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深度分析:中俄天然氣合同對全球格局的戰略影響
送交者: 嵐少爺 2014年05月23日21:10:50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今天,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見證下,中俄簽署了為期30年、年供氣380億立方米的供氣合同。中俄兩國 領導人在簽約現場舉杯中國白酒,以示合作成功!這一合同,中俄談判的時間跨度達20年,就天然氣價格的談判時間跨度就長達10年,如今一朝簽署,世人矚 目,其全球戰略意義非同一般。就在簽約確認後的第一時間,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就立刻發表聲明:請求俄羅斯保證對歐洲的供氣。這就是連鎖反應,就是中俄簽 署協議對全球的影響力。

  那麼,為什麼中俄簽署天然氣供氣協議對全球影響會這麼大呢?又會對世界產生什麼影響呢? 要把這事說清楚,恐怕得把最近的事情串起來說,否則盲人摸象,咱們還是按照筆者在《貨幣戰爭背景 中國經濟與應對方略》和《大博弈 中國之危與機》系列的方法,適當展開一下,雖然篇幅有限但還是讓大家都看得懂。

  普京這次參加的是什麼會?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簡稱亞信。這是一個有關安全問題的多邊論壇,其宗旨是在部分亞洲國家之間討論加強合作、 增加信任的措施。峰會和外長會議均為每四年舉行一次,兩會交錯舉行,間隔兩年。2010年6月前,亞信主席國一直由哈薩克斯坦擔任,自第三次峰會起,土耳 其接替哈薩克斯坦擔任主席國。

  亞信會議現有26個成員國、12個觀察員國和組織,橫跨亞洲各次區域,涵蓋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發展階段,具有廣泛代表性。亞信 的宗旨是通過制定多邊信任措施,加強對話與合作,促進亞洲和平、安全與穩定,現已制定軍事政治、新威脅新挑戰、經濟、生態、人文等五大領域信任措施。

  蘇聯在1991年解體後,哈薩克斯坦於當年12月獨立。就在剛獲獨立後不到1年的時間,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在1992年10月的第47屆 聯合國代表大會上首次提出了關於建立一個全亞洲範圍的地區性安全合作組織的倡議,旨在通過各國專家、學者和領導人之間“討論亞洲或歐亞的和平與安全問 題”,促進亞洲各國間的對話和協商,對地區形勢達成一致的認識,消弭相互間的誤解、對立與衝突,保障地區的穩定與安寧,進而協商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推動 在亞洲地區建立安全保障機制,促進區域性經濟發展與社會繁榮,並建議將這個地區性安全合作組織定名為“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

  更直白點說,這個平台是當時納扎爾巴耶夫應該是為了鞏固哈薩克斯坦以及中亞等國地位的一個平台,剛開始是一個學術層面的交流。十年後,這一會議開始上規模,2002年的第一次峰會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出席會議;2006年, 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會議。但是,到了第三次峰會時,該峰會的主席國第一次變更,北約成員國土耳其成為主席國,峰會在土耳其首都舉行,中國對此顯然當時 是持保守態度,所以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並未出席,而是派國務委員戴秉國代為出席。而如今,中國接任了這一峰會的主席國(任期兩年),中國接任後直接將規格 大幅提高。不過土耳其也未出席,雖然給出了理由但根本原因應另有兩個:一則上次土耳其舉辦該峰會時中國領導人並未出席;二則是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現在采 購中國紅旗9防空導彈問題上正在北約和中國之間徘徊和猶豫,現在看有可能因美國和歐洲的壓力而告吹,這個時候訪問若中國領導人提出這一問題,也會陷入兩難。 中國將該峰會提高規格後,現在的亞信有點意思了,意思在哪呢?綜合看起來好像上合組織的學前班,猶如上合組織發揮更廣泛作用的二級平台。這樣的定位從中國 這次峰會以及中俄這次將該會議定位的規格看,基本靠譜了。亞信峰會,將是中俄或者上合組織在亞洲發揮更大影響力的二級平台,這種平台定位恐怕也是土耳其領 導人沒有參加的另一個原因。 這次亞信峰會,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參加了,習總對潘基文說的話是:希望亞洲的事由亞洲解決。習總在峰會上的講話,展現的是中國的全球安全觀,這種安全觀完 全突破了美國的安全觀。可以說,中國這種處世的態度,隨着中國國力的增強,朋友會越來越多,敵人相對會越來越少,這種與美國不同的安全觀會在大多數國家當 中得到共鳴。 俄羅斯總統普京參加這次會議的背景是什麼呢?是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鬥法之時,是美國在中國周邊不斷挑事之時,這個時候中俄繼續走近、 抱團取暖就是為了共同對抗美國。在這一點上,在中俄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關於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新階段的聯合聲明 》中有非常 詳細的體現,其內容之廣泛前所未有。中俄不但在全球政治外交協作上展開了准盟友的合作,在經濟上也走得越來越近,特別是中俄要建立能源夥伴關係將會直接改 變全球能源和經濟格局。可以預見,未來在上合之內中俄能源夥伴關係將會推廣,上合一旦推廣開了接着就可以通過亞信來實現更廣泛程度的推廣。亞洲人口占全世 界的67%,這完全是在構建一套脫離於西方 體系的亞洲新的遊戲規則。而且,中俄在中歐經濟整合進程也達成了一致,俄羅斯充分支持中國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中也充分考慮了 俄羅斯的利益。這意味着,中俄將在未來共同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俄將不單單是准戰略盟友,而是一個全天候的戰略協作夥伴,中俄的利益將不僅僅是政治 利益,經濟利益也將非常巨大,中俄貿易到2020年將要達到2000億美元。 普京這次訪華,除了中俄簽署了大踏步向前的聯合聲明外,合作協議達四十多項。但是,中俄天然氣協議才是重頭戲。對於這個協議,之前的消息是可能很難簽署, 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簽。不過,今天突然簽了,這令外界非常意外。這一點,從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第一時間就“請求俄羅斯保證對歐供氣”可知這件事雖然歐盟 有準備,但沒想到這麼快。

