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今:一代宗師,學堂樂歌的鼻祖: 黃自 |
送交者: 董勝今 2016年06月30日13:22:24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
我們現在要介紹的下一位中國現代音樂的重磅人物是黃自。請大家一定記住黃自這個名字。 2014年, 在上海音樂學院教師,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簽約歌唱家沈洋及其朋友們的努力下,在黃自逝世80年之後,終於在上海舉辦了第一場黃自作品的專場音樂會,在音樂會上介紹了黃自的生平事跡,演唱了多首黃自的作品,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黃自1904年出生於上海川沙。他1916年進入清華留美預備學堂,在校時幾表現了對音樂的極大興趣並積極參加音樂活動。1924 年以庚子賠款留學美國,在歐柏林學院習心理學,同時選修音樂課程 獲得文學士 學位,又入耶魯大學學習音樂,主攻理論作曲。1929年以畢業作品“懷舊”序曲獲得音樂學士學位。回國後先在滬江大學,後受蕭友梅邀請到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教學並負責教務。黃自不幸於1938年因病去世,是中國音樂界的莫大損失。 (以下節錄百度網站對黃自的介紹:) 一代宗師黃自是我國著名的現代作曲家和音樂理論家。他是第一個系統地全面地向國內學子傳授歐美近代專業作曲理論,並且有着建立中國民族樂派的抱負的音樂教育家。他留學美國的畢業作品——管弦樂序曲《懷舊》是我國第一部交響音樂作品,也是最早在外國演出的一部中國交響作品。他為左翼進步影片《都市風光》寫的片頭音樂《都市風光幻想曲》是我國第一部具有專業水平的片頭音樂。他所作的《抗敵歌》和《旗正飄飄》是我國最早的兩首抗日救亡合唱歌曲。他所作的《長恨歌》是我國最早的清唱劇。他又是最早全面、系統地傳授西方近現代作曲理論,最早為進步電影寫片頭曲的音樂教授。此外,他創辦了中國最早的音樂周刊並擔任主編,發起組織了中國第一個全部由中國演奏家組成的交響樂隊——上海管弦樂團。 一生為後人留下了94首包括交響樂、室內樂、鋼琴復調音樂、清唱劇、合唱、獨唱、教材歌曲等多種體裁形式的音樂作品;15篇涉及理論創作、批評、欣賞、作家、歷史等方面的音樂論著;56講有關音樂常識的課文;3部未完成的音樂書稿。他還創辦音樂社團和主編音樂雜誌、音樂副刊、音樂教材、音樂教科書,為電台組織音樂節目,撰寫音樂廣播稿等。 作為克盡己責、無私奉獻的音樂教育家,他是上海音樂專科學校初創時期集教務和教學於一身的頂梁柱。他是當時理論作曲組唯一的專任教員,獨自一人承擔了11門課堂教學,此外還兼授西洋音樂史和音樂領略法兩門全校性的共同課,培養出賀綠汀、陳田鶴、江定仙、劉雪庵等近代音樂先驅,從而成為在我國專業音樂教育機構中全面、完整、系統地傳授歐洲傳統作曲技術理論,而且高徒滿門的第一人。 他明確地提出了建立“民族化的新音樂”的口號,其思想對他的學生賀綠汀等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黃自回國後所作的 74 首聲樂作品中,中小學教材選曲幾占 4/5 。 本事(詞:盧前) 沐嵐對“本事”作了精彩的詮釋: 穿越時空的驚艷:第一次聽到黃自《本事》就使我深深地震撼了,真有相見恨晚之感,心地多純潔的人才能作出如此天籟般的曲子啊,真遺憾在成長的年代與這樣一首美到極致的歌曲失之交臂。