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頭推介:面哥早期作品《演奏的時代》(3) |
送交者: 鄒一眠 2005年04月27日09:14:44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
如上所述,在“俺闊兒”現象中,似乎還隱藏着新的更深含義。就是說,演奏家雖然希望聽眾能預先提出節目單以外的已發表的作品來上演,但按照“俺闊兒”一詞的本意來看,要想直接根據聽眾的要求重演,那就只有在剛剛結束一首曲子之後的現場演奏時才能做到。因此,作曲家之能夠興致勃勃地不斷寫出新作,恐怕是喝彩的弦外之音要強得多的緣故,這種弦外之音,或者就像今天網站火爆的罈子上的上佳跟貼,大概就是本來意義上的“Encore”吧。 十八世紀以後,以公眾為對象的演奏團體出現了。但即便如此,人們的期待仍然集中在“新曲發布”上。當時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廣告形式公布的超級明星莫扎特的“預約演奏會”。 這以前,“保障”音樂家生活和創作的,是王侯貴族和教會。音樂家在社會上地位很低,這一點,我們在看電視劇、電影、小說中對戲子的描述時已經很清楚了。對於音樂家的藝術創造力,王公貴族們僅僅支付相當於一個伙夫頭兒的報酬,至於當需要雇用合奏或合唱隊時,這些隊員的地位只能和一般的僕人相仿。立志吃音樂這碗飯的人,要像攀個“音樂家”(或工頭兒)的角兒,除了吹拉彈唱,就還非得會“作曲”不可。 莫扎特何等人物!他當然不可能長期忍受這種給庸人當差的屈辱。但是當他不再為五斗米給有權勢的傻子折腰、毅然掙脫開王公貴族的桎梏後,也就只有一條活路:舉行公眾音樂會。在那個時代,這一點都不浪漫,是十分困難和冒險的。音樂愛好者們,興趣多在欣賞“新作”上,因此要想保住飯碗,唯一的辦法是不斷地發布和上演新作。再者說,音樂愛好者好比“人中之鹽”,只是人群中受過相當教育的富有藝術修養的有閒又有錢的一小撮人。即便在今天,在超過1,000萬人口的文明高度發達的北京、上海、倫敦、紐約、東京等等超級大都會,古典音樂會的常客每個城市也不過10,000人左右,就是說,所謂有“音樂教養(西方的定義是經常去音樂廳而不是在家聽唱片更不是在電腦上聽壓縮音樂)”的人士只占發達大都會人口的千分之一。更遑論,修養越高越難伺候,聽眾的口味苛刻多變,眾口難調,音樂會要想取得成功相當不易。因此,莫扎特這個自外於宮廷而流落街頭的“賣藝者”,其貧窘交迫是可想而知的。 再去看一遍米洛斯•福爾曼導演、湯姆·赫爾斯主演的《莫扎特傳》吧!莫扎特在臨死前,坎坷困頓,已經窮到了假如能掙到一文半角,在自己作品上署別人名字也在所不惜的地步(例如創作《安魂曲》時的情景)。因而,在被譽為“無一敗筆”的老莫的作品中,那“無與倫比地輝煌”的“最後三部交響曲”到底是在什麼樣的“演奏預約”下完成的,今人已經無從知曉了。其實,老莫“演奏預約”的作品並不多見,所以這最後的三大交響曲的創作目的至今仍然是個謎。如果僅僅是憑着純粹的、天賦的創作欲望,詩言志歌詠言(個別評論家認為這不可能),那麼,把莫扎特叫做“只作曲不演奏”的單純的作曲家,是恰如其分的。 待續/嘿嘿--- 說明:原帖丟失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