  俄羅斯對華供氣暫時的規模是380億立方米每年,有報道稱是4000億美元。按這個價格是每千立方米350美元。這個價格比俄羅斯輸往歐洲的價 格低30美元,比中國從土庫曼斯坦進口的氣價高30到50美元估計,中國從土庫曼斯坦進口的是290美元到420美元,最低價格是中石油在那開採所以價格 低。但這個價格只是媒體猜測,並非公布的價格,俄羅斯方面稱價格是商業機密,不能透露。 根據過去雙方談判的價格,中國希望價格和土庫曼斯坦進口的低價相當,即290美元左右;俄羅斯則希望和歐洲看齊,即380美元左右(俄羅斯向一些親歐小國 供氣價格比對歐供氣要高100美元,譬如向立陶宛供氣價480美元)。中國一直不同意,結果一直拖着。從談判進展上看,在普京訪華前這一刻,俄羅斯也沒有 答應中國的要求,所以中國這邊的消息是可能簽不了。但是,這個協議突然簽了,說明俄羅斯在價格上作出了讓步,而中國也應該作出了一些讓步。那麼,這個價格 可能到不了350美元,但也不會是290美元,最可能的是在330美元。當然,這個價格都是暫時的,不可能用這個價格來衡量30年的供氣價格,價格是根據 國際油氣價格、開採成本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的。譬如,2008年俄羅斯對歐供氣價格一度超過500美元每千立方米,如今價格也降到了380美元。所以,價 格肯定不是絕對固定的,但中國的價格顯然比歐洲的價格至少要低30——50美元每千立方米。 但是,僅僅談天然氣價格是目光短淺的,這個協議絕非僅僅是價格,這一協議簽署後戰略上利於中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中俄在戰略上捆在一起,那麼就是背靠 背的夥伴,彼此的更加信任就能增加自己在國際上博弈策籌碼。譬如,中俄經此合作,在烏克蘭方面中國會更加支持俄羅斯,俄羅斯在東海和南海也就更加支持中 國。俄羅斯有了大規模向中國輸氣的動作,那麼就可以向歐洲要求天然氣漲價,同時在和日本談判天然氣價格時更有底氣。當然,在烏克蘭問題上,俄羅斯和西方博 弈的籌碼也就更多,歐盟委員會主席立刻請求俄羅斯保證對歐供氣就是一種態度,那麼在後邊烏克蘭局勢博弈中俄羅斯就能更加主動。


普京是當今世界頂級的政治家,能軟能硬,能里能外。普京來之前還下令讓駐紮在俄烏邊境的軍隊回到常住地,向歐洲示好,然後到中國就和中國簽署了能對歐盟構 成巨大壓力的天然氣協議。這一下子一軟一硬,既給了台階又留了後手,歐俄重新坐在談判桌上的機會就大了。而且,記性好的戰友應該記得筆者早先分析過,即最 近歐盟開始支持烏克蘭臨時政府,美國錢也有點緊了,歐盟可能藉此機會重新在烏克蘭政府那發揮較大作用,特別是在25號即將選舉之時。如果新當選的總統親 歐,那麼這事就好辦,歐俄就能重新坐回談判桌,新冷戰就可能不會形成,新冷戰不形成對中歐俄都有好處。所以,這是個契機,看看歐盟怎麼來處理吧。早先的消 息是,法國總統要邀請普京參加諾曼底登陸70周 年紀念活動,這就是提前釋放了緩和信號。與此同時,德國也不可能完全聽命於美國,所以德國在這件事上怎麼處理實際上就決定了歐盟的態度,一旦德法都軟化 了,烏克蘭危機就可能階段性緩解。如果烏克蘭局勢緩解了,受損最大的將是美國,因為美國投入了數十億上百億美元不說,同時與中俄交惡又不能讓新冷戰向前 走,那美國就真的是損失太大了。


