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一百四十一--冬季反攻 |
送交者: 力挽狂澜 2014年04月29日07:54:55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根据中苏的协定,苏联除了提供20个师的苏式装备,数百架飞机组成的空军,更提供一个精干高效的苏联军事顾问团。其中第一界的顾问团团长是著名的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切列潘诺夫。这个苏军从1938年来到中国以后,他对蒋介石和国军非常不满意。切列潘诺夫和蒋介石是老熟人,早在1924年他就来到中国,担任黄埔军校首席顾问,也参与了蒋介石领导的北伐战争。切列潘诺夫传承苏军的军事理念,认为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在武汉会战开始期间,切列潘诺夫对国军制定的防御计划极为不满,认为应该以攻为守,主攻进攻日军。在武汉会战的九江失守以后,切列潘诺夫强烈抨击指挥官张发奎,并且要求张立即组织部队反击。结果是,两人大吵一场,张发奎被蒋介石解职,但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全面反击。 切列潘诺夫对这一仗,气愤之极。会战结束后,他冲到蒋介石的指挥官,当时陈诚也在,三人有了如下的对话。 切列潘诺夫:总司令(沿用北伐时期的称呼),贵军这样打是不对的。你们怎么能一味的防守,不去进攻呢?防守的结果再辉煌,也不可能获得胜利。你们应该学习我们苏联红军,出动一切力量进攻,像雪崩一样压垮敌人,这样才是打仗。 蒋介石皮笑肉不笑的说:团长,您的意见很高明,我们一定考虑。 切列潘诺夫:要主动出击,就像这样(他做了一个斩首的动作)。一下子把敌人重创,这样敌人才会怕你们,不能老是被动防御! 陈诚接口说:团长,您的说法我们很钦佩,我们会慎重考虑的。 切列潘诺夫只得告辞回去了。 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后。 1939年南昌会战爆发时,切列潘诺夫又要求薛岳主动进攻,先发制人,但薛岳对其不理不睬,此战结果是南昌在防御战中丢失。 切列潘诺夫再次找到蒋介石:总司令,我再次说一遍,你们这样的打法不对。这样一味防守,只能拖延作战的时间,就长远来说一定会失败的。 蒋介石还是微微笑的说:团长的意见很好,我们会考虑反攻。
这次效果比上次好,南昌会战后果然国军反攻呢,但并没有收复南昌,还殉国了一个军长陈安保。 切列潘诺夫有又找到蒋介石,不满的说:总司令,你们这次是反击了,但反击的还不够。要出动所有兵力,要以泰山压顶的势头,压垮敌人。 没想到,这次蒋介石还是淡淡的说了几句,应付了他。
切列潘诺夫因为这三次冷遇,非常灰心,后面也不怎么管了。 没想到1939年10月底,在切列潘诺夫正要奉命回国,突然接到蒋介石的邀请,参加一个重要会议,第二次南岳军事会议。 切列潘诺夫无精打采的参加了这个会议,没想到刚听了几句,就被震撼了。 蒋介石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于3日对德宣战。既然德军已经和英法作战,日本作为德国的盟友,和英法美成为敌人只是时间问题。以日德的力量,远不如英法美盟国,失败是肯定的。 蒋介石顿了一顿又说:9月19日,美国在东京公开表示坚决反对“东亚新秩序”,其实也就是明确反对日本。国际形势对我愈趋有利,日本财政已濒绝境,经济将告崩溃,兵员伤亡,征补为难。日军在长江、珠江两岸均改取守势,抽调兵力,注重华北方面,实行所谓扫荡我游击队之计划,妄图巩固占领区域,造成华北军事根据地,以为应付对苏联战争之准备。 听到这里,作为傍观者的切列潘诺夫不觉激动的站起来说:总司令,您的意思是不是? 蒋傍边的陈诚带蒋说:是的,我们马上要做的,就是团长之前说的,全面进攻,在全中国四面攻击日寇。 蒋介石说:之前我们之所以无法全面进攻,一是日军始终处于攻势,战斗力有很大优势,我方 防御尚且勉强,如何有余力全面进攻?二是我军初期伤亡超过百万,伤了元气,又没有足够补充和整训,战斗力尚且远远不能主动进攻。强行出击,无异于驱羊入虎口,南昌反击失败就是一个好例子。三是国外国内形势不明确,我军擅自出击并无意义,反而白白损失实力,这对持久抗战是不利的。现在各方面条件都大体具备,日军又主动处于守势,我们就要主动出击,打破他们的军事企图,消耗他们的实力,让他们越来越深的陷入持久战的泥潭。
不错,蒋介石口中的全面进攻,就是1939年冬季的著名攻势,冬季攻势。
全国范围的大反攻
冬季攻势大体的情况就如蒋介石说的那样。当时日军由于占领地方太多,有经过长达3年战争的持续消耗,兵力不足,后勤空虚,被迫转为战略防御。 除了华中的11军和南方的21军尚且有余力发动局部进攻以外,其他地区日军被迫都处于手势。 而在这段期间,国军在敌后建立了多个战区。1938年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召开时,国民政府滞留在敌后的兵力已有近三十个师;主要活动在华北的豫北、冀南、冀中,山西的太行山和冀察等地;华东的鲁西 北、鲁南的泰沂山区,苏北和苏浙赣交界靠近交通线的山区。
南岳会议后,敌后游击战在抗战整体战略中的地位空前提升,国民政府又先后向敌后战场陆续增派了三十个师。 这样一来,光是敌后国军正规军就有高达60个师,至于非正规军的数量就更多了。
这些展区中,包括苏鲁战区,冀察战区,第二战区山西部分,以及第一,第三,第四,第五,第九战区,也都设置了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 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正式的国民政府政权!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主要游击区包括:豫东游击区、山西游击区、浙西游击区、鲁中游击区和海南游击区;主要抗日根据地则包括:太行山东南部 根据地、中条山根据地、吕梁山根据地、五台山根据地、恒山根据地、鲁东南与沂蒙山、日照山根据地、大别山根据地、浙西根据地以及皖东、皖北和鄂东之根据 地,以及以五指山为中心的海南根据地……等等。
保守估计,敌后国军和准国军武装已经高达百万之众。 日军在后方不断遭受打击,更重要的是尚没有力量控制占领区,无法实现所谓的以华制华,只得将视线再转到占领区去。 既然已经被迫陷入持久战,那么就必须视线以华制华,至少也要利用占领区的资源。 此时,日军开始做战略上的调整,开始编组大量的新的治安师团,逐步进入自己占领区和半占领区,取代目前的野战师团。 日本人的计划是以这些战斗力较弱,但消耗物资较少,更适合在自己控制区作战的师团,用于稳定地方治安。 而将抽调出来的野战师团继续用在一线,通过一段时间的休整,继续发动全面进攻,击溃重庆国民政府。
换句话说,此时正是日军试图停止正面进攻,稳住局势,然后继续侵华。
孙子兵法有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永远不要让你的敌人做他希望做的事情。 换句话说,敌人想要这段时间安安静静的,双方保持均势,你就要打破这个均势。
现在国军要做的就是这个!
