号重担在肩。一个是“全所人员欲说还休一重点型号研制,重点型号双座机发图和重点型号模拟器的研制”还有一个就是超七了。“一个是急需装备部队,一个是急需打入国际市场”这个重点型号双座机很值得我们玩味。众所周知,空军对双座机的需求虽然迫切,但因为有歼11,所以双座型急需程度还达不到研制一款双座型,而这个型号却是要急需装备部队的空军是不可能的,难道是海军--歼十海军型。天哪!莫非我航母工程马上提速。
再联系一下最新一期的《国际航空》杂志杨应凯报道,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为了战斗机设计的需要,从2001年初开始研究BUMP进气道的原理和设计方法,目前已取得全面突破。
报道称,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目前已取得全面突破,包括:(1)摸透了气动原理;(2)探索出一套工程设计方法;(3)开展了CFD方法流场计算;(4)完成了设计方案和外形生成;(5)完成了高、低速风洞试验。试验结果非常理想,进气道总压恢复高,进气道/发动机匹配工作稳定性裕度宽,完全满足战斗机的需要。
BUMP进气道设计方案的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的进气道设计技术上取得的历史性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其原理和设计方法是对传统的进气道设计方法的发展和创新,该项技术可直接应用于未来战斗机的型号设计中。
简单说BUMP进气道就是类似于美国研制的F-32的进气道。从这则消息的时间上看与杨伟任命了某重点型号双座型的时间相吻合。再联系刚才提到的那架类似于F-22的飞机,可以判断出我们的新重歼应该是F-22那样的双发单座型,两侧进气。所以可以说<航空世界>报道的这个进气道 设计很有可能为新歼改型而设计的。其实从目前网上新歼的照片来看,歼十的进气道与机身的整体感觉像是捆着的,可能与我国首次设计腹进气的经验有关。而BUMP进气道 的设计成功,也意味着未来歼十改进型设计,跟早期的型号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可能未来歼十的发展会走类似于苏27的模式。
在雷强大校的嘴中我们也可以知道一些新歼的情况。(雷强大校,就是网上那张著名的江泽民同志与试飞员合影的那位试飞员)他说超七使用“HOTAS技术(手不离杆操纵)”那么歼十也一定使用这项技术,而且歼十的驾驶杆位置很可能是传统的在双腿中间的设计。
在座舱方面,歼十应该是现代化的“一平三下”综合显示控制座舱,至少比苏27强。
文中还透露我国在“圆弧风挡的在成型制造在工艺上还有隘口”所以使用了进口设备。还提到超七为了节约成本,没有使用喷丸等先进加工设备,而采用小蒙皮拼接成“S”形蒙皮。其实也证明我国已经拥有喷丸等先进加工设备,所以新歼在翼身融合工艺上应该比超七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