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音樂廳走出的歌唱家】——吳碧霞(1)
送交者: 湘妹風采 2006年09月29日10:38:56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音樂廳走出的歌唱家】——吳碧霞
施雪鈞(摘自 文匯報)
“夜鶯”吳碧霞又一次飛到了上海,這位中國歌壇“稀有”的民族與美聲唱法兼顧的雙料才女,半個月前在上海的演出熱浪,差點掀翻了上海音樂廳的屋頂。成為2006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41台節目中最火爆的音樂會。

那晚演出後,我立馬給她發起一條短信:“祝賀你將上海音樂廳弄得一票難求,也希望你趕走幾天來上海帶給你戰戰兢兢,忐忑不安的壓力,好好品味‘剁椒魚頭’的美味,享受成功的喜悅!”

湘妹子笑了。一連串銀鈴般帶有磁性的笑聲,從電話那頭飛了過來。

原來幾天前,她就告訴我:“上海是個藏龍臥虎之地,觀眾非常冷靜,不會輕易送掌聲,許多人在這翻了船。這幾天在上海,每晚躺在床上,我難以入眠,所有的歌曲,一遍一遍在腦中過濾,快速級進的經過句,花腔旋律、顫音和炫技性的華彩段……直到窗外的鳥兒開始鳴唱,我才迷迷糊糊入睡。不過,我很喜歡這種感覺。這就是我的方式,必須戰戰兢兢,忐忑不安!”

這個藝術個性,形成了吳碧霞在歌壇上的出色表現。中國聲樂教育重量級專家金鐵霖、郭淑珍、鄒文琴,成功地讓她解開了聲樂領域的一道“哥德巴哈猜想”,成為中國聲樂界第一個民聲和美聲兼容的雙主科研究生;她是中國唯一在國內民族聲樂獲得大獎又在國際上獲美聲大獎的歌唱家;她用特有藝術感染力,創下了30場獨唱音樂會不用一分錢贊助、幾乎場場爆滿的票房率,詮釋了中西合璧的歌唱藝術,就像她演唱的藝術歌曲《春江花月夜》,具有五大命題的中國大寫意在一首歌中深情噴出……

曾創作出許多動人歌曲的作曲家徐景新對她說:“無論民族還是美聲,作為歌唱家,你已經站穩了。你做到了人歌合一,把真情傳遞給了聽眾。我相信,來聽你音樂會的近三分之一的專業人士,與我有同感。你的定位,抒情花腔女高音——很準!

這就是吳碧霞!她憑藉着自己的音樂、倔強性格和創造精神,在歌壇上走了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路,今年10月,她將帶着這種求索精神,赴美國繼續深造……



(一)她的演唱,像電腦程序,鼠標一點,經緯分明

一雙烏黑髮亮、大得出奇的雙眸,閃動着喜悅的神情,那張永遠的娃娃臉上,蕩漾着笑意,兩個深深的酒窩像是在唱歌。三年來,她走下音樂會舞台後,從未有過如此神清氣爽的感覺。

“今天早晨一起來,我就在享受這幾天戰戰兢兢、忐忑不安後所帶來收穫的那種喜悅。”她一臉輕鬆地告訴我。神情中,充滿着純真,絲毫不見北京那些腕兒們身上散發出的霸氣。
“你知道嗎,昨天,我在上海音樂廳邁出第一步時,像是走到懸崖邊。因為,同一場音樂會,上半場唱民歌,下半場唱詠嘆調,角色轉換就像‘蹦極’,充滿刺激、驚險、心跳。這需要狀態,真正好的狀態是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在虛無飄渺中,忘記自己是站在台上。”

為了這場音樂會,吳碧霞濕透兩身演出服,她走出舞台的那一瞬間,工作人員看到她像一個經過了激烈運動後的運動員一樣,大口大口地在喘氣。

當“湘妹子”站在鋼琴前沉默的一瞬間,僅僅數十秒鐘,上海音樂廳的舞台上,此刻顯得十分漫長,人們在等待,鴉雀無聲地等待。她的內心深處在積聚激情,像是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火山。
《包楞調》《洗菜心》《春江花月夜》和《八月十五月兒明》等民歌,韻味濃郁、特色鮮明、聲音自然、毫不做作,就像一股清泉湧出,又像是各地的“土特產”,忍不住要帶點回家。當她演唱《弄臣》、《霍夫曼的故事》、《夜鶯》等頗具難度的歌劇詠嘆調時,高音甜美圓潤,字正腔圓,眉目傳情,手眼身法步準確地表達每個細節。人們在轉瞬間又看到了一個抒情花腔女高音完美的藝術表現。民族與美聲中,她劃出了一條線,就像山東威海的黃海與渤海交界處,一望無際的大海中,兩種顏色的海水經緯分明又相互交融。

這一“吳碧霞現象”,成為音樂界很多人難以解開的謎團。民歌與美聲,有着本質的臨界線,這種臨界線,除了技術上有明顯區別、音色不一樣外,最難的是風格的把握,就像外國人唱陝北民歌一樣,一張嘴就知道外國人在唱中國歌。對此,瀋陽音樂學院的一位聲樂教授比喻很貼切:“吳碧霞將此作了一電腦編程,鼠標一點,是民歌程序,再一點,就是美聲程序!”