我们要主动出击,击破日军的战略。而且此时我军也具备了反攻的实力! 经过二期的整训,目前国军已经训练出数十万新军,加上目前的部队,国军总兵力已经高达200多万人。虽然仍然是装备低劣,训练水平有限,但毕竟多了几十万新生力量,已经可以在防御的基础上,主动出击和日军一战了。
由此,规模庞大的冬季攻势就开始了。
冬季攻势包括全中国各个区域,如果每个都将,可以写一本书,这篇就说说远在绥远的傅作义部的表现。
当时全国各战区都有一定斩获,国军方面统计的歼灭日军人数为7万多人,俘虏400多人。日军自己虽然并不承认伤亡如此之大,但也承认有不轻的伤亡,仅仅武汉地区的第11军伤亡近万(日军自己数据)。 但国军伤亡也不轻,估计在15万到20万。
具体就如郭汝瑰说的那样,如下: 第 一 战 区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各部队按计划于12月上旬在豫东和豫北两个方向发起攻击。在豫东方面,第3集团军以豫皖边区游击部队切断开封至兰封(今兰考)间的铁路、公路。第81师一部向兰封、主力向开封袭击,12月17日一度突入开封,烧毁日军第35师团所属部队一个指挥部和仓库;21日,骑兵第2军一度袭击商丘,焚毁日军机场的汽油仓库,并给由砀山增援的日骑兵第4旅团以打击。在豫北方面,新编第5军、第47军、第9军等部于12月6日攻至安阳附近,破坏了平汉路和道清路交通设施,使交通中断数日。1940年1月1日,第9军第47师一度攻入泌阳,歼日军第35师团一部。
第 二 战 区:晋南三角地区本是中国军队计划进攻的重点,由第二战区一部与第一战区第4、第5、第14集团军协同进攻,预定12月10日开始行动。但第一战区部队尚未开始行动,日军第37师团即首先向中国军队主要集结地中条山发起进攻,打乱了中国军队的部署,反使中国军队改取守势。尤其在这种关键时期,该死的晋西事件又爆发,阎锡山和中共互相争夺对晋军新军的控制权,最终窝里反,互相进攻,进攻日军的事情也就不同谈了。这也是山西境内,国共第一次大规模冲突。阎锡山试图利用中共的企图完全破灭,还被中共拉走了几十个县的地盘和十几万晋军新军。老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 三 战 区: 第三战区预定于12月中旬开始,分长江沿岸、南昌和杭州3个方向行动。在长江沿岸,战区以主力第18、第25、第86、第21、第58等5个军14个师的兵力,编为长江方面攻击军,又分为左、中、右3个兵团,从荻港至贵池约100公里的正面展开进攻。中国军队于12月16日发起了进攻,并于17日在大通、荻港之间突破了第116师团左翼防线,到达江岸,炮击日舰,敷设水雷。但当日军第101、第106师团刚从九江乘船而来增援第116师团时,中国军队即停止了进攻,撤回青阳等地区。此后第三战区改变战法,以小部队分向江岸进行宽广的正面渗透,不断袭扰日军。据日本海军第1遣华舰队统计,从1940年2月到4月,在第116师团守备地区内还发现水雷38个,日军船舶被炮击23次,但中国军队并未能切断或迟滞日军在长江的航运。 在南昌方面,第32集团军部队向南昌进击,于12月12日、18日两次以游击小部队潜入市区进行袭扰,给日军第34师团以一定打击。 在杭州方面,第10集团军部队于12月13日分别袭扰杭州、富阳、余杭各城,给驻守日军以一定打击。1940年1月22日,杭州日军第22师团向钱塘江以东反击;第10集团军放弃萧山,部队退走。
第 四 战 区 :第四战区的冬季攻势,主要是对南宁、昆仑关方面日军的反攻作战。这次反攻不仅是第四战区,也是所有各战区冬季攻势中最积极、战果最大的行动、至于广东方面,中国军队尚未开始行动,日军第21军即指挥第104师团、第18师团和近卫混成旅团发起翁(源)英(德)作战,占领翁源、英德,并准备继续向北约50公里的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所在地韶关突进,只因中国军队在广西方面反攻猛烈,南宁、昆仑关日军告急,第21军才不得不停止翁英作战,向广西增援。广东方面又恢复原态势。
第 五 战 区 :第五战区各部队各向当面日军发动了较为广泛的攻势。在平汉路南段,第2集团军所属第68、第92军的4个师及鄂豫边区游击总队向信阳及其南北地区日军第3师团频频发动进攻;第31集团军所属第13、第85军向广水、花园间进攻,威胁武汉,从1939年12月12日一直激战到1940年1月中旬,歼日军一部,击毁日军战车十余辆。在襄花路方面,第22集团军指挥第41、第45、第39军共6个师和第1游击纵队向随县、应山的日军第3师团攻击;在汉宜公路方面,第33集团军指挥第55、第59、第77军,第29集团军指挥第44、第67军,以及第75军、鄂中游击队等共15个师的兵力向钟祥、京山、皂市的日军第13师团进攻,切断了日军的交通联络线,包围了许多据点。战斗持续了约一个月。日军战史说,在第五战区约40天的攻势作战期间,日军第一线部队由于配置分散,几乎一个个都成了孤岛,在中国军队重兵包围下孤军作战,缺粮少弹,伤亡很大,官兵忍受着困苦,尽力防守,依靠空中补给,才保全守备。。
第 九 战 区 :第九战区各部队自12月中旬开始各向当面日军展开攻势。其中第15集团军5个师于12月12日向粤汉路北段岳阳及以东地区攻击,第27集团军6个师对通山、崇阳、蒲圻攻击,包围了日军第6师团若干分散据点,日军第40师团一部于18日从崇阳向第6师团增援。双方激战,持续到24日。在赣北和南浔路方面,第30集团军4个师向武宁、奉新的日军第33师团进攻,第19集团军5个师向靖安、南昌的日军第34师团进攻,给日军一定打击,破坏了若干交通设施。
第十战区由于地处陕西,并不和日军接壤,所有并没有反攻的机会。
敌后的冀察战区:以第69军、新编第6师及所属游击队,向石家庄、沧州之平汉路、津浦路段,破坏铁路交通,以期协助山西方面之作战。
敌后的鲁苏战区:以第51、57、89军向滕县、泰安等邻近地区攻击,并协助破坏津浦铁路南段。 ----------------------事实证明,“百团大战”无论出动的兵力还是歼敌数量,都有非常大的水分。这些老萨未来会一一说清楚。如果“百团大战”也算是大反攻,那么冬季攻势的规模和战果都是百团的十倍甚至几十倍。
绥远抗战
以上的各战区不再多说,这里特别说一说第八战区的绥远省。
此次第八战区大反攻的主角是傅作义的35军,地点是在绥远。
在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上并没有绥远省,但在民国,这个省确实真真实实存在的。 其实绥远省,就是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全省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及乌兰察布市大部(化德县、商都县除外)。
