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警惕台海問題受制美國
送交者: 譚青山 2003年12月10日18:47:4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理查德·鮑徹(Richard Boucher))於12月1日正式表明美國“反對”(oppose)任何改變海峽兩岸現狀的企圖,反對任何改變現狀和導致“獨立”的“公投”。在一定意義上,美國明確了其一直含含糊糊,游離在“不支持與不反對”之間的立場。這次因“公投”造成的台海危機,如果說有一定積極意義的話,那就是中美台三方各自亮出了底牌。

  讓美國相信中國要打的決心

  中國的底牌是,中國不會容忍任何涉及主權的“公投”,中國一定會以武力來回應“台獨”。對此,中國進一步明確了“台獨”定義:即改變“國旗”、“國號”、“國歌”、“領土”變更、“主權”的“公投”、“修憲”以及官方宣言。為了信服國際社會,中國採取了三個不引人注目、但極說明問題的舉動:一是不聲揚的調兵遣將,暴露潛艇方位,一改1996年的做法。二是以外交部長在國際場合下強調中國有能力保衛領土完整,暗示中國不但有決心打,而且有能力打贏。三是中國向世界發出外交照會,表明中國要打,是被迫應戰,而不是要主動“解放台灣。”

  應該說中國這次亮底牌,是有說服力的,尤其是讓美國相信了中國要打的決心。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改變其含糊的立場的根本原因。

  這次“公投”危機,也迫使陳水扁亮出了底牌: 即陳水扁不敢,也不會真正將“台獨”動議訴諸“公投”。只要他在台上,“台獨”是不會發生的。“台獨”牌是要打的,主導民意也好,玩弄民意也罷,只要能在政治上得分,此牌必打無疑。

  問題是如何打,打到什麼程度?此次“公投”危機表明,他願意打到戰爭邊緣,願意打到美國和中國有強烈反應為止。“台獨”問題,是台灣政治中的一顆定時炸彈,每到選舉時,必然要掀起政治風暴。這就決定了台灣民主政治的極端和非理性。這種極端和非理性給和平解決台灣問題造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礙。

  台海戰爭讓美國最難堪

  這次“公投”危機也使美國亮出了底牌:維持台海現狀。有人說,由於大陸前一段時間在台灣問題上保持低調,使得美國進而偏向台灣。實際上,美國在台灣海峽的最大利益就是維持現狀。這樣美國可以遊刃於大陸和台灣之間,同時撈取好處。但更重要的是,美國若要支持改變台灣現狀,支持台灣走向“獨立”,而導致台海戰爭,最難堪的是美國。

  試想若戰爭爆發,大陸此時已豁出去了,無代價可言,台灣不可能抵抗多久,那麼就看美國了。美國出兵,必須師出有名。若要有名,美國不可能為保衛台灣的“獨立”而戰(台灣不是科威特),而只能是去捍衛台灣的“民主”。

  可是如果大陸向美國表明,打台灣,打的不是台灣的“民主”,而是台灣的“台獨”極端分子,大陸不會改變台灣的“民主”體制。如果中國能在這一問題上向美國和世界各國說清楚的話,美國國內的人民是不大可能支持美國去為台灣跟大陸打一仗。但美國若是不出兵,那必將會影響到美國的國際聲望和信譽。要美國做出這樣的選擇,美國是不願看到的。所以說,美國的底牌是維持現狀。

  但維持現狀,並不是美國的新政策。這一政策早在中美建交時就已定下。美國只是更清楚地重申過去的政策。中國在這次“公投”危機中,並沒能改變美國的對台政策,只是利用美國拉回了在戰爭邊緣遊蕩的陳水扁,向台灣更清楚地表明了美國的底牌。

  如果這次美國態度的表明有什麼意義的話,那就是,中國可以利用或依賴美國阻止陳水扁搞“台獨”,但不可能指望美國幫助中國解決統一問題。中國實際上並沒有跳出台海政策的循環圈。

  從前瞻的角度看,美國此次表態,對中國長遠的統一有很大負面影響。美國這次重申的是美國反對海峽兩岸的任何一方改變海峽現狀。如果說中國只是想阻止“台獨”,那麼,可以說美國的態度有一定積極意義。但中國的國策若不是想維持現狀,而是統一,那美國的這一表態,對中國的長遠國策不利。

  中國要解決台灣問題,就必須改變現狀。中國雖然迫使美國明確反對“台獨”,贏得戰術上的勝利,但美國同時反對任何一方改變海峽現狀,使中國在戰略上處於被動。這將是中國決策者們下一步要考慮的問題。

  (譚青山 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問研究學者)

  《聯合早報》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鄧小平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出任中央軍委主
2002: 1969年中蘇邊界的武裝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