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學藝 - 同光十三絕唱】 |
送交者: arrowing 2016年07月26日10:05:31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小名裙子、群子,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祖籍江蘇泰州,清光緒二十年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是中國近代傑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藝術家,舉世聞名的中國戲曲藝術大師。
梅蘭芳4歲喪父,8歲學戲,11歲登台演出。 他開始學戲時,先天條件 並不優越。他的開蒙老師嫌他學四句簡單的老腔都很費力。對他說:“祖師爺沒賞你這碗飯吃!”一賭氣不教了。但這卻成了激勵他刻苦發憤、立志成才的動力,從此他更加勤奮 地苦練基本功。 他年輕時眼睛近視,顯得呆滯。為了彌補這一缺陷,他堅持養鴿子,每天清晨放鴿子時,兩眼緊緊跟隨它們在 空中翱翔,以鍛煉眼神,終於練出了一雙炯炯放光、顧盼有神的目光,能緊緊地“攏”住觀眾,具有攝人心魄的魁力。 幾十年之後,早已功成名就的梅蘭芳在回顧自己的藝術道路時曾說:“我是個笨拙的學藝者,沒有充分的天才,全憑苦學。我的學藝過程,與一般藝人並沒有什麼兩樣。我不知道取巧,我也不會抄近路。我不喜歡聽一些頌揚的話。我這幾十年,一貫地依靠我那許多師友們,很不客氣地指出我的缺點,使我能及時糾正與改善。……我到今天還是一個努力的小學生。” 勤學苦練,不慕虛名、聞過則喜、永不滿足,這正是梅蘭芳成為一代大師的重要原因。
梅蘭芳,屬馬,少毛主席一歲,出生於北京前門外李鐵拐斜街梅家老宅,祖父是京城著名青衣花旦演員梅巧玲。 梅蘭芳父母早亡,由當京劇琴師的伯父梅雨田撫養,八歲開始學戲,十歲(1904年)登台。 1907年(13歲)搭葉春善“喜連成班”演出。(另說:1908年搭喜連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舉行京劇演員評選活動,張貼菊榜,梅蘭芳名列第三名探花。梅蘭芳的藝名是 喜連成班主 葉春善 所起。) 1910年(16歲),梅蘭芳與出身於京劇世家的王明華結婚。婚後王明華生了一雙兒女後做了節育手術,後來兒女不幸夭折,後王明華因身體不好在天津養病。 1913年(19歲)赴上海演出《穆柯寨》,轟動上海,一舉成名。
梅蘭芳在1919年首度訪問日本演出引起轟動,曾有評論“有此雙手,其餘女人的手盡可剁去”。 1921年梅蘭芳娶旦角演員福芝芳為平妻。福芝芳和梅蘭芳共生有九個小孩,但只有四個長大成人,分別是梅葆琛、梅葆珍、梅葆玥、梅葆玖。
1924年因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他為了賑災義演而受邀再次赴日演出,期間突患急性腸胃炎危及生命,而被日本醫生醫治。這位醫生並未收費,僅要求他給予一顆景泰藍袖扣。
1925年,梅蘭芳與京劇名老生孟小冬同居,5年後兩人分手。----- (孟小冬後與杜月笙居婚) 1925年8月孟小冬結識梅蘭芳,合演《游龍戲鳳》。------(孟少梅14歲) 1927年孟小冬以兼祧的名義與梅蘭芳成婚。當時梅蘭芳已有一妻王明華,另一有平妻福芝芳。1933年分手。
1930年梅蘭芳 前往美國並在西雅圖、芝加哥、華盛頓、紐約、舊金山、洛杉磯、聖地亞哥、檀香山等地演出72天引起轟動,美國波摩拿學院、南加州大學分別授予梅蘭芳文學榮譽博士學位。
1938年,梅蘭芳率領梅劇團到香港演出, 1941年因經濟原因,回到上海,日偽漢奸力邀他演出,但他不為所動,還刻意蓄鬚,宣示和日本勢力一刀兩斷的決心。他並無演出,經濟來源斷絕,靠著販賣字畫和獎盃維持家人和劇團生活(據說滬灘青幫大佬 杜月笙 故意讓人不時去買梅的字畫,實則接濟梅)。 1945年日本投降,10月梅蘭芳重出舞台,盛極一時。 1950年回北京定居,任文化部京劇研究院院長。 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 1952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並先後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1951年7月梅蘭芳遷回北京,定居護國寺街1號(現梅蘭芳紀念館)。 1952年,他第二度訪問蘇聯進行演出。他在1956年第三次訪問日本再次引發轟動,同時履行30多年前承諾。 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0年,梅蘭芳拍攝最後一部京劇電影《牡丹亭》。