吳碧霞的成功,實質上是音樂界攻克了一道重大學術難題,其意義絕不亞於科學上的一項重大發明。鮮為人知的是,而今中國音樂學院最年輕的教師、人稱“中西合璧的夜鶯”的歌唱家,在逾越這道鴻溝的背後,隱藏了無比的艱辛。

吳碧霞出生於一個民族音樂氛圍很濃的家庭,父親是湖南常德花鼓戲演員,母親也非常喜愛唱歌。父母的影響使她從小就愛上了唱歌,而且表現出極高的歌唱天賦與熱情。1990年,十四歲的吳碧霞如願以償考取中國音樂學院附中。但就在她考取中國音樂學院附中不久,一場“災難”降臨到家裡。家中唯一的男子漢、作為家庭頂梁柱的父親患了喉癌,做了聲帶切除手術。從此,父親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樣講話,更不能演唱花鼓戲。這對於一名通過聲音來傳情達意的演員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很多人都說在吳碧霞踏上專業音樂學府的那一刻,父親把嗓子給了她。她常這樣勸慰父親,“爸爸你現在雖然不能唱了,但你可以輕輕地跟我說。你說,我唱,我把你想表達的意思通過我的嗓子幫你表達出來。”至今吳碧霞還總會與父親經常探討她在演唱中的體會,也就是從那時起,吳碧霞對音樂夢想的詮釋已經不是單純孩童時期對歌唱的喜愛,而多了一層對父母的深情。在附中三年學習中,吳碧霞成績優異,在父親的心目中她就是父親的精神支柱,她所取得的所有成績都是在替父親延續他的藝術生命,實現他的夢想。

儘管吳碧霞從十四歲開始就離開家獨立生活,但是她依然是一個很戀家的人,經常回家鄉演出,以此回報家鄉。“我童年的回憶非常美好,我很懷念過去人與人間的和諧、友愛的感情。過去的老房子老街坊見證了我成長的過程。”2005年,吳碧霞回家鄉將演出捐助的203萬元全部都捐獻給家鄉湖南常德,以此支持家鄉的教育事業。

吳碧霞的履歷令人羨慕不已。從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到讀研,她一直是保送生。大學裡,她學的是民族唱法,為了拓寬學生視野,鄒文琴教授給吳碧霞布置了很多外國作品,於是,她開始學起了美聲。改變藝術走向的是1998年的一次偶然的機會。美國馬里蘭大學聲樂系教授卡門來校講學,學民族唱法的吳碧霞原本沒有資格參加,但她跟老師磨了很久,老師便同意了。

當她為教授演唱了《茶花女》詠嘆調後,卡門教授激動地擁抱了吳碧霞:“你天生就應該唱歌劇,到美國去學習吧,你會很出色,我們將為你提供全額獎學金!”

這一句話,使吳碧霞看見了自身的潛質,她下決心走中西兼修之路。這是個對師生同樣具有挑戰性的課題。

“吳碧霞,怎麼教啊?要是美聲學不好,民歌又也唱亂了怎麼辦?郭淑珍教授與金鐵霖教授商量,郭教授的擔心不無道理,幾位教授門下俊才倍出,桃李天下,況且這種兼修,在國內沒有成功的先例。出於對天才的愛護,郭淑珍教授很不贊成這種學法,但還是收下了這個門生。

吳碧霞信誓旦旦作了保證,但心裡留下了陰影。中西兼修,過去沒此先例,很多人認為她的選擇既不明智也沒有成功的可能。同時,在研究生期間與兩位大名鼎鼎的聲樂教授上課,所教的內容相互有很多衝突。她戰戰兢兢面對一切,壓力大得要爆炸,她失眠了。整整半年時間,她吃不好、睡不香,常常在各種複雜的矛盾和衝突中以淚洗面。她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生活,整天魂不在身,滿腦子中塞滿了一個問題:如何克服這個難關?

吳碧霞開始做起試驗,瞞着幾位老師,同時選修河北梆子。她想,如果河北梆子和美聲唱法每次回課時老師都能滿意,那說明能過關。半年過後,她放心了,她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了人體的歌唱機能有很大的適應性,完全可以適應兩種不同的唱法。

她的成就,印證了“魚與熊掌“可以兼而得之。1996年,她榮獲文化部主辦的“96全國聲樂比賽”民族唱法一等獎、1997年榮獲“國際青年藝術節”金獎、2000年榮獲國際聲樂比賽選拔賽第一名、同年又榮獲第一屆“中國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和最佳中國作品演唱獎;榮獲第八屆“西班牙畢爾巴鄂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2001年榮獲第四屆“波蘭瑪紐什科國際聲樂比賽”第二名並同時獲得最佳女高音和最受觀眾歡迎的歌唱家兩項特別獎、2002年榮獲堪稱音樂界的“奧林匹克”世界上最重大音樂賽事之一的第十二屆“柴可夫斯基國際聲樂比賽”第二名。還榮獲了中國金唱片獎和北京市德藝雙馨藝術家等稱號。

吳碧霞像為了某種特殊使命來到人世的。她的胸中燃燒着烈火,這團烈火在吞噬着她的同時,照亮了她周圍的一切。這個湖南的“辣妹子”,堅定執着,像是湯顯祖筆下的一顆“銅豌豆”, 她顯而易見的音樂天賦、智慧、激情、意志、勇氣以及構成她性格特徵的一切因素,在壓力之下,就蹦得越高。(未完待續)

吳碧霞演唱的《搖籃曲》download編輯:星湖月@藤狐工作室 2006-09-29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老黑魚回憶錄:忠於職守
2005: 天涯旅愁(翻唱)《我像一朵雪花天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