在清代,绥远是漠南蒙古的一部分,清朝统治者为了消除蒙古的威胁,除了联姻,笼络高层,宣扬藏传佛教以外,更将蒙古分而治之。 清朝统治者将蒙古分为几个区域,在绥远设立绥远将军,管辖此处的蒙古族各旗各盟。绥远当时叫做绥远道,隶属山西省管辖。 清末,由于大量汉人进入绥远,管理的民族也就更多了。 在这段时间,沙俄利用大清王朝的虚弱,将外蒙古抢到自己手中,所谓的内蒙古岌岌可危。 民国初年,袁世凯虽然做了万般恶事,至少他作对了一件事,就是他仍然执行将蒙古分而治之的办法。袁世凯保持清朝的行政规划,将内蒙古分为绥远,察哈尔,热河三个省,分而管理,另外还有一部分属于宁夏省管理。 民国二年(1914年)1月,北洋政府公布设置绥远特别区,将原先由山西省管辖的归绥道12县,改由绥远城将军管辖,还有归化城土默特左、右二旗,伊克昭盟和乌兰察布盟也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改称绥远省。 由于分而治之,绥远省在民国初年虽然经历多次蒙古族叛乱,但总体比较稳定。因为一个省的蒙古族力量有限,不足以和中央政府对抗。 而日本人自从占领东北以后,就继续执行所谓满蒙计划,需要建立一个所谓的伪内蒙古国,再吃掉中国的一部分。 所以,日本人将热河省的一部分拿出来,组织的一支伪内蒙古军队,准备这一计划。 随后通过一系列军事和政治行动,将察哈尔省一部控制,将热河和察哈尔省一部分合并,作为伪内蒙古国的基础。 遗憾的是,随后日军扶持伪内蒙古军和汉人伪军全线入侵绥远时,却因为低估傅作义部晋绥军的力量,被该部全歼,这就是有名的百灵庙大捷。
所以,在抗战前,这个所谓的伪内蒙古国并没有建立,而绥远也只有少部分地区处于日伪控制下。
不过,绥远确实日军志在必得的省份。 其实就经济上来说,绥远省毫无意义。该省属于蒙古高原一部分,全省主要是戈壁沙漠,尤其西部和北部几乎全部是沙漠。该省虽然有丰富的矿藏,但由于交通不便,在当年并不适合大规模开采。除了矿藏以外,该省别无其他有价值的东西。除了河套地区以外,粮食尚且不能自给自足,至于畜牧业也不足以让日军看中。
至于人口,整个绥远省人口仅有200万左右,还不到关内大省的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
为什么日军对绥远如此关注,主要在于绥远的军事意义。 日军或者说关东军重视绥远省,主要目的并不是对付中国,而是对付苏联。 因为关东军所在的东北,也就是伪满洲国的东西北三个方向都是苏军,从军事上来是四面受敌,极为不利。 不过,如果一旦关东军控制了绥远和察哈尔省,就威逼了苏军控制的外蒙古,双方战略上就相对均衡了。
鉴于这个原因,日军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占领绥远省。
所以,早在侵华刚开始,关东军就抽调4个精锐旅团参战,目的就是察哈尔和绥远。 随着南口战役,张家口战役苦战后的失利,察哈尔省大部分沦陷,日军随后兵分两路,进攻山西和绥远两省。
当时绥远和山西都是军阀阎锡山的地盘,从各个角度来说,阎锡山觉得山西远比绥远重要。所以在阎锡山的命令下,曾经的绥远省主席傅作义被迫率领主力进入山西作战。
尤其,绥远几乎处于放弃装备,只有2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的正规军和数量6个绥远国民兵的非正规军。
这些部队经过艰苦卓绝的抵抗,但实在力不能及,绥远的重镇包头,归绥(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等重镇先后失陷。日军占领了绥远的东部和中部,国军退守以五原为核心的绥远西部。
随着太原会战结束,日军也占领了山西境内最富裕的一系列盆地,但由于山西境内国军数量众多,日军也仅此而已,下面山西省陷入长达8年的相持阶段。
傅作义带着他伤亡很大的35军退到山西省的石楼,休整一段时间后,继续和日军作战。
由于一年时间的激战,35军此时谨慎几千人,但经过整训以后,兵力回升到1万7000多人,战斗力恢复大半。
不过,傅作义的想法已经有所改变,他认为山西省是是非之地,阎锡山也是不容易伺候的主子,还是干脆去更危险的绥远自立为王。
为什么这么想呢?原因有好几个。 傅作义虽然是阎锡山的心腹爱将,一度成为晋绥两省中的绥远省主席,完全是晋绥系中首屈一指的人物。而且傅作义跟随阎锡山长达20年时间,但傅认为阎锡山是个老狐狸,对他或者说对任何人并不太信任,而是处处提防。抗战开始以后,阎锡山将晋绥军分为两个集团军,任命傅作义为其中一个集团军司令,命令他去察哈尔参加南口战役和张家口战役。貌似这是对傅作义的信任,实则也是阎锡山将傅作义调出绥远省,试图取消傅做主席期间对该省多年的控制。
其次,傅作义认为阎锡山玩火自焚,肯定没有好结果。因为山西省已经被日军入侵,蒋介石中央军又借机进入,晋绥军不是两者对手,处境极为不利。但这个时候,阎锡山居然试图借着钟馗打小鬼,吸收中共力量,试图壮大自己,然后对付这两个强敌。他用部分中共的党员为骨干,组织了所谓的晋绥军新军和牺牲救国同盟会。傅作义对中共的理解比阎锡山深刻的多,他在抗战初期也曾经和中共有过合作,后来将中共党员大部分押解赶出他的部队。傅作义认为中共手段高明,躲还躲不了,怎么敢主动惹火烧身。阎锡山试图利用中共的结果一定是鸡飞蛋打,最终导致晋绥军大规模削弱,雪上加霜。傅作义不愿意跟随阎锡山一起完蛋。
最后,傅作义认为自己能力并不亚于阎锡山,军事能力甚至比阎锡山强过一截。至于晋绥军所谓十三太保,也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既然这样,为什么要久居人下呢? 所以,最终傅作义找到了蒋介石,要求率领35军离开山西,回到绥远。
蒋介石自然乐于看到晋绥军窝里反,立即表示同意。
于是傅作义领着35军北上,离开了山西。 阎锡山得知以后,自然是勃然大怒,但他比较理性,知道控制不了握有兵权的傅作义,只能勉强同意。但阎锡山只允许傅作义带走一部分兵力,将其中三分之一兵力和炮兵务必留下。
傅作义自然不可能同意,最终的结果就是,阎锡山几乎没有扣下什么部队,阎锡山和傅作义也由此反目。
到达绥远以后,傅作义很快在蒋介石的支持下补充军队和装备,强化训练,同时完善地方政权,建设绥西地区。
当时35军加上听命于傅作义的各派系游杂部队总兵力不过3万多人,根本不足以和绥远地区的2万日军对抗。 但这3万多兵力已经是承受的极限,他们占据的河套地区的总人口仅有20多万人。 傅作义到了绥西以后,立即大张旗鼓的进行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这样一度荒凉偏僻的绥西在短短1,2年内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一个抗日前哨基地。
