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萬維讀者網 > 高山流水 > 帖子
【王洛賓作品演唱會】南郭先生《在銀色的月光下》(王洛賓版)
送交者: 南郭先生 2007年04月05日08:55:48 於 [高山流水] 發送悄悄話

前幾天聽古鐘先生演唱《在銀色的月光下》時,和名捕驚人(名不驚人)談到了王洛賓先生的“六段歌詞版”(我記錯了),名捕讓我貼上來,我當時沒找着,今天又聽了八六、柔情和圓月演唱的和聲版,我就趕緊把這個“五段歌詞”版找出來了和大家分享。

這個版本是王駱冰先生演唱的(據下載來源),這段歌詞一共有五段,我以前沒有在正式演出場合聽見過,可能有別的朋友聽過。我認為這個版本的歌詞更接近原意。因為少數民族的許多歌曲都是敘事性的(當然也包括許多漢族的民間歌曲)。既然是“敘事”的,一般都會“有頭有尾”,這段歌詞基本上就是敘述了一個小伙子的愛情悲劇故事。我們現在常聽到和演唱的這個版本,是一個較為抒情化的版本,悲劇色彩減弱了許多,更多的是使人體會到一絲惆悵。

之所以會有這兩個版本,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政治”原因。在王版的歌詞中有姑娘躲在經堂邊的的描述,這使得這首歌具有了一絲宗教“意味”,這是非常不利於這個版本的歌詞傳播的。有人會以為我這是小題大做,需要了解的是,在中國少數民族的問題是很敏感的。這種敏感來自政府,也來自少數民族本身。舉個我親身經歷的故事:大概是1986年,重慶電視台的潘曉陽、何為拍攝了一部反映拉薩當代生活的電視劇《巴桑和他的弟妹們》,受到了很大的反響,參加了當年“飛天獎”的評選。我在中央電視台為《巴》劇召開的作品討論會上,大唱讚歌,我認為是自電影《農奴》以來,最好的反應西藏當代生活的作品。可是就在“飛天獎”正在評比之時,北京也在開兩會,有來自西藏的藏族代表對《巴》劇提出了意見,說“我們拉薩也有新房子,為什麼要拍那麼多舊房子?”,中宣部把這個意見反應到了當時的總書記胡耀邦處,胡耀邦為此做了一個很原則性的批示,原文是:“如果一味地反映少數民族落後的一面,恐怕不是我們文藝工作的方向。”這樣一來,“飛天獎”評委會就通知編導人員,要把《巴》劇撤下來。潘、何覺得很委屈,因為他們是帶着一腔熱愛西藏的感情去拍的,而且主要演員全部是藏族,包括小說原作者扎西達瓦。我也給有關部門寫信,說明《巴》劇是真實地反應了拉薩的深刻變化的,並沒有刻意反映“落後的一面”,可是我們都沒有成功。由於提意見的人是藏族代表,我建議潘、何找人大副委員長阿沛,結果我們成功的。阿沛寫了一封信,表示他看了電視劇,認為是“好的”。《巴桑和他的弟妹們》獲得了當年“飛天”一等獎!(當然,沒我什麼事。為人做嫁衣裳了。)

我相信高山上會有人看過這部電視劇。我在這裡講這個故事,是想告訴大家那時候在中國搞文藝是很危險的,且不說好的作品不一定會流行,就是有意拍馬屁也可能拍到蹄子上。

最後要說的是王洛賓先生的“原味”歌詞恐怕是不會被中宣部認可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聽到的不是這個版本的原因了。

心中挺悲涼的。


《在銀色的月光下》

在那金色沙灘上
撒着銀白的月光
尋找往事蹤影
往事蹤影迷茫
尋找往事蹤影
往事蹤影迷茫

往事蹤影迷茫
猶如幻夢一樣
背棄我的姑娘
你在何處躲藏
背棄我的姑娘
你在何處躲藏

找到山中老教堂
人們正在歌唱
背棄我的姑娘
正擠在經壇旁
背棄我的姑娘
正擠在經壇旁

當她看到我的馬
眼睛那樣驚慌
手中燭火搖晃
燭淚滴在裙上
手中燭火搖晃
燭淚滴在裙上

飛吧,飛吧,我的馬
箭一樣地飛翔
飛向無際宇宙
擺脫人世滄桑
飛向無際宇宙
擺脫人世滄桑


原帖鏈接:ttp://bbs2.creaders.net/music/messages/649353.html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洛歌〈思鄉親情〉系列:今秋老師來寧(
2006: 木然:殷承宗:走過失敗與成功