  中俄簽署天然氣協議簽還簽署了一項重要協議,這個協議配套油氣協議才有看頭,脫離這個協議談什麼油氣價格就扯遠了。這個協議就是俄羅斯第二大銀行VTB與 中國銀行簽署了協議,雙方將以本國貨幣交易,兩家銀行在投資銀行、銀行間貸款、貿易融資和資本市場交易中,都將不再使用美元,而是用人民幣和盧布直接結 算。這意味着,未來中俄貿易、中俄互相投資、中俄間的金融往來都直接用本幣結算。就這一項的交易成本節省,估計至少就得有數億美元。而拋棄美元後人民幣和 盧布的國際化程度會因為彼此的本幣結算和清算而大幅擴大。這意味着,未來人民幣可以直接用來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了,俄羅斯的盧布也可以直接購買中國的商品 了,而美元在這裡喪失了市場。這部分利益,遠比節省的那每年幾億美元的交易成本利益大得多。特別是對中國來說,利益更大。原因很簡單,中國是製造業大國, 中國什麼商品都有,外部對人民幣的需求比盧布大很多,所以俄羅斯對人民幣的需求要比中國對盧布的需求大很多,那麼中國就會更多人民幣進入俄羅斯市場和與俄 羅斯相關的市場。


舉個簡單的例子,俄羅斯拿着人民幣可以到其他國家購買東西,因為人民幣可以用來購買中國玲琅滿目的商品;相反,盧布在很多國家就沒那麼受 歡迎,因為人家可能也是能源大國,而俄羅斯除了軍火和能源沒什麼好賣的。因此,有了這個協議,意味着中國在簽署這個供氣協議後,由於在其他方向會大幅得 利,那麼天然氣的實際進口成本還會因為這附加的收益而下降。 但對中國來說,這個政治利益會更大,除了俄羅斯對中國的政治主張更支持外,中國在與美國的博弈中就會更加主動,因為俄羅斯的供氣越多,中國就越不怕美國截 斷海上航線,從而不怕因為海上因素導致能源供應不上。何況,隨着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歐亞大陸橋重載鐵路的建設,陸路運輸會增加,中亞油氣管道和中緬油氣管 道都會緩解海上風險壓力。與此同時,中國增加對南海的控制,南海的油井以及可以開採的油井都是中國可以就近獲得能源的地方。有了這些,在對美博弈中當然底 氣就更足一些。 中俄簽署天然氣協議,好處不僅僅是經濟上的,還有政治上的,甚至是全方位的。特別是中俄模式一旦在上合、金磚國家之間推廣,特別是如果在亞信範圍內轉起 來,然後在亞歐之間轉起來,那美元的國際地位就不存在了。美元地位一旦失去,美國就面臨崩潰。如今,國際博弈已到如火如荼的地步,大家都是真刀真槍,絕對 含糊不得,未來一輪博弈誰輸了誰就將為這一輪巨大的經濟危機埋單,誰就會出現大倒退甚至崩潰。關於這些內容,讀過筆者《貨幣戰爭背景 中國經濟與應對方略》和《大博弈 中國之危與機》系列的戰友應很熟悉。


  可以預見,中俄在簽署供氣協議後,中國在東海和南海將會更加強硬,俄羅斯在對歐美時會更有底氣,後續國際博弈局勢如何發展我們繼續關注,拭目以待。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大陸法學專家:琉球法律地位未定 日僅
2013: 專家:仁愛礁處中國實際控制下 菲虛張
2012: 中國航母艦載機亮相震動西方:遠超俄國
2012: 給力啊!中國又一項頂尖武器世界一流
2011: 東北剿匪真相:八路軍被光復軍打敗,蘇
2011: 蔣委員長衛隊英勇善戰,南京是怎麼淪陷
2010: 中國飛躍 目前要使用漢人海龜 革新軍隊
2010: 十二架殲八可以在十分鐘內摧毀xx一個坦
2009: 猛虎組織葬送在對西方和印度的幻想上了
2009: 王丹在天安門無線電呼叫美國陸戰隊,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