早在赶赴绥远之前,35军已经对绥远的日伪军进行多次袭击,双方忽悠胜负。日伪军被傅作义打的很惨,但35军也伤亡不轻,更殉国了著名的刘桂五将军。刘将军的骑兵六师为了救援被包围的东北挺进军总司令马占山,和日寇摩托化部队拼死厮杀。刘将军在激战中被炮弹击中殉国,这个曾经参加临潼捉蒋的骑兵少将,英勇殉国,年仅36岁。
自从傅作义到了绥西以后,日军除了出动地面部队发动多次进攻以外,还多多次对他控制的五原等地进行大规模轰炸。 其中有一次空袭最为危险。 28架日机轰炸傅作义的司令部。傅作义在卫士掩护下,紧急躲入防空洞。他们一行人刚刚进入防空洞,日军飞机的炸弹已经落下来。 此时还有一个年轻的卫士没有掩体,傅作义见状带着侯副官转而进入傍边一个掩体,将自己这个掩体让出来那个卫士。 没想到,此时炸弹已经落下。侯副官见情况紧急,用力将傅作义推入掩体。刚侯副官自己才将胸部缩进掩体的时候,一颗炸弹就在掩体口炸开了。 侯副官头部被弹片炸中,当场死亡。如果不是侯副官用力推了傅作义这下,死的就是傅作义本人。
-------------------民国的绥远省。我们的祖先花费了几百年的时间将祸乱中国几百年的的漠南蒙古人分而治之。我国蒙古被分为热河省,绥远省,察哈尔省和宁夏省一部。这样漠南蒙古彻底分裂,在于没有力量南下入侵了。没想到,在抗战末期,无耻的苏联红军用武力占领了东蒙古,随后扶持乌兰夫开始内蒙古自治运动,并且在1947年建立了所谓的内蒙古自治政府。可笑的是,这个所谓的内蒙古自治政府面积高达53.8万平方公里,人口共约200万,但其中蒙古族只有区区50万人。一般认为,苏联的目的是在抢夺中国外蒙古的基础上,准备借机在吃掉这个内蒙古。建国以后,我国政府又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居然沿用了这个行政规划,将上面的三个省取消,一个省缩小,恢复了所谓的内蒙古自治区。现在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认为,整个内蒙古是他们的。
进攻包头
在一系列战役结束以后,时间已经到了1939年。 在接到蒋介石的进攻命令后,傅作义立即和部下进行商讨。 当时蒋介石给他们的命令是选择敌人一个薄弱点进攻,比如绥西高粱台地区的日伪军,然后调动日军西进,在途中伏击。 但傅作义认为这样并不好。 傅作义认为,既然进攻,就必须打敌人要害。进攻敌人处于塞上几个不大不小的据点(每个驻兵不过日伪军几百人,而且以伪军为主),如何能够打疼敌人。敌人就算来援军,顶多也就1000,2000人,就算全歼了,意义也不大。 而目前绥远3万多日军主要的战略中心放在归绥和包头,但包头的驻军数量远远少于归绥,所以此次进攻干脆直接包头,这样一来起到的作用最明显。
当时日军在包头和归绥都驻有大军,但包头一线的机动兵力全部都是骑兵,为两个骑兵旅团。这两个旅团合编为骑兵集团,司令部设在包头。
包头的日军总数有近万人,但大部分不驻扎在包头城内。
一个满员的骑兵旅团定员为5600 人,配备军马5668 匹、步骑枪3705 支、重机枪12 挺、野炮36 门及速射炮4门、战车7 辆等武器装备。 骑兵集团下属2个骑兵旅团,那么保守估计也应该有1万多人。
但此时骑兵第四旅团本来也在包头,但由于之前随枣会战的需要,该骑兵旅团全部调到河南境内助战。此刻虽然会战早已结束,不过旅团仍然没有回来,主力全部在开封一线,受开封步兵第35师团指挥,归属华中派遣军麾下。 那么包头地区只剩一个第一骑兵旅团,也就是只有6000人左右! 骑兵第1 旅团辖骑兵第13 、第14 两个联队,每个联队辖4 个中队,并有直属机关枪队、速射炮中队、战车队、工兵队、辎重队。
为什么傅作义敢于攻打日军如此重要的包头据点,就是基于包头日军兵力部署的严重问题。
当时第一骑兵旅团的司令部和直属部队驻扎在包头以东铁路线上的萨拉齐,旅团所属的第13骑兵联队驻于包头以北的固阳,第14 骑兵联队驻于包头西北的安北(佘太镇),等于整个第1骑兵旅团都驻扎在包头外面。
而在包头市内的日军,仅仅是骑兵集团司令部,数量不多的日军卫戍部队,以及司令部直辖的1个骑兵中队,1个独立战车中队,1个速射炮中队,100多名宪兵,以及伪内蒙古军2个骑兵师,总兵力只有几千人,而伪军又占到其中百分之七十。
为什么日军敢在包头市内放这点部队,主要基于两点: 1. 日军早已在包头市修建了完整的防御工事,包括数道钢筋混凝土的永久碉堡群,深达数米的外壕,壕沟外还有通电的铁丝网。而包头本身还有城墙,自身也具有一定防御能力。包头日军自称防御能力为整个华北首屈一指!日军认为依靠这些工事,防御只有轻武器的国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2. 在包头附近不到100公里的几个据点,都驻扎着日军骑兵旅团的重兵。即使包头遇袭,以骑兵的机动能力,不到一日之内就会赶到。而以包头的防御能力,绝对不可能连一天也防御不到。
傅作义将想法汇报给重庆,蒋介石和幕僚们经过慎重研究,最终表示同意。
包头是蒙古语的“包克图”,原意是有鹿的地方,因为这里最初是鹿群聚集的草原边缘。 包头所谓一个军事据点和贸易据点,它建立非常早。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武灵王20年)就在此修筑了九原城,这也是赵国版图一次重大扩张。 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在这里设置了九原郡,尤其该市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不大的城市。 遗憾的是,由于包头的位置处于远离中原的河套地区,所以一旦中原王朝衰弱,这里就被异族,诸如匈奴,突厥,回鹘,蒙古等等各种游牧民族占领。 这个区域也成为汉夷拉锯作战的舞台。 在这个战场上,前后死亡不下数百万各族勇士,他们的热血都撒在这片土地上。 所以城市经常遭遇毁灭性打击,一再被焚毁,重建,再毁灭。 直到清朝,满清统治者于1809年设包头镇。1870年(同治九年)前后,包头开始修筑城墙,辟东、南、西、东北、西北5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 可以说,近代的包头也不过是在清末刚刚建立的。
中华民国初年,包头已发展成为中国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整个绥远地区,甚至外蒙古的商队,都将自己的特产:皮毛,牲口带到包头。 而关内的商人则带着粮食,茶叶,食盐,枪支,各种生活必需品,甚至西洋的小东西,来到包头。
1923年平绥铁路通车包头,包头的地位瞬间提升,关内外的物资可以毫不费力的通过铁路运输,包头的经济日益发达。
1926年(民国十四年),国民政府设包头县。
1931年,包头电灯面粉公司和永茂源甘草公司创办,包头开始有了近代工业。
1934 年,中德双方组织的“欧亚航空邮运股份有限公司”在包头修筑飞机场,开辟包头--宁夏--兰州航线,定期航班每周往返一次。 随着交通的发达,商业的繁荣,带动当地饮食、服务业日益兴旺,市面日趋繁荣,包头成为一个著名的塞外春城。
