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好笑,韓健和施光南都是一點兒酒也不能喝。韓健是從來都滴酒不沾,而施光南據說
乃是一杯啤酒就能被撂倒。其實施光南是四川重慶人(WELL,現在只能說是重慶人了)。但他是在北京長大,後來進了中央音樂學院。又轉入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按此來說,蜀人多能飲者,而施光南卻枉對了家鄉的“大曲”,“五糧液”。
由韓健詞(也是天津音樂學院的)施光南曲的<飲酒歌>創作於1976年,此前兩人已經有很多合作,比如<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等等。1970年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實在是給當時只有8個樣板戲的文藝界帶來一絲春風。但不能被四人幫容忍,兩人被一起下放改造。所以76年四人幫被打倒時韓健欣喜若狂,連夜寫出飲酒歌歌詞,郵給了施光南((當時施光南在北京他媽媽家)。施光南接到歌詞也是夜不能寐,馬上寫出了曲子。韓健馬上給了關牧春(關是由韓介紹給施光南的,此前已有合作)。關十分喜歡,但是關的嗓音並不太適合此歌。關也曾演出過飲酒歌(嚴格來說,關是此歌的首唱),但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後來關將此歌傳給了中國歌劇院的劉鳳榮。一天劉正在試唱,被旁邊的男高音
李光曦發現了,李搶過歌譜一邊看一邊唱,不由得興奮起來,不由分說就將此曲“據為己有”。雖然76年就有了此歌,但一直到79年後才慢慢流行起來。說起來也是有點意思。當時因為電視尚未普及,李唱此歌都是聽過的人才有點印象。後來記得是在1978年,當時的中央廣播電台的每周一歌播出了飲酒歌。那時候人們多是從廣播中了解了它,並且開始流傳。奇怪的是當時中央歌劇院的領導卻不准李光曦在公開的場合演出此歌,說是什麼“這歌誘導人們喝酒”,“睞睞睞”的不太嚴肅。。。。等等。一直到1979年的春節聯歡會,李光曦在人民大會堂演出時硬是要唱這首歌,不想被老西子華主席聽好了(可能是老華一天到晚聽什麼改裝的“焦城的山來焦城的水”聽煩了),老華站起來為李光曦鼓掌,於是那些吃閒飯不干正事的人也沒話說了,從此這首歌才真正大大的流傳起來。李光曦也、因此而大噪天下,人們似乎一說起李光曦就是飲酒歌了,哪裡知道此公什麼<弄臣><茶花女><塞爾維亞的理髮師>等等都是李光曦的拿手好戲。由<飲酒歌>為名的李光曦的唱片首先賣出了一百萬張,獲得了金唱片獎。老李這一搶真可謂名利雙收。
施光南是腦血管意外逝世,時年49歲,可謂英年早逝。他和另三位流行歌曲的作曲家王立平,谷建芬,王酩當時稱為四傑。可惜王立平也不在了。
說明:原帖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