1961年8月8日凌晨5時,梅蘭芳因心臟病 逝於北京。(享66歲)
梅葆玖拒絕被稱為“大師”。他說: “我不要做什麼‘大師’,我父親才是名副其實的大師,中國真正的大師並不多。 我不是,我是幹活兒的。”
------------
同光十三絕 李勝素 - 王艷 - 遲小秋
少年時期的梅蘭芳,聽從了良師益友齊如山的建議,繼承了優良傳統的京劇的華麗與身段,並針對京劇過往只重形式,缺乏情感靈魂表演的缺失加以修正,配合詞曲韻律之和諧,注入更充沛的情緒感情於表演之中,此外更創作了眾多優美而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積累大量的優秀劇碼,發展並提高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創造了具有獨特風格的表演藝術流派─梅派。
梅蘭芳的弟子及梅派傳人有:程硯秋、魏蓮芳、李世芳、劉元彤、張君秋、言慧珠、杜近芳、丁至雲、羅蕙蘭、顧正秋、楊榮環、梅葆玖、沈小梅、陳正薇、楊秋玲、張春秋、李玉芙、李炳淑、夏慧華、李經文、楊葆榮、李勝素、董圓圓、魏海敏、張晶、梁維玲、李潔、王艷、郭睿玥、張馨月等。 梅蘭芳的幼子梅葆玖致力於梅派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培養了李勝素、董圓圓、張晶等梅派後學。
-------------
梅蘭芳年青的時候去拜師學戲,師傅說他生着一雙逝世魚眼睛,灰暗、凝滯。 基本不是學戲的資料,拒不收容。 天資的欠缺不使梅蘭芳灰心,反而促使他更加勤懇。 他餵鴿子,每天仰望長空,雙眼緊隨着翱翔的鴿子,窮追不捨; 他養金魚,天天俯視水底,雙眼緊跟着漫遊的金魚,尋蹤見影。 後來,梅蘭芳那雙眼睛變得如一汪明澈的秋水,閃閃生輝,脈脈含情,終於成了知名的京戲巨匠。
http://www.jiyifa.com/mingren/85153.html
同光十三絕
---------------
孟小冬(1908年1月9日-1977年5月26日)又名孟若蘭、孟令輝,在上海出生,出生於梨園世家, 著名京劇女老生演員,有老生皇帝(冬皇)之譽,師承余叔岩,是余門惟一的女弟子。
1927年孟小冬以兼祧的名義與梅蘭芳成婚。當時梅蘭芳已有一妻王明華,另一有平妻福芝芳。1933年分手。
1949年春遷居香港。 1950年於香港與杜月笙結為夫婦,與杜月笙結婚後,徹底退出舞台。 她從1967年起遷居台灣省,1977年在臺北市離世,享年69歲。 墓碑由知名國畫家張大千題字「杜母孟太夫人墓」,墓旁有杜月笙女婿金元吉(杜美霞之夫)為伴。
杜月笙曾先後與五位女性結過婚,分別為: 元配沈月英、二房陳幗英、三房孫佩豪、四房姚玉蘭(姚谷香)、五房孟小冬等人。
1949年4月,杜月笙從滬遷港。1950年與年少廿歲的京劇名角孟小冬在香港結婚。 居港期間杜月笙氣喘病情不斷惡化,於1951年8月16日申時於香港寓所病逝。 杜月笙過世後,於1952年10月下葬於臺北縣汐止鎮(今新北市汐止區)大尖山下。 杜月笙墓旁有其第四房夫人姚谷香墓為伴。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4: | 譚韻英風:京劇 孔雀東南飛 劉蘭芝成 | |
2014: | arrowing:【重回愛的童年的神話~】彩 | |
2013: | 【踩地雷】zhangjing:胡同串子的另類 | |
2013: | 北雁南飛:【紅樓夢】《枉凝眉》JK制帖 | |
2012: | 震山雷 《多情的月亮》(男中音版) | |
2012: | 水雲間:學唱粵語歌《人生何處不相逢》 | |
2011: | 就歌詞展開討論與音樂相關——回石榴版 | |
2011: | 《五洲人民齊歡笑》--歌劇《江姐》選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