其实,包头直到今天也是内蒙古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在当年更是重要。包头是当时平绥铁路,也就是北平到绥远铁路的终点。绥远省日伪军的主要军事物资,均依靠平绥铁路运到包头,然后通过卡车或者马车送到附近数百甚至上千公里的上百个日伪据点。 绥远这个地方的地形特点和中原关内完全不同! 由于到处都是沙漠戈壁,地广人稀,往往几十里内也没有一户人家,大的所谓乡镇甚至县城,人口也很少,大约相当于中原大一点的村子。 所以一个城镇和一个城镇相隔数十公里是小意思。 人口不足,粮食自然也不足,汉族人农耕也就勉强糊口,蒙古族人的畜牧业受自然影响很大,有的时候草场长得很好,牲口就是丰收,有的时候遇上干旱天气,不但牲口饿死,人也饿死。日伪军无法通过当地抢夺完成补给,只能依赖后方运输。 在绥远的3万多日军和伪内蒙古军7个骑兵师的作战物资,基本都靠这条铁路,所以一旦包头被占领,绥远省的日伪军就等于被卡住了脖子。
包头的南面就是黄河,北面是阴山,也是归绥西面的战略门户,更是日军最靠近西边的前进基地,军事地位相当重要。如果包头失守,那么日伪控制的归绥也就有着很大的危险。
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日军绝对不可能放弃包头。包头一旦丢失,日军整个绥远的防御体系也就破了。
傅作义和幕僚经过多日商讨,最终认为务必攻打包头,但作战方法却不能强攻。 包头日军数量虽然不多,装备极好,不但有坦克,也有速射炮,至于轻重机枪就更别说了。对于日军防御这样坚固的阵地,靠只有区区几门山炮的35军,正面强攻基本不可能成功,等于去白白送死。 而且,在包头附近的固阳,安北,昆都仑都有日军重兵集结,一旦包头日军遇袭,这三地日军立即会增援。如果包头外的国军强攻数日不胜,立即会遭遇内外夹击。打不下包头是其次的,甚至会遭遇毁灭性的惨败,甚至被日军围歼,全军覆没。
所以,傅作义经过仔细研究认为,攻打包头必须采用奇袭,打敌人一个出其不备。如果不能奇袭,就不能打包头。
同时,一旦发动对包头的进攻,务必打日军的援军,必须拦截和伏击四面增援过来的日军。如果拦截不住,也不能进攻。
商讨完毕以后,傅作义开始用计策迷惑日军。在包头战役之前,傅作义命令部下在和日军对峙的第一线阵地,全部大兴土木,修建更为坚固的阵地。 一线的日军很快发现35军阵地人声嘈杂,日夜不停,明显是在修建工事。日军指挥官由此认为,35军畏惧皇军威力,试图进行全面的防御。 于此同时,傅作义让各种后方的剧团,立即赶到一线慰劳官兵,做出一番迎接新年的样子。 日军又发现,35军阵地经常锣鼓齐鸣,夜间更是热闹,看来是在进行军民联欢,准备好好过一个节日。 日军警惕性瞬间降低,认为35军准备过年,绝对不可能进攻。 更重要的是,此时正是绥远的冬季,天气极为寒冷,夜间气温能达到零下40度,滴水成冰。当时绥远境内,包括黄河在内大小河流全部结冰,日本人认为,天寒地冻不用冰是基本军事常识。 如此严寒条件下,不要说作战,就算从傅作义控制的五原派出几万人急行军赶到包头,怕是极为艰难的事情。 种种想法累加起来,无论是驻蒙军总司令冈部直三郎中将,还是在包头的骑兵集团司令小岛吉藏中将都认为在冬天,傅作义部绝对不可能发动进攻。
其实傅作义的欺骗还是其次,就像街头骗术一样,你要相信才会受骗。 为什么用秘鲁币诈骗如此拙劣手段,却能骗了很多人?甚至有人被骗的倾家荡产。因为你贪财!你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日军之所以被傅作义迷惑,在于日军骨子里认为国军不可能进攻。以国军虚弱的力量,防守尚且不见得稳固,怎么可能进攻呢?
其实在做这些烟雾弹的同时,傅作义已经将指挥官前往五原后方向东100多公里,并且将大量后勤物资冬运,做战前的最后准备了。
傅作义仍然不准备强攻,他试图调动一部佯攻包头,将日军引出包头阵地,然后主力杀个回马枪,一举攻入包头市区。于此同时,以一部在路中设伏,拦截歼灭各地赶来增援的日军。
当时傅作义可以使用的兵力并不多,总共只有3万人。除去防御后方的,机动兵力只有区区2万人。
当时驻蒙军司令部驻张家口,下辖:第二十六师团(驻大同和归绥),第二独立混成旅团(驻张家口),骑兵集团(驻包头)等部,总兵力是5万人。
而绥远日军总数有2万人,还有七个伪内蒙古骑兵师(总兵力也在3万人左右),各方面都是日军占优势,此战务必速战速决。
12月18日,包头战役开始。 首先是中央军骑兵第6军门炳岳中将奉命,率部进攻萨拉齐的日军。门炳岳本来是东北军的将领,后归顺中央政府。该军战斗力不算很强,但已经在绥远转战多年,和日伪军交手很多,熟悉地形民情,不可小视。
萨拉齐驻扎着由骑兵第1旅团长片桐茂少将率领的一部骑兵主力。中央军骑兵第6军门进攻的目前,是为了牵制这路日军对包头的增援,同时吸引包头的日军去增援。
在萨拉齐打响的同时,傅作义下达了进攻命令。 因为包头日军不多,而附近日军众多,所以此次阻击援军的部队多余攻坚部队。 由大将孙兰峰的新31师加上炮兵25团为主攻包头部队; 另一个大将董其武的101师担任清扫昆独仑到包头之间的阻援任务; 袁庆荣的新32师负责阻击固原,大佘太方面日军。
1个师主攻,2个师负责打援。
有些朋友觉得奇怪,为什么35军攻打包头这个重镇,只出动3个师呢? 因为当时35军正规军,一共就只有3个师,每个师下辖3个团,一共9个步兵团,另外还有一个骑兵团和一个炮兵团。
除了35军以上部队以外,绥远地区只剩中央军门炳岳的骑兵军(其实是骑兵师),地方的警备旅(只有2个团)还有一个宁夏军阀马鸿宾81军一部,这些部队兵力非常单薄。 另外就是一些杂七杂八的地方武装,战斗力都是有限的,不能进行正规作战,只能进行游击战。
换句话说,此次虽然只是用了3个师,已经是35军的全部了。 ---------------绥远到处都是沙漠和戈壁,自然条件恶劣。其实早在几百年前,这里很多地方还是肥沃的草原,因为蒙古族人口的增加,过度的放牧,导致自然条件恶化。这里的运输和交通都要依靠马匹,没有马,靠人力步行,只会活活冻死在戈壁滩上。
奇袭包头
孙兰峰新31师经过1日急行军,冒着夜间零下30度的严寒,在19日黎明到达包头附近。
正巧此时,因为萨拉齐附近中日两军激战,但国军兵力并不多,且以骑兵为主,目前已经撤退。
包头城内的骑兵集团长小岛吉藏中将错误的判断:国军正在以小股部队四处袭击,扰乱日军,也有可能进攻包头。 于是,小岛吉藏中将在20日凌晨,也就是国军全面进攻之前,命令部下的机动兵力,也就是骑兵一个中队,配合坦克,炮兵组成所谓的扫荡队,由熊川联队长负责指挥,大摇大摆的开出城去了。 小岛吉藏中将本人倒是没有参加这个讨伐队,他带着卫戍部队继续驻扎在城内。机动兵力莫名其妙的出城,帮了国军的大忙,这样一来包头城内日军更是空虚。 见战机难得,傅作义下令新31师立即发动进攻。
新31师随即以91团,93团,于霖瑞团三个团为主攻,92团为预备队。
