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911烟尘中的历史转向
送交者: 沈棠明 2004年06月26日11:09:42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九一一烟尘中的历史转向(转帖) 沈棠明

纽约双星大楼崩塌的尘埃尚未落定,美国人就在感叹“生活再也不会是以前那样了”。然而,从下意识里流露出这句话的人们,对它的全部含义至今也还在慢慢回味。

九一一“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尽管遭到大多数人谴责,它确也扭曲地反映了阿拉伯各国人民反抗超级大国霸权的激愤。美英为消灭九一一事件的策划者本拉登而侵入阿富汗后,又以查办生化武器和挖恐怖分子为理由侵入伊拉克。这都是美英找借口变本加厉地控制中东,并由此切入中俄侧翼。其实美国百姓都知道,在九一一前美国总统布什就已策划了入侵伊拉克,所以就正中下怀地借反恐怖主义迈出了这两步。

既然美国总统布什把九一一事件从阿富汗抄作到伊拉克引起的反弹让全世界的政治家都伤透了脑筋,我们倒不如忙里偷闲,从反省前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往下思考。

从大西洋宪章到北约成型

在欧亚大陆国与国之间的火拼没有形成对美国的威胁时,它采取的是纵容的政策,其结果是有意无意使美国的实力相对地加强。美国对中日、德法、德苏乃至德英的互斗就是这样处理的。当年中国南京政府还指望美国调停日本侵华,真是愚不可及。英法与德国开战后,美国在英属加拿大的镍公司还卖镍给德国。这曾经是加拿大把该镍公司收归国有的原因。

一九四一年秋尚未参战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已被欧洲战火耗尽精力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纽芬兰海面上达成共识的纪要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为“大西洋宪章”。该纪要本身的行文公允得无可挑剔,但它指责了纳粹德国几年的霸道却掩饰了美英数百年来的炮舰政策,而且为其今后称霸世界预先批上了“救世主”的外衣。真正精彩的是他们的幕后交易,即确立“由美国取代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这个划时代的意图。美英还把二战后成立联合国也看成是“宪章”目标的中间站,要把它玩于股掌之间。尽管六十多年来美英在风笛和铜管乐声中出尽了风头,但是他们从朝鲜、越南到伊拉克还是吃够了称霸难行的苦头。

一九四一年秋“大西洋宪章”落笔时德国已用闪电战拿下了法兰西的一等强国地位。它后因空袭英国失利转而东犯苏联。于是美英就坐视苏德在往后三年的对抗中两败俱伤。在苏联战胜德国已不可逆转之际,美英及其髦下各国就迫不及待地在一九四三年六月开辟了西线战场。通过一年战争,他们事半功倍地与苏联分享了挫败德国的胜利果实,为“宪章”打响了第一炮。

美英也不甘让日本或任何其它势力取代英法在亚洲的地位。他们参与打败和占领了日本,但未能打到北朝鲜并拿下东南亚。英国放弃苏伊士以东和美国在名义上退出菲律宾是民族独立趋势所致,实在是不得已。香港一九九七年回归中国后,号称善良的英联邦成员国加拿大政界至今耿耿予怀。其新闻媒介在无法回避中国正面消息时也要贬低或歪解,对中国的任何坏消息都窃喜。它居然还要把邪教拉上国庆戏台向中国人示威。

法国一直在北约内反“英语一言堂”。一九四一年夏法军统帅戴高乐在同美英一道反攻欧洲大陆时就已不服艾森豪威尔以老大自居。法军至今有一部分不受北约指挥,其核武库也全自主。戴高乐还不在乎英、美、加是否高兴,曾鼓动加拿大讲法语的魁北克省闹独立。该省若独立就更削弱了加拿大对美国的独立性,但也会削弱美英集团的势力。

美英明里反共暗里争霸全球

美英在柏林危机后以反共为名,联合法德诸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集团与苏联东欧对峙。北约其实就是美英以反共为旗号由西向东鱼肉欧洲的工具。共产主义苏联解体后北约仍往东扩,终于暴露了其“反共”旗号的虚伪性。所以说,美苏争霸是互动的。二者在政治制度上的对抗冠冕堂皇地掩盖着各自国家利益的狭隘性。

还在越南战争末期,狼狈不堪的美国人就被迫承认,他们打着反共的旗号而来,真正冲撞的却是以民族主义武装起来的越南人。

始自赫鲁晓夫反斯大林的中苏对立势不可免,其对苏联解体的作用及后者导致今日中美突出对立的作用大小,还可以另作细心研究。至少可以说,中苏矛盾并非只是共产主义者的互斗,它更多是民族主义与霸权主义的对抗。

经过半个世纪的软硬兼施,美英和北约从外面策应了苏联本身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动摇性。美英称“反共”的同时,也巧妙地联合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一同孤立苏联。苏联解体后,美英成了世界霸主的一主一仆,就不再顾忌敌视不受约束的中国。

由苏联解体得益最大的是美英。但苏联解体后的俄国仍然是核俱乐部的座上客。加上还有核中国作梗,美英独霸世界的处心积虑就不是十个兰德公司策划得了的。只要美英二十年内要面对的不只是一个有核中国或不只是一个有核俄国,而且并存的中俄任何一方不被吓倒,美英无论是否以反共为借口称霸全球的妄想就永远实现不了。美国国际问题专家海伦卡尔迪科特说,从各大国都暗中以核武库对峙来看,冷战根本就未结束。所以美英要不断挑中俄为新仇旧恨相斗,并且唆使邪教和台独为此效劳。

谁要象里根那样,以为任何共产党主持的政权一碰就垮,就大错特错了。说东德人日子过得不如西德就该同西德合并,那越南人过得不是更差吗?说共产党当政的国家就会象朝鲜那样不开放,那你到古巴看看呢?可见称作共产党国家是一回事,一个共产党国家怎么过又是一回事。这就象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是法国,也可以是二战前的德国、日本或意大利一样。人们倒是需要认真研究一下:这几年的反全球化运动到底有多少反资本主义成分,或加拿大的医疗制度与美国相比是否更多社会主义成分?

