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是精通京劇的文藝行家,據京劇《沙家浜》郭建光的扮演着、我國京劇界泰斗級的人物譚派藝術的第五代傳人譚元壽回憶,建國後,毛主席很迷譚元壽的父親譚富英的戲,“我記得1950年,父親等人在朝陽門內陸軍醫院禮堂合演《武家坡》。
毛主席得到消息後特地趕來觀看。我當時在後台伺候父親,聽說毛主席來了,扒開台簾一看,正趕上毛主席把煙掏出來,給了我祖父譚小培一支,他自己拿一支,然後拿上火柴,給我祖父點煙。當時周圍人都特別吃驚,說從沒見毛主席這樣主動給人點煙。父親唱完戲後,毛主席還說‘我在延安就聽到你的聲音了,現在到北京親自看到你的戲,確實唱得非常精彩’。”1962年,譚富英祖孫三代同時來到中南海給毛主席演唱。“我們唱完後,毛主席很風趣,管我父親叫譚先生,管我叫小譚,管我兒子孝曾叫小小譚。那天特別榮幸,毛主席還請我們爺仨吃了飯??”說到這裡,譚元壽臉上露出笑容。後來毛澤東親自為現代京劇樣板戲《沙家浜》定名,並提出修改意見,而譚元壽就是其中男一號郭建光的獨一無二的扮演着。
《沙家浜》最初並不是樣板戲,它是從滬劇逐漸演變並傳唱全國的。1953年成立的上海人民滬劇團,在當時滬劇界中力量最雄厚。1959年,現代革命題材的《星星之火》演出獲得成功後,劇團打算再上一部新作。後來,聽說有一部紀實文學作品《血染着的姓名》寫得很好,這部作品的作者叫崔左夫同志,他出生於1927年, 祖籍江蘇東台,1944年4月服役新四軍一縱隊時參加了抗日戰爭,成為抗日戰地記者,後轉業到黃石。他用手中的筆記錄了許多抗日感人場景與故事,並采寫了葉飛、何克希等眾多抗日愛國將士。在崔左夫從戎的30多年裡,以隨軍記者身份創作了多部專集。他創作的記敘36個傷病員的鬥爭事跡的《血染着的姓名》 ,講的是1939年秋,由葉飛率領的新四軍第六軍團為主的抗日義勇軍離開蘇常地區後,留下數十名傷病員面對日偽頑匪相互勾結、下鄉“掃蕩”的險惡環境,在地方黨組織和群眾的支持幫助下,不畏艱險,重建武裝、堅持抗日的鬥爭事跡。
滬劇團同志找來《血染着的姓名》閱讀,深深為36位新四軍傷病員艱苦鬥爭的事跡所感動,認為是很好的題材,而且適合滬劇。滬劇劇本初稿完成,取名《碧水紅旗》,後又改名《蘆盪火種》。1960年11月27日,上海人民滬劇團首演《蘆盪火種》,獲得成功。在戲劇界和觀眾中引起了廣泛興趣和強烈反響,僅上海一地,就有不同劇種的9個劇團對《蘆盪火種》進行移植,而在全國演出《蘆》劇的竟有31個劇團之多。從此,《蘆盪火種》成了保留劇目,“文革”前演了370場,觀眾達56萬人次之多。譚元壽回憶說:“劉少奇同志觀看《蘆盪火種》後也給予好評,這就有了非同一般的意義。劉少奇曾任新四軍政委,他的肯定意味着這個劇目在政治上站得住。”
1964年初,《蘆盪火種》去北京公演,被北京京劇團一眼看中,改編滬劇《蘆盪火種》的創作組由汪曾祺、楊毓珉、肖甲、薛恩厚4人組成,汪曾祺作為主要執筆者,在改編過程中把功夫放在了劇本的文學性上。改編後的《蘆盪火種》的京劇最初取名為《地下聯絡員》,由趙燕俠演阿慶嫂,高寶賢演郭建光。後來,演員又做了變更。阿慶嫂用A、B角,趙燕俠、劉秀榮輪流演出,郭建光則由譚元壽飾演。當京劇《蘆盪火種》修改得比較成熟時,請毛主席觀看。
毛主席提了3點意見:
一是鮮明地突出戰士的英勇形象;
二是原結尾利用胡傳魁結婚,戰士們化妝成鼓手、轎夫襲擊,風格近乎鬧劇,應該“要突出武裝鬥爭的作用,打進去”;
三是故事發生在沙家浜,中國許多戲用地方為戲名,這齣戲名字可改叫《沙家浜》。他幽默地說:
“蘆盪里都是水,革命火種怎麼能燎原呢?再說,那時抗日革命形勢已經不是火種而是火焰了嘛……戲是好的,劇名可叫《沙家浜》,故事都發生在這裡。”
我們可以看到,毛澤東的指導意見,並不是居高臨下作出的,而是用一種樸實而又風趣地提出來,這本身就是毛澤東的文化特色。有意思的是毛澤東定名《沙家浜》十分恰當,因為這個故事裡面角色可謂群英薈萃,除了譚元壽演的郭建光以外,阿慶嫂(洪雪飛飾演)、沙奶奶,還有反面人物刁德一(馬長禮飾演)、胡傳魁,都是栩栩如生的經典人物,另外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用別的名字都不如《沙家浜》貼切。
1970年5月21日,北京群眾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集會,擁護毛澤東主席在集會前一天發表的題為《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美國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聲明(即“5. 20聲明”)。
《沙家浜》劇組的幾個主要演員譚元壽、洪雪飛、馬長禮等作為嘉賓,被邀請登上天安門城樓。
-----------
京劇譚派簡介:
譚元壽的高祖譚志道,是譚家入京劇行的第一代,“他出道時,京劇甚至還沒有最終形成,當時還被稱為徽調。1847年,我高祖的獨生子出生在北京大柵欄地區,他就是我們譚家最著名的人——譚鑫培”。
譚鑫培創始的譚派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個藝術流派。在20世紀初期,京劇已流行全國,京劇界甚至形成了“無腔不學譚”的局面。1905年,譚鑫培主演了中國的第一部電影京劇《定軍山》。那個時候,上到皇宮貴族下到市井百姓,都讚嘆“國自興亡誰管得,滿城爭說叫天兒”。這個“叫天兒”就是譚鑫培。著名學者梁啓超也說,“四海一人譚鑫培”。
譚鑫培的第5個兒子譚小培,成了譚門第三代的掌旗人物。他除了繼承譚派傳統,最大的貢獻就是培養出又一個譚派響噹噹的人物——兒子譚富英,也就是譚元壽的父親。
譚孝曾是譚元壽的長子,也是譚派第六代傳人。而今,譚孝曾的兒子譚正岩,已成了譚派的第七代傳人。在戲曲界,譚家是絕無僅有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