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GPS的垄断—中国海军导航部队揭密
南中国海某海区,我海军舰船编队正在执行重大军事演习任务。战舰劈波斩浪,飞机穿云破雾,舰机协同向茫茫大海深处突击…… 突然,舰上的某型号导航系统数据变成一片乱码,舰船顿时失去方位数据。舰长果断命令:打开国产地面导航系统接收机。随即一组组数据欢快地跳跃在荧光屏上,舰船迅速标定位置,准确及时到达制定地点。中国海军的导航部队在实战演习中又一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破GPS的垄断 1986年8月的一天凌晨,借着夜色的掩护,广州黄埔港驶出一列神秘的车队,12辆载重汽车驶出城区,向十万大山深处疾速而去。这一夜揭开了中国“长河二号”陆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建设的新篇章。 在人类的海洋活动中,导航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从早期的灯塔、航标、手持六分仪,逐步发展到天文、无线电导航,直至现代的卫星导航(GPS)。与由于GPS定位准确、使用方便、不受区域限制,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运用,某些发达国家甚至装备了单兵车载卫星定位接收机,几乎垄断了国际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为了不受制于人,为了中国国防战略和海洋战略的实施,中国建设了自己的国防岸基无线电导航系统。 早在50年代,我国就开始进行中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的论证科研工作,1965年5月,中央军委批准建设中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代号“长河二号”。但由于“文革”的干扰,知道1978年,经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后,工程才正式开始。海军代号部队从南到北建设了数个导航台站,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岸基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游弋在大海上的中国船只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来自祖国的电波。1990年8月,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先后宣布:“我国建成第一个大型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 震惊国际导航界的发现 1986年9月20日,前来协助安装设备的某国专家史密斯先生在系统安装调试成功后,扔下一句话:“你们可以建成最先进的导航系统,但这种高科技的设备你们是管不好的。” 史密斯先生说的话自有道理,这种导航系统采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字化固态发射机,当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完全使用。一次,一阵雷电瞬间烧毁了南方某台站的50多个电源,这种先进的设备非常娇贵,对电源要求特别高,稍不稳定,就可能击穿电源部件。拆卸一个电源部件需要10多分钟,而机器每天最多只能允许停机5分钟。而且一出故障,台里就要请千里之外的专家坐飞机来维修。难道真像史密斯说的那样,我们就管不好这个先进的导航设备吗?海军导航中心的技术专家们亲自来到台站,和台站科技人员一起攻关,仅半年时间就设计出一套技术改造方案。1998年10月,第七届国际远东导航理事会年会在北京昆仑饭店召开。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中国等理事国相互交流。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的王世牛总工程师在大会上发言,当他介绍到某型电源和天线避雷系统改造时,日本代表团团长一该往日的高傲,急切地举手打断王总工的发言:“尊敬的王先生,我们遇到了同样的技术难题,非常想了解贵国的成果,能否为我们提供技术的具体方案?”其他国家的代表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国军人的发现,震惊了国际导航界! 为了消灭千分之三的空白 按照要求,导航台的任务保障率要达到99.67%,平均每天停机不得超过5分钟。这是一项颇不寻常的任务,特别是因为技术的要求,导航团长全部都建在偏僻的山区,昼夜担负执勤发射任务。记者来到某导航台站时,在高达200多米的天线下,工程师张文博告诉记者,天线30米内,电磁辐射超过正常值的数百倍!据医疗单位调查,长期在这里工作的人,白血球平均比正常人低三分之一。 在这里,记者还听到了一个更惊险的故事:一天傍晚,战士刘建国正在机房检查仪表工作情况,突然觉得脚下有一股寒气,低头一看,一条近1米长的眼镜蛇正向他袭来。小刘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一把抡起椅子向毒蛇砸去,也许是因为太紧张,“咔喳”一声椅子砸碎了,却没能砸到眼镜蛇。小刘急得跳上桌子,眼镜蛇在地上跃跃欲试,向桌子上窜,小刘一边抡着砸碎的椅背抵挡,一边打电话求救,终于,战友们冲进屋里,一起动手打死了毒蛇。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海军导航部队的官兵们没有一句怨言,他们只有一个希望,就是把保障率提高到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