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克 (Bela Bartok) 作品欣賞(3) |
送交者: feiyang 2006年09月13日08:52:58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
巴托克 (Bela Bartok) 作品欣賞(3) 1940年巴托克告別離開祖國匈牙利來到美國. 不到兩年, 他被診斷出患有一種類似白血病的疾病, 身體也變得越來越虛弱. 美國作曲家、作家、出版者協會(ASCAP)曾為此提供了援助, 波士頓交響樂團指揮謝爾蓋·庫賽維斯基(Sergei Koussevitzky , 1874 – 1951)曾去探訪他,並誠心邀請他寫作一首曲子, 巴托克為此創作了《管弦樂協奏曲》,這是他在美國的第一部作品, 曲風優美親切,與以往風格非常不同. 不過,因疾病折磨和天生的性格特點, 巴托克在美國的生活經歷一直是孤獨而惆悵的. 1944年的一天, 28歲的小提琴家梅紐因(Yehudi Menuhin, 1916 – 1999)登門拜訪巴托克, 巴托克為此非常高興, 欣喜之餘答應要為梅紐因創作一首小提琴曲, 就是這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 1945年巴托克與世長辭, 在許多未完的遺作中, 就有這部譜寫完整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梅紐因嚴格地校對了這部作品, 使得這部作品在巴托克去世後得以出版. 這部亮麗高難度的作品一經問世,就引起了樂壇的驚嘆,被認為“在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領域中,繼巴赫以來最出色的作品”. 以匈牙利民族音樂為靈魂, 結合以西方音樂表現手法, 不留痕跡地將二者融為一體, 並把它們推向前沿, 可以說是巴托克音樂的最重要的特色之一, 即使在這部小提琴奏鳴曲中也可以感覺到這一點, 尤其是第四樂章. 而做為巴托克小提琴音樂的積極支持者, 梅紐因演奏的版本更是這一作品的不二之選. 這是梅紐因演奏的巴托克《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Sonata for Solo Violin), 錄製於1977年. I: Tempo Di Ciaccona II: Fuga: Risoluto, Non Troppo Vivo III: Melodia: Adagio IV: Presto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