中、俄、法、德诸国联合对付美英独霸,讲的是各自的民族利益不被美英压倒的共同性。也就是说,要揭露美英象当年纳粹借“反共”搞扩张那样“为反共而反华、反古和反朝”的扩张主义实质。

对今天的俄国人来说,需要尽早从“恢复伟大苏联”的不现实观念里解脱出来,也不要再沿袭“远交近攻”的过时经典,因为到了如今的洲际核对峙时代已经没有远近之分。俄国拉印度抗衡中国的强势只会抵销欧亚联合抗美的实力,这会反过来增强美国对俄国的压力。

美英侵伊促欧亚联合反霸

我们把中、俄、法、德等国反对美英侵入伊拉克的立场放大来看,就可以觉察到欧亚大陆在迷茫中开始了联合抵制早在六十多年前就已酝酿的美英称霸世界的宏图。

美国既已成为寡头超级大国,就首先要对能提供暴利的弱者如中东各国下手,以取得对最终目标的战略优势。这就象德国为进攻法国和苏联必须先拿下比利时和波兰一样。从海湾战争、科塞沃和南斯拉夫事件,到九一一后美英侵入阿富汗和伊拉克,就采用了这种看三步走一步的战法。

美国想要对谁下手,可以用任何自己都最理亏的借口:什么反恐怖主义呀,什么反种族灭绝呀,什么反毒品泛滥呀,什么反独裁统治呀,什么反生化核武器呀,什么捍卫信仰自由呀,完全是贼喊捉贼。当伊斯兰教领袖赫梅尼掀起革命推倒亲美的巴列维国王时,宗教运动是“极端的”。当达赖喇嘛带领教徒叛变反美的中国政府时,中国政府是“专制的”。美国曾多次否决联合国制裁以色列杀害巴勒斯坦人民的决议,说他们是攻击以色列“和平”居民的“恐怖分子”,尽管那些所谓“和平”的以色列人是以色列侵占巴勒斯坦领土的比梯恩梯更恐怖的“人弹”。

北美既是世界邪教的温床和策源地,也就理所当然地要对外挥动“邪武器”。北美右翼政界不承认有什么“独断性邪教”或“寡头邪教”,就象不认为自己有“非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样。他们并非不知道低铀弹能伤害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军民。他们使用低铀弹是指望它会杀伤比自己人更多的敌人。这也就是他们借口保护人权来支持明知而假装不知道的邪教在欧亚诸国作乱的原因。

加拿大教授瓯贝为了支持某中国传入的教派,说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尽管该教派连篇累牍地诋毁中国传统文化。他又不无心虚地说:该教派“只在华人圈子里活动”,意谓“即使有害也只害华人”,真是个无需良心的右翼学者。。

北美输出和支持邪教,而以法国和中国为代表的欧亚多数国则抵制邪教。这样的反差构成了新旧大陆对立的一个方面。俄国目前对邪教取软弱态度,是因为政府担心美国施压。这种逆来顺受无异饮鸠止渴,后患无穷。俄国东方正教从捍卫传统信仰出发竭力抵制邪教的侵蚀,社会上的反邪人士则认为俄国政府还必须效法中国和法国政府从维护社会安定出发,开明宗义地取缔肆意扩张的恶性邪教。

中、俄、法、德等国在反美英侵略伊拉克中的一致立场,已经预示着八十六年来“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对立”的时代要转入一个崭新的世界历史阶段,就是欧亚若明若暗的联合反霸。其实呢,打得头破血流的冤家如七十年前国共两党,或者是当时的西欧北美与苏联,还不是要联合起来反抗德意日。

尽管吴蜀有诸多矛盾,何妨联合抗魏。一旦吴蜀在对抗中两败俱伤,必遭第三者逐个灭亡。这段往事其实也是整个世界战争史的缩影,欧亚诸国不可不查。欧亚大陆有的政治家对“反霸统战”的提法难免要再三推敲。那您就免开尊口,默默地做您该做的事,让纽约时报去说穿好了。完完全全地只干不说能走多远,就走着瞧吧。

我们说的欧亚统一战线,要讲究的是反映共同利益的一种意向,或一个不言而喻的观念,无需条约和法定的盟主。大国风度和明智者自然会得到格外尊重。谁也不必为有动摇和变节者灰心丧气。但是有没有这样一个明确的意向是大不一样的。至少说,它对“反华反共”就会有瓦解作用。

心计叵测的国际阴谋家会把纵横捭阖之计花样翻新地玩。更富有历史渊源的中国政治家们应该随时挑明各种阴谋。我们就来见证这新世纪的五洲列国志吧。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告别韬光养晦
2003: 中国与印度交易及其幕后
2002: 高处不胜寒——运10升空20周年祭
2002: 辉煌与悲壮──记MD90干线飞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