93团一马当先! 虽然绥远建立了伪内蒙古政权,后来又成立了所谓的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但幕后都是日本人在操纵。 最初所谓伪内蒙古独立,主要是蒙古贵族德王之流搞出来的。他们的目的也不是什么民族主义,而是认为被国民政府处处控制,非常不爽,妄图独立出去,建立一个完全有贵族统治的伪内蒙古国。 当时普通蒙古族牧民,对民族问题感觉不大,因为绥远境内蒙古族基本还是以自己生活方式生存,汉族人搞他们的农耕,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 结果此次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成立以后,不但蒙古族人傻了眼,连德王之流鼓吹者,也吓呆了。
通过制度和武力手段,绥远省的汉蒙老百姓受到日本人百般欺压,痛苦不堪。 该伪政府所有大小决策,均须经日本驻蒙军司令官批准,蒙古人实则没有任何实权,也根本谈不上什么独立。 在经济方面,蒙疆地区的金融、交通运输、邮电、资源开发和土畜产贸易等命脉,均由日资公司或日本人操纵控制的官办公司、机构垄断经营。随着战争的延长、扩大,军事开支增加,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加重搜刮绥远察哈尔沦陷区人民。 日寇在蒙疆地区强制推行种植和低价收购鸦片的政策,强令低价收购农牧产品并严禁贸易交换和输出,甚至严令禁止食用大米、白面,定量配给掺假、发霉的“杂合面”。 伪蒙疆政府还通过名目繁多的税收进行经济掠夺。先后设有鸦片税、盐税、统税、关税、田赋、契税、烟酒税、印花税、牙税、营业税、牲畜税、屠宰税、斗税、茶叶税等等。 相比国民政府时期,日寇控制期要恶劣十倍。不但汉族老百姓叫苦不迭,蒙古族牧民也几乎无法生存。 日本人害怕蒙古人反叛,强制实行所谓保甲制度和十家连坐制度,强化法西斯统治。这些老百姓稍有反抗,日军立马去武力镇压,采用户户流血的三光政策,这又让老百姓痛恨不已。
日战区的汉蒙老百姓,几乎吃不上饭,几乎活不下去,而且还被强迫参加伪内蒙古军或者地方伪军民团,被当做炮灰。 见日本人如此凶恶,甚至连原本支持所谓独立的很多内蒙古贵族也开始对日本人极端仇恨。 伪内蒙古政权的领袖德王也自我解嘲的说:就算建立傀儡政府,也不用这么明显把。 后来德王实在受不了日本人的压迫,主动和军统戴笠接触,试图逃到重庆去,结果被日本人发现。 由于德王是政府的首脑,不便于杀掉,日本人只杀了他的几个副手了事,并且将他软禁到1945年。
在1939年的时候,除了少数蒙古贵族以外,绥远省的汉蒙老百姓对日寇无不极端仇恨。
此次傅作义大军开赴到包头附近,前后行军那么长距离,又是上万人的大部队行军,其实根本瞒不住。但附近汉蒙群众看到国军赶到,不但不去向日军汇报,反而一个个喜出望外,热情接待。 此次93团遇到一个参与过工事修建的爱国青年王友良。王知道国军来反攻包头,大喜过望,主动要求给他们带路。 安春山团长说:你给我们画个图好了,就别去了。打仗太危险,一不小心就没命了! 王友良说:这个画图画不清楚。你们万一摸错了,就摸到鬼子机枪火力下去了,一定要我亲自去。我们生活在大漠上的汉子没几个怕死的。只要能把这些烧杀奸淫,狗娘养的的鬼子打走,我命没了也值了!
于是,在王的指导下,该团一马当先,潜入包头城外工事群。 王友良由于在日寇皮鞭下在此处修筑了几个月,对一切都非常了解。 他带着安春山93团官兵,从没有日伪驻守的一个碉堡群巧妙突入,也绕过了这段没有通电的电网。 这是包头整体防御圈上,唯一的一个漏洞。 在王友良的带领下,93团官兵一枪没发,很快来到了包头西北城墙最适合攀爬的水巴洞。
为什么这里适合攀爬,因为这段城墙附近有座小山,穿城墙而过。此时还是凌晨,当时绝大部分日伪军都在睡觉,城头上只有几个穿着蒙古族大衣的伪内蒙古军巡逻。 安团长立即命令部下爬上去,准备奇袭。战士们立即在零下30度的低温下架设云梯。但没想到,城墙上都结了冰,梯子刚一放上去,就滑到了,哄的一响。这一响,立即就被城上巡逻的两个伪内蒙古军士兵发现了。 安团长大叫不好,只要这两个蒙古士兵鸣枪示警,那么奇袭就肯定失败了。这是白,不仅仅是93团一个团的失败,而是整个国军奇袭的失败,那么攻占包头也没有可能成功了。 安春山团长瞬间汗流浃背,他指挥部下,准备拼死强攻一下。 没想到,这两个蒙古士兵看到城下有国军以后,却激动的问:喂!你们是中国人吗? 安团长稍微一犹豫,立即回答:是啊,我们是傅司令的35军! 这两人又惊又喜的回答:好啊!我们也是中国人,大家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你们不要从这里上,这边城墙都结冰了,梯子放不上去。你们快从这边上,这边更容易上来。 安团长立即命令第一营官兵,在两个蒙古士兵的帮助下,全部爬了上去。 果然,这一段更好爬,没多久,一个营的士兵就全上去了。 安团长上去以后,立即握住这两个蒙古士兵的手,表示感谢。 这两个蒙古士兵朴实的一笑,立即抢着说:你们是来反攻包头的? 安团长点头。 这两个蒙古士兵立即高兴的说:太好了!你们放心,这里白天是我们蒙古兵和日本兵共同守,一家出一半兵力。但一到晚上,日本人怕冷怕累,他们只留几个人,其他都是我们蒙古兵防守。我们晚上上岗的时候,看到几十个日本兵都在城门附近架着枪烤火休息,毫无防备。这样,我们在前面给你们领路,你们在后边跟着。日军问口令,由我们来答复,你们靠近了就冲锋,保证没问题。 安团长立即接受了这两个爱国蒙古士兵的建议。
这个营的官兵跟在2个蒙古兵后面,顺利的混到了西北门附近。 期间有些巡逻蒙古兵也看到偷偷跟进的93团1营士兵,但没有一个开枪示警,甚至又惊又喜的向他们竖大拇指。 几百人很快摸到了西北门,果然几十个日本兵都畏畏缩缩的在城门附近烤火,步枪和机枪都架在傍边,只有几个日本烧饼拿着三八大盖。 零下30度的低温,让这些日本兵叫苦不迭。 由于做梦也没想到国军可能混入城内,他们的哨兵看到两个蒙古士兵走过,也只是无精打采的问了一个口令。 发现口令没错,这个日本哨兵就把三八大盖一扛,转过身去。 刚一转身,一只手臂瞬间勒住他的喉咙,接着一匕首扎入他的后心。这个日本哨兵哼都没哼一下,就死了。 随后,那个营的国军官兵立即冲了上去,轻轻松松的用手榴弹和刺刀把西北门的几十个日军全部解决。 遇袭的日军张皇失措,根本没有来得及做出有组织的抵抗,就全部被搞定了。只有几个日本兵拼死冲入城内逃命! 国军的伤亡则微乎其微,顺利控制了西北城门。
比较聪明的朋友可能会问,上面说用了手榴弹和刺刀,为什么不用步枪呢?因为当时气温太低,步枪一度拉不动枪栓,形同废物。
后来傅作义的办公室主任王克俊回忆:包头战役打响之前,天寒地冻,枪栓懂的拉不开,战士们非常着急。有军官跑来向傅作义汇报:零下35度,枪栓统统冻住,拉不动,怎么办? 傅作义立即回答:你们第一天在绥远打仗?赶快尿尿(指往枪栓上尿尿)。尿了赶快打!
