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人民币可否改为“中国元”?
送交者: 许贻波 2004年02月19日15:27:19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随着中国经济、尤其是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其货币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日渐增加。但长期以来,中国货币一直以“人民币”为其名称。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参与国际分工规模持续扩大的情形下,有必要考虑将其名称正式定名为“中国元”(Chinese Yuan)。

  中国现有的货币名称,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直到70年代末,大陆一直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相当大一部分生活资料,都经由行政划拨进行分配。即使以货币实行交换的部分消费品,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经由票证实行配给。

货币只是商品流通媒介

  当时货币同各种票证一样,只是国家实现对人民分配部分生活资料所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段。由于当时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基本隔绝,政府对外汇采取了严格的管制措施,使人民币基本上成为一种国内货币。当时将中国货币称为人民币,多少倒也名符其实。

  这种状况在历经20多年的体制改革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经济的运作机制已转型为市场调节;交换是独立的法人或自然人之间发生的商业行为。货币作为市场经济中商品的流通媒介,理所当然地是交换的主体,即人所使用,加上“人民”两个字,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人民币名称的历史沿革,和当年一切政治挂帅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多少带着“太平天国”的色彩;“人民”是指当家作主的人民。但现实生活中,不仅守法的公民在使用货币,各种犯罪团伙每时每刻也在大量用钱。加上“人民”两个字,并不能改变货币的中性本质。

  不过,货币的发行及其名称,在很大程度上,却具有主权宣示的意义。对中国政府来说,发行具有国家名称的货币,本身是一种公权力的象征,可以明确表明其对中国领土的有效管理。对人民来说,货币是日常生活中最经常和大量接触的东西,以中国为名称的货币经由广泛的流通使用,可以极大地强化民众的国家意识。

  在人民生活日益商业化的情形下,中国政府迫切需要各族人民对国家有着强烈的认同,来凝聚全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完成新世纪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任务。

符合规范化要求

  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尤其在加入世贸后,中国货币的对外兑换性,已经处于可兑换与尚不可自由兑换之间的模糊界面。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和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其货币实现自由兑换并且逐步溶入国际金融体系,也只是时间和程度问题。客观上,中国的货币名称必须具备明确的国别辨识性能。

  然而,单独从人民币的汉语拼音,既难以直接判别出是中国货币,也无法确切弄清楚它究竟是货币名称还是货币单位。而如果在“人民币”前面冠以国别“中国”,再加上货币单位“元”,成为“中国人民币元”(Chinese Renminbi Yuan),则不仅显得冗长和累赘,而且容易造成混乱,将“人民币元”整个地作为货币单位看待。

  从世界各国的情形来看,它们的货币名称基本上都是由国家名称和该国的货币单位名称两个部分组成,例如美元、日元、英镑、加元、法郎、德国马克,意大利里拉、新加坡元等。中国货币称为“中国元”,将使其名称趋于规范化,与国际上通行的货币名称也显得比较协调。

  目前,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发行的货币称为港币,澳元和台币。将大陆货币定名为中国元,将使其在名称上与港币、澳元和台币既有区别,又更为协调;港币和澳元是中国政府授权发行的特别行政区货币,与“一国两制”的基本构想相吻合。在今后一国多币的情形下,使用中国元的名称,有助于表明大陆货币的主体地位,其他货币只使用中国局部地区的名称。

  事实上,中国邮票的票面在这方面,早已进行了改革,将“中国人民邮政”改为“中国邮政”,名称简明扼要,内涵一目了然,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平壤当局要识时务
2003: 《伊战后,美国可能做什么?》
2002: 民主=衰退、动乱分裂和贫困?
2002: 日本为什么不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