如果黃自先生不過早去世,帶給這個世界上更多像《本事》這樣的歌曲,假如我們不在政治動亂和文化荒漠中成長,我們還需要去那些凱爾特人的音樂里去尋找美的享受嗎?假設我們能聽着這樣優美浪漫而純真的歌曲長大,我們的性情還會充滿暴虐和不安嗎?想起來令人心痛。 《本事》旋律流暢優美,純淨空靈雋永,畫面感非常強。曲作家採用e 小調(即以“3,5,7”組成的主和弦)和3/4節拍構成一種雖懷舊卻不傷感的基調,結構上則採用單樂段,由三個樂句組成,第二樂句是對第一句的承接並在旋律上加以變化,最後一個音落在中音“5”上,造成一種不穩定感,自然地導出對比強烈的第三樂句。和樂段由四個樂句組成的一般規律不同,作曲家配合歌詞結構,僅用三個樂句來構成整首歌曲,正是這種不完整使整首歌曲給人的感覺乾脆又雋永,回味悠長。從旋律上看,前面的四個小節,第一小節是平穩的小二度然後在第二小節里大六度跳進(5-> 高音3)再向下級進,跟着的四個小節對前面的四個小節起着承接的作用,如果說前面四小節是一個波浪,後面四小節則是餘波蕩漾。這種旋法使得歌曲歌唱性非常強,優美又有動感。第二句的八個小節基本是重複第一句,後面四個小節進行了變化以“觸發”第三個樂句。第三樂句無論從節奏還是旋律上對前面的兩個樂句都是一種對比,這種對比表現在它的旋律一直在相對低的音高里徘徊,非常平穩的級進,音程的跳進沒有超過大三度,節奏先緊湊後綿長。仿佛一個人在愉快地回憶了童年無憂無邪的情景後慢慢進入了一種冥想狀態。 就我個人而言,《本事》是我聽過的最好聽的一首中國歌曲,沒有之一,如果說《長亭外》這首歌得到了大家的喜愛和傳唱,而沒有足夠吸引到我的話,黃自先生的這首《本事》則是使我徹底“淪陷”其中了。 個人猜測,無論從節奏,旋律還是風格,黃自先生應該受到了意大利拿波里民歌《桑塔.露西亞》的影響,由船歌風格的節奏營造的畫面感非常強,想象一對小兒女坐在樹枝上晃呀晃地看月亮,或在草地上嬉鬧,風擺動着百花繞着他們舞呀舞的情形,我們是不是一下子就被帶進了非常美好的懷舊意境裡?
玫瑰三願(張權唱) 沐嵐說:《玫瑰三願》給我的感覺是非常民國的,歌劇詠嘆調的風格中隱約透露出爵士樂的味道。發現我們前面欣賞過的民國創作歌曲中普遍借用了歌劇手法,而用爵士樂的不多。也許那時的音樂家受歐洲文化影響更大,作為當時新興的美國爵士樂期可能不是很為中國人欣賞吧。《玫瑰三願》結構比較簡單,二個樂句構成一個樂段。這首 E大調6/8節拍的歌曲,和黃自先生的其它幾首知名歌曲一樣,旋律以級進為主,除非是需要,他一般較少使用頻繁的大跳。這種手法使得他的歌曲歌唱性抒情性都非常強,有一種優雅而從容不迫的氣度。 下面放幾首不同風格的黃自歌曲: 長恨歌之一: 仙樂飄飄處處聞 長恨歌之三: 漁陽顰鼓動地來 西風的話 採蓮謠 旗正飄飄 中華民國國旗歌 |
|
|
|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5: | 老貓嚎兩嗓:京劇《四郎探母》--【楊延 | |
2015: | 我為詩歌狂:新人報到之翻唱“夢裡水鄉 | |
2014: | 【共和國之戀 我之戀 ~】 | |
2014: | 良石:原創《妹的心事哥知道》 | |
2013: | 娜佳:《回想曲》為《踩地雷情歌會》熱 | |
2013: | 周日好!ZT:【視頻】《光榮綻放--第 | |
2012: | 良石綁架高山新大腕,強行拜師!學唱《 | |
2012: | listenmusic再唱《紅豆詞,漁光曲,菊花 | |
2011: | 小安:京劇紅色娘子軍 - 永葆這戰鬥青 | |
2011: | 【紅色真假翻船】<天邊> by 希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