听到西北门的枪声以后,还做着美梦的日军都被惊醒。由于不知道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国军多少人杀过来,日军都极为惊慌。
上百名日本警察,勘探队(来绥远殖民开矿),军用商店的家伙,更是慌忙冲出城墙逃命。由于过于惊慌,在零下30度的气温下,他们有的仅仅穿了一件衬衣,有的只穿着布鞋。有的骑着的骡子连鞍也没来得及套上,有的更是连枪都扔了,随身就带了一把刺刀。
余下的卫戍部队,至少还有军官指挥,他们慌忙的进入碉堡工事,向四面胡乱开枪。
于此同时,西北城门附近的伪内蒙古军骑兵师一部发现城门被国军控制,立即对城门反动。 此时城门上仅仅有安团长的第1营1个班,由连长姚德增上尉率领,余部已经杀入城里。双方实力悬殊,看来是守不住的。 没想到,35军战斗力远远强于这些伪军。这个班将上百蒙古兵死死挡住,连长姚德增上尉亲自拿驳壳枪朝城下射击。 伪内蒙古军多是骑兵,穿着马靴和长袍作战不方便,他们甚至卧倒不下来,只能跪着射击,目标非常大。姚德增上尉连续击倒了5个蒙古兵,才被机枪打中了腿部,却仍然坚持作战。
在城门激战的同时,1营主力已经杀入城去,沿着街道开枪扔手榴弹。日伪军发现枪声就在眼皮底下,慌乱不堪,搞不清多少国军杀进来了,小据点的日伪军都一哄而散。该营顺利扎领了包头日军的贮备仓库,这个仓库是包头日军主要的军火仓库。这个占领为后来的攻坚战,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在西北门打响的同时,93团余部立即前进。他们和西北门之间有伪内蒙古军一个团。93团做出进攻的架势,预计这个蒙古军的团守着坚固阵地,就算再菜,也至少可以坚持1,2个小时。 没想到,看到93团进攻,这个蒙古团根本一枪不发,看着93团从他们阵地通过,顺利占领西北门。 随后,发现93团似乎携带的弹药不多,该蒙古团还送给他们10箱子弹和10箱手榴弹,随后主动撤退。 93团在这些爱国人士的帮助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在93团进攻的同时,91团等部也全力进攻。
经过短期激烈进攻下,91团1营和警备旅第1团先后攻入城内。
其实如果指挥得法,新31师大部从西北门进入,全力进行巷战,一夜也可以给日军重创了。 但因为国军通讯系统落后,突入的93团1营,91团1营,警卫旅第1团互相不知道对方的进展,也没有统一的指挥,只得各自为政,这样战果就小了。 加上入城国军总兵力也不过2个团不到,不可能一举将数百名日军卫戍部队全部歼灭,更别说还有2个伪内蒙古骑兵师。
虽然国军战士异常勇猛,他们沿着街道追着败退的日伪军猛打,还喊着:捉活的呀,缴枪不杀,我们优待俘虏! 但这一夜巷战,进展有限,没有攻陷日军控制的核心据点。
日军显然也不是吃素的。在最初的慌乱后,他们很快稳住阵脚。在得知城防似乎已经被攻破后,他们进入城内阵地,继续死守。
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 --------------包头高大的城墙,而35军也没有什么重武器,这种气冷式的哈奇开斯重机枪就是重武器了。
增援的两个骑兵联队被歼灭
搞笑的是,直到此时,城内的骑兵集团司令小岛仍然认为这是小股国军的袭扰,所以在驻蒙军总司令冈部直三郎询问:是否需要从归绥调动主力增援的时候,小岛大言不惭的表示不用。
小岛认为在萨拉齐,安北,固阳的日军已经绝对可以对付小股国军。
这一来,包头的情况又雪上加霜。
到了20日上午,新31师师长孙兰峰已经克服通讯问题,掌握的全局指挥。他命令已经入城的国军,全部由93团团长安春山指挥各部进攻,攻入城内的2个多团兵力的国军,和日军继续激烈巷战。
有了统一指挥,进展就快得多。在爱国老百姓的支持下,国军士气高涨,他们在惨烈的巷战中异常勇敢,猛打狠冲。日军不敌,节节败退。 不过,包头的日军也并不是菜鸟,他们经过3年抗战的洗礼,战斗力也非常顽强。日军凭借着坚固的街头据点和精良的武器顽抗,往往被全部打死,据点才被国军占领。 双方在包头市内反复拉锯! 本来,双方兵力相差并不太大,日军武器装备占优势,又固守据点,没有重武器的国军是攻不下来的。 没想到,包头市民却比重武器还有效。 包头市民受尽日寇欺负,早已对他们恨之入骨。别的不说,日寇在包头各城门设置检查点,中国人过去必须接受检查,还要对日本兵鞠躬。其实这就是日军抢夺的场所,只要中国人稍有不从,或者忘了鞠躬,立即遭受殴打。 更有甚者,日本兵故意借口查武器,对中国妇女搜身,实际寻机猥亵调戏,什么下流动作都能做得出来。 此时见国军打回包头,包头市民各个喜出望外,他们冒着炮火送茶送饭,帮助搬运伤员,年轻小伙子甚至拿着土枪土制炸药,跟着国军一同作战。 加上他们熟悉地形,这样一来就轮到日军措手不及了。在市民的帮助下,战到下午3点,包头全城三分之二的城区已经被国军占领,日军退守东南一角。国军甚至在城头升起了青天白日旗,全城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甚至留下了眼泪。
在包头遇袭的同时,司令官小岛立即向四面求援。
驻于包头以北约70公里固阳的敌骑兵第13联队长小原一明大佐,和离包头约90公里的安北骑兵第14联队长小林一男大佐,接到小岛司令官的命令后,立即赶赴包头增援。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傅作义早就准备好了迎接他们的酒宴。
日军骑兵联队和步兵联队不同。由于骑兵师高机动的部队,便于指挥方便,不可能有太多的层次。所以日军骑兵联队下面没有大队,直接设置中队。骑兵旅团的每联队为4个骑兵中队,各中队马步枪119支,轻机枪两挺,一个重机枪中队,辖两个小队,共有重机枪4挺。 换句话说,一个骑兵联队兵力,有1400人,基本相当日军一个步兵大队。
首先倒霉的是13骑兵联队。该联队首先遭遇了新31师麾下骑兵游击团的阻击。由于游击团兵力很少,只是延迟了该联队的推进。 13骑兵联队很快打走了这些数量很少的国军骑兵,接着却在三和号地区,遭遇了新31师92团于绥远游击军1旅的阻击。 小原一明大佐不知道国军虚实,认为还是少量国军部队袭扰,下令部队长驱直入。结果,13联队完全进入国军步兵优势兵力的伏击圈,经过几小时激战,惨败。 小原一明的骑兵第13联队大部被消灭,小原一明大佐本人中弹受重伤,被部下抬上坦克,侥幸回到固原,经过紧急手术抢救,保住性命。 余部在联队参谋的指挥下,在坦克掩护中奋力突围,最终只有300多人拼死突围出来,余者非死即伤。 遗憾的是,这300多人已经被切断了退回固原的路,无奈之下,只得继续向包头前进。结果他们乘坐卡车刚刚赶到包头城下,又被新31师93团炮兵连和91团步兵一顿猛打,汽车都被打毁,还伤亡100多人。 余下的200多人仓皇跳入包头外围的外壕躲避,由于当时国军急于攻城,暂时顾不上围歼这股残敌,他们就侥幸幸存了下来。
骑兵13联队被打成这副尊容,骑兵14联队却更惨十倍。 联队长小林一男大佐驻扎的安北也遭受国军81军袭击,因为他留下一半兵力守城,只带了一半骑兵赶赴包头。联队长小林一男大佐由于轻视国军战斗力,加上急于援救包头,根本没有做侦查,就带着几百骑兵长驱直入,沿着公路杀向包头。 结果,在路上遭遇国军新编第5旅王子修部伏击。在国军轻重机枪猛烈扫射下,这部骑兵很多连马都没有来得及下,就被击毙,日军卡车更是被打的千疮百孔,很多日本兵被烧死在车上。 联队长小林一男大佐在混战中,头部中弹,当场死亡,余部见状溃散。最终,14联队的援军,只有100多人靠策马狂奔侥幸逃脱。 这100多人逃回安北之前,又被32师94团1营拦截。日军见兵力太少,不是国军对手,就谎称要投降缴械。国军被迷惑,准备日军前来缴械,却发现日军扔掉所有辎重,几乎骑着光马逃走了。 国军急忙追击,但日军都是大洋马,跑的比国军的蒙古马要快,实在追不上。要不是这样,日军骑兵14联队增援部队,恐怕就要全军覆没了!
