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有为”、“与时俱进”、“更加主动”这些词汇显然意味着韬光养晦的过时。从韬光养晦变成奋发有为,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大变化,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多维新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后,中国立即采取火速应对。除了中国副总理刘延东当天取消会见日中友好议员联盟外,中国即刻在全球范围组织起对日舆论反击战,其规模、速度堪称惊人。从2013年12月26日安倍拜鬼后至今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内,中国驻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南非、奥地利、瓦努阿图等国大使分别在当地媒体发表文章批驳日本。这与2012年9月10日日本“国有化”钓鱼岛后,中国大使直到当年10月11月才在各地媒体发表宣传钓鱼岛立场批判日本文章的做法迥然不同。
反击速度火线提升同时,中国也扭转了被动态势。此前2012年,日本驻阿尔巴尼亚大使河野雅治在当地媒体发文章,举出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后,中国驻阿大使叶皓才在当地媒体跟进反驳,在应对上属于被动。而此次安倍拜鬼后,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先行发文将日本比喻为“伏地魔”,逼得日本驻英国大使被迫跟进。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与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一样,都被中国定性为对二战战后秩序的挑战。作为二战的另一个主要战场,欧洲对于侵略历史感同身受,争取欧洲的舆论支持至关重要。单就欧洲战场来说,中国的应对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进展之多堪称典范。
2012年9月10日日本购岛后,直到10月3日、11月2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才分别在《每日电讯报》《金融时报》发文阐释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而此次安倍拜鬼后不到一周,刘晓明除了2014年1月2日在英国《每日电讯报》社论评论版刊发文外,1月3日他还接受英国第二大公共电视台—独立电视台《十点新闻》(ITV NEWS AT TEN)节目的外事记者庄锐(John Ray)专访,1月5日同时接受英国BBC国际广播电台《周末》(Weekend)节目主持人朱利安(Julian Worricker)直播专访和BBC国际新闻电视频道(BBC World News)主持人詹姆斯(James Coomarasamy)电视专访,进一步深入揭批安倍企图复辟日本军国主义本质。1月8日刘晓明更是与日本驻英国大使林景一同时接受BBC《新闻之夜》节目的采访,公开论战中日谁是“伏地魔”(Lord Voldemort)。
2012年日本购岛将近两个月后,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罗照辉才于10月29日和30日分别与俄罗斯外交部亚太合作局局长和主管日本事务的三亚局代局长举行磋商,认为需要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而此次安倍拜鬼4天后,中国外长王毅就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俄罗斯被迫在对日本遗憾的基础上迅速升级斥责安倍,拉夫罗夫强调,俄方立场同中方完全一致。俄方反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敦促日方纠正错误的历史观。
是什么让中国在反制日本上更加积极主动,且与以往明显不同?除了日本对中国的伤害变本加厉,中国忍无可忍,观察人士认为这反映出习近平上位以来中国外交思路的转变。原有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金科玉律已经在习近平时代变成积极有为。在这一点上,中国不仅做好了政策部署,也有成功的对日实践经验。
2012年十八大后,以中国海监飞机首飞钓鱼岛为标志,中国的主动出击让日本难以招架。2013年1月,中国空军首次派十余架战机突破日本防空识别圈逼近钓鱼岛;2013年7月,中国海军首次穿越日本的北方门户——位于北海道和俄罗斯萨哈林岛之间的宗谷海峡,首次从贴近日本海一侧穿越宫古海峡,首次完成绕日本列岛一周;2013年9月8日中国轰炸机首次经冲绳主岛和宫古岛之间的海域上空进入西太平洋,9月9日中国无人机首次巡航钓鱼岛;2013年11月中国计划成立国安委,并推出东海防空识别区严防日本飞机飞钓鱼岛。
中国的迅猛攻势让日本措手不及。2012年12月中国海监飞机首飞钓鱼岛后,日本防卫省尴尬地承认,该地区的自卫队雷达存在盲区,未能探测到中国飞机。日本不得不紧急决定购买美制可移动部署的X波段雷达,并部署在靠近钓鱼岛的九州地区,以“监控中国低空飞行的飞机,以及中国与朝鲜的导弹”。为了招架中国海警在钓鱼岛领海的巡航,日本海上保安厅40年来最大规模增员,计划在2014年度增加528人。而此次安倍拜鬼遭遇中国全球火速出击,日本的舆论反击星星点点,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显得被动单薄。除了安倍内阁顾问谷口智彦在《金融时报》上为安倍拜鬼狡辩;日本驻纽约总领事草贺纯男致信《纽约时报》,反驳《纽约时报》社论;日本驻英国大使林景一在《每日电讯报》反驳中国,并未见更多的日本舆论声音。中国主动出击争取的优势已经在对日外交中得到体现。
自邓小平定下韬光养晦、反对霸权主义、不结盟等外交指示后,数十年来一直是中国外交领域的金科玉律。而习近平上台以来的外交部布局逐渐打破陈规。2013年10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互动空前密切。这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周边外交战略和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更加主动”。
“奋发有为”、“与时俱进”、“更加主动”这些词汇显然意味着韬光养晦的过时。从韬光养晦变成奋发有为,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大变化,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习近平上台后就走访了五大洲,为解决朝核问题率先推动六方会谈重启,在南海问题上同意磋商南海行为准则扭转了被攻击的局面,与中印的边界争端因为边防协议的签订有了新的进展。中国主动布局推动外交层面的调整已经证实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外交转变。
邓小平时代,世界处于两级争霸的冷战时期。中国的韬光养晦实际上是向国际社会示弱,显示中国的不介入姿态,反映了中国无力与美苏抗衡,是一个弱国的现实。而随着国家实力发展中国今天已经是和美国并驾齐驱的大国,G2已经不是一种媒体炒作而是一种现实。以往中国在阐述外大国外交时一般指中国如何与美俄欧等国家发展关系,但是在外长王毅的口中,大国外交已经变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这里的大国显然是指中国自己。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弱国为定位的外交指南已经不适应中国的现实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