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武功卓越,那是尚小雲先生在旦角行當里的一面門面招牌,為此,上一談當中俺特意把楊小樓這位武生泰斗請來作為參照物,給尚先生當了一回托兒,也順便扯了幾句武戲文唱。不過,打得再熱鬧,也不會是這樣一位旦角宗師的主要家當。只是文武昆亂的功夫齊全了,無論演什麼戲都得心應手。曾有文介紹說,在那一代藝人當中,以尚先生演排過的劇目最多,又說,失傳的戲也最多。也許會有人惋惜? 地主以為,創新的本身就是一種對成就感的享受。這也表明尚先生藝高人膽大,只是未得以留存並傳承,未免可惜。有這種特色的人物,恐怕在科技界更多一些,只是這種人在外人眼裡的“成就"和"知名度"要差一些,不如那些精於守成的人。地主讀本科時的導師王先生,五十年代由清華大學派留蘇副博士, 後到另一個部屬院校建新專業,為元老,有數不清的科研成果與應用,但著書立說卻少,人稱其科研特色是"狗熊掰(玉米)棒子",意思是說掰一個扔一個。也許,尚先生也是這一類人。
這麼說,只是為了區分這幾位旦角宗師的從藝特色,比如梅大師有精心雕琢的所謂"梅八出",特別是貴妃戲和虞姬的唱和舞,程祖的"鎖、春、荒"等也是光芒四射並惠及弟子三四代,這都是勤於雕琢、善於經營者。遺憾的是,尚先生的經典劇目則留傳下來的並不多,不是大師的遺憾,而是我等無緣欣賞到那些原創。若說這也是一個"特點",那是"失去了的藝術的特點": 誰說曹雪芹的八十回《石頭記》不是經典? 誰又敢妄言少了胳膊的維納斯不是美女?
由於留存的劇目少,況且有限的資源也不是想看就能看得到,更不是想看就有時間和心情去靜心地看。在此,僅介紹尚先生的三齣戲,即《武家坡》、《汾河灣》和《乾坤福壽鏡》。
《武家坡》是一出折子戲,前邊在介紹程派名旦時己經說過劇情,這裡只談對尚小雲音配像《武家坡》的一些印象。戲的錄中由尚小雲和方英培分別飾演王寶釧和薛平貴,配像的是尚氏梨園世家的第三代尚慧敏和尚繼春。
這齣戲中的旦、生均是循規蹈矩的傳統唱腔路子。若是想仔細領略尚派青衣的銅喉鐵嗓和特色韻味,這幾段西皮腔都是不錯的標本。所選的這個版本充分體現了尚先生的甜而透亮的金嗓子,真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聲音。再配上尚慧敏的身段兒、眼神和一舉一動,看到的是一位相府的千金經過十八年的獨守寒窯的平民生活,己蛻變成了一介普通的村婦。與程、梅兩派不同的是,從這位王寶釧的身上和言談舉止中看不到了原來那位"官二代"的絲毫優越和高貴。她的機智甚至於加上少許的咄咄逼人的氣勢,多是在守護她的自身安全,這也在情理之中。這種氣勢是通過寶釧的肢體動作體現出來的,也說明武功的確是尚派的強項。
老戲迷們都知道,儘管說京劇的劇目原創的、改編的、保留的有不少,現在在戲台子上支撐起台面的也僅有這十幾、幾十齣戲,而《紅鬢烈馬》的《武家坡》和《大登殿》兩折卻是各路生、旦演出的最基本劇目。目前能按尚小雲的套路唱下來的,真是奇缺,他的唱腔,甭說是再造,高仿一下也很難。與其他流派程、張、梅、王等相比,這個"音配像"版本出彩的不僅是唱腔,還有尚慧敏的配像。說她渾身都是戲,一點不算過份。那台步、身段和水袖是旦角的青衣花衫的"標配",算不得希奇。但是,王寶釧在這五十多分鐘的舞台表演中不斷變化的手勢、面部表情、眼神,與劇情的配合那叫緊密,即使把聲音關掉,也是一部絕妙的啞劇。例如,當被官爺(夫妻未相認之前)調戲,送她一錠大銀,"打首飾、置簪環,做一對少年的夫妻就過幾年哪"時,寶釧不僅連唱帶張揚地怒罵: "與你娘做一個安家的錢,買白布,做白幡,XXX,留一個孝子的名兒在那天下傳"。最後一句唱的同時,直向右前方緊出幾步,是形意拳的步子而不是傳統的台步,既體現了尚家武功,也把一個被激怒的民婦的形象演得入木八分。
說到這裡,再扯幾句青衣的演變。狗狗上說,為了使以唱功為主的傳統青衣更有表現力,將武旦刀馬旦的玩藝兒加進一些,稱為"花衫",也更好看。一般說來創立"花衫”行當的是梅蘭芳和王瑤卿。以地主看來,說某某行當是誰誰創立的,僅是後人的一種簡單化處理,也是一個偽命題。別的藝術大師不說,像尚小雲這樣文武昆亂的全才藝人,沒什麼他演不好演不了的戲。嘿嘿,這也是敢在《四五花洞》中坐二望一的資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夫妻相認之前薛平貴"戲妻"的多個回合的對話(念白)中,尚小雲的念白不同於梅程的那種學究味兒的韻白,聽不到多少湖廣音,也不完全是京白,而是他自己特有的腔調。很多的字的發音誇張,增強了些對人物的表現力。並且許多句子的末字的尾音上挑,明顯有別於程梅的下行音。對於這種發聲特點,地主卻並不是第一次聽到,因為這齣戲聽過不下十個版本。最初是趙秀君與張克版、王蓉蓉與杜鎮傑版都是這種尾音上揚,是張派。再聽張君秋譚富英版當中寶釧的念白也是這個味兒,特別是和張君秋在他的自編劇目《狀元媒》、《西廂記》中的念白相比較,簡直判若兩人。地主聯想到張君秋曾是尚小雲弟子,拜沒拜過師不知道,這齣《武家坡》應該是循尚小雲的路子。然後,張派弟子們基本上傳承了這齣戲中的這種念白的風格。當然,地主也並未深究,一點愚見,不一定準確。
既然說到這齣戲,再多幾句嘴,對比一下京劇老唱片和當今舞台。地主曾仔佃品賞一些流派的原創者、親傳弟子、再傳弟子的同一段子,例如楊派"洪三段"。憑良心講,單論唱腔藝術的諸個基本元素,論聲音之宏亮、吐字行腔的韻味之豐滿、樂隊文武場面的烘托等,後一代們都傳承得非常好,其中之優秀者甚至是有過而無不及。當然他她們也深受觀眾喜愛。但是,總有一批人特別鍾情於老唱片。為何? 地主的體會是,老唱片中的戲味最濃,雖然音色不完美、京胡也單調。老藝人們演得不溫不火,唱的是"生活的節奏"。包括一些老票友,象夏山樓主、程君謀等,都水平高得成了流派的傳承者。而現代的傳統戲的唱念,太高端,聲音高亢得達到專業演員的極限了,有時聽得直為他她的嗓子捏把汗,哪裡還有心思去品什麼戲味兒,只剩下悅耳的一絲快感。有一位旦角大藝術家,有樣、有嗓、有腔、有情、有獎,啥獎都不缺,可唱出來就是缺戲味兒。可別問地主又說誰呢,打死也不會說!
總之,審美會有疲勞,品戲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