两路援军都被击溃歼灭,而拂晓从西门出发的所谓搞笑的讨伐队,就更有意思了。
他们约400人在小岛司令官命令下,出城准备所谓的扫荡。但刚刚出城不到一天,突然发现大本营包头城内枪炮连天。该讨伐队队长熊川联队长大惊失色,赶快指挥部下赶回包头。 结果在城下和国军进攻部队遭遇,双方发生激战 讨伐队兵力有限,但有坦克和炮兵,国军认为这是萨拉齐赶来增援的日军主力,立即调动重兵给予打击。
没想到的是,从萨拉齐来的日军骑兵第一旅团旅团司令部和直属部队当时正好也赶来。他们见讨伐队和国军激战,也不顾不上讨伐队的死活,乘着这个空档,突入了包头城内。
这股日军的增援,对包头国军的坚守,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可以说,负责阻击萨拉齐的援军的部队没有起到应该的作用,他们擅自调动部队去对付讨伐队,导致第一骑兵旅团杀入包头。 如果包头没有这股援军的支持,国军还是可以在3天强攻中占领包头的。 ----------------------在绥远地广人稀的特殊地形下,具有很强机动能力的部队,总是战场的胜利者。所以国军和日军都编组了可以独立作战的骑兵部队,国军是骑兵军和骑兵师,日军是骑兵旅团和骑兵集团。其实,坦克装甲部队才更为有效!
26师团的增援,包头大撤退
此时,骑兵13联队已经被国军歼灭,14联队被国军拦截,讨伐队还在城外苦战,始终杀不到成立来,城中国军又占领了三分之二的城区。 到了这个地步,司令官小岛才知道国军并不是小部队袭扰,而是试图占领包头。小岛无奈,紧急向驻蒙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中将求援。
冈部直三郎中将知道情况严峻,立即命令驻蒙军主力26师团立即调动两个摩托化大队火速赶赴包头,26师团余部也务必随后跟进。 同时,包头附近伪内蒙古军七个骑兵师,务必立即增援,违者一律军法严惩。
当天晚上,得到骑兵第一旅团增援的日军发动夜袭反攻,单被安春山团长指挥部队击溃。双方继续陷入僵持!
安春山接到日军大部队要赶来增援的命令后,于第二日发动全面的总攻,再次歼灭日伪军很多中小据点。 当时日军已经全部龟缩到以司令部所在地为核心的阵地中,所谓司令部也就是绥西屯垦督办公署大院。 不过,对于日军固守的碉堡群,国军实在没有好的办法。这些碉堡群异常坚固,配备大量机枪,掷弹筒和速射炮,依靠士兵的轻武器根本搞不定,就算集束手榴弹上去,也只能炸出一个缺口。 国军从白天打到晚上,仍然和日军相持在前街一线。
在当日,由于知道城中吃紧,讨伐队出动300多人,在数辆坦克和飞机配合下,再次试图突入城内。他们在熊川致中中佐率领下,全天发动了5天进攻,全部遭受惨败。当天战斗结束时,讨伐队仅剩100多人,2辆坦克都被打断履带,自身难保,只得逃亡到城东一个碉堡群躲避。
该部就这样灰头土脸的从包头战役中消失了。
而当天继13联队覆灭以后,骑兵14联队也遭遇伏击,几乎全军覆没。
与此同时,从各地出发的伪内蒙古军也都遭遇国军拦截,伤亡惨重。当日302团团长郭景云包围歼灭了伪内蒙古军一个团,俘虏了团长和300多人。
遗憾的是,随着驻蒙军主力部队26师团全力增援,情况开始转为对日军有利。
当时驻蒙军主力就是26师团,一个独立步兵旅团和一个骑兵集团。其中26师团是三单位师团,兵力近2万人,为驻蒙军的主要作战力量。
26师团是以关东军精锐的独立混成第11旅团为基干,在1937年编组而成的,整个师团相当先进,几乎实现了摩托化。 在接到命令以后,该师团两个大队立即上卡车,在很短时间内就赶到包头一线。 外围阻击的国军不过两个师,又分散在两地,无论兵力和战斗力都不是26师团的对手。况且绥远省的特点就是到处是戈壁沙漠,并不仅仅是一条公路。你封锁了公路,意义不大,敌人仍然可以从任何一点长驱直入绕过你的防御。
外围国军立即和这两个步兵大队激战,经过一天的残酷拉锯战,国军和日军都伤亡惨重。 26师团先锋2个大队在当天的攻击中,连续击退阻援的各部国军,稍后居然一举突入城外新31师的师部黄草洼。 新31师师长孙兰峰没有办法,只得在警卫营掩护下撤退。但日军紧追不舍,国军只得放弃了一个炮兵连。结果这宝贵的4门山炮全部被日军俘虏。 新31师遭受内外夹击,万分危急之下,外围被日军击退的新32师两个主力团火速增援赶到,这才将稳住了新31师的局面。 但情况刚刚扭转,26师团后面几个大队又连续杀到,险些又将新32师这两个团,也就是95团,96团合围。 好在这时负责阻击的101师又赶到,中日两军经过混战,26师团被击退,暂时被挡在包头城外,不过,离包头也就是几公里的距离。
而与此同时,在包头城内的日军还有6个步兵中队,3个骑兵中队,1个坦克中队和炮兵。他们固守着坚固据点,短时间内很难吃掉。
显然,包头城内的仗,不能继续再打了。
战到23日,国军已经在包头和日军激战了3天,造成日军很大伤亡,并且控制了三分之二个包头。 可是,此时26师团主力已经杀到包头外围,如果此时35军不做撤退,那么就要和26师团决战。 当时35军在包头全部兵力还不到2万人,而26师团加上这一线的骑兵第1旅团,日军总兵力超过2万人。
这样一打,无异于以弱击强,自我毁灭。
此时傅作义已经亲自赶到了包头外围,离新31师的指挥部仅仅只有200米。通过对战局的向西了解,傅作义认为必须撤退。
这次包头反攻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争夺一城一地,而是在于消灭日军有生力量,击破日军试图暂时防守的军事意图。 现在目的基本达到,而日军26师团已经逼近包头外围,必须立即撤退。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3: | 波士顿爆炸案透露出来的美国真正的危机 | |
2013: | 英国人一走,香港马上变味,干这事本来就 | |
2012: | 薄瓜瓜性骚扰洪博培千金 差点引爆两国 | |
2012: | 和五毛谈美国(值得一口气读下来的长文 | |
2011: | 美认为中国航母随便应付 再来5艘也不成 | |
2011: | 隐藏在中国歼18背后的重大机密 | |
2010: | 美国军方称:已注意到中国民众自愿捐钱 | |
2010: | 切勿误入歧途:不和美国展开太空军备竞 | |
2009: | zt 南京为什么不能,而大林格勒,柏林, | |
2009: | 抗日名将孙立人-在缅